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瘢痕子宫再次分娩115例临床分析【关键词】子宫近年來随着剖宫产手术指征的放宽,剖宫产率有所上升,但围产儿死亡率并未明显下降,而 产妇手术死亡率及并发症均明显高于阴道分娩者,而反复剖宫产率增加是剖宫产率增加的一 个原因。首次剖宫产后经阴道分娩(vbac)已成为妇产科学界试图降低剖宫产率的焦点问 题。本文对我院近5年剖宫产后瘢痕子宫再次分娩115例进行冋顾性分析,以探讨如何正确 处理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的问题。i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我院自1999年6月2004年6月剖宫产后瘢痕子宫住院分娩115例,占同期 住院分娩总数7562例的1.52%。镰 2440岁,平均为33岁;孕周:v37周15
2、例(13.0%);37 42周98例(84.7%);满42周2例(2.3%);前次剖宫产术后距本次分娩间隔:<2年7例(6.5%) ;24 年 30例(26.1%);满4年者 78 例(67.4%) ;2 年以上者达 108 例(93.5%)。 前次均为子宫下段横切剖宫产术,术后无切口感染及晚期产后岀血史。经阴道试产(试产组) 32例,均自然临产,并符合以下多数学者认可的条件:(1)前次手术指征已不存在;(2)询 次手术距本次妊娠时间超过2年;(3)本次妊娠无新的剖宫产指征;(4)孕妇愿意试产1 o 未经试产即行剖宫产(剖宫产组)83例。1.2剖宫产主要指征两次剖宫产主要指征比较见表1。
3、其中前次剖宫产相对指征閔例,占 76.5%o 32例阴道试产者前次剖宫产均为相对指征。由表1叮见,瘢痕子宫分娩的病例中有 34例(41.4%)是因单纯瘢痕子宫而行剖宫产的。1.3统计学方法釆用x 2检验及t检验。表1前次剖宫产与再次剖宫产主要指征比较例(略)2结果2.1新牛儿apgar评分与分娩方式经阴道试产32例,22例试产成功,试产成功率为68.8%。 阴道分娩22例屮,自然分娩18例,产钳4例,因产程进展缓慢需催产素加强宫缩8例;试 产失败改剖宫产10例,失败的原因为相对头盆不称、胎儿窘迫。剖宫产组83例,手术指征 为骨盆狭窄、珍贵儿、胎位异常、绝育等,单纯瘢痕子宫34例。新生儿ap-g
4、ar评分:阴道 试产组均810分;剖宫产组810分76例,47分7例(8.4%),低apgar评分中5例合 并产后岀血。两组均无孕产妇及围产儿死亡。新生儿低apgar评分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苦性(p>0.05)o2.2出血量及产程 阴道分娩出血量100300ml,平均152ml;再次剖宫产组出血量150 3200ml,平均375ml,其中5例因术中子宫切口撕裂及粘连分离创面出血12003200ml。 再次剖宫产出血量明显多于阴道分娩者,是阴道分娩2.33倍。两组产后出血发生率比较差 异无显著性p>0.05)o两组出血量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vo.05)。阴道分娩者的产程时间最短 3hl0
5、min,最长 10h30min,平均 6h40min。2.3再次剖宫产术中所见子宫瘢痕情况93例剖宫产分娩者中,发现腹腔粘连45例,粘连率 达48.4%,因粘连、瘢痕坚仞致子宫切口撕裂5例,探查无一例子宫瘢痕破裂。2.4住院天 数再次剖宫产者最短6天,最长18天,平均8.7天。阴道分娩者最短3天,最长7天,平 均3.9天。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vo.ol)。3讨论3.1观念更新消除“一次剖宫产,次次剖宫产”的观念,经115例瘢痕子宫分娩的资料统 计,我们发现,瘢痕子宫的剖宫产率高达80.8%,而剖宫产的指征除了我们以往常见的骨盆、 胎儿、胎盘异常等因素外,“单纯瘢痕子宫”已成为瘢痕子宫剖
6、宫产的首要指征,占41.4%0 这与孕妇和产科医生的心理压力增人有关。郝建玲等对50例无绝对剖宫产指征的瘢痕子宫 孕妇进行了相关因素的调杏,结果发现医生的建议、医院的设施和医疗技术条件以及孕妇是 否接受过相应知识的教育等儿个方面对孕妇分娩影响程度较人2。剖宫产组切口痛、 慢性盆腔痛、贫血、子宫活动受限发牛率明显高于阴道分娩组;有前次剖宫产史的孕妇并发 前置胎盘、胎盘早剥明显高于非瘢痕子宫者的发病率3。通过対瘢痕子宫阴道分娩和 剖宫产并发症分析,认为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其阴道分娩者并发症比剖宫产者明显降低,既 减轻患者的手术痛苦和经济负担,乂减轻产科、手术室和麻醉科的工作量,缩短住院吋间, 提高床
