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隧道坍塌事故应急预案_第1页
桥梁隧道坍塌事故应急预案_第2页
桥梁隧道坍塌事故应急预案_第3页
桥梁隧道坍塌事故应急预案_第4页
桥梁隧道坍塌事故应急预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海峡西岸经济区高速公路网长泰美宫至陈巷高速公路fa1合同段桥梁隧道坍塌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桥梁隧道坍塌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一、目的本程序规定了本项目坍塌事故发生时应急响应的途径,以保 证当坍塌事故发生后,采取积极的措施保护伤员生命,减轻伤情,减 少痛苦,最大限度地减轻事故所带来的伤害。坍塌事故急救必须分秒必争,立即清除堆积物,救出伤员并就地 迅速用心肺复苏法进行急救,并不断地坚持进行,同时及早地与当地 医疗部门联系,争取医务人员迅速及吋赶往发生地,接替救治工作, 在医务人员未接替救治前,现场救治人员不应放弃现场抢救,更不能 只根据没有呼吸或脉搏擅自判断伤员死亡,放弃抢救。本预案适用于本项目各班组对坍塌

2、事故发生时采取的应急准备 与响应的控制措施。三.组织机构及职责为加强对本项冃坍塌事故应急工作的统一指挥,成立坍塌事故安 全管理指挥部。坍塌事故安全管理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项 目部一楼。(一)长泰美宫至陈巷高速公路fa1标坍塌事故应急救援处置指 挥部总指挥:高洪顺副总指挥:李福友、邵有德成 员:张红伟、张兆学、富鸿鑫、苏允龙、郑利、曾建湖王磊、李杰、办公室主任:李杰 电话二)救援电话fa1 标安全部警:119医疗急救:120(三)坍塌事故安全管理指挥部职责:1)负责本工程范围内出现坍塌事故时,组织、协调和指挥事故 应急处置工作。2)制定

3、、落实坍塌事故应急工作措施,抓好宣传、施工现场检 查、整治、监督、落实等工作,解决事故应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3)决定预案的启动或结束事故应急处理的程序。四、应急程序(一)坍塌事故预防措施坍塌事故是施工中极易引发群体伤亡的危险源之一。主要发生在:桥梁施工、隧道施工。1. 坍塌事故的技术原因(1)桥梁施工:高空作业模板的不牢固,架梁设备的承载能力。(2)隧道施工:开挖围岩的受力及支护能力。2. 坍塌事故的人为因素(1)施工方案不科学、不严谨。(2)没有进行技术交底和安全交底或交底不到位。(3) 现场检查不到位。(4) 没有对进场人员进行技术和安全培训。(%1) 坍塌事故应急救援1. 应急预案的基本

4、要求是要有针对性和实用性:即确定最不利 状态,进行科学的计算和分析;应随施工情况的变化而及时修订。2. 由于土方、模板支撑架坍塌发生后,施工人员常发生因物料 重压、异物吸入等造成呼吸功能衰竭而死亡。因此耍用最短的时间和 最有效的方法抢救。3. 事故发生后不能有效施救是造成惨案的主要原因。因此,紧 急救援系统的建立是减少伤亡的有效措施。模板支撑架等坍塌事故紧 急救援系统应包括:(1) 紧急联络与通讯:包括发生事故需要外部救援时,除应拨 打医疗救护同时按预案规定的通讯方法向领导有关领导报告。(2) 紧急撤离方法,即一旦事故发生,作业人员应立即停止作 业,在采取必要的应急措施后,撤离危险区域。撤离时

5、以人员安全为 主,不要急于抢救财物,并针对现场具体情况有序地向安全区撤离。4. 紧急工作组:紧急工作组的组成目的是对工地内可能发生的 重大险情作出响应。其工作宗旨是减少人员伤亡,并关注财产损失和 环境污染。紧急工作组成员必须经过紧急医疗救护和事故预案等紧急 救援知识的培训,并能熟练掌握和运用。5. 紧急工作组的组成和职责。(1) 救援组:主要负责人员和物资的抢救、疏散,排除险情及 排除救援障碍。(2)事故处理组:按事故预案使用各种安全可靠的手段,迅速 控制事故的发展。并针对现场具体情况,向救援组提供相应的救援方 法和必要的施救工具及条件。(3)联络组:负责事故报警和上报,以及现场救援联络、后勤

