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皋十大遗存_第1页
如皋十大遗存_第2页
如皋十大遗存_第3页
如皋十大遗存_第4页
如皋十大遗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如皋十大遗存成陆遗存如皋是与河姆渡、马家滨、良渚具有同等文化意义的长江下游新 石器人类文明发祥地,青墩文化说明了 5000多年之前,如皋北部地 区就已成陆,古代如皋人在得天独厚的扬泰岗地,从事农耕、渔猎、 饲养、纺织等生产活动,创造了最早的江海文明。古代如皋,地涵今 海安、如东两邑,中部地区屡受淮河泛滥影响,称之为淮土河漫平原, 有九十九弯龙游河遗迹和1969年马塘出土的麋鹿头骨为证。东部地 区为海相、河相沉积,称之为江土河漫平原,有 1986年前桥儿头和 建设出土的鲸鱼脊椎为证。平原之南为古横江,有1973年白蒲出土的唐代九舱木船为证。古横江之南为诸多沙洲,直至唐代以后,如皋 南部以及通州、

2、南通、海门、启东地区才逐渐成陆,有宋舆地纪胜 可证。水系遗存如皋滨江近海,水网纵横交错,众多湖池点缀其中,使古如皋蕴 藏了丰富的水文化。龙游河是如皋人的母亲河,古代成陆时自然形成, 民间有关于龙游河的传说故事上百篇。古运盐河是如皋人的致富河, 汉初吴王刘濞开凿,自扬州直通如皋。后东延掘港,南延白蒲,日本 圆仁和尚入唐求法,记录过沿河两岸“金如皋”的繁荣。内外环城河 是如皋人的智慧河。明成化年间疏浚县治四周港汊河池为玉带河, 嘉 靖年间筑城时又开挖护城河,形成双环城河格局,至今保存完好。此 外,如皋尚有洛麻河、焦港、长甸河、碾砣港四条南北纵向的百年骨 干河道直通长江,另有若干东西向古河道与之串联

3、, 形成了排灌通畅 的水网,解放后水利事业更为兴盛,宋庆龄、陈毅、郭沫若都曾专门 为如皋题词。城池遗存东晋建县,如皋无城无濠。明嘉靖十三年,于玉带河上 6座桥梁 堍内筑城门6座。嘉靖三十三年,朝廷拨银3万两筑城御倭,城墙周 长1296丈,高2丈5尺。辟城门4座,外凿濠河,宽15丈,深1丈 2尺,总长3360丈。另设东、北二水关。从此得名内外城河,1930年,因玉带河北段淤塞,填平为中山路,1951年,城墙拆除,仅留 东水关。原城墙位置大部分在现外城河内环路中心。 清代因人口增多, 形成城外大街。后经不断改造,保留了东大街古建筑群,复建了靖海 门、文昌阁以及近百米古城墙,虽非历史文物,亦可窥古城

4、一斑。如 皋古邑,内外有城,曲水环绕,外圆内方,为中国古代城池中较为珍 罕之遗存。街肆遗存如皋向为行商坐贾云集之地,清康乾年间如皋有店铺3700余家, 市场繁荣为周边所远远不及。今存较完整的明清街肆有三;其一东大 街,东抵碧霞路,西达通城巷,街道为“一横二竖”麻石板平铺的南 宋建筑风格,街面均为“橽子门”,恒昌、徐大昌、汪德大、“大世 界”等诸多商号建筑保存完好。其二为白蒲市大街及秀才巷,这里有 明代商贸民居葆春堂,有清代典当行、钱庄、古戏台等。其三为石合 泰,系清末民初建筑的商家宅院,东区店房三进,面东临街,依次为 店堂、账房与银房。西区为住宅,两区之间有走马廊檐沟连,沿北侧 有仓库、作坊等

5、附属建筑,其前店后宅的格局为如皋工商业主的经营 范本。建筑遗存现存如皋古建筑以明清为主,最为称著的有六大建筑群。一是集 贤里建筑群,其中有北宋龙图阁学士王觌故居、元镇南王后裔府门厅、 清兵部尚书戴联奎府第、直隶州知州袁祖安府。二是定慧寺建筑群, 山门北向,碧水环寺,丹楼绕殿,其建筑风格独步海内。三是水绘园 建筑群,包括隐玉斋、新安会馆和水明楼三组建筑,专家誉为国内“徽 派园林孤本”。四是如皋师范学堂建筑群,其保存完好的宋代书院格 局为国中仅见。五是迎春社区民居建筑群,于迎春、玉带古桥两侧点 布明清古建,有药王庙,秀女、郜家二巷和李渔、范增辉、祝见山三 故居等。六是白蒲民居建筑群,有明清建筑 1

