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工作改善技巧实务(72_第1页
现场工作改善技巧实务(72_第2页
现场工作改善技巧实务(72_第3页
现场工作改善技巧实务(72_第4页
现场工作改善技巧实务(7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現場工作改善技巧實務第一章 生產力與工作方法一.工廠經營與生產力的關聯 製造業首先以生產力作評估 -整體產銷生產力 -現場生產力 生產力直接表現在績效上 -現場績效 -個人績效 附加價值資源-附加價值是員工收入報酬的源泉-所有企業的目的都是在創造附加價值二.生產力的評估 1.高精密/高效率生產設備-資方的努力 2.高技術/高效能的工作方法-生產技術幕僚/基層主管的努力 3.周詳嚴密的管理-生管/物管等管理幕僚的貢獻-基層主管也要參與 4.肯配合有幹勁的員工-而且要適任/有能力 四.總製造時間的構成與生產力的關係 製造基本必要時間 由於設計或規格問題而發生之附加時間 由於低效率生產設備或工作方法

2、的浪費時間 由於製造管理問題發生之浪費時間 由於作業員問題而發生之無效時間ABCDE五.現場生產力浪費的根源 1.由於設計/工程技術面所引發-不必要的過剩功能-超過必要嚴格的加工/檢驗標準-不宜的作業標準-不必要的多餘加工 2.由於製程品質不良所引發-設備/作業員問題-作業標準問題-製程品質問題 3.由於效率低之工作方法之引起-作業場所問題-夾工具/輔助工具問題-作業方法本身問題-生產線不平衡 4.由於管理不良所引起-停工待料損失工時-機台故障損失工時-製程安排不銜接的待工-員工意願低落六.提昇現場生產力績效的策略方向 1.從設計階段就考慮生產力-更少的用料來組成-更少的製造途程 2.從生產技

3、術面提昇生產力-更有效的作業方法-模具/夾具/輔助工具設計/配置-減少製程不良-縮短準備作業工時 3.從工作方法面提昇生產力-更少的細部作業程序-更佳的人機作業配合-更直接有效作業方法-生產線平衡 從製造管理面提昇-MRP物料管理方法,較少停工待料-有效的生產排程及管制,使製程銜接良好-預防保養機制,減少機台故障待工損失第二章 現場工作改善的基本理念一.工作改善的目標 1.消除浪費 2.提高生產力 3.直接降低成本例如必要的多餘設計 4.縮短製程時間更短的交期,更具競爭力 5.減少摸索時間 6.消除無效疲勞作業包括危險的作業無效的動作 7.更高的成就感/高報酬三.工作改善六大步驟 1.選擇改善

4、主題對象 2.觀測及紀錄現狀事實 3.檢討現狀問題點 4.提出改善構想方法 5.建立實施計劃 6.推動維護新方法四.工作改善基本理念 1.五個 WHY的深入分析-深層追求-細分化(科學管理第一要素) 2.以事實為基準-要有具體證據-至少要紀錄事實細節 3.從合理的懷疑下手 4.必須有具體的改善對策-不能只是抱怨(或反映事實)而已 5.追求永遠的再改善五.從5W1H質問法產生構想 What Where When Who Why How六.工作改善的著眼法則 1.刪除 2.少量化 3.多量化 4.合併 5.重組 6.替代 7.簡化 8.改換第三章 運用稼動率分析技巧進行改善一.稼動率分析的背景 1

5、.一目了然,掌握問題重點,不在枝節打轉. 2.以現場實況調查為依據,分析調查操作/聽開的內容分配 3.運用科學方法,避免主觀臆測 4.深入檢討分析,做改善構思二.科學化的稼動率分析 工作抽樣 1.在現場進行實際抽測,並記錄實況-真實數據-由大量數據歸納提煉出真相 2.以統計訓為背景的數據分析法-從有效樣本推測目群體-符合統計分析原則-注意被觀測樣本的有效性/代表性 分析出真相(比率)找出重點-先從最大的浪費下手 4.依重點再分析原因,找出改善對策-特性要因圖的理念-生產技術面/作業方法面/製造管理面的改善對策 2.欄位說明-A.觀測對象 作業員或機台-B觀測事象內容 例如實際作業中準備作業中人

6、停閑人不在-C觀測時刻 大多一日一張表-D觀測次數紀錄三.稼動率調查紀錄表現象8:159:2510:1011:201:302:353:154:25合計作業準備搬運休息檢驗不在故障1.基本格式四.工作抽樣的進行程序 1.事前的準備-A決定觀測對象 注意其代表性-B決定觀測次數及進行時間 平常以3-10天為原則 觀測次數要約略符合統計需求-C預測觀測,決定事項紀錄之具體定義 稼動/非稼動之分 必須具體,又簡潔宜觀測/紀錄-D確定觀測次數及觀測時間/方式 例如:每天幾次,多久一次 再修訂觀測次數-E備妥觀測次數表格 進行現場實地觀測-A設定觀測時刻/觀測人/觀測路線 注意隨機的統計要求-B採取Sna

