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大气环境化学2.1 环境化学 chapter 2 大气环境 2.1环境大气中的重要污染物 环境化学 chapter 2 大气环境 什么是大气污染?当大气中某种物质的浓度超过了正常水平而 对人类、生态、材料或其它环境要素(如大 气性质、水体水质、气候等)产生不良效应 时,就构成了大气污染。 环境化学 chapter 2 大气环境 大气污染物种类 按物理状态可分为气态污染物和颗粒物两大 类; 按形成过程则可分为一次污染物和二次 污 染物。所谓一次污染物是指直接从污染源排 放的污染物质,如co、so2、no等。而二次 污染物是指由一次污染物经化学反应或光化 学反应形成的污染物质,如光化学氧化剂ox、
2、 臭氧(o3)、硫酸盐颗粒物等。 环境化学 chapter 2 大气环境 大气污染物主要有以下八类: 含硫化合物(so2、h2s、(ch3)2s和h2so4等); 含氮化合物(no、no2、nh3、hno3和n2o等); 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 碳氢化合物和碳、氢、氧化合物(烃类,醛,酮等); 光化学氧化剂(o3、pan、h2o2等); 含卤素化合物(hf、hcl和cfcs等) 颗粒物h2so4、so4-2、no3、多环芳烃及重金 属元素等; 放射性物质。 环境化学 chapter 2 大气环境 2.1 大气中重要自由基的来源 大气中存在的重要自由基有: ho、ho2、r(烷基)、ro(烷氧基)
3、和ro2(过氧 烷基)。 其中以ho、ho2更为重要。 环境化学 chapter 2 大气环境 大气中ho、ho2自由基浓度 ho最高浓度消失在热带,因 为那里温度高,太阳辐射强。 在两个半球之间ho分布不对 称。 环境化学 chapter 2 大气环境 大气中ho的来源 对于清洁大气而言,o3的光离解是大气中ho的重 要来源: o3 + hv o + o2 o + h2o 2ho 对于污染大气,如有hno2和h2o2存在,它们的光 离解也可产生ho hno2 + hv ho + no h2o2 + hv 2ho 环境化学 chapter 2 大气环境 大气中ho2的来源 大气中ho2主要来源
4、于醛的光解,尤其是甲 醛的光解: h2co + hv h + hco h + o2 + m ho2 + m hco + o2 ho2 + co 环境化学 chapter 2 大气环境 2.1.1 混合比单位表示法(体积、质量) ppm(百万分之一)等。这种浓度表示法主要用于气 态污染物,对于大气中低浓度物质是合适的。当表示 浓度相对较高的物质时,比如源排放的物质浓度时, 可直接用百分数表示。 例:大气中o3的本底浓度是0.03ppm; co2的本底浓度是350ppm。部分 v w 106 , 全部 v w 部分 x( ppb) 109 全部 x( ppm) x( pphm) 部分 108 全部
5、 部分 x( ppt) 1012 全部 环境化学 chapter 2 大气环境 2.1.2 单位体积内物质的质量数表示法a 一般对气体常用 g/m3,颗粒物则用 g/m3或个数/cm3。污染物的质量 ( g ) 10 3 空气的取样体积 ( m 3 ) 污染物的质量 ( g ) x ( g / m 3 ) 10 6 空气的取样体积 ( m 3 ) x ( mg / m 3 ) 在大气压为101325pa(标准气压)、温度为25(298k)时,ppm mg / m3 22.4 m 环境化学 chapter 2 大气环境 2.1.3 单位体积内物质的数量表示法 用于比ppt还要低的浓度水平,例如自
6、由基浓度等,表示 每立方厘米空气中有多少个分子、 原子或自由基。可 以由ppm换算过来。 在 大 气 压 为 101325pa ( 标 准 气 压 ) 、 温 度 为 25 (298k)时,每立方厘米的分子数为n 2.46 1019 分子 / cm 3 v即1ppm 相当于2.461013分子/cm3。 举例:oh自由基在污染空气中的浓度是0.1ppt = 2.46106个/cm3 环境化学 chapter 2 大气环境 2.2大气污染物2.2.1大气污染物的来源 大气污染物具有自然的和人为的两种源,即所谓 的自然源和人为源。 一、人为源 燃料燃烧 工业排放 固体废弃物的焚烧 农业活动排放 环
7、境化学 chapter 2 大气环境 二、自然源 (1) 自然尘(风沙、黄砂、土壤粒子等); (2) 森林、草原火灾(排放出co、co2、sox、 nox、hc); (3) 火山活动(排放出so2、h2o、硫酸盐尘等 颗粒物); (4) 森林排放(主要为萜烯类碳氢化合物) (5) 海浪飞沫(颗粒物主要为硫酸盐与亚硫酸盐)。 环境化学 chapter 2 大气环境 当制定某一空气污染地区的掌握对策, 进行 模式计算时,必需考虑全部源的相对排放强 度,做出污染源清单(source inventory),这里不仅要考虑人为源,而 且要考虑自然源。在有些状况下自然源甚至 比人为源更重要。有人曾对全球的
8、硫氧化物 和氮氧化物的排放作了估量,认为全球氮排 放中93%、硫氧化物排放中60% 来自自然 源。 环境化学 chapter 2 大气环境 2.2.2 大气污染物的汇机制各种污染物质由源输入大气,在源四周浓度 较大,随着与越来越多空气的混合浓度渐渐 稀释。这个稀释过程可被一系列所谓的“汇 机制”加速。如重力沉降、降水清除、地表 汲取以及大气中的化学转化等,这些过程亦 被称为污染物的去除过程。 环境化学 chapter 2 大气环境 去除过程基本上可分为以下几类:一、干沉降(干去除) 重力沉降,与植物、建筑物或地面(土壤) 相碰撞而被表面吸附或汲取)的过程,统称为 干沉降。 重力沉降仅对直径大于
9、10m的颗粒物是有 效的。过小的粒子由于其降落速度对比大气 的垂直运动来说是不重要的,因此,与植物相 碰撞可能是它们在近地画处较有效的去除过 程。 环境化学 chapter 2 大气环境 植物对粒子的去除效率与粒子大小、植物表 面大小、外形以及湿度都有关系。对于气态 污染物,干沉降也是很重要的一种去除途径。 地表汲取的机制尚不非常清晰,看来与很多 因素,如气象条件、地表的物理、化学性质 以及气体本身的性质等有关。 环境化学 chapter 2 大气环境 二、湿沉降(湿去除)大气中的物质通过降水而落到地面的过程,称湿 沉降。被降水湿去除或温沉降对气体和颗粒物都 是最有效的大气净化机制。 湿沉降有两类:雨除(rainout)和冲刷(洗脱) (washout)。 环境化学 chapter 2 大气环境 大气中的物质通过降水而落到地面的过程,称 湿沉降。被降水湿去除或温沉降对气体和颗 粒物都是最有效的大气净化机制。湿沉降有两类:雨除(rainout)和冲刷(洗 脱)(washout)。 环境化学 chapter 2 大气环境 三、化学反应去除 污染 物在大气中通过化学反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