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经济核算作业(一)解答_第1页
国民经济核算作业(一)解答_第2页
国民经济核算作业(一)解答_第3页
国民经济核算作业(一)解答_第4页
国民经济核算作业(一)解答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国民经济核算作业(一)解答(仅供参考)(第一章至第三章)一、简答题(40分)1、什么是中间消耗?在核算中间消耗时,应注意它与固定资产消耗有哪些方面的区别?(5分)答:中间消耗是生产单位在核算期内为获得总产出而转换或消耗的非耐用货物和服务的价值。核算中间消耗时,要注意它与固定资产消耗的区别:(1)小型工具。一般是价值低于 200元的工具都被视为中间消耗;(2)固定资产的普通保养与修理属于中间消耗;(3)将核算中不能以有经济意义的方法估价和核定折旧率的研究与开发支出视为中间消耗。2、根据历年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填写表中数据并回答问题: (15分) 指 标单位2000200120022003

2、20042005全年粮食产量万吨462514525845711430674694748401全部工业增加值亿元395704260745935536126281576190全国国内生产总值亿元8940495933102398116694136515182321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亿元326193689843202551187007388604(1)什么是增加值?机构单位和产业部门如何计算增加值?(2)什么是国内生产总值?从三种不同角度考察它,各自的内容是什么?(3)根据上述资料,计算我国“十五”时期粮食产量、国内生产值的年平均发展速度。答:(1)增加值就是总产出减去中间投入后的差额,反映一定时

3、期内各生产单位生产经营活动的最终成果。每个部门的增加值是该部门所有生产单位增加值之和,各部门的增加值之和为国内生产总值。机构单位增加值是指一个机构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创造的新增价值和固定资产使用的转移价值。机构单位增加值说明一个机构单位对于社会的贡献程度,数值越大对社会的贡献越多,也就是为社会创造的价值越大。机构单位增加值机构单位劳动报酬十固定资产折旧 十生产税净额(生产税-补贴)+营业盈余产业部门增加值是反映生产净成果,体现生产过程的附加价值,并作为收入分配的起点指标、国内生产总值及最终产品的计算依据。1.产业部门增加值的生产法核算。某产业部门增加值=该产业部门总产出该产业部门中间消耗

4、=该产业的基层单位总产出该产业的基层单位中间消耗2.产业部门增加值的分配法(收入法)核算。某产业部门增加值=该产业部门劳动报酬+该产业部门固定资产折旧+该产业生产税净额+该产业部门营业盈余答:(2) 国内生产总值是为了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生产活动成果而设计的统计指标或经济变量。英文简称为GDP。 国内生产总值所核算的最终产品,从实物构成看包括三部分:用于最终消费的消费品及服务;用于总积累的生产资料,包括用于替换固定资产磨损部分的生产资料;净出口的货物及服务。 国内生产总值不仅体现为所有社会最终产品的完全价值(C+V+M)之和,从价值构成看,它还体现为参加社会最终产品生产的所有单位的新创造

5、价值和固定资本消耗费用之和,既增加值之和。 国内生产总值实际上是最终产品的总流量在生产、分配和使用三个阶段分别以产品、收入和支出体现出来的总量指标。所以,对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相对应地也就有三种方法:生产法、分配法(收入法)、支出法(最终产品法)。 1.生产法。从生产角度计算国内生产总值的方法。具体计算是在计算出部门增加值的基础上,将所有部门的增加值相加即得国内生产总值。用公式表示为: 国内生产总值各部门的增加值各产业部门(机构部门)总产出-各产业部门(机构部门)中间消耗 2.收入法。从增加值的初次分配角度计算国内生产总值的方法。具体项目包括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及营业盈余。把所有

6、产业部门(机构部门)的上述项目加总起来,就是国内生产总值。用公式表达为: 国内生产总值劳动者报酬十固定资产折旧+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 3.支出法。从最终产品的使用角度计算国内生产总值的方法。国在一定时期生产的最终产品可用于以下方面:被国内常住单位使用,包括用于消费和投资;出口到国外。由于国内使用包括部分产品,故计入国内生产总值的应该是出口减去进口的净值。用公式表达为: 国内生产总值总消费十总投资+净出口答:(3) (78704/46251,1/5)×100%=100.91 182321/89404=2.03929 按XY下(1/5)=0.2=1.1531×100%=115.

