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易燃易爆单位消防安全法律法规_第1页
【精品】易燃易爆单位消防安全法律法规_第2页
【精品】易燃易爆单位消防安全法律法规_第3页
【精品】易燃易爆单位消防安全法律法规_第4页
【精品】易燃易爆单位消防安全法律法规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易燃易爆单位消防安全法律法规加油(气)站消防技术标准一* 一般规定1. 加油站的等级划分,应符合表1.1的规定 表1.1加油站的等级划分级别油罐容积(h)总容积单罐容积一级120vvw180w50二级60cvw120w50三级vw60w30注:v为油罐总容积;柴油罐容积可折半计入油罐总容积。2. 液化石油气加气站的等级划分,应符合表2.1的规定。表2. 1液化石油气加气站的等级划分级别液化右油气油罐容积(m3)总容积单罐容积一级45vvw60w30二级30vvw45w30三级vw30w30注:v为液化右油气罐总容积。3. 加油和液化石油气加气合建站的等级划分。应符合表3.1的规定。表3. 1加

2、油和液化石油气加气合建站的等级划分液化石油气加气站一级(120<vw180)乂(60vw120)三级(30<vw60)三级(vw30)加油站一级(45<vw60)xxxx二级(30<vw45)x一级一级一级三级(20<vw30)x一级二级二级三级(vw20)x一级二级三级注:1 v为油罐总容积或液化石油气罐总容积(h?)2柴油罐容积可折半计入油罐总容积。3当汕罐总容积大于60时,汕罐单罐总容积不应大于50m3;当汕罐的总容积小于或等于60代 时,油罐单罐总容积不应大于30m3o4液化石油气罐单鑼的容枳不应大于30m:jo5 “x”农示不应合建。4. 加油和压缩天然

3、气加气合建站的等级划分,应符合表4.1的规定。表4.1加油和压缩天然气加气合建站的等级划分级别油品储罐容积(i)管道供气的加气站 储气设施总容积(代)加气子站储气设施总容积(m3)总容积单罐容积一级61100w50w12w18二级w60w30注:柴油罐容积可折半计入油罐总容积。二.站址选择1. 加油加气站的站址选择,应符合城镇规划、环境保护和防火安全的 要求,并应选在交通便利的地方。2. 在城市建成区内不应建一级加油站、一级液化石油气加气站和一级 加油加气合建站。3. 城市建成区内的加油加气站,宜靠近城市道路,不宜选在城市干道 的交叉路口附近。4. 加油站、加油加气合建站的油罐、加油机和通气管

4、管口与站外建、 构筑物的防火距离应符合汽车加汕加气站设计与施t规范表4.0.4的 规定。5. 按原国家标准小型石油库及汽车加油站设计规范gb 5015692 建设的加油站在改造时,若经增加油气回收系统,其油罐、加油机和通气 管管口与站外建、构筑物的防火距离仍不能满足本规范第4. 0. 4条耍求时, 则加油站的汽油罐应加装防爆装置。防爆装置如采用阻隔防爆装置,阻隔 防爆装置的选用和安装,应按国家现行标准汽车加油(气)站、轻质燃 油和液化石油气汽车罐车用阻隔防爆储罐技术要求aq 3001执行。6. 液化冇油气加气站、加油加气合建站的液化石油气罐与站外建、构 筑物的防火距离应符合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

5、施工规范表4. 0.5的规 定。7. 液化石油气加气站以及加油加气合建站的液化石油气卸车点、加气 机、放散管管口与站外建、构筑物的防火距离表4. 0.6的规定。8. 压缩天然气加气站和加油加气合建站的压缩天然气工艺设施与站 外建、构筑物的防火距离应符合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t规范表4. 0. 7 的规定。三总平面布置1. 加油加气站的围墙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加油加气站的工艺设施与站外建、构筑物z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 25m以及小于或等于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表4. 0. 4至表4. 0. 7 中的防火距离的15倍吋,相邻侧应设置高度不低于2. 2m的非燃烧实体 围墙。2)加油加气站的工

6、艺设施与站外建、构筑物之间的距离大于表4.0. 4 至表4.0. 7屮的防火距离的1.5倍,且大于25m时,相邻一侧应设置隔离 墙,隔离墙可为非实体围墙。3)面向进、出口道路的一例宜设置非实体围墙,或开敞。2. 车辆入口和出口应分开设置。3站区内停车场和道路的宽度,单车道宽度不应小于3. 5m,双车道宽 度不应小丁 6m o站内的道路转弯半径按行驶车型确定,且不宜小于9m;道路坡度不应 大于6%,且宜坡向站外;在汽车槽车(含子站车)卸车停车位处,宜按平 坡设计。站内停车场和道路路而不应采用沥青路面。4. 加油岛、加气岛及汽车加油、加气场地宜设罩棚,罩棚应采用非燃 烧构料制作,其有效高度不应小于

