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感觉障碍及评定感觉障碍及评定1;.2第一节第一节 感觉的解剖及生理学基础感觉的解剖及生理学基础3一、感受器的定义和分类一、感受器的定义和分类 1.1.感受器定义感受器定义: : 分布在人和动物体的体表或组织内部的专门感受机体内、外环境变化所分布在人和动物体的体表或组织内部的专门感受机体内、外环境变化所形成的刺激的结构和装置。形成的刺激的结构和装置。 2.2.感受器分类感受器分类机械感受器(机械感受器(mechanoreceptormechanoreceptor)温度感受器(温度感受器(thermoreceptorthermoreceptor)伤害性感受器(伤害性感受器(nociceptorno
2、ciceptor)电磁感受器(电磁感受器(electromagnetic receptorelectromagnetic receptor)化学感受器化学感受器 (chemoreceptorchemoreceptor)4二、感觉传导通路二、感觉传导通路 (一)本体感觉传导通路一)本体感觉传导通路 1.1.意识性本体感觉传导通路意识性本体感觉传导通路 第第1 1级神经元的胞体在脊神经节内,周围突分布于肌、腱、关节和皮肤的感受器,中级神经元的胞体在脊神经节内,周围突分布于肌、腱、关节和皮肤的感受器,中枢突形成薄束或楔束。第枢突形成薄束或楔束。第2 2级神经元束核和楔束核发出纤维绕过中央灰质的腹侧形
3、成级神经元束核和楔束核发出纤维绕过中央灰质的腹侧形成内侧丘系,进入第内侧丘系,进入第3 3级神经元丘脑的腹后外侧核,发出的纤维经内囊后脚投射到中央级神经元丘脑的腹后外侧核,发出的纤维经内囊后脚投射到中央后回的中、上部和中央旁小叶的后部以及中央前回。后回的中、上部和中央旁小叶的后部以及中央前回。52.2.非意识性本体感觉传导通路非意识性本体感觉传导通路 (1 1)躯干(除颈部外)和下肢的本体感觉)躯干(除颈部外)和下肢的本体感觉 第第l l级神经元为脊神经节细胞,其周围突级神经元为脊神经节细胞,其周围突分布于肌、腱、关节的本体感受器,中枢突经脊神经后根的内侧部进入脊髓,终止于分布于肌、腱、关节的
4、本体感受器,中枢突经脊神经后根的内侧部进入脊髓,终止于第第2 2级神经元级神经元C C8 8L L2 2节段胸核和腰骶膨大第节段胸核和腰骶膨大第V V一一层外侧部,由胸核和腰骶膨大层外侧部,由胸核和腰骶膨大2 2级发出级发出的纤维进入旧小脑皮质。的纤维进入旧小脑皮质。(2 2)传导上肢和颈部的本体感觉:第)传导上肢和颈部的本体感觉:第2 2级神经元颈膨大部第级神经元颈膨大部第、层和延髓的楔束副核发层和延髓的楔束副核发出的第出的第2 2级纤维进入小脑皮质。级纤维进入小脑皮质。 。6(二)(二) 痛痛- -温度和粗略触觉传导通路温度和粗略触觉传导通路 1 1躯干、四肢的痛、温度和粗略触觉传导通路躯
5、干、四肢的痛、温度和粗略触觉传导通路 第第1 1级神经元的胞体在脊神经节内,其周围突分布于躯干和四肢皮肤内的感受器。级神经元的胞体在脊神经节内,其周围突分布于躯干和四肢皮肤内的感受器。传递痛、温度觉的中枢突经后根外侧部进入脊髓的背外侧束,然后终于第传递痛、温度觉的中枢突经后根外侧部进入脊髓的背外侧束,然后终于第2 2级神经元。级神经元。传递粗略触觉的中枢突经后根内侧部进入脊髓后索,上升传递粗略触觉的中枢突经后根内侧部进入脊髓后索,上升1 12 2节段后,终于第节段后,终于第2 2级神级神经元。第经元。第2 2级神经元脊髓第级神经元脊髓第、和和V V层发出第层发出第2 2级纤维组成脊髓丘脑束,终
