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科学解剖与生理试题_第1页
眼科学解剖与生理试题_第2页
眼科学解剖与生理试题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XX 年度奉节县人民医院耳鼻喉与眼科专业基础知识培训测试题(眼科解剖与生理)一、单选题( A型题) (1 题 3分,共 24分)1. 视觉器官包括: ( )A. 眼球、眼附属器 B. 眼球泪器、眼外肌 C. 眼球、眼附属器、视路和视中枢D. 眼球、角膜、晶状体 E. 眼球、血管、眼神经系统2. 眼球向前方平视时测两眼球突出度正常人两眼间相差不超过: ( )A. 2mm B. 5mm C. 3mm D. 5mm E. 1mm3. 眼球壁分为哪三层: ( )A. 纤维膜、虹膜、葡萄膜 B. 纤维膜、角膜、视网膜 C. 纤维膜、巩膜、视 网膜 D. 纤维膜、葡萄膜、视网膜 E. 纤维膜、虹膜、视

2、网膜4. 组织学上角膜分为五层,后弹力层为 ( )A. 鳞状上皮细胞组成 B. 无细胞成分的透明膜 C. 较坚韧的透明均质膜 D. 胶 原纤维素薄板 E. 六角形扁平细胞5. 组织学上巩膜分为: ( )A. 表层巩膜、板层巩膜和深层巩膜 B. 表层巩膜、 巩膜血管丛和深层巩膜 C. 表层巩膜、 深层巩膜和中层巩膜 D. 表层巩膜、深层巩膜和棕黑板层 E. 表层巩 膜、结缔组织和胶原层6. 视神经孔内除视神经经过外,还有下列哪项通过: ( )A. 眶下静脉 B. 第 III 脑神经 C. 第 IV 、VI 脑神经 D. 眼动脉和交感神经 E 以上都不是7. 角膜组织学分五层,下列哪些损伤后可以再

3、生: ( )A. 角膜上皮层和基质层 B. 角膜上皮层和内皮层 C. 角膜上皮层和后弹力层 D 前弹力层和后弹力层 E. 内皮层和后弹力层8. 房水中下列哪项不包括 ( )氧气、二氧化碳 D. 钠、钾、氯 E. 尿酸、A. 乳酸、维生素 C B. 葡萄糖 C. 蛋白质B型题(1题 3分,共 12分)A. 动眼神经B. 滑车神经C. 外展神经D. 面神经E. 三叉神经1 支配眼轮匝肌的神经是 (2. 支配外直肌的神经是 ( )3 支配上斜肌的神经是 (4 支配眼内肌、提上睑肌的神经是二、名词解释( 1题 5分,共 25 分) 瞳孔光反射 生理盲点 黄斑泪道玻璃体三、简答题( 1题13分,共 39

4、分)1. 简述房水循环途径2 简述视路的传导路径3. 简述晶状体的生理功能和作用专业基础知识培训测试题(眼科解剖与生理)参考答案:单选题: AADCD;DCCDCBA 名词解释 瞳孔光反射 答案:光线照射一侧眼时,引起两侧瞳孔缩小的反射 生理盲点答案:视盘使视神经纤维聚合组成视神经的始端, 没有光感受器细胞, 无视觉功 能,在视野中表现为生理盲点。 黄斑 答案:为视网膜后极部的中央无血管凹陷区,解剖上中心凹,临床上称黄斑, 是视觉最敏锐的地方。泪道 答案:是泪液流经的通道,包括:上、下泪小点,泪小管,泪囊,鼻泪管玻璃体 答案:为透明的胶状体,充满玻璃腔中,占眼球容积的,约 4.5 毫升 三、简答题( 1题13分,共 39分)1. 简述房水循环途径 答案:睫状体产生房水后,进入后房,越过瞳孔到达前房,再从前房的小梁网进 入 Schlemn 管,通过集液管和房水静脉, 汇入巩膜表面的睫状前静脉, 回流到血 循环。另有少部分从房角的睫状带, 经由葡萄膜巩膜途径引流和通过虹膜表面隐 窝吸收。2 简述视路的传导路径 . 答案:视路是视觉信息从视网膜光感受器开始,到大脑枕叶视中枢的传导路径, 通常指从视神经开始视交叉视束外侧膝状体视放射枕叶视中枢4. 简述晶状体的生理功能和作用 .答案:晶状体是眼屈光介质的重要部分, 相当于 19D的凸透镜。 具有独特的屈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