7、4. 5肌罩棚边缘与加油机或加气机的平 面距离不宜小于2m。5加油岛、加气岛应高出停车场的地坪0. 150. 2mo加油岛、加气岛 的宽度不应小于l2m。加油岛、加气岛上的罩棚支柱距岛端部,不应小于 0. 6m。6. 地上罐应集屮单排布置,罐与罐之间的净距离不应小于相邻较大罐 的直径。地上罐组四周应设置高度为ini的防火堤,防火堤内堤脚线至罐壁 净距离不应小于2叽 埋地罐之间距离不应小于2叫 罐与罐之间应采用防渗 混凝土墙隔开。如需设罐池,其池内壁与罐壁z间的净距离不应小于lm。7. 在加油加气合建站内,宜将柴油罐布置在液化右油气罐或压缩天然 气储气瓶组与汽油罐z间。8. 加油加气站内设施之间

8、的防火距离,不应小于汽车加油加气站设 计与施工规范表5.0.8的规定。9. 压缩天然气加气子站车载储气瓶的卸气端应设钢筋混凝土实体墙, 其高度不应低于储气瓶拖车的高度,长度不应小于车宽的2倍。该墙可作 为站区围墙的一部分。%1. 加油工艺及设施1. 加油站的汽油罐和柴油罐应埋地设置,严禁设在室内或地下室内。2. 当油罐受地下水或雨水作用上有浮的可能时,应采取防止油罐上浮 的措施。3 油罐车卸油必须米用质闭卸油方式。4 加油机不得设在室内。%1. 液化石油气加气工艺及设施1. 液化石油气罐严禁设在室内或地下室内。在加油加气合建站和城市 区内的加气站,液化石油气罐应埋地设置,且不宜布置在车行道下。

9、2. 设置在地面上的泵和压缩机,应设置防晒罩棚或泵房(压缩机间)。3. 加气机不得设在室内。4. 加气机附近应设防撞柱(栏)。%1. 压缩天然气加气工艺及设施1 加气站内的设备及管道,凡经增压、输送、储存需显示压力的地方, 均应设压力测点,并应设供压力表拆卸时高压气体泄压的安全泄气孔。压 力表量程范围应为2倍工作压力,压力表的准确度不应低于1. 5级。2储气设施的工作压力应为25mpa,其设计温度应满足环境温度要求。3. 天然气进站管道上应设紧急截断阀。手动紧急截断阀的位置应便于 发工事故时能及时切断气源。4储气瓶组(储气井)进气总管上应设安全阀及紧急放散管.压力表及 超压报警器。每个储气瓶(

10、井)出口应设截止阀。车载储气瓶组应有与站 内工艺安全设施相匹配的安全保障措施,但可不设超压报警器。5. 加气站内的所有设备和管道组成件的设计压力应比最大工作压力高 10%且在任何情况下不应低于安全阀的定压。%1. 消防设施及给排水1. 液化石油气加气站、加油和液化石油气加气合建站应设消防给水系 统。2加油站、压缩天然气加气站、加油和压缩天然气加气合建站可不设 消防给水系统。3. 液化石油气加气站、加油和液化石油气加气合建站的消防给水应利 用城市或企业已建的给水系统。当已有的给水系统不能满足消防给水的要 求时,应口建消防给水系统。4. 液化石油气加气站、加油和液化石油气加气合建站的生产、生活给

11、水管道宜和消防给水管道合并设置,且当生产、生活用水达到最大小时用 水量时仍应保证消防用水量。液化石油气加气站、加油和液化石油气加气 合建站的消防水量应按固定式冷却水量和移动水量之和计算。5. 液化石油气加气站的消防给水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5.1采用地上储罐的加气站,消火栓消防用水量不应小于20l/s;总容 积超过50m3或单罐容积超过20m3的储罐还应设置固定式消防冷却水系统, 其给水强度不应小于0. 15l/m2 - s,着火罐的给水范围按其全部表面积计 算,距着火罐直径与长度z和0. 75倍范围内的相邻储罐的给水范围按其表 面积的一半计算。5.2采用埋地储罐的加气站,一级站消火栓消防用水量

12、不应小于 15l/s;二三级站消火栓消防用水量不应小于10l/so5.3液化石油气罐地上布置时,连续给水时间不应小于3h;液化石油 气罐埋地敷设时,连续给水时间不应小于lho6. 加油加气站的灭火器材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61每2台加气机应设置不少于1只8婕手提式干粉灭火器或2只4 婕手捉式干粉灭火器;加气机不足2台按2台计算。62每2台加油机应设置不少于1只4婕手提干粉灭火器和1只6l泡 沫灭火器;加油机不足2台按2台计算。6. 3地上储罐应设35婕推车式干粉灭火器2个。当两种介质储罐之间 的距离超过15m时,应分别设置。6. 4地下储罐应设35烟推车式干粉灭火器1个。当两种介质储罐之间 的距

13、离超过15m时,应分别设置。6. 5泵压缩机操作间(棚)应按建筑面积每50册设8 kg手提式干粉 灭火器1只,总数不应少于2只。6. 6 二级加油站应配置灭火毯5块,沙子2m3;三级加油站应配置 灭火毯2块,沙子2m3。加油加气合建站按同级别的加油站配置灭火毯和沙 子。6. 7其余建筑的灭火器材配置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j140的规定。%1. 电气装置1. 油罐、液化石油气罐和压缩天然气储气瓶组必须进行防雷接地,接 地点不应少于两处。2. 加油加气站的防雷接地、防静电接地、电气设置的工作接地保护 接地及信息系统的接地等,宜共用接地装置,其接地电阻不应大于4q。3. 加油加

