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经管学院经济学(第二学位)实施办法_第1页
2019年经管学院经济学(第二学位)实施办法_第2页
2019年经管学院经济学(第二学位)实施办法_第3页
2019年经管学院经济学(第二学位)实施办法_第4页
2019年经管学院经济学(第二学位)实施办法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经济学第二学位项目2019 年招生实施办法( 2019年 4月)经济管理学院现开始经济学第二学位招生,具体实施办法如下:1、 主办单位经济学第二学位项目由经管学院主办,教务及日常管理工作由经管学院教学办负责。2、 招生对象与条件1. 拟招收具有清华大学学籍的2017 级或 2018 级全日制在校本科生;2. 主修专业学习成绩优良,学有余力;3. 已修课程中没有不及格课程;4. 没有选修其他辅修或者第二学位;5. 2019年 5月招生,拟招生人数为300人 (其中含金融方向100人 )。三、招生说明会经管学院定于:5 月 9 日 (周四)下午5: 00 经管学院伟伦楼报告厅召

2、开招生说明会,届时进行专业介绍及招生政策咨询。四、 报名经济学第二学位修读手续每年办理一次。准备修读2019 年经济学第二学位的同学须在学校系统及经管内网同时进行网上申请。办理手续时间及流程如下表所示:5月 7日 -5 月 10 日首先在学校系统报名并以附件形式上传简历、个人自述及电子版成绩单,之后在经管内网上补充填写个人报名信息,注意选择申请专业及是否在经济学及工商管理专业之间接受调剂(金融方向未录取自动转入经济学方向的选录)经管内网报名网址:/CRM/s/WEBLIB_SND_DGRE.TZ_SND_MBSQ_ISCRPT.FieldForm la.Iscript_SndBmsq 系统5

3、月 7 日至5月 10 日开放建议使用 google 浏览器。联系人:裴老师联系电话:62788137u5月 9 日 下午5: 00经管学院伟伦楼报告厅召开招生说明会五、 课程认定与选课1、 课程认定第二学位实行学分制管理,凡取得修读资格的同学须在每学期课程认证结束后按选课学分数交费(100 元 / 学分,通过银行系统代扣,与目前学费交纳方式相同) ,同时确认选课有效。否则,已选修课程不计入第二学位专业学分。2、 选课经济学第二学位课程的选课模式同其他课程,可以参加网上退课。取得经济学第二学位修读资格的同学在以后各学期选课时,可根据第二学位培养方案及课程开设具体情况,选择下学期要修读的课程。在

4、取得经济学第二学位修读资格之前选修通过的第二学位课程,可在取得第二学位修读资格后,通过补办有关手续(包括交纳课程修读费)确认该课程选修有效。六、其他有关经济学第二学位的学籍管理按照清华大学本科生第二学士学位专业教学管理办法和清华大学本科生辅修专业教学管理办法执行。附: 2018 级 经济学 第二学位培养方案10本科经济学第二学位培养方案( 2019 年 4 月修订)一、 培养目标中国的经济建设和科技发展急需大批具有扎实的本专业素质,同时又具备一定的经济学素养、 包括现代经济学的理论功底和分析方法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经济学第二学位通过对非经济学专业的学生进行接近于经济学本专业本科生的系统而严格

5、的培养,使学生对其专业领域及其他广泛领域的经济问题具有更加开阔的视野、深刻的思考和严谨的分析,为将来从事本专业与经济学有关的工作、或者其他与经济学相关的职业奠定基础。2015 年秋起开设金融方向,旨在培养具有经济学和金融学理论知识和分析框架、同时又具备解决现代经济及金融领域实际问题的具体方法和技能的复合型经济金融人才。二、基本要求培养方案中先修课的要求为专业学习提供数理基础,包括微积分类、线性代数类、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类课程。必修课包含经济学原理、中级微观经济学、中级宏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等经济类基础性课程。在完成必修课学习的同时,根据个人兴趣可选修任选课程。必修课程及选修课程涵盖了经管学院一学

6、位学生可选经济学、金融学类课程。专业课程对毕业生的要求为:通过第二学位的学习,拓宽全校各专业本科学生的知识视野,奠定全面而专业的经济学基础; 培养学生尊重经济规律的思维习惯,在第一学位专业学习的基础上,能与经济学学习结合, 并为经济学提供用武之地;提高学生的经济管理能力,达到理论和实践的融合。金融方向的培养希望能更好地融合经济学与金融学教学,将学生对金融学的分析原理和操作方法的掌握,建筑在更加全面和扎实的经济学基础之上,使之更加深入和灵活;而金融学专业知识与技能的训练,也为经济学的学习提供用武之地,达到理论和实践的融合。课程设置上,既包括必修的经济学基础理论课,也包括较多可供学生选择的经济、金

7、融理论或应用性选修课。同时为学生开拓国际化视野,培养能在国际竞争中立足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三、 学制与学位授予按照学分制管理,一般需要2 至 3 年完成。学习结束后,符合以下两个条件的,授予经济学第二学士学位:1、符合本第二学位学分和论文要求;2、符合所在院系(第一)学士学位要求。如在读期间第一学位延期学习,则第二学位学习相应顺延。在主修专业毕业时未能完成第二学位学习,但已修第二学位课程学分达到经济学辅修专业要求、不再继续第二学位学习者,可获得经济学辅修专业证书。在主修专业毕业时未能完成第二学位学习,但满足以下两个条件者,可申请继续攻读第二学位,在主修专业毕业离校后两年内以旁听形式进行补修,