6、42间,以顾家老宅最为 精美。故址遗存皋邑胜迹众多,今秀水路射雉亭为贾大夫射雉之处, 范湖洲和车 马湖为范蠡泛湖入齐之处、蟠溪(汤家湾)为吴王刘濞煮盐之处,东 陈为董仲舒拜谒贾大夫祠并作南屏公赞之处、大鏐马庄为吴越王 钱鏐驻跸之处,范公苑为范仲淹修复捍海堰踏勘之处、严家湾及安定 广场为胡瑗少年生活之处、灵威观为道家八仙之一徐神翁修道之处, 加力村及度军井为岳飞抗金驻军之处,郑公滩为郑国公富弼操练水军 之处,丞相原为文天祥渡海南归借宿之处、迎驾巷为南明唐王在皋民 帮助下逃避追兵之处,御书院皇亭为御前高僧溥畹供奉康熙赐诗之 处,下驾原为乾隆下江南时歇驾之处。上述名胜虽时代久远而仅存遗 址,但县志口

7、碑所传凿凿,所存蛛迹当可佐证文史之博。墓冢遗存如皋名人墓冢主要有贾大夫墓遗址、吕岱墓、胡瑗墓、状元坟、 王学士墓、钱镠王衣冠冢、董小宛墓、戴联奎墓、沈歧墓、沙元炳墓 等。春秋贾大夫迁居如皋终老东陈镇,吴国大司马吕岱归葬于林梓镇 北高阳荡,宋代大儒胡瑗衣冠冢位于其出生地县城南郊胡家庄,状元王俊X归葬如城东北城脚薛家潭,龙图阁学士王觌归葬于冒家桥南, 南宋武状元钱仲达迁皋后将钱鏐王的部分衣冠葬于其驻跸之处,一代名姬董小宛香消玉殒后葬于如城南门影梅庵, 兵部尚书戴联奎奉旨归 葬如皋张草港,清代帝师沈歧墓在白蒲镇东牛桥,民国江苏省议会议 长沙元炳墓在林梓镇南,如皋十大名人墓冢虽规模悬殊,或有颓圯, 但

8、遗址确凿,史料翔实,少而弥珍,影响深远,亦为如皋历史文化典 籍中不可或缺的精彩一章。实物遗存如皋文博实物遗存以石碑、匾额、雕刻、石坊、古井为代表。如 皋有三处碑刻群:西墙所嵌石碑8块,中有大词人王观为其母亲手书 墓志铭;水绘园博物馆所存石碑29块,中有唐寅撰文、冒鸾书丹明 故清河张公墓志铭和明兵备副使刘景韶参将邱陞义官吴鞃平倭纪 事碑;如师附小东墙所嵌石碑14块,中有康熙御制训饬士子文 碑及张玉书所书颜子赞。如皋现存名家书法木石匾额有唐太宗仁威殿、宋徽宗敕建灵威观、明永乐帝万卷楼、清乾隆 至圣集贤、慈禧慧映中华、郑板桥澹园、郑孝胥师范 学堂、冯玉祥安乐家、韩国钧龙凤园、张人杰颐园、 叶恭超志颐

9、堂等等。如皋雕刻以康熙御碑、关公像石刻、迎春桥 石联、戴家飨堂石翁仲、冒家巷戴府石鼓、董小宛琴台、清代石榴靠 背、民国红木竹罩堪称珍贵。如皋城乡有 16座敕建百岁坊遗址,今 江安镇苏家藏有百岁坊圣旨石雕,白蒲镇仍保存了部分石构件,另如 城有13座科名坊遗址、5 口石栏古井,均系如皋文博精品。乔木遗存众多的古树名木是如皋历史文化的资深导游,因其存活之地,多 为昔日名胜。如皋全市现存百年以上的古树名木 88株,占南通地区 总数之大半,树龄最高者达1500年,且品种皆属珍稀,尤以银杏、 桧柏居多,极具观赏价值和科研价值。如皋古树名木或与先贤名宦结 缘,或与名胜史迹共生。譬如,人民公园古刺柏为安定古柏

10、园遗珍、 隐玉斋六朝松为曾巩所植,加力村古槐树曾为岳飞拴马,东陈古银杏 下有贾大夫祠,定慧寺古银杏下有宋王学士祠,迎春桥东堍古银杏树 下有药王庙,望月桥西古银杏下有海月寺,土山村古银杏下有绍隆寺 等等。对一个有着数千年文化源流的古邑, 每一棵古树名木都是如皋 炫耀的资历和珍藏的典故。革命遗存如皋是著名的老革命根据地,有着丰富的革命战争遗存,最主要 的是八碑、七园、六旧居。八碑中以鄂家埭中共如皋县独立支部纪念 碑为最早,其后有福成庵中共如皋县委诞生地纪念碑刻、搬经镇“五 一”农民暴动火烧文武殿纪念碑、江安中学如泰工农红军建军纪念碑、 贲家巷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四军建军纪念碑、如城抗战胜利纪念碑墙、 苏中战役皋南和丁林战斗遗址碑、 苏中战役如黄路战斗遗址碑。七园 中以如皋烈士陵园规模最大,另有磨头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