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三章第三章 血液血液胡胡 志志 苹苹医学生理学教研室医学生理学教研室 血液血液 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的流体组织,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的流体组织,是沟通各部分组织液以及和外环境是沟通各部分组织液以及和外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 血液的功能血液的功能1运输功能运输功能2缓冲酸碱功能缓冲酸碱功能3维持体温相对恒定维持体温相对恒定4生理止血功能和机体防御功能生理止血功能和机体防御功能一、血液的组成一、血液的组成( (一)血浆的功能一)血浆的功能1形成血浆胶体渗透压形成血浆胶体渗透压 2结合蛋白;结合蛋白;3 载体功能载体功能4参与凝血参与凝血-纤溶的生理性止血过程纤溶的生理性止血过程
2、5抵御病原微生物抵御病原微生物6营养功能营养功能(二)血细胞(二)血细胞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血细胞比容血细胞比容 血细胞在血细胞在全血中所占的容积百分比全血中所占的容积百分比测定方法测定方法 抗凝;抗凝; 比容管;比容管; 离心离心二、二、血量血量指全身血液的总量。指全身血液的总量。循环血量、补充循环血量循环血量、补充循环血量血液总量:相当于体重的血液总量:相当于体重的7%-8%,即即70-80ml/kg。三血液的理化特性三血液的理化特性 (一)血液的比重(一)血液的比重 全血比重:与红细胞数量有关全血比重:与红细胞数量有关 血浆比重:与血浆蛋白含量有关血浆比重:与血浆
3、蛋白含量有关 (二)血液的粘度(二)血液的粘度 粘度:液体内部分子或颗粒间的摩擦形成粘度:液体内部分子或颗粒间的摩擦形成 血液粘度是形成血流阻力的重要因素之一血液粘度是形成血流阻力的重要因素之一 (三)血浆渗透压(三)血浆渗透压 1渗透现象与渗透压渗透现象与渗透压 半透膜半透膜是一种只能让水分子自由通过的膜结构。是一种只能让水分子自由通过的膜结构。所有的细胞膜以及毛细血管壁都属于生物半透膜。所有的细胞膜以及毛细血管壁都属于生物半透膜。 渗透渗透:水分透过半透膜,由低浓度一侧向高:水分透过半透膜,由低浓度一侧向高浓度一侧溶液转移的现象。浓度一侧溶液转移的现象。 渗透压:渗透压:指半透膜一侧的溶质
4、颗粒对半透膜指半透膜一侧的溶质颗粒对半透膜别一侧水分子的吸引力,即别一侧水分子的吸引力,即“吸水力吸水力”。 渗透压的大小与单位体积内不能透过渗透压的大小与单位体积内不能透过半透膜的溶质颗粒数量成正比,与溶质颗粒半透膜的溶质颗粒数量成正比,与溶质颗粒的种类及大小无关。的种类及大小无关。 渗透现象与渗透压渗透现象与渗透压2血浆渗透压的组成及其作用血浆渗透压的组成及其作用 血浆晶体渗透压血浆晶体渗透压 由晶体物质形成,主要是由晶体物质形成,主要是na+, cl-。 作用:作用:维持维持细胞内外细胞内外的水平衡;的水平衡; 维持细胞正常形态与功能。维持细胞正常形态与功能。 血浆胶体渗透压血浆胶体渗透
5、压 由血浆蛋白形成,主要是由血浆蛋白形成,主要是白蛋白白蛋白。 作用:作用:维持维持血管内外血管内外水平衡及血容量水平衡及血容量 等渗等渗高渗高渗低渗低渗 (四)血浆的(四)血浆的ph 7.35-7.45 取决于血浆中取决于血浆中hco3-/h2co3的比值的比值造血干细胞造血干细胞 具有自我复制与多向分具有自我复制与多向分化的能力。化的能力。造血造血:各类造血细胞的发育、成熟的过程各类造血细胞的发育、成熟的过程造血造血干细胞干细胞定向定向祖细胞祖细胞前体前体细胞细胞血细胞血细胞 1红细胞的生理特征红细胞的生理特征 选择通透性、可塑变形性选择通透性、可塑变形性 悬浮稳定性、渗透脆性悬浮稳定性、