7、31%3、中国统计年鉴中的国民经济核算包括哪些内容?(10分)答:中国统计年鉴(2004)有关国民经济核算的内容有: (1)表23: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量与速度指标(24页) (2)表24: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结构指标(32页) (3)表313: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65页) (4)31国内生产总值(53页) (5)32国内生产总值构成(54页) (6)35第三产业增加值(57页) (7)319投入产出基本流量表(中间使用部份)(71页) (8)320投入产出基本流量表(最终使用部份)(74页)4、简要说明投入产出表的结构及投入产出表中存在哪些平衡关系?(10分)答:如果投入产出表采用实物计量单位

8、,它就是一张实物型投入产出表;如果采用货币计量单位,就是价值型投入产出表。实物型投入产出表不受价格影响,能更直接地反映部门间的投入产出关系,但由于实物计量单位受制于产品质的差异,这使得实物型投入产出表的使用范围非常有限。价值型投入产出表要受价格变化的影响,但它保证了投入产出核算内部以及投入产出核算与其他核算之间采用同一种计量单位,它是国民经济核算所需要的投入产出表。投入产出表中有以下几个基本的平衡关系式。1、从纵向看,中间投入十最初投入=总投入。 + = 2、从横向看,中间使用+最终使用=总产出。 + = 3、每个部门的总投入=该部门的总产出。 = 4、第象限的总量=第象限的总量。这是投入产出

9、表的总平衡式,即全国最初投入总计等于最终产品总计。 = 二、计算分析题(写出计算公式及过程)(60分) 1、已知某地区2003年有关国民经济统计资料如下表,要求补齐如下国内生产总值账户(要求给出计算方法和步骤)。(12分) 国内生产总值账户 单位:亿元使 用来 源总产出17106 总消费7716减:中间消耗7550居民消费5404增加值9556公共消费2312劳动者报酬5166 总投资1778生产税净额1202固定资本形成总额1810 生产税库存增加-32 减:补贴贵重物品净获得0固定资产折旧1178净出口62营业盈余 2010出口2248减:进口2186 国内生产总值9556 国内生产总值9

10、556题解:(1)国内生产总值=增加值9556=9556(2)中间消耗=总产出国内生产总值(增加值)= 171069556=7550(亿元)(3)营业盈余=增加值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9556516612021178= 2010(亿元)(4)总消费=居民消费+公共消费=5404+2312=7716(亿元)(5)净出口=出口进口=22482186=62(亿元)(6)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国内生产总值总消费净出口库存增加贵重物品净获得=9556771662(32)0=1810(亿元)(7)总投资=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库存增加+贵重物品净获得=1810-32+0=1778(亿元)2、某企业20

11、03年各项生产活动支出的全部劳动报酬32亿元,提取的全部固定资产折旧4亿元,向政府交纳的全部生产税净额8亿元,企业全部营业盈余21亿元。要求计算企业2003年增加值。(8分)题解:增加值= 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营业盈余 =32+8+4+21=65(亿元)3、已知某地区2001年以下统计资料:(15分)(1)总产出15000亿元;(2)最终消费8110亿元,其中居民消费5600亿元,公共消费2510亿元;(3)资本形成总额2037亿元,其中固定资本形成总额2010亿元,库存增加24亿,贵重物品净获得3亿元;(4)出口1200亿元;(5)进口1060亿元;(6)固定资本消耗1480亿元

12、;(7)劳动者报酬5240亿元;生产税610亿元;(9)生产补贴15亿元。要求:(1)根据以上统计资料计算该地区的、中间消耗、营业盈余;(2)编制该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账户。题解:(1)    国内生产总值=居民消费+公共消费+固定资本形成+库存增加+贵重物品净获得+(出口进口)=5600+2510+2010+24+3 +(12001060)=10278(亿元)(2)中间消耗=总产出国内生产总值=1500010278=4713(亿元)(3)营业盈余=国内生产总值劳动者报酬折旧生产税净额=1028752401480(61015)=2972(亿元)(4)国内生产总值账户

13、 国内生产总值账户 单位:亿元使 用来 源总产出15000 总消费8110减:中间消耗4713居民消费5600增加值公共消费2510劳动者报酬5240 总投资2037生产税净额595固定资本形成总额2010 生产税610库存增加24 减:补贴15贵重物品净获得3固定资产折旧1480净出口140营业盈余2972出口1200减:进口1060 国内生产总值10287 国内生产总值102874、已知如下我国实际最终消费统计数据资料:(15分)年 度最终消费额资本形成总额货物和服务净出口2000200120022003200454600.958927.462798.567442.575439.73249

14、9.837460.842304.951382.762875.32240.22204.72794.22686.24079.2要求:(1)计算各年度的国内生产总值。(2)计算各年最终消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并做出分析。(3)计算各年度资本形成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并做出分析。(4)计算各年度联系已给的数据和生产总值,对我国“九五”期间的国民经济发展状况做出分析。题解:计算在下表中:年 度最终消费额资本形成总额货物和服务净出口(1)GDP(2)(3)2000200120022003200454600.958927.462798.567442.575439.732499.837460.84230

15、4.951382.762875.32240.22204.72794.22686.24079.289340.998592.9107897.6121511.4142394.2 61.1259.7758.2055.5052.9836.3838.0039.2142.2944.16(一)GDP计算公式:(1)各年度国内生产总值最终消费额十资本形成总额十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单位:亿元);(2)最终消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3)资本形成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 (二)各项分析如下: 2000年至2004年,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逐年增加。从国内生产总值使用看,最终消费占据比例最大,其次是资本形成总额。净出口为正,说明出口大于进口,总量值在不断增大。2000年至2004年,我国最终消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较大,但有逐年下滑的走势,表明消费的相对地位较高,比重已开始从高位上小幅回落。2000年至2004年,我国资本形成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