6、于背侧丘级纤维组成脊髓丘脑束,终于背侧丘脑的腹后外侧核。第脑的腹后外侧核。第3 3级神经元丘脑的腹后外侧核,发出的纤维经内囊后脚,投射到级神经元丘脑的腹后外侧核,发出的纤维经内囊后脚,投射到中央后回中,上部和中央旁小叶的后部。中央后回中,上部和中央旁小叶的后部。72 2头面部的痛、温度和触觉传导通路头面部的痛、温度和触觉传导通路 第第1 1级神经元三叉神经节,其周围突分布于头面部皮肤以及口、鼻腔粘膜的各种感级神经元三叉神经节,其周围突分布于头面部皮肤以及口、鼻腔粘膜的各种感受器,中枢突经三叉神经根入脑桥。其中传递痛、温度觉的纤维止于三叉神经脊束核。受器,中枢突经三叉神经根入脑桥。其中传递痛、温
7、度觉的纤维止于三叉神经脊束核。传递触觉的纤维终止于三叉神经脑桥核。第传递触觉的纤维终止于三叉神经脑桥核。第2 2级神经元三叉神经脊束和脑桥核发出纤级神经元三叉神经脊束和脑桥核发出纤维经交叉后,组成三叉丘系,伴随内侧丘系上升,止于第维经交叉后,组成三叉丘系,伴随内侧丘系上升,止于第3 3级神经元丘脑的腹后内侧级神经元丘脑的腹后内侧核,自处发出的第三级纤维经内囊后脚,投射到中央后回的下部。核,自处发出的第三级纤维经内囊后脚,投射到中央后回的下部。8(三)(三) 视觉传导通路和瞳孔对光反射通路视觉传导通路和瞳孔对光反射通路 1.1.视觉传导通路视觉传导通路 视网膜神经部中层的双极细胞为第视网膜神经部
8、中层的双极细胞为第1 1级神经元,最内层的节细胞为第级神经元,最内层的节细胞为第2 2级神经级神经元,其轴突在视神经盘处集合形成视神经。进入颅内形成视交叉后延续为视束,元,其轴突在视神经盘处集合形成视神经。进入颅内形成视交叉后延续为视束,向后终止于第向后终止于第 3 3级神经元外侧膝状体。由外侧膝状体核发出纤维组成视辐射经内级神经元外侧膝状体。由外侧膝状体核发出纤维组成视辐射经内囊后肢投射到枕叶视区皮质产生视觉。囊后肢投射到枕叶视区皮质产生视觉。92 2瞳孔对光反射通路瞳孔对光反射通路 视网膜视神经视交叉两侧视束上丘臂顶盖前区两侧动眼神经副核视网膜视神经视交叉两侧视束上丘臂顶盖前区两侧动眼神经
9、副核动眼神经睫状神经节节后纤维瞳孔括约肌收缩两侧瞳孔缩小。动眼神经睫状神经节节后纤维瞳孔括约肌收缩两侧瞳孔缩小。10(四)听觉传导通路(四)听觉传导通路 第第1 1级神经元为蜗神经节内的双极细胞,其周围突分布于内耳的螺旋器,中枢突组级神经元为蜗神经节内的双极细胞,其周围突分布于内耳的螺旋器,中枢突组成蜗神经,与前庭神经一道入脑,止于蜗腹侧核和蜗背侧核。第成蜗神经,与前庭神经一道入脑,止于蜗腹侧核和蜗背侧核。第2 2级神经元位于蜗腹级神经元位于蜗腹侧核和蜗背侧核,发出纤维大部分在脑桥内形成斜方体并交叉至对侧,形成外侧丘系侧核和蜗背侧核,发出纤维大部分在脑桥内形成斜方体并交叉至对侧,形成外侧丘系止
10、于下丘。第止于下丘。第3 3级神经元位于下丘,其纤维经下丘臂止于内侧膝状体。第级神经元位于下丘,其纤维经下丘臂止于内侧膝状体。第4 4级神经元位级神经元位于内侧膝状体,发出纤维组成听辐射,经内囊后肢止于听区颞横回。于内侧膝状体,发出纤维组成听辐射,经内囊后肢止于听区颞横回。11(五)平衡觉传导通路(五)平衡觉传导通路 第第1 1级神经元为前庭神经节内的双极细胞,其周围突分布于内耳半规管的壶腹嵴及前级神经元为前庭神经节内的双极细胞,其周围突分布于内耳半规管的壶腹嵴及前庭内的球囊斑和椭圆囊斑,中枢突组成前庭神经,与蜗神经一道入脑,止于前庭神经庭内的球囊斑和椭圆囊斑,中枢突组成前庭神经,与蜗神经一道
11、入脑,止于前庭神经核群。由前庭神经核群发出的第核群。由前庭神经核群发出的第2 2级纤维向大脑皮层的投射路径尚不清。由前庭神经级纤维向大脑皮层的投射路径尚不清。由前庭神经核群发出的纤维参与眼肌前庭反射、转眼核群发出的纤维参与眼肌前庭反射、转眼- -转头的协调运动、姿势反射及平衡调节。转头的协调运动、姿势反射及平衡调节。12第二节第二节 感觉障碍的临床分类和分型感觉障碍的临床分类和分型(一)刺激性症状(一)刺激性症状1 1感觉过敏(感觉过敏(hyperesthesiahyperesthesia) 2 2感觉倒错(感觉倒错(dysesthesiadysesthesia) 3 3感觉过度(感觉过度(h
