高职德育试题(五)_第1页
高职德育试题(五)_第2页
高职德育试题(五)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姓名: 班级: 考号:密 封 线 内 请 勿 答 题滨州市高级技工学校20xx-20xx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德育试题 本试卷分卷一(选择题)和卷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答题时间45分钟。使用班级:考试结束后,将答题纸和答题卡一并交回,试卷自存。 卷一(选择题 共50分)本卷共20个小题,请将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字母代号选出,填涂在答题卡上。 一、单项选择:(下列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请将正确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每小题2分,共30)1、大小小的城镇饭店里,为了减少疾病传染的机会,人们都使用一次性卫生筷,有关专家指出,这随手一扔的不是一

2、双双木筷,而是一片片森林!专家们的看法体现的哲理是(     ) a  物质世界是客观的                      b  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c  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3、                d  世界是变化发展的 2、“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这句话蕴含的哲理是(     ) a  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客观世界发展的普遍规律 b  事物的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 c  事物发展的曲折性是不可避免的 d

4、0; 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3、“城门失火,殃及池鱼”这一成语包含的哲学道理是(     ) a  一切事物总是和其他事物有条件地联系着。 b  一切事物总是和其他事物无条件地联系着。 c  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d  意识反作用与物质。 4、孟子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

5、如人和”,这种说法说明了(     ) 德育试题第6页,共1页a  客观决定主观,主观反映客观            b  物质决定意识 c  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6、;      d 人际和谐的重要性    5、有一则寓言:刺猬曾经上过多次当,于是不再相信任何一个表示友好者,长了一身刺来保护自己。刺的效果当然明显,只是从此刺猬失去了很多朋友。这则寓言说明的哲学道理有(      )。 a 事物具有两面性              &

7、#160;          b 任何事物都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c 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d 矛盾双方依据一定的条件互相转化 6、宋代诗人陆游在一首诗中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

8、此事要躬行。”这里是强调(     )。 a 读书不能获得真知                     b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c 实践与认识互相决定            

9、;       d 认识能够指导实践 7、“知人知面不知心”主要是告诫我们(     )。 a 知人知面就行了                b 一个人的外表容易认识 c 认识一个人的外表就可以了    

10、60; d 不要轻信一些人的外表,要透过其外表看其本质 8、诗人苏轼在题西林壁一诗中说:“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体现了(    )                    a  人无法真正认识事物 b  客观事物是不断变化的 

11、c  人的主观认识要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 d  人的主观认识不受客观条件的限制 9、荀子说:“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这句话告诉我们(     )。 a 遇事有主见                        &

12、#160;    b 成功需要有坚强的意志 c 善于抓住机会                           d 善于约束自己 10、黑格尔说:“一只手,如果从身体上割下来,名虽可叫手,实已不是手了。”这说明(  &

13、#160;   )。 a 要处理好局部和整体的关系              b 人可以没有手 c 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d 黑格尔不懂唯物辩证法 

14、;11、“实践是知识的母亲,知识是生活的明灯。”这句谚语的哲学寓意是(    ) a 学习知识比实践更重要 b 在实践基础上形成的正确认识能够更好的指导实践 c 有时实践比认识重要,有时知识比实践重要 d 知识既源于书本,又源于实践 德育试题第6页,共2页12、孟子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告诉我们(     )。 姓名: 班级: 考号:密 封 线 内 请 勿 答 题a 顺境与逆境是一样的&#

15、160;b 人们喜欢安乐死 c 逆境可以磨炼人的意志 d 要处理好整体和局部的关系 13、毛泽东说:“你要有知识,你就得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吃一吃。”这说明了(       )的重要性。 a 知识             b 认识   &#

16、160;         c 实践            d 发展 14、生物进化论的创始人达尔文说:“大自然一有机会就要说谎的。”例如一根直的木棍,半截插入水中,看上去就像是弯曲的。这说明(     ) a 本质离不开现象     

17、60;                 b 现象离不开本质 c 假象否定了事物的本质                 d 假象也是事物本质的表现 15、人们常说“会看的看门道,不会看的看热闹”。这里的“热闹”和

18、“门道”从哲学上讲分别是(      )。 a “现象”和“本质”                    b “本质” 和“现象” c “客观”和“主观”          

19、60;         d “主观” 和“客观” 二 多项选择题(5×4,共20分) 16、人们能够按自然规律创造出许多自然界原来不存在、单靠自然力量也不能产生的事物。这表明(       ) a 有些自然物的存在和变化不具有客观实在性。 b 人们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创造性。 c 人具有主观能动性。 d

20、0;自然力量是有限的,人的创造能力是无所不及的。 17、“言今日难于前日,安知他日不难于今日乎?”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       ) a  它揭示了新事物发展的道路是艰难曲折的 b  它肯定了新事物的发展道路是一帆风顺的 c  它不懂得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是一切新事物发展的途径 d  它看不到新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  18、塑料袋出现百年以后,被人们称为“人类最糟糕的发明

21、之一”。目前,我国每天要用掉各种塑料袋20亿个以上,塑料袋在给人们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成为“白色污染”的祸首,严重危害了自然环境。这表明(       )。 德育试题第6页,共3页a  任何事物都有好有坏 b  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 c  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d  任何事物都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19、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创造快乐人生,要求我们要(   

22、;     )。 a 走出孤独,主动交往                       b 一切以自我为中心 c 建立真正的友谊            

23、               d 学会与人和谐共处、合作共事 20、“画猫照虎”、“依葫芦画瓢”的做法(       ) a 违背了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 b 否认了矛盾的特殊性的原理 c 否认了矛盾普遍性存在于矛盾特殊性之中 d 肯定了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卷二(非选择题 共50分)本卷共2个大题,请将题目的答案写在答题纸规定的区域内。 三  名词解释(4×5,共20分) 1、联系    2、发展3、现象  4、自强 四   理解说明题(8+6+7+6,共30分) 德育试题第6页,共4页1、看图分析:请用我们学过的哲学观点分析下图(8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