14、气站的汽油罐车和液化右油气罐车卸车场地,应设罐车卸车 时用的防静电接地装置,并宜设置能检测跨接线及监视接地装置状态的静 电接地仪。4. 防静电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0 q o5. 加气站、加油加气合建站内的液化石油气体检测报警系统。6. 加气站、加油加气合建站内的液化石油气储罐区、压缩天然气储气 瓶间(棚)、液化石油气或天然气泵和压缩机房(棚)等场所,应设置可燃 气体检测器。7. 报警器宜集中设置在控制室或值班室内。8. 加油加气站的信息系统应采用铠装电缆或导线穿钢管配线。配线电 缆金属外皮两端、保护钢管两端均应接地。九其他1 加油加气站内,爆炸危险区域内的房间应采取通风措施2. 加油

15、加气站内,爆炸危险区域内的房间的地坪应采用不发火花地面。3. 加油加气站内可种植草坪、设置花坛,但不得种植油性植物。4. 液化石油气加气站内不应种植树木和易造成可燃气体积聚的其它植 物。5. 进行防腐蚀施工吋,严禁同吋进行可能产生明火或电火花的作业。液化石油气站消防技术标准1、液化石油气储罐与站(内)外建(构)筑物的防火间距应当满足现 行城镇燃气设计规范的要求,城镇燃气设计规范没有明确的应参照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耍求执行,间距的计算是从储罐的最外侧算起。2、液化石油气站应当设消防用水,消防用水量应按其储罐固定喷水冷 却装置和水枪用水量之和计算,并应符合下列要求:2. 1储罐总容积超过50m2中单

16、罐容积超过20m3的液化石油气储罐或 储罐区和设置在储罐室内的小型储罐室内的小型储罐应设置固立喷水冷却 装置。固定喷水冷却装置的用水量应按储罐的保护面积与冷却水供水强度 的乘积计算确定。着火储罐的保护面积按其全表面积计算;距着火储罐直 径(卧式储罐按其直径和长度之和的一半)1. 5倍范围内的储罐按其全表面 积的一半计算:冷却水供水强度不应小于0. 15l/s.m2o2. 2液化石油气站的水枪用水量应根据单罐容积总容积确定并不应小 于下表的规定。总容积(m3)<500500-2500>2500单罐容积(nf)w100w400>400水枪用水量(l/s)2030453液气石油气站

17、的消防给水系统应包括:消防水池(或其他水源)、消防水泵房、给水管网、地上式消火栓和储罐固定喷水冷却装置等。4. 消防给水管网应布置成环状,向环状管网供水的干管不应少于两根。当其中一根发生故障时,其余干管仍能供给消防总用水量。5消防水池的容量应按火灾连续时间6h所需最人消防用水量计算确 定。但储罐总容积小于或等于220m3,且单罐容积小于或等于50m3的储罐 或储罐区,其消防水池的容量可按火灾连续时间3h所需最大消防用水量计 算确定。当火灾情况下能保证连续向消防水池补水时,其容量可减去火灾 连续时间内的补水量。6. 液化石油气站的生产区应设置环形消防车道。消防车通道宽度不应 小于伽。当储罐总容积

18、小于500m3时,可设置尽头或消防车通道和面积不 应小于12mx12m的回车场。液化石油气供应基地的生产区和辅助区至少应各设置1个对外出入口。当液化石油气储罐总容积超过1000m3时,生产区应设置2个对外出入 口,其间距不应小于50m。7液化石油气站内应设干粉灭火器,灭火器的配置除按现行国家标准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 50140执行外,尚应符合下表的规定。干粉灭火器的配置数量场所配置数量铁路槽车装卸栈桥按栈桥车位数,每车位设置8kg2 具,每个设置点不宜超过5具储罐区、地下储罐组按储罐台数,每台设置8kg和35kg 各1具,每个设置点不宜超过5八储罐室按储罐台数,每台设置8kg2具汽车槽车装卸台(柱)不应小于2具罐瓶间及附属瓶库、压缩机室、 坯泵房、汽车槽车库、气化间、 混气间、调压计量间、瓶装供应 站、配送站、供应点的瓶库和瓶 组间等爆炸危险性建筑按建筑面积,每50n?设置8kgl具,且每个房间不应少于2具,每个设置点不宜超过5具其他建筑(变配电室、仪表室等)按建筑面积,每80m2设置8kgl具,且每个房间不应少于2具8站内消防水泵应设置备用电源,且宜采用两回线路供电,当采用两 回线路供电有困难时,可另设置自备电源或采用内燃机做动力。9压缩机房、换瓶站、瓶库等具有爆炸危险的建筑物耐火等级不应低 于二级,采用敞开或半敞开式,封闭式建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