6、渗透脆性 (1)红细胞膜的选择通透性)红细胞膜的选择通透性 co2、o2、尿素可自由通过、尿素可自由通过 负离子如负离子如cl-、hco3-较易通过较易通过 na+、k+难通过:低温贮存,难通过:低温贮存,k+浓度浓度 (2)红细胞的可塑变形性)红细胞的可塑变形性 影响悬浮稳定性的因素影响悬浮稳定性的因素2红细胞生成的调节红细胞生成的调节 爆式促进激活物、爆式促进激活物、epo、雄激素、雄激素 (1)促红细胞生成素)促红细胞生成素epo 由肾皮质管周细胞产生,对组织中氧由肾皮质管周细胞产生,对组织中氧分压的降低敏感分压的降低敏感 促进生成过程各时期红细胞的增殖促进生成过程各时期红细胞的增殖与分
7、化。与分化。 (图(图3-3 epo调节红细胞生成的反馈环)调节红细胞生成的反馈环) (2)雄激素)雄激素 促进肾脏促红细胞生成素的生成;促进肾脏促红细胞生成素的生成; 直接作用于骨髓,促进骨髓红细直接作用于骨髓,促进骨髓红细胞的生成及释放。胞的生成及释放。四血小板生理四血小板生理 血小板血小板 体积小,无核,双面微凸体积小,无核,双面微凸圆盘状,有伪足而呈不规则形状。圆盘状,有伪足而呈不规则形状。 (一)血小板的数量和功能(一)血小板的数量和功能 正常值:(正常值:(100300) 109l 功能:功能:维护血管壁完整性;维护血管壁完整性; 参与生理性止血过程。参与生理性止血过程。 1粘附粘
8、附 血小板与非血小板表面的粘着,血小板与非血小板表面的粘着,称为血小板的粘附。称为血小板的粘附。(二)血小板的生理特性(二)血小板的生理特性 2释放释放 血小板受到刺激后,将贮存在致密血小板受到刺激后,将贮存在致密体、体、- 颗粒或溶酶体内的许多物质排出颗粒或溶酶体内的许多物质排出的现象,称为血小板释放。的现象,称为血小板释放。3聚集聚集 血小板彼此粘着的现象。血小板彼此粘着的现象。4收缩收缩 与收缩蛋白有关。与收缩蛋白有关。 类似肌肉收缩蛋白系统。类似肌肉收缩蛋白系统。5吸附吸附 吸附凝血因子,吸附凝血因子, 增加局部凝血因子浓度。增加局部凝血因子浓度。(三)血小板的生成和调节(三)血小板的
9、生成和调节 由成熟的巨核细胞胞质裂解下来的由成熟的巨核细胞胞质裂解下来的具有生物活性的小块胞质。具有生物活性的小块胞质。 受血小板生成素(受血小板生成素(tpo)调节。)调节。(四)血小板破坏(四)血小板破坏生理性止血生理性止血 正常情况下,小血管破损正常情况下,小血管破损后引起的出血在几分钟内后引起的出血在几分钟内会自行停止的现象。会自行停止的现象。生理性止血过程:生理性止血过程: 血管挛缩血管挛缩 血小板血栓的形成血小板血栓的形成 纤维蛋白凝块的形成与维持。纤维蛋白凝块的形成与维持。血管损伤血管损伤血管内皮下组织血管内皮下组织血管收缩血管收缩 5-ht、txa2 血小板激活血小板激活 凝血
10、系统激活凝血系统激活(粘附、聚集、释放)(粘附、聚集、释放) 血小板止血栓血小板止血栓 纤维蛋白形成纤维蛋白形成(初步止血)(初步止血)血凝块形成血凝块形成(有效止血)(有效止血) 二、二、 血液凝固血液凝固 血液凝固:血液凝固:指血液由流动的指血液由流动的液液体状态体状态变成不能流动的变成不能流动的凝胶状态凝胶状态的的过程。过程。 2 凝血过程凝血过程1凝血因子凝血因子(一)凝血因子(一)凝血因子1 f是是ca2+,其余均为蛋白质,其余均为蛋白质血浆与组织中直接参与血液凝固的物质血浆与组织中直接参与血液凝固的物质 2丝氨酸蛋白酶丝氨酸蛋白酶 包括包括f、f、f、f、 f、f、前激肽释放酶;、
11、前激肽释放酶; 激活后能对特定肽链有限水解。激活后能对特定肽链有限水解。f 凝血酶原激活物凝血酶原激活物 fa 3 辅助因子辅助因子 f、 ca2+、 f、f、高分子激肽原、高分子激肽原4依赖依赖vitk的凝血因子的凝血因子 f、f、f、f 含含r-羧基谷氨酸,和羧基谷氨酸,和ca2+结合暴露结合暴露磷脂结合部位。磷脂结合部位。5 f须与须与f结合才能作用;结合才能作用;f存存在于血管外,脑、肺、胎盘中含量高。在于血管外,脑、肺、胎盘中含量高。纤维蛋白纤维蛋白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凝血酶凝血酶原凝血酶原凝血酶原激活物凝血酶原激活物1凝血酶血激活物的生成凝血酶血激活物的生成2凝血酶的生成凝血