12、yperpathiahyperpathia) 4 4感觉异常(感觉异常(paresthesiaparesthesia) 5. 5. 感觉错位感觉错位 (alloesthesiaalloesthesia) 6 6疼痛(疼痛(painpain) 13(二)(二) 抑制性症状抑制性症状 1. 1. 感觉缺失(感觉缺失(anesthesiaanesthesia) 2. 2. 感觉减退(感觉减退(hypoesthesiahypoesthesia) 14二、感觉障碍的分型及特点二、感觉障碍的分型及特点(一)周围神经型感觉障碍(一)周围神经型感觉障碍1 1末梢型:出现对称性四肢远端的各种感觉障碍,越向远端越
13、重,呈手套、袜筒型,伴末梢型:出现对称性四肢远端的各种感觉障碍,越向远端越重,呈手套、袜筒型,伴相应区运动及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相应区运动及自主神经功能障碍。2 2神经干型:周围神经某一神经干受损害时,其支配区域的各种感觉呈条、块状障碍。神经干型:周围神经某一神经干受损害时,其支配区域的各种感觉呈条、块状障碍。3 3后根型:某一脊神经后根或后根神经节受害时,在其支配的节段范围皮肤出现带状分后根型:某一脊神经后根或后根神经节受害时,在其支配的节段范围皮肤出现带状分布的各种感觉减退或消失,并常伴有放射性疼痛,即神经根痛。布的各种感觉减退或消失,并常伴有放射性疼痛,即神经根痛。15(二)脊髓型感觉障碍
14、(二)脊髓型感觉障碍1 1脊髓横贯性损害:受损节段平面以下的各种感觉缺失或减退。脊髓横贯性损害:受损节段平面以下的各种感觉缺失或减退。2.2.脊髓半切综合征(脊髓半切综合征(Brown-Sequard syndromeBrown-Sequard syndrome):受损平面以下同侧深感觉障碍,对侧):受损平面以下同侧深感觉障碍,对侧痛、温度觉障碍。痛、温度觉障碍。3 3后角型:出现分离性感觉障碍,即节段性分布的痛觉、温度觉障碍,深感觉和触觉存后角型:出现分离性感觉障碍,即节段性分布的痛觉、温度觉障碍,深感觉和触觉存在。在。 16(三)脑干型感觉障碍(三)脑干型感觉障碍1 1分离性感觉障碍:延髓
15、旁正中部病变损伤内侧丘系时,出现对侧肢体的深感觉障碍和分离性感觉障碍:延髓旁正中部病变损伤内侧丘系时,出现对侧肢体的深感觉障碍和感觉性共济失调,而无痛觉、温度觉感觉障碍。感觉性共济失调,而无痛觉、温度觉感觉障碍。2 2交叉性感觉障碍:病变累及延髓外侧部,出现病变对侧肢体的痛觉、温度觉障碍和病交叉性感觉障碍:病变累及延髓外侧部,出现病变对侧肢体的痛觉、温度觉障碍和病灶同侧的面部感觉障碍。灶同侧的面部感觉障碍。3 3偏身感觉障碍:脑桥和中脑损害时,出现对侧偏身和面部的各种感觉缺失,一般伴有偏身感觉障碍:脑桥和中脑损害时,出现对侧偏身和面部的各种感觉缺失,一般伴有病变同侧颅神经运动障碍。病变同侧颅神
16、经运动障碍。17(四)丘脑型感觉障碍(四)丘脑型感觉障碍1 1偏身感觉障碍:以肢体重于躯干,上肢重于下肢,肢体远端重于近端,深感觉受累重偏身感觉障碍:以肢体重于躯干,上肢重于下肢,肢体远端重于近端,深感觉受累重于浅感觉为特征。于浅感觉为特征。2 2丘脑痛:在感觉的部分恢复过程中,出现对侧偏身自发的、难以忍受的剧痛,以定位丘脑痛:在感觉的部分恢复过程中,出现对侧偏身自发的、难以忍受的剧痛,以定位不准、性质难以形容为特征。不准、性质难以形容为特征。3 3感觉过敏或倒错。感觉过敏或倒错。4.4.其他症状:丘脑病变时,常累及其邻近结构而发生其他症状。其他症状:丘脑病变时,常累及其邻近结构而发生其他症状