8、成绩合格、符合第二学位培养要求者,可获得经济学第二学士学位:1、只有2门(含)以下第二学士学位课程未修;2、毕业综合论文训练已经完成。申请退出第二学位的学生可以在选修期间的每学期初提出。四、学分要求与课程结构经济学第二学位实行学分制,培养方案要求:( 1 )课程 36 学分。所修课程学分中必修课6 门共 19 学分,均单独为第二学位学生开课。选修课 17 学分,原则上可以从培养方案所列的选修课程中任意选择。申请金融方向的学生,在符合培养方案要求前提下,所修课程学分中必修课7 门 22学分,其中金融方向课程9 学分;选修14 学分,其中金融方向课程不少于6 学分。共需完成该方向15 学分 ( 必

9、修加选修) 的课程后方可获得学位。此外,还要求先修课4 门,不少于11 学分。先修课学分不记入第二学位学分要求中,不要求入学前修完,但必须在取得学位前修完。( 2)综合论文训练10 学分,只有2门(含)以下第二学士学位课程未修,才可以进入综合论文训练环节。经济学辅修专业培养方案共25 学分,其中必修课4 门共 13 学分,其余12 学分的课程可以从培养方案中所列的其他课程中任意选择。同时,要求先修课4 门,不少于11 学分 .金融方向学生需完成经济学辅修专业培养方案才可以获得经济学辅修证书。类别课程学分学 期备注先修课(共4门)微积分3文科数学或以上程度线性代数或几何与代数不低于2文科数学以上

10、程度概率与数理统计不低于2文科数学以上程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4经济数学(先修替代课)31可替代微积分类课程计量经济学导论 (先修替代课)42可替代线性代数和概率论 与数理统计两门必修课(19 学分 )经济学原理41辅修专业必修课中级微观经济学32辅修专业必修课中级宏观经济学32辅修专业必修课计量经济学33辅修专业必修课经济思想史31单独开课中国经济专题35/6选修课(不少于17 学分)公共财政学33单独开课产业组织理论33单独开课货币银行学34单独开课劳动经济学34单独开课发展经济学34单独开课国际经济学35单独开课环境与资源经济学35单独开课金融学原理35单独开课经济统计学3秋替代学分博弈论

11、3秋替代学分计量经济学(2)3春替代学分组织设计与人力资源经济学2春替代学分经济增长3春替代学分行为经济学3春替代学分经济周期分析2春替代学分中国经济史3秋替代学分会计学原理31替代学分公司金融33替代学分投资学34替代学分保险与风险管理35替代学分金融机构24替代学分金融史23替代学分固定收益证券分析34替代学分金融工程导论35替代学分国际金融市场35替代学分实证金融学25替代学分金融经济学导论35替代学分商业伦理23替代学分金融业务中的会计问题替代学分金融风险管理2秋替代学分精算学(1)3秋替代学分实践环节(10 学分 )综合论文训练106课程安排说明:a) 表中学期栏注明的选课学期仅供学

12、生选课参考,不具有限制性。第 1 学期指第二学位入学后的第1 个学期。以此类推。b) 表中备注栏写明 “单独开课”的课程也可选修第一学位相同名称与学分的课程替代。c) 表中备注栏写明 “替代学分”的课程为第一学位开设课程 (不单独开课)或第二学位金融方向课程。课程名称、学分和学期以实际开设为准。d) 学生不得将进入第二学位学习后所选课程( 含计量经济学导论) 记为 P/F 。e) 学生不得将进入第二学位学习后所选全校性选修课记为第二学位课程。除以上说明的对第二学位的要求之外,其它要求遵照学校相关规定执行。类别课程学分学期备注先修课(共4门)微积分3文科数学或以上程度线性代数或几何与代数不低于2

13、文科数学以上程度概率与数理统计不低于2文科数学以上程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4经济数学(先修替代课)31可替代微积分类课程计量经济学导论 (先修替代课)42可替代线性代数和概率论与 数理统计两门必修课(22 学分 )经济学原理41辅修专业必修课中级微观经济学32辅修专业必修课中级宏观经济学32辅修专业必修课计量经济学33辅修专业必修课会计学原理31单独开课公司金融33单独开课投资学34单独开课选修课( 不少于14学分 ,其中金融方向课程不少于6学分)中国经济专题35/6经济思想史31单独开课公共财政学33单独开课产业组织理论33单独开课货币银行学34单独开课劳动经济学34单独开课发展经济学34单独

14、开课国际经济学35单独开课环境与资源经济学35单独开课金融学原理35单独开课(经济、金融方向)金融史23单独开课(金融方向)商业伦理23单独开课(金融方向)金融机构24单独开课(金融方向)保险与风险管理35单独开课(金融方向)国际金融市场35单独开课(金融方向)金融工程导论35单独开课(金融方向)金融经济学导论35与一学位合班(金融方向)固定收益证券分析34与一学位合班(金融方向)金融风险管理2秋替代学分(金融方向)实证金融学25替代学分(金融方向)精算学(1)3秋替代学分(金融方向)金融业务中的会计问题经济统计学3秋替代学分博弈论3秋替代学分计量经济学(2)3春替代学分组织设计与人力资源经济 学2春替代学分经济增长3春替代学分行为经济学3春替代学分经济周期分析2春替代学分中国经济史3秋替代学分实践环节(10 学分)综合论文训练106课程安排说明:a) 表中学期栏注明的选课学期仅供学生选课参考,不具有限制性。第 1 学期指第二学位入学后的第1 个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