12、酶的生成3纤维蛋白的生成纤维蛋白的生成(二)凝血的过程(二)凝血的过程 完全由血管内的凝血因子参与完成。完全由血管内的凝血因子参与完成。 启动方式启动方式血液与异物表面的接触。血液与异物表面的接触。 异物表面异物表面除正常、完整血管壁以外除正常、完整血管壁以外的任何接触面都是异物表的任何接触面都是异物表面。面。 内源性途径(内源性凝血)内源性途径(内源性凝血)1 1凝血酶血激活物的生成凝血酶血激活物的生成 内源性凝血内源性凝血 接触异面接触异面 激肽释放酶激肽释放酶 a hk 前激肽释放酶前激肽释放酶 a ca2+ a a ca2+ 血小板磷脂表面血小板磷脂表面 内源性凝血内源性凝血 接触异面
13、接触异面 激肽释放酶激肽释放酶 a hk 前激肽释放酶前激肽释放酶 a ca2+ a a ca2+ 血小板磷脂表面血小板磷脂表面 a a 凝血酶原凝血酶原 ca2+ 激活物激活物血小板磷脂表面血小板磷脂表面 启动方式启动方式血管破损,组织因子与血液血管破损,组织因子与血液接触接触 a f与与f形成形成1:1复合物;复合物; b f提供磷脂表面,必须有提供磷脂表面,必须有ca2+参加;参加; c f可提高可提高fa的催化效率。的催化效率。 1凝血酶血激活物的生成凝血酶血激活物的生成(外源性凝血,血管外(外源性凝血,血管外f参与)参与)外源性途径外源性途径外源性凝血外源性凝血细胞损伤细胞损伤 组织
14、因子(组织因子(tf) ca2+外源性凝血外源性凝血细胞损伤细胞损伤 组织因子(组织因子(tf) ca2+ 凝血酶原凝血酶原 激活物激活物a a ca2+组织因子磷脂表面组织因子磷脂表面 内源性凝血内源性凝血 接触异面接触异面 激肽释放酶激肽释放酶 a hk 前激肽释放酶前激肽释放酶 a ca2+ a a ca2+ 血小板磷脂表面血小板磷脂表面 外源性凝血外源性凝血细胞损伤细胞损伤 组织因子(组织因子(tf) ca2+ a a 凝血酶原凝血酶原 ca2+ 激活物激活物血小板磷脂表面血小板磷脂表面a a ca2+组织因子磷脂表面组织因子磷脂表面 凝血酶原凝血酶原 凝血酶原激活物凝血酶原激活物 凝
15、血酶凝血酶 凝血酶的作用:凝血酶的作用: 水解纤维蛋白原生成纤维蛋白;水解纤维蛋白原生成纤维蛋白; 可激活可激活f、f、f、f、f及及f; 活化血小板以提供磷脂表面;活化血小板以提供磷脂表面; 激活蛋白激活蛋白c系统,从而灭活系统,从而灭活fa、fa。小结小结 1血液凝固过程是一个血液凝固过程是一个瀑布式的连锁反瀑布式的连锁反应应,凝血因子相继激活,最终生成纤维蛋白,凝血因子相继激活,最终生成纤维蛋白 2 血液凝固过程中,只在血液凝固过程中,只在凝血酶原激活凝血酶原激活物物生成时,有内源性途径与外源性途径两种生成时,有内源性途径与外源性途径两种形式。此后,形式。此后,两条途径归于统一,以相同的
16、两条途径归于统一,以相同的方式生成凝血酶和纤维蛋白。方式生成凝血酶和纤维蛋白。 3内源性凝血与外源性凝血都必须有凝内源性凝血与外源性凝血都必须有凝血因子进行催化的场所血因子进行催化的场所 磷脂表面磷脂表面,同时,同时都必须要有都必须要有ca2参与。参与。 4调节蛋白调节蛋白f、f使反应过程加速。使反应过程加速。 凝血酶原凝血酶原 凝血酶凝血酶 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原 纤维蛋白单体纤维蛋白单体 a 稳定的纤维蛋白多聚体稳定的纤维蛋白多聚体 ca2+ a a 凝血酶原凝血酶原 ca2+ 激活物激活物血小板磷脂表面血小板磷脂表面外源性凝血外源性凝血细胞损伤细胞损伤 组织因子(组织因子(tf) ca2+
17、 内源性凝血内源性凝血 接触异面接触异面 激肽释放酶激肽释放酶 a hk 前激肽释放酶前激肽释放酶 a ca2+ a a ca2+ 血小板磷脂表面血小板磷脂表面 a a ca2+组织因子磷脂表面组织因子磷脂表面(三)血液凝固的控制(三)血液凝固的控制1.血管内皮的抗凝作用血管内皮的抗凝作用(1)屏障作用)屏障作用pgi2、no、硫酸乙酰肝素蛋白多糖、硫酸乙酰肝素蛋白多糖(2)分泌多种活性物质抗凝)分泌多种活性物质抗凝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fpi)抗凝血酶抗凝血酶、凝血酶调节蛋白(、凝血酶调节蛋白(tm)组织型纤溶酶激活物组织型纤溶酶激活物2. 纤维蛋白、血流及单核细胞的作用