7、p Reading觀測紀錄 依照觀測紀錄表之事象區分 必要時問清楚稼動內容及非稼動原因 用正號做紀錄五.稼動率分析的結果問題重點實例區分觀測事項比率%稼動中有效作業29準備作業20不良重制重修14非稼動(作業員原因)休息4如廁/喝茶5交談5非稼動(非稼動作業時間)停工待料11機台故障4六.問題的重點 1.有效的真正作業,才占29%(大警訊) -作業員仍很忙(稼動率占68%) 但實際生產力很低 -準備作業占20%,為何? -不良重修占14%,為何? 2.作業員的責任很小,已夠努力 -如廁/休息僅各站5%左右 -已是世界性寬放水準之內 3.停工待料占11%,為何?第四章 運用程序分析與搬運改善技巧

8、一.整體製程的非效率因素 1.非直接有效的稼動 -準備作業 -不良重制重修 2.阻礙製程進行的勞動作業 -檢驗 -搬運 3.阻礙製程進行的停閑 -停滯 -儲存 二.程序圖所用程序符號 操作/加工 檢驗 搬運 停滯 儲存1.操作加工 -(換模)準備作業/其他各項工作準備 -機台/人力操作(實際加工) -(不良重制/重修)2.檢驗 -停線檢查/不停線檢查 -作業員自主檢查/順次點檢 -線上品管人員的全數(抽檢)檢驗 -品保人員的製程稽查 -作業標準稽查 3.搬運-自動搬運/人手搬運-專人搬運/作業員搬運 4.停滯-自主性停滯(例如:休息)-強制性停滯(例如:停工待料)-呆滯未處理 5.儲存 -存倉

9、/政策性-暫置現場-管理疏忽三.程序分析圖的結構 1.作業者-作業者(以人為準)-料件(以物為準) 2.事象紀錄 -程序圖符號/編號(注意混用符號) -事象內容說明 3.問題點方向-距離(佈置改善)-時間(各項作業)-困難危險(直接動作改善/夾工具設計)五.流程圖輔助工具 1.線圖(Flow Diagram)-直接繪出現場配置圖-依料品(或作業者)工作走動路線,繪出路徑圖-找出距離太長(或重複/逆向)問題-進行問題點改善六.程序分析的檢討要點 1.加工操作 1.省力化-裝卸工具/夾具 2.省時化裝卸工具/夾具 3.準備工時抑減 4.提昇良品率Fool Proof設計-4.停滯 1.期間 派工方

10、法/進度管制法/橫式配列 2.時間 Layout 改善/搬運設備活性化 3.無停滯性 製程轉移設備改善 4.生產線平衡性 5.干涉性停滯 人機程序改善七.場地佈置造成的非效率因素 -搬運距離 時間/人力/ -搬運次數 逆搬運 不必要的搬運 -裝卸作業 人力/時間 損失 設備八.搬運程序圖 1.實例 2.紀錄分析要點 -用什麼搬運 -搬運耗用時間 -搬運距離 -搬運難度九.搬運分析表從到料件 搬運者容器用量 重量 距離 時間 次數 改善重點十.搬運檢討要點 1.距離 Layout 改善 2.次數 多量化 自動化 3.少人化 自動化 4.時間 裝卸方法/機械化 5.省力化十一.搬運改善方向 1.非

11、由 作業員搬運 2.避免重複搬運/逆搬運 3.運用自然力搬運 4.使搬運距離/次數/時間為最少 Activities Relation Chart 5.縮減Lead Time 6.減少搬運困難度與用力度十三.搬運的盲點所在 1.裝卸-搬運前的處理/搬運后的處理 -反而不被重視-複雜的裝卸,反而比搬運更耗時費力 2.防止狀態-以 料品放置的活性係數表示-越低階的放置,越花人力工時 3.逆搬運-盡可能避免十三.物品放置的活性係數 0 散放在地上 1 放入袋子內 2. 放在棧板上 3. 放在車輛上 4. 放在移動的搬運工具上(輸送帶/滑台)第五章 人機程序圖與動作改善技巧一.作業員效率低落的現象 1

12、.人機配合不佳的停閑 2.多人配合不佳的等待 3.無效動素的存在 阻礙直接有效的動素的進行的動素 手的停滯等待 4.方法/操作標準的缺失 5.材料/工具/機台整體不佳的影響 6.心態/意願的問題二.運用人機工程圖進行改善的目的 1.找出人員或機台的顯著等待狀態 2.找出合理的週程時間 3.1人多幾(或1機多人)的最佳安排三.人機程序圖的基本結構 作業者 時間 機台四.人機程序圖繪制要點 1.確認作業員/機台的作業單元 2.確認個作業單元先後順序及同時間關係 3.測定各單元時間 4.依時間繪入人機(相對)單元程序圖 5.檢討改善/構思新方法 6.繪出新方法程序圖五.實例 略六.動作改善原理 -排