6、 供应,指挥、清点、联络各类人员。(4)警戒组:主要负责安全警戒任务,维护事故现场秩序,劝 退或撤离现场围观人员,禁止外人闯入现场保护区。6. 紧急救援的一般原则(1)以确保人员的安全为第一,其次是控制材料的损失。(2)紧急救援的关键是速度,因为大多数坍塌死亡是窒息死亡, 因此,时间就是生命。(3)要培养施工人员止确的处险意识,凡发现险情要立刻使用 事故报警系统进行通报,紧急救援响应者必须是紧急工作组成员,其 他人员应该撤离至安全区域,并服从紧急工作组成员的指挥。7. 工地坍塌事故抢险救援对策。(1)协调指挥,明确职权。抢险队在现场要遵循“主动承担, 积极汇报,方案缜密,合理冒险”的原则,工程

7、部要当好领导的参谋。 在平时要积极搞好预案,建立抢险救援事故紧急处置系统。(2)突出重点,积极救人。抓住灾害现场的主要方面,即“救 人第一”的指导思想,积极抢救人员。在救人中体现“救多数人、救 活着的人”等原则,且要按“先浅后深、先易后难”的顺序进行,确 保救人的数量和质量。(3)搞好防护,慎重初战。工地坍塌事故一般都有部分架子、 钢筋悬在半空摇摇欲坠,对抢险救援行动和到现场的领导、抢险队员 构成威胁,因此,要加强防护。能消除危险的要及时消除,不能消除 的要釆取监护措施。要按“指挥区、作业区、施救区、防范区”等, 划出安全警戒区域,对不同区域的人员要进行不同的防护。在初战吋 尤其要注意安全,因

8、为先到人员面对的情况混乱,照明设施不良,现 场电线裸露,高空建筑构件坠落等等,都容易造成救援人员的人生危 害,因此要慎重初战。(4)信息畅通,情报准确。由于倒塌现场情况复杂、危机丛生, 在指挥中会有诸多不便,因此,保证信息的畅通显得尤为重要。指挥 员不仅要了解到场前的情况,更耍把握到场后的局势,特别耍弄清楚 被埋压的人员数量、方位以及已经抢救出的人员数量、伤亡情况等, 同时避免到场领导过多而出现多头指挥及人身伤害。(5)当现场存在再次倒塌危险时,一定要请专家到场共商对策, 以免因救援行动失当而造成新的伤亡。(6)强化指挥,专门施训。抢险救援在一定程度上,打的就是 装备仗。装备的操作训练要与事故

9、现场的使用情况有机地结合起来, 真正实现人与装备的最佳结合。要加强特种器材的配备,使其发挥事 半功倍的功效。在训练中要提高抢险人员在复杂场所使用特种器材的 能力,真正达到贴近实战的目的。(7)指挥员尤其要加强心理抗压训练,以便在复杂、紧张的环 境中,头脑冷静,指挥若定。要加强对建筑倒塌事故案例的分析研究, 做到“打一仗,进一步”,要从众多的案例中找到共同点,发现有规 律性的东西,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以利再战。(三)急救知识与技术鉴于模板支撑架等坍塌事故所造成的伤害主要是机械性窒息引 起呼吸功能衰竭和颅脑损伤所致中枢神经系统功能衰竭,因此紧急t 作组成员必须熟练掌握:止血包扎、骨折固定、伤员搬运及

10、心肺复苏 等急救知识与技术等。(1)止血包扎:压迫伤部以上动脉至骨骼。直接在伤口上放置 厚敷料,绷带加压包扎以不出血和不彩响肢体血循环为宜。当上述方 法无效吋可慎用止血带,原则上尽量缩短使用吋间,一般以不超过 lh为宜,做好标记,注明上止血带时间。1)遇有创伤性出血的伤员,应迅速包扎止血,使伤员保持在头 低脚高的卧位,并注意保暖。正确的现场止血处理措施是:创伤局部 妥善包扎,但对疑颅底骨折和脑脊液漏患者切忌作填塞,以免导致颅 内感染。%1 一般伤口的止血法:先用生理盐水(0. 9%nacl溶液)冲洗伤口 , 涂上红汞,然后盖上消毒纱布,用绷带较紧地包扎。%1 加压包扎止血法:用纱布、棉花等做成

11、软垫,放在伤口上再包 扎,来增强压力而达到止血。%1 止血带止血法:选择弹性好的橡皮管、橡皮带或三角巾、毛巾、 带状布条等,上肢出血结扎在上臂以上1/2处(靠近心脏位置),下 肢出血结扎在大腿上1/3处(靠近心脏位置)。结扎吋,在止血带与 皮肤之间垫上消毒纱布棉垫。每隔2540min放松一次,每次放松 0.5lmin。2)动用最快的交通工具或其他措施,及时把伤者送往邻近医院 抢救,运送途中应尽量减少颠簸。同时,密切注意伤者的呼吸、脉搏、 血压及伤口的情况。(2)骨折固定。肢体骨折:可用夹板或木棍、竹竿等将断骨上、下方两个关节固 定,也可利用伤员身体进行固定,避免骨折部位移动,以减少疼痛, 防止

