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必修五月考试卷及答案_第1页
高二语文必修五月考试卷及答案_第2页
高二语文必修五月考试卷及答案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读书破万卷高二语文一、现代文阅读 (9分,每小题 3分)书法:彰显中华文化独特魅力书法与绘画、音乐等纯艺术门类不同,它不仅仅是艺术,因为书法首先是中国的文字。文字是一个国家文化发展的母体和载体,独一无二的书法无疑是中国文化区别于世界其它文化的标志之一。我们对传统的文化、传统的书法要有敬畏之心。中华文明和中国艺术独特性的代表之一,就是我们自古沿用下来的书法。中国的书法拥有五千年的发展历史,它是历代书法家精神的结晶,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更是中国人智慧的“舍利子” 。一个对自己文化都不敬畏的民族何谈自尊。回顾历史,作为文字的书法,是完全实用性的,是人们生活、交往、做事不可缺少的;但作为艺术,中国古

2、代书家追求法度,追求书卷气、文人气,使书法不仅成为人们用来记叙和表述思想的实际手段, 更用书法来体现文人的才情和学养,所谓“字如其人”、“书为心画”。一部书法史,就是一部中国文化发展史,书法艺术延续了近三千年的辉煌,正是中国文化的魅力所在。从二十世纪初西方的钢笔进入中国以来近半个世纪,硬笔代替了毛笔,使中国书法渐渐不再具有实用性。尤其是近十多年来,随着电脑的高度发展和普及,这一代年轻人不要说写毛笔字了,甚至即将远离硬笔,进入一个无纸无笔的键盘时代。过去,古人入私塾读书,识字、吟诵、书写三者是合而为一的,是一个不可分拆的整体。 但是,在现代教育兴起之后, 中国文字的整体性和书卷气的传统被拆解:文

3、字、音韵、书法,成为不同专业;文字归于中文,吟诵归于表演,而书法归于美术。识字作为必修课, 书法却成为选修课。而今研究中文的, 往往不了解书法; 美术学院学书法的, 并未开设文字、音韵的课程。可见,书法传统在代际绵延中发生了多次重大变化,书法之“法”对于使用毛笔的人来说,越来越隔膜,正因为如此,人们对于书法的认识也越来越混乱。尤其是经历了上个世纪的战乱与运动,书法传统的脉被人为地割裂了,直接造成了今天书法创作、鉴赏与批评的标准不断地泛化甚至是丧失。书法不仅是写字,其深层所蕴含的,是中国古人认知世界的一种睿智的方式,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标杆。文化不能遗传和移植,也不能复制和再生,必须从小培养,必

4、须要不断坚持, 少则几年、十几年,多则几十年, 甚至是一辈子。 孜孜不倦、点滴积累,耳濡目染、薪火相传,不然就会在不知不觉中丢失。汉字对中国文化来说, 是母体,是源头,是根本。书法应是每一个中国人的必修课。弘扬传统书法事业,正是弘扬中华文化最基本的因素,也是“文化安全”的保障所在。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重新被呼唤,中华民族精神重新被构建的伟大历史进程中,我们中青年书法家需要不断努力补上传统文化的精深课程,同时发挥自身的影响力,用生命凝结的书法艺术,呼唤出民族文化的新辉煌,全力肩负起我们应该承担的文化责任与历史使命。1下列关于 “书法艺术 ”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 作为艺术,书法同绘画、音

5、乐等纯艺术不同,它是中国文化区别于世界其他文化的标一。B中国文字具有五千年的发展史,它是中国历代书法家精神的结晶,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C书法史就是一部中国文化发展史,书法艺术延续了近三千年的辉煌,也是中国文化的魅力所在。D书法不仅是写字,还有更深层的蕴含,它是中国古人认知世界的一种睿智的方式,要想薪火相传,必须从小培养、不断坚持。2下列对 “书法艺术 ”渐趋衰落的原因的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A 古人入私塾读书,识字、吟诵、书写三者是合而为一的,是一个不可分拆的整体。下笔如有神B现代教育将文字、音韵、书法分割成不同的专业,阻碍了书法艺术的发展。C二十世纪战乱与运动人为地割裂了书法传统

6、的脉搏,直接造成了今天书法艺术标准的泛化甚至是丧失。D现代人对于书法不能从小培养、不能坚持,在不知不觉中丢失了书法艺术。3下列表述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3分)A 传承书法艺术,就是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全体公民都要肩负起应该承担的文化责任和历史使命,特别是中青年书法家。B古代入私塾读书,往往将识字、吟诵、书写合而为一,而现代教育却将其分割开来,造成了学生书法艺术的缺失。C书法艺术不仅体现了文人的才情和学养,而且也成为人们用来记叙和表达思想的重要手段。D书法作为自古以来延续下来的中华文明和中国艺术独特性的代表,我们应该对其有敬畏之心。二、语言文字运用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的一