18、纤维蛋白、血流及单核细胞的作用(1)纤维蛋白的吸附)纤维蛋白的吸附(2)血流的稀释)血流的稀释(3)单核巨噬细胞的吞噬)单核巨噬细胞的吞噬 抗凝血酶抗凝血酶:肝脏、血管内皮生成。肝脏、血管内皮生成。 作用:作用:灭活灭活fa、fa、fa、fa、fa 机理:机理:分子中的精氨酸残基与凝血因子活性分子中的精氨酸残基与凝血因子活性部位的丝氨酸残基结合。部位的丝氨酸残基结合。 肝素可增强抗凝血酶肝素可增强抗凝血酶的作用。的作用。 (1) 丝氨酸蛋白酶抑制物丝氨酸蛋白酶抑制物3.生理性抗凝物质生理性抗凝物质(2)蛋白质)蛋白质c系统系统 包括包括蛋白质蛋白质c、凝血酶调节蛋白、蛋白质、凝血酶调节蛋白、蛋
19、白质s、蛋白质蛋白质c的抑制物。的抑制物。 蛋白质蛋白质c由肝脏合成需由肝脏合成需vitk,蛋白质,蛋白质s是辅是辅助因子。助因子。 作用:作用: 灭活灭活fa、fa; 抑制抑制f、凝血酶原凝血酶原的激活;的激活; 促进纤溶。促进纤溶。 由小血管内皮细胞产生,抑制外源性凝血由小血管内皮细胞产生,抑制外源性凝血过程及过程及fa-tf对对f的激活。的激活。(3)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fpi) tfpi fa(- -)ca2+fa fafa- fa- tfpi- fa变构变构 (4) 肝素肝素 由由肥大细胞肥大细胞及及嗜碱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产生,肺、产生,肺、心、肝、肌肉含量
20、丰富。心、肝、肌肉含量丰富。 作用:作用: 间接增强抗凝血酶间接增强抗凝血酶的活性;的活性; 刺激血管内皮细胞释放刺激血管内皮细胞释放tfpi; 增强蛋白增强蛋白c的活性;的活性; 刺激血管内皮细胞释放纤溶酶原激活刺激血管内皮细胞释放纤溶酶原激活物,增强纤维蛋白溶解。物,增强纤维蛋白溶解。 三、止血栓的溶解三、止血栓的溶解纤维蛋白溶解纤维蛋白溶解 纤维蛋白分解液化的过程纤维蛋白分解液化的过程纤溶系统纤溶系统 纤溶酶原、纤溶酶、纤溶酶原、纤溶酶、 纤溶酶原激活物纤溶酶原激活物(一)纤溶酶原的激活(一)纤溶酶原的激活(二)纤维蛋白与纤维蛋白原的降解(二)纤维蛋白与纤维蛋白原的降解(一)纤溶酶原的激
21、活(一)纤溶酶原的激活纤溶酶主要由肝脏生成纤溶酶主要由肝脏生成1.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3.激肽释放酶、激肽释放酶、 fa2.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pa)激活物激活物甲状腺、肺、子宫、肾上腺含量高甲状腺、肺、子宫、肾上腺含量高 纤溶酶的作用纤溶酶的作用 水解纤维蛋白和纤维蛋白原;水解纤维蛋白和纤维蛋白原; 水解凝血因子水解凝血因子 f、f、f、f (二)纤维蛋白与纤维蛋白原的降解(二)纤维蛋白与纤维蛋白原的降解纤维蛋白纤维蛋白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降解产物纤维蛋白降解产物纤溶酶纤溶酶纤维蛋白降解产物纤维蛋白降解产物 可溶,抗凝可溶
22、,抗凝(三)纤溶抑制物(三)纤溶抑制物1.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2.2- 抗纤溶酶抗纤溶酶内皮细胞生成内皮细胞生成灭活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及尿激酶灭活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及尿激酶肝脏生成;灭活纤溶酶肝脏生成;灭活纤溶酶纤溶酶原激活物纤溶酶原激活物纤溶酶原纤溶酶原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纤溶酶抑制剂纤溶酶抑制剂纤维蛋白纤维蛋白( (原原) )纤维蛋白纤维蛋白( (原原) )降解产物降解产物纤溶酶纤溶酶 内皮细胞内皮细胞 激肽释放酶激肽释放酶 cl抑制物抑制物 tpa upa 尿激酶原尿激酶原 pai-1纤溶酶原纤溶酶原 纤溶酶纤溶酶 2抗纤溶酶