12、伤势恶化。开放性骨折,伴有大出血者,先止血,再固定,并用干净布片覆 盖伤口,然后迅速送医院救治。切勿将外露的断骨推回伤口内。疑有颈椎损伤,应使伤员平卧后,用沙土袋(或其他代替物)放 置头部两侧使颈部固定不动。必须进行口对口呼吸时,只能采用抬亥页 使气道通畅,不能再将头部后仰移动或转动头部,以免引起截瘫或死 亡。腰椎骨折应将伤员平卧在平硬木板上,并将腰椎躯干及二侧下肢 一同进行固定预防瘫痪。搬动时应数人合作,保持平稳,不能扭曲。(3)伤员搬运:一定要轻、平、稳、快。手脚要轻;担架平稳; 走动要快;给抢救伤员争取宝贵时间。(4)心肺复苏:伤员呼吸和心跳均停止时,应立即按心肺复苏 法支持生命的三项基

13、本措施,正确进行就地抢救。通畅气道;口对口(鼻)人工呼吸;胸外按压(人工循环)o1)通畅气道:%1 伤员呼吸停止,重要的是始终确保气道通畅。如发现伤员口内 有异物,可将其身体及头部同时侧转,迅速用一个手指或用两手指交 叉从口角处插入,取出异物;操作中应注意防止将异物推到咽喉深部。%1 通畅气道可采用仰头抬级法。用一只手放在伤者前额,另一只 手的手指将其下颌骨向上抬起,两手协同将头部推向后仰,舌根随之 抬起,气道即可通畅。严禁用枕头或其他物品垫在伤员头下,头部抬 高前倾,会更加重气道阻塞,且使胸外按压时流向脑部的血流减少, 甚至消失。2)口对口(鼻)人工呼吸:%1 在保持伤员气道通畅的同时,救护

14、人员用放在伤员额上的手的 手指捏住伤员鼻翼,救护人员深吸气后,与伤员口对口紧合,在不漏 气的情况下,先连续大口吹气两次,每次1l5s。如两次吹气后试 测颈动脉仍无搏动,可判断心跳已经停止,要立即同时进行胸外按压。%1 除开始吋大口吹气两次外,正常口对口(鼻)呼吸的吹气量不 需过大,以免引起胃膨胀。吹气和放松时要注意伤员胸部应有起伏的 呼吸动作。吹气时如有较大阻力,可能是头部后仰不够,应及时纠止。%1 伤员如牙关紧闭,可口对鼻人工呼吸。口对鼻人工呼吸吹气时, 要将伤员嘴唇紧闭,防止漏气。3)胸外按压:正确的按压位置是保证胸外按压效果的重耍前提。确定正确按 压位置的步骤:a.右手的食指和中指沿伤员

15、的右侧肋弓下缘向上,找到肋骨和胸 骨接合处的中点;b两手指并齐,屮指放在切迹屮点(剑突底部),食指平放在胸 骨下部;c另一只手的掌根紧挨食指上绕,置于胸骨上,即为正确按压位 置。正确的按压姿势是达到胸外按压效果的基本保证。正确的按压姿势:a. 使伤员仰面躺在平硬的地方,救护人员立或跪在伤员一侧肩 旁,救护人员的两肩位于伤员肋骨正上方,两臂伸直,肘关节固定不 屈,两手掌根相登,手指翘起,不接触伤员胸壁;b. 以骯关节为支点,利用上身的重力,垂直将正常成人胸骨压陷 35cm(儿童和瘦弱者酌减);c.压至要求程度后,立即全部放松,但放松时救护人员的掌根 不得离开胸壁。按压必须有效,有效的标志是按压过

16、程中可以触及颈 动脉搏动。(3)操作频率:a. 胸外按压要以均匀速度进行,每分钟80次左右,每次按压和 放松的时间相等;b. 胸外按压与口对口(鼻)人工呼吸同吋进行,其节奏为:单人 抢救时,每按压15次后吹气2次(15: 2),反复进行;双人抢救时, 每按压5次后由另一人吹气1次(5: 1),反复进行。五、事故报告制度1. 事故发生后,事故单位领导应当立即带领有关人员迅速赶赴 事故地点积极参与抢救工作,防止事故进一步扩大。并及时向领导报 告同时拨打医疗、消防等援救电话。2. 接到事故报告后,本项目领导带领相关人员立即赶往事发地 点,视情启动“坍塌事故应急预案”。3. 发生重大事故要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4. 事故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1)事故发生单位名称、联系人、联系电话;(2)事故发生吋间(年、月、日、吋、分);(3)事故发生地点;(4)发生事故设备名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