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新中式”在居住区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何嘉威摘要:新中式居住区景观设计是现代居住区景观设计风格中的一种,是目前把中国传统风格揉进现代时尚元素的一种流行趋势,这种风格既传承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又满足了现代生活的需求。文章通过对我国居住区景观设计中所面临的中国特色丧失和对文化传承的破坏,探寻如何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居住区景观及传统园林设计蕴含的自然文化理念和再现地域景观的手法,以创造居住区空间环境形象的标志特征,形成富有中国文化特色的空间环境形象。关键词:新中式;居住区;景观设计中图分类号:p901现代城市的发展速度日新月异,城市高楼林立,居住区成为城
2、市居民的避风港,而居住区环境也自然成为了居民活动的重要场所之一,居住区的景观环境愈来愈受到居民的重视。中国房地产发展起步较晚,专业从事居住区环境设计人员较少,不少是相关专业特别是建筑专业人员在完成建筑设计后进行辅助的环境设计,在设计概念和手法上都还不太成熟,对西方文化的盲目崇拜,盲目借鉴欧洲景观设计,并在设计中大量采用,摒弃历史传统、地域文化,忽视城市特色,表现出不伦不类的景观形式。在今天,在全球化背景下,当代中国需要什么样的设计?这是每一个设计师所应该思索的问题。现代居住区景观的发展,既不能依赖于抄袭国际大设计公司的作品,也不能生搬硬套中国传统的园林形式,设计观念的国际一体化和设计手法的中国
3、本土化是发展的方向和捷径,传统园林设计蕴含的自然文化理念和再现地域景观的手法,值得认真研究、借鉴,并融汇贯通于实践之中。1、新中式景观典雅且精致是中国园林的精髓,继承和发扬学习中国古典园林精湛的造园手法是对当代住区环境设计的首要原则,现在居住区环境设计越来越多运用到了-新中式景观风格,它的造园手艺大都是延用我国传统的造园材料和技术手法,再结合欧洲引进的居住景观设计观念与先进的科学技术,设计出既不缺乏中国历史文化内涵, 又符合现代人居住的空间场所,这才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居住景观,同样也是新中式景观研究的使命和探索道路和我国居住区景观在未来发展中的主流趋势。中式景观是景观设计中的一种风格,是在景
4、观设计的发展过程中繁衍出的新型景观设计风格,从本质上来说新中式景观是西方文化和中国文化碰撞摩擦出来的火花,它是中西文化交流结合的新生命,是时代的产物。它是一种标志符号,也是一种生活方式,它避免了中国传统的设计风格中的许多不足之处,可谓取其精华,摒弃糟粕,它的风格能够运用到中国传统韵味的色彩设计、营造良好的植物空间、学习传统的造园手艺,把中国传统的图案符号作为文化元素添加到设计中等等创造出富有中国古韵味的现代文化景观空间,这也就是新中式倡导的景观设计风格与特征,这种造园手法的借鉴和创新改造也充分说明新中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宣扬和中国古典园林的传承。2、新中式景观的设计造园技法和设计风格2.1 新中
5、式色彩用法景观是由很多元素堆砌出的集合,而它的第一元素就是色彩,“新中式”景观设计对颜色的运用很有讲究,它的新中式设计中主要是运用“国色”。那是象征中国上下5000年文明历史的的颜色,把琉璃黄、中国红、国槐绿、玉脂白、长城灰作为新中式设计风格的主色调,再结合新中式的风格定位和现代的先进的景观材料,它的设计中也经常可以用到黑色及木原色,打造出内敛、宁静、祥和的“新中式”风格的景观空间。覌亭、景墙、廊架、大门等建筑以及构筑物一般采用琉璃黄、中国红,表现其祥和、崇高、喜庆。景墙贴面、地面铺装、建筑景观等一般使用长城灰,表现其典雅、宁静的景观氛围。景墙的装饰面、雕塑小品、散置的石子使用于直白的色调,代
6、表如意、吉祥和纯洁。植物的颜色一般主要用国槐绿,再来些小花点缀,表现优雅、幽静的清新氛围,木原色是最自然的色彩,更加突显新中式景观设计的现代和古典结合的完美景象。2.2 中国古代传统符号的运用我们的老祖先留给我们许多灿烂的遗产文化,其中具有文化代表就有我们的传统符号,白虎、青龙、玄武、朱雀、双鱼等等都是代表吉祥的图案,俗称吉祥物。金、木、水、土、火、代表五行,有甲骨文、象形文字;有象征民族特色的图案;还有日、月、火、云等都代表着中国文化。他们拥有的典故或文献都使他们的历史文化象征,中国宝贵的文字中有福、禄、寿等都是代表吉祥的概念。石榴、荷花、牡丹等都是中国传统植物的代表者,他们历史渊源深厚,在