7、组是(3分)任务重、工期紧、条件艰苦是水电建设的显著特性,对此,征战江河数十载,在水电站建设中屡建战功的中国水利水电第三工程局的员工早己。依据职称的评定标准, 教师们将注意力从正常的教学中转移了出来,时间久了,自然会对这套标准带来的戕害_。当他们从这套标准中不断受益,就更难自觉做出反思和批判。看着自然保护区随意丢弃的塑料袋、竹签和啤酒瓶, 再看看环卫工人疲惫的身影, 记者心里很不是滋味: 禁止烧烤的标牌在不断增加, 可就是有那么一些人,自觉自律真就这么困难吗?A 习焉不察习以为常熟视无睹B习以为常习焉不察熟视无睹C熟视无睹习焉不察习以为常D习以为常熟视无睹习焉不察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

8、是(3分)A 平凡的世界是路遥呕心沥血之作。小说完成后,作者有一段时间甚至不能从书中回到现实世界来,连过马路也要弟弟搀扶。不久他就去世了,但却被人们广泛传阅。B由于购房者大多是以炒房投机者为主,当房价抵不上按揭贷款的本息,这些投机分子就会选择 “弃房断供 ”,把风险转移给开发商和银行。C从 1996年错判冤杀到 20XX 年沉冤昭雪,从最初重重阻碍到最终拨云见日,呼格案见证了司法机关冲破各种藩篱、勇于向自身开刀。D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的全长 595公里、总投资 160亿元的银西高速铁路将在今年下半年开工建设,建成后,银川至西安旅客列车运行时间将由现在的 14小时缩短至 3小时。6.依次填入下面一

9、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中华民族有自己独特的月亮文化。_,_。_,_。_。祭月之举扩展至民间,民众亦有广泛的拜月习俗。且祭月的习俗绵延不绝现在北京的月坛即为明清帝王祭月的场所月亮崇拜古已有之 远古先民看见月出月落、月缺月圆自周朝起,中国就有祭月仪式内心感受到一股神秘的力量支配着大地,心生敬畏读书破万卷月亮称 “太阴 ”,与太阳分别成为中华文化中代表阴阳的“两极 ”A BCD三、古代诗文阅读( 36分)(一)文言文阅读( 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牛皋,字伯远,汝州鲁山人。初为射士,金人入侵,皋聚众与战,屡胜,西道总管翟兴表补保义郎。杜充留守东京,皋讨剧贼杨进

10、于鲁山,三战三捷,贼党奔溃。金人再攻京西,皋十余战皆捷。京城留守上官悟辟为同统制兼京西南路提点刑狱。金人攻江西者,自荆门北归,皋潜军于宝丰之宋村,击败之。又与孛堇战鲁山邓家桥,败之。伪齐乞师于金入寇皋设伏要地自屯丹霞以待敌兵悉众来伏发俘其酋豪郑务儿。迁安州观察使,寻除蔡、唐州信阳军镇抚使,知蔡州。会岳飞制置江西、湖北,将由襄、汉规中原,命皋隶飞军。飞喜甚,即辟为唐、邓、襄、郢州安抚使, 寻改神武后军中部统领。伪齐使李成合金人入寇,破襄阳六郡。敌将王嵩在随州,飞遣皋行,裹三日粮。粮未尽,城已拔,执嵩斩之,得卒五千,遂复随州。金人攻淮西,飞遣皋渡江,自提兵与皋会。时伪齐驱甲骑五千薄庐州,皋遥谓金将

11、日:“牛皋在此,尔辈胡为见犯?”众皆愕然,不战而溃。飞谓皋日: “必追之,去而复来,无益也。 ” 皋追击三十余里, 金人相践及杀死者相半, 斩其副都统及千户五人, 百户数十人, 军声大振。从平杨么,破之。么技穷,举钟子仪投于水, 继乃自仆。 皋投水擒么,飞斩首函送都督行府。金人渝盟,飞命皋出师战汴、许间,以功最,除捧日、天武四厢都指挥使、成德军承宣使,枢密行府以皋兼提举一行事务。 绍兴十七年上巳日, 都统制田师中大会诸将, 皋遇毒,亟归,语所亲日:“皋年六十一,官至侍从,幸不啻足。所恨南北通和,不以马革裹尸,顾死牖下耳。”明日卒。或言秦桧使师中毒皋云。初,桧主和,未几,金渝盟入侵,帝手札赐飞从