7、位周转率。木文资料显示再次剖宫产出血量及平均住院吋间多于阴道分娩者(pvo.05 及pvo.ol),约是阴道分娩的2倍。故应给予每位符合阴道试产条件者试产机会,降低手术 发生率。3.2瘢痕子宫经阴道分娩的可行性剖宫产的指征h益放宽,具体是指相对指征不断扩大, 本文统计首次剖宫产相对指征约占76.6%,而多数妇女再次分娩时这些指征仍然不存在。 另外,随着手术技术及手术护理的改进,抗菌技术日益发展,使子宫切口的愈合情况也有了 明显改善,各种监护仪应川,使许多潜在性高危因索得到及时发现,故阴道试产的安全性较 高。本文93例再次剖宫产时原瘢痕愈合良好,这就给再次妊娠经阴道分娩创造了有利条件。 无论怎样
8、,剖宫产对孕妇來讲均是一种创伤,且不说山此带來的一系列危险及并发症。 近20年來,许多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都在致力于探索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的分娩途径。 以求遏制急剧上升的剖宫产率,国内外相继报道了阴道试产的成功率。1990年bruce等在 美国11所医院述行5年多的研究,对1686例子宫卜-段横切口剖宫产后再次奸娠妇女进行阴 道试产,成功率68%,子宫破裂仅1.7% 4。国内薛道轩等选择187例有剖宫产史者迓 行阴道试产,成功率81.8%,子宫破裂& 2.7% 5。本文32例选择阴道试产,成功率 68.8%,无子宫破裂。本文再次剖宫产组83例,有相对指征56例(67.0%),其 中34
9、例无 明显剖宫产指征,提示仍有相当一部分有阴道分娩的可能性。3.3再次剖宫产的指征及吋机的选择经阴道分娩虽有许多优点,但需严格掌握试产的条件, 不对存侥幸心理。如上文所述,临床上许多情况下仍是以剖宫产结束分娩,在这里尤其耍提 出的是试产期间若出现临时性的母儿并发症,如胎儿宫内窘迫、产程延长等,应立即行剖宫 产手术。对于再次妊娠仍有剖宫产指征的患者,手术时机的选择,既耍考虑产妇的情况亦应 考虑胎儿的成熟情况。有学者提出,越接近预产期,子宫瘢痕越易破裂6。瘢痕子宫 孕产妇应加强围产期保健,高危门诊定期产前随访观察,若通过多种检查明确胎儿成熟而乂 无明显畸形,此次妊娠有明显剖宫产指征者,应及早手术结
10、束分娩。总之,我们作为妇产科工作者,对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选择,要从多方而综合考虑, 认真评估,对于估计可能阴道分娩的孕妇,要做好心理指导,增强患者自信心,解除患者对 阴道分娩的恐惧心理,捉供阴道试产机会,要从意识上废除“一次制宫产,次次剖宫产”旧 观念,保证母儿的共同安全,为母体的健康,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必要的剖宫产术。总目的是 降低剖宫产率。但需严格掌握试产的条件,对于再次妊娠仍有剖宫产指征的患者,正确选择 手术时机。参考文献1姚则新,孵道轩,张正荣,等剖宫产后再次妊娠1463例临床分析.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1989, 2 (5) :77.2郝建险,邱月.影响瘢痕子宫孕妇阴道分娩因素的调査分析.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2002, 12 (4) :45.3胡娅莉,王志群,等.剖宫产术对母休健康远期影响的研究.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3, 19 (7) :429-430.4 bruce l, flamm md, lawrence a, et al.results of a5years multicen-tercollaborative study.obstet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改革实践总结
- 数据中心IDC项目立项与执行方案
- 初中英语听力教学备课资料集
- 小微企业财务报表分析指南
- 减负背景下课堂教学效率提升措施
- XX路灯照明施工合同
- 材料科学重点概念与考试要点
- 金融风险防控管理手册
- 企业数据安全管理规范与实施细则
- 行政能力测试历年真题详解
- 西安鸡蛋行业现状分析
- 柜子安装服务流程
- patran培训教材(有限元分析)
- 汽车设计-汽车 仪表板横梁设计规范模板
- 危急值的报告制度与流程
- 腾讯云大数据云平台TBDS 产品白皮书
- 《创新思维》考试复习题库(含答案)
- 口腔种植学 课件 口腔种植学导论-课件
- 2021年投资学考研真题(含复试)与典型题详解
- 非谓语动词在写作上的应用 课件 【知识导航+拓展迁移】高三英语一轮复习
- GB/T 1864-2012颜料和体质颜料通用试验方法颜料颜色的比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