23、抗纤溶酶 2巨球蛋白巨球蛋白 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原) 纤维蛋白降解产物纤维蛋白降解产物 根据红细胞膜上根据红细胞膜上是否存在凝集原是否存在凝集原a与凝集原与凝集原b将血液分为种血型:将血液分为种血型: a型、型、b型、型、ab型、型、o型型abo血型系统的抗原和抗体血型系统的抗原和抗体血型血型红细胞上的抗原红细胞上的抗原血清中的抗体血清中的抗体 a型型:a1 a+a1 抗抗b a2 a 抗抗b+抗抗a1 b型型 b 抗抗a ab型型:a1b a+a1+b 无无 a2b a+b 抗抗a1 o型型 无无a,无无b 抗抗a+抗抗babo血型系血型系统中各种血型抗统中各种血型抗原的特异性决定原的
24、特异性决定于于红细胞膜红细胞膜上的上的糖蛋白或糖脂上糖蛋白或糖脂上所含的所含的糖链糖链rh抗原抗原 种类多,种类多,d、e、c、c、e种种 以以d抗原抗原的抗原性最强。的抗原性最强。 rh阳性血型阳性血型 红细胞膜表面含有红细胞膜表面含有d抗原抗原rh阴性血型阴性血型 红细胞膜表面无红细胞膜表面无d抗原抗原 意义意义 rh阴性血型者的输血;阴性血型者的输血; rh阴性妇女的妊娠与分娩。阴性妇女的妊娠与分娩。 3 rh血型的特点及临床意义血型的特点及临床意义 特点特点 人血清中不存在天然的抗人血清中不存在天然的抗rh抗体抗体 rh系统的抗体是不完全抗体系统的抗体是不完全抗体igg 分子小,可透过
25、胎盘。分子小,可透过胎盘。 输血原则:输血原则:配血相合,同型输血配血相合,同型输血 供血者供血者 受血者受血者 rbc rbc 主侧主侧 次侧次侧 血清血清 血清血清 配血相合配血相合 主、次侧均无凝集。主、次侧均无凝集。 基本相合基本相合 主侧无凝集,次侧有凝集。主侧无凝集,次侧有凝集。 配血不合配血不合 主侧发生凝集主侧发生凝集本本 章章 重重 点点 1血浆渗透压,晶体渗透压及胶体渗透血浆渗透压,晶体渗透压及胶体渗透压及其生理意义压及其生理意义 2红细胞的悬浮稳定性及血沉红细胞的悬浮稳定性及血沉 3促红细胞生成素对红细胞生成的调节促红细胞生成素对红细胞生成的调节 4血小板的生理特性及功能血小板的生理特性及功能 5内源性凝血系统与外源性凝血系统内源性凝血系统与外源性凝血系统 6纤维蛋白溶解系统的组成及作用纤维蛋白溶解系统的组成及作用思思 考考 题题 1从生理角度试述慢性肝病后期(如肝从生理角度试述慢性肝病后期(如肝硬化)的病人为何易于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非物质文化遗产衍生品版权授权及转让合同范本》
- 纺织品经销商空白合同领用与供应链管理协议
- 贵黄高速拆迁安置补偿协议及居民安置房租赁合同
- 退伙协议书:创业团队解散及权益分配标准范本
-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与监理合同
- 农村地区食堂服务员聘用及服务技能提升合同
- 韩国协议离婚子女抚养权及赡养费支付合同
- 创意产业联合创始人协议入股分红执行细则
- 保障需求课件
- 保障群众用药安全培训课件
- 典型故障波形分析-典型故障下录波图的分析(电力系统故障分析)
- 2025高考政治命题纲要解读
- 万科物业管理服务方案
- 中国糖尿病行为与生活方式干预指南(2024版)解读课件
- 《对外汉语比字句》课件
-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2022年版)各行业职业表格统计版(含数字职业)
- 养老院消防应急演练的不足与改进措施
- 七年级上册劳动与技术教案
- 高级职称答辩模板
- 小学数学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两三位数乘一位数混合运算》试题
- 2024年秋季新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