17、。18(五)内囊型感觉障碍(五)内囊型感觉障碍 特点为肢体重于躯干、肢体远端重于近端、深感觉受累重于痛、温觉。常合并运动、特点为肢体重于躯干、肢体远端重于近端、深感觉受累重于痛、温觉。常合并运动、视纤维的受累,表现为视纤维的受累,表现为“三偏三偏”,即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和偏盲。,即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和偏盲。19(六)皮质型感觉障碍(六)皮质型感觉障碍 1 1局限性感觉性癫痫局限性感觉性癫痫 2 2偏身感觉障碍:往往累及对侧身体的某一部分,称为单肢感觉障碍。该型感觉障碍上偏身感觉障碍:往往累及对侧身体的某一部分,称为单肢感觉障碍。该型感觉障碍上肢比下肢重,远端重于近端部位,上肢的尺侧和下肢的外侧
18、常较明显。肢比下肢重,远端重于近端部位,上肢的尺侧和下肢的外侧常较明显。 3 3感觉忽略感觉忽略20评定方法评定方法(一)浅感觉检查(一)浅感觉检查 1 1触觉:用棉签或软毛笔轻触患者的皮肤,让患者回答有无一种轻痒的感觉或让患者数触觉:用棉签或软毛笔轻触患者的皮肤,让患者回答有无一种轻痒的感觉或让患者数所触次数,每次给予的刺激强度应一致,但刺激的速度不能有一定规律。所触次数,每次给予的刺激强度应一致,但刺激的速度不能有一定规律。2 2痛觉:以均匀的力量用针尖轻刺患者需要检查部位的皮肤,让患者指出受刺激部位。痛觉:以均匀的力量用针尖轻刺患者需要检查部位的皮肤,让患者指出受刺激部位。3 3温度觉:用分别盛有冷水或热水的试管两支,交替、随意地接触皮肤,试管与皮肤的温度觉:用分别盛有冷水或热水的试管两支,交替、随意地接触皮肤,试管与皮肤的接触时间为接触时间为2 23s3s。4 4压觉:检查者用大拇指用劲地去挤压肌肉或肌腱,请患者指出感觉。压觉:检查者用大拇指用劲地去挤压肌肉或肌腱,请患者指出感觉。21(二)深感觉检查(二)深感觉检查1 1运动觉:检查者轻轻握住患者手指或足趾的两侧,上下移动运动觉:检查者轻轻握住患者手指或足趾的两侧,上下移动5 5左右,让患者辨别移动左右,让患者辨别移动的方向。的方向。2 2位置觉:将其肢体放一定的位置,然后让患者说出所放的位置;或嘱患者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电子宠物智能定位器考核试卷
- 电感器在电力系统动态稳定性分析中的应用考核试卷
- 石材加工过程中的色彩管理考核试卷
- 肉类副产品加工新技术在提升食品安全水平中的应用考核试卷
- 电池制造与医疗救护设备考核试卷
- 粮食仓储管理考核试卷
- 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与管理考核试卷
- 物联网城市安全与应急响应考核试卷
- 矿山机械信息化建设与数据管理考核试卷
- 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级碳酸锂全球市场销售与推广合同
- 03D201-4 10kV及以下变压器室布置及变配电所常用设备构件安装
-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位英语历年真题及答案
- DL-T+1860-2018自动电压控制试验技术导则
- 单螺杆泵说明书
- JT-T-1213-2018陆港设施设备配置和运营技术规范
- 五年级劳动课件收纳
- 行政复议法-形考作业2-国开(ZJ)-参考资料
- 2023-2024学年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期中复习卷
- (高清版)TDT 1044-2014 生产项目土地复垦验收规程
- MBA-组织行为学课件
- 白云枕头-模板参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