12、便措置。飞乃命皋及王贵等经略东西京、汝、蔡诸郡;又遣梁兴渡河,纠合忠义社取河东北州县。未几,皋及傅选捷于京西,捷于黄河上。梁兴在河北取怀、卫二州,大破兀术军,断山东、河北金帛马纲之路,金人大扰。未几,岳飞还朝,下狱死,世以为恨云。7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 西道总管翟兴表补保义郎表:上表推荐。B三战三捷,贼党奔溃奔溃:奔逃,溃散。措置:处理,处置。C帝手札赐飞从便措置规:规划,划分。D将由襄、汉规 中原8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A 伪齐乞师于金人寇皋设伏要地自屯丹霞以待敌兵悉众来伏发俘其酋豪郑务儿B伪齐乞师于金入寇皋设伏要地自屯丹霞以待敌兵

13、悉众来伏发俘其酋豪郑务儿C伪齐乞师于金入寇皋设伏要地自屯丹霞以待敌兵悉众来伏发俘其酋豪郑务儿D伪齐乞师于金入寇皋设伏要地自屯丹霞以待敌兵悉众来伏发俘其酋豪郑务儿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 牛皋善于作战,官职不断升迁。起初是射士,与杨进、孛堇、王嵩、杨么等交战,均取得大败敌军的战果,因功勋卓著多次提升。B牛皋被岳飞看重,委以重任。刚进入岳家军便被授予唐、邓、襄、郢州安抚使;之后在与敌人的交锋中,不负岳飞之望,大显身手。C牛皋一生力主抗金,至死不渝。绍兴十七年,都统制田师中大会诸将,秦桧指使田师中给牛皋下毒,牛皋临死时仍然不忘国事。D牛皋威震金兵,敌人闻风丧胆。伪齐

14、派五千骑兵逼近庐州之时,牛皋受岳飞之命出兵,牛皋远远望着金军大喊,敌军不战而退。10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1)金人攻江西者,自荆门北归,皋潜军于宝丰之宋村,击败之。下笔如有神(2)皋年六十一,官至侍从,幸不啻足。所恨南北通和,不以马革裹尸,顾死牖下耳。(二)古代诗歌阅读 (11分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 8 9题。河渎神张泌(晚唐)古树噪寒鸦,满庭枫叶芦花。昼灯当午隔轻纱,画阁朱帘影斜。门外往来祈赛客,翩翩帆落天涯。回首隔江烟火,渡头三两人家。11词下半阙描写的景物有着怎样的变化?请简要阐述。(5分)12近代美学家王国维说 “一切景语皆情语 ”,请结合全词内容加以分析

15、。 ( 6分)题号123456789答案班级小组姓名得分语文试题参考答案1B(偷换概念把“书法 ”换成 “文字 ”,文不对题)2. A(所答非所问)3. D(A“全体公民 ”扩大范围,应是 “中青年书法家 ”;B“造成了学生书法艺术的缺失 ”属于无中生有; C 递进关系颠倒)二、古代诗文阅读( 36 分)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4.B(3 分)解析:习以为常是常做某种事情或常见某种现象,成了习惯,觉得11(5 分) 时间上的变化:前两句描绘了白日的江景,后两句则勾勒了夜幕很平常。习焉不察:习惯于某种事物而察觉不到其中的问题。熟视无睹:虽然下的江渚;(2 分)经常看见,还跟没有看见一样,指对应关心的

16、事物漠不关心。根据句意选B。基调上的变化:前两句尚有有一些热闹,后两句则显得清冷、萧疏。(3 分)5.D(3分) 解析:(A 偷换主语,根据句意应是 “不久他就去世了 ,但平凡的12(6 分)这首词借景抒情( 2 分)。全词描绘祠庙祈祀的情景上片开头两句是世界却被人们广泛传阅 ”。B 结构混乱, “大多是以 为主 ”句式杂糅,应改典型的祠庙外围景物,给人一种萧瑟的感觉( 1 分),下片是从这位画阁主人观为“大多是 ”或“以 为主 ”。C 成分残缺, “呼格案见证了司法机关 的景的角度来写的,是一种倚楼眺望的景致,最后两句勾勒了夜幕下的江渚,是转变 ”。一幅秋江晚景的画图( 1 分)。全词句句写景却又句句抒情,借萧疏的秋景表现(3分) 解析:先介绍 “月”的含义,承接说 “月亮崇拜 ”,自然引出了词中人物孤寂惆怅的情绪,充满了淡淡的忧愁。 (2 分)6 D祭月仪式与习俗,之后说帝王祭月,承接原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