7、景观设计中的应用都是其景观文化的代表元素,采用这些传统符号来彰显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是新中式景观设计常用到的手法。2.3 新中式景观植物设的配置方法的特点与中国传统园林的植物区别表现为,新中式较为明朗简单,多品种多层次是古典园林植物种植的手法,新中式景观植物种植原则是则是把修剪整齐和自然型的植物进行混搭配置,一般只有23 层,品种选择比较少,形式穿插简单。垂柳、竹、迎春等植物能够营造的具有中国文化意境的景观空间感。与欧洲的景观植物设计的区别在于,新中式大都是采用修剪过的植物形态和自然的植物形态进行融合交叉,以绿色为主要色调,可以说是是欧洲与中国古典园林的结合,欧洲一般使用修剪整齐、色彩鲜艳的植物
8、为主角。而新中式的手法则突显它的简洁。现代的植物空间感,它充满了本土的文化氛围,中国文化气息浓郁。2.4 新中式景观设计的造园手法新中式景观设计的风格打造手法使用对景、障景、框景、夹景、借景、添景、漏景、抑景等古典的园林造园中常用到的经典技巧,其次为了增加空间的层次感,还要使用现代的景观元素,达到人景呼应的状态,走一步就是一种景观的多方位景观蓝图。新中式的设计风格主要包括2个大方向,一是对当代文化有深刻的认识和掌握之后在此基础上展开的当代设计,二是在当前时代的大背景下熟识并且能诠释出中国传统风格的文化内涵。3、新中式景观在小区空间中的应用深圳万科第五园是“新中式”景观设计风格的典型例子。3.1
9、 新中式景观植物设计在万科第五园的运用万科第五园的植物景观中,竹子是主调子,鸡蛋花、蔷薇、蜘蛛兰点缀,使得空间飘逸、宁静。就在在售楼处四周,种植着鸡蛋花和竹子,还有限定的水生植物规则的排列着,这些植物把景观空间拉成近景、中景、远景3个层次。在万科书院的内庭,种植着飘逸的水石榕与修剪整齐的连翘,他们一起构成现代、简洁的赏景空间,建筑的投影照在水面形成倒影,这又是一种增减空间感的手法,相隔6m左右的建筑空间,使用竹子阻隔视线污染,这种方法能使狭小的空间在视觉上给人一种错觉,起到分隔空间的作用。3.2 新中式景观中国传统符号在小区空间中的运用在万科第五园小庭院内,窗花图案被镶挂于漏墙和现代实墙中,刚
10、好形成了强烈的趋势对比,增加了空间感和文化氛围。3.3 新中式景观设计中的造园手法在小区空间的运用万科第五园将对面的建筑选择性的抽取其美景的手法,正式引用了景墙窗框的手法,还有景深的效果则靠框景的手法,景观的层次丰富时使用了漏景的手法。现代的实墙和漏景相呼应、若隐若现,结合完美至极。3.4 新中式景观色彩特点的在小区空间中的运用万科第五园在铺装的色彩选择上并用了2 种颜色木原色与长城灰,用意在可以合理的拼合划分铺装的纹理,装饰出好看的铺装纹理,把一些散置的地面跟墙面用上的纯洁的白色,花池用黑色,营造出一篇淳朴、清新的舒适空间,植物的色调是以大自然的绿色为主色,打造大自然般清爽、干净环保的景观。4 结语新中式景观,作为我国本土地域化的景观,在全球文化交融而带来的西方现代景观对中国特色园林吞噬的情况下,其出现是必然的,它不是对传统的复制,而是对传统的继承,其景观设计从古典园林中汲取适合当代的设计精华,将古典园林传统化的技巧推敲、消化、融合、接力、传承、重构于当代景观设计中,使用另一手法来创新,用另一角度来观察,最终达到新中式景观从中国古典园林中脱颖而出成为一种新的中国风。参考文献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中国废包装膜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三只小猪课件导读
- 小儿静脉输液课件
- 深度解读技术管理面试题库:洞察职场前沿技术
- 大班健康能干的小脚丫教案
- 大学生辩论赛流程方案策划书
- 职场达人必看:高级面试常见问题及答案精 编
- 期货从业资格之《期货法律法规》强化训练模考卷含答案详解(培优b卷)
- 大三学生实习个人情况总结
- 在庆祝教师节暨总结表彰大会上的发言稿
- 宁德新能源verify测试题库
- 乡镇道路清扫合同范例
- 治安管理处罚法课件
- 2024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母婴照护赛项)考试题库(含答案)
- 住友变频器说明书-翻译
- 2024品牌服务合同范本
- 常见职业病危害和预防基础知识
- 2025年九省联考新高考 物理试卷(含答案解析)
- 办公耗材项目验收方案
- 2025届广州市高三年级阶段训练(8月市调研摸底) 数学试卷(含答案)
- 《旅馆建筑设计原理》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