13、除下列動作單元或動素提高生產效率 1.非直接有效的單元活動素 例如:尋找/檢查 2.抑減會疲勞的單元或動素 例如: 不自然的姿勢/需小心的工作(需用力氣的工作) 3.去除停閑等待與無價值的單元活動素 4.改善會影響作業員情緒/安全的單元活動素 例如:故障/噪音七.動作分析(對動圖 simo chart左手動作左符號右符號右手動作八.動作改善的兩種方式 -目視分析 -動素分析九.目視單元分析符號 加工作業含檢查 移動 等待 停止十.動素 第一類 進行必要的要素 - 伸手 - 抓 取 - 移物 - 裝配 - 應用 - 拆卸 - 放手 第二類 阻礙第一類動素之進行 - 檢驗 - 尋找 - 選擇 -

14、計劃(思考) - 對準 - 於對 第三類 完全無益的動素 - 持住 - 休息 - 延遲 - 故延十一 .針對動素的檢討改善 1.動作經濟原則 手的充分運用 最不疲勞的身體部位 最易取用的材料工具 儘量取代人手作業 2.減少第二類動素 3.去除第三類動素 十二.動作經濟原則 1.關於身體使用部位(1)雙手應同時開始,並同時完成其動作(2)除規定休息外,雙手不應同時空閒(3)雙臂之動作應對稱,反向並同時為之.(4)手之動作應以最低級而能得到滿意結果為妥,動作可分下列五級: -A 手指動作 級數最低,速度最快. -B.手指及手腕動作 上臂及下臂保持不動,手指及手腕移動. -C.手指,手腕及前臂動作限

15、制在肘部動作,肘以上不動,此通常視為最有效,不致引起疲勞之動作. -D.手指,手腕,前臂及上臂動作. -E.手指,手腕,前臂及軀幹之動作最耗體力,也最慢. (5)物體之運用量應儘可能加以利用,但如需肌力制止時,應將其減至最小限度. (6)連續之曲線運用.較含有方向突變之直線運動為佳 (7) 彈道式之運動,較受限制或受控制之運動輕快確實. (8)動作應盡可能使其輕鬆自然之節奏,因節奏能使動作順利及自發.2.關於操作場所的佈置 (1)工具物料應置於庫定場所 (2)工具物料及裝置應佈置於工作者之前面近處. (3)零件物料之供給,應利用其重量墬至工作者之手邊. (4)墬送之方法應儘可能利用之. (5)

16、工具物料應依照最佳之動作順序排列. (6)應有適當之照明設備.使視覺滿意舒適. (7)工作台及椅子的高度,應使工作者坐立適宜. (8)工作椅式樣及高度,應儘可能使工作者保持良好的姿勢.3.關於工具設備 1.儘量解除手動作,而 以夾具或足踏工具代替之. 2.可能時,應將兩種工具合併之. 3.工具物料應儘可能預放在工作位置. 4.手指分別工作時,其各個負荷應按其本能,予以分配. 5.手柄之設計,應儘可能使其與手接觸面積大. 6.機器上槓杆,十字槓及手輪至位置,應儘可能使工作者極少變動起姿勢,且能 用機器之最大能力.第六章 現時代下其他具體工作改善技巧一.Single Set-up的背景 1.換模準

17、備工時太長,本身就是非效率 2.在多批小量生產型態下,準備工時已成為效率最大負擔.二 .Single Set-up的要領 1.內準備與外準備之分化 2.將內準備轉化為外準備 -互換零件之利用 -預熱 3.機能標準之實施 4.安裝工具之機能性採用 -分離/整合 5.中介工具之利用 6.調整作業之排除 -正確位置之決定 -使用專用定位置量規 7.機構的改善三.實例四.製程品質不良的四大主因 1.不會做/不熟練 2.冤枉做壞 -前制程不良之蔓延 -材料本身之不良 -機台精度偏失 3.疏忽做錯 4.不願做好 -意願/領導統馭問題 -組織氣氛問題五.Fool Proof的背景需求 1.防範不良發生,比檢驗出不良/處理不良更重要. 2.很多的不良是由於疏忽不注意 3.很多的不良是由於作業困難麻煩而產生 4.以工具/導具/量具自然防止疏忽或減少作業難度,更為有效.六.Fool Proof 防呆式設計方向 1.防止過多的製造 2.防止準備作業的錯誤 3.防止裝卸的錯誤 4.防止機台精確度/經密度的偏差 5.防止操作標準的偏差 6.防止不良品的過關七.實例 略八.強化製程能力維護,防範不良的發生 (一)背景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