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数学要敢于探究、质疑_第1页
学数学要敢于探究、质疑_第2页
学数学要敢于探究、质疑_第3页
学数学要敢于探究、质疑_第4页
学数学要敢于探究、质疑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学数学要敢于探究、质疑【背景】从学生的思维看,小学生逻辑思维带有很大的具体性,习惯于具体数字的四则运 算,习惯于死记硬背的方法,学习上又有过份的依赖性,如果教学中不注意引导,很 难提高质量。基于上述原因,重要的是帮助和引导学生完成两个转变:一是由学习上 的依赖性向主动性和独立性转变;二是由概念判断、推理的具体性和感性经验向抽象 的逻辑思维转变。如果学生能适应这一转变,取得学习上主动权,就能打下良好的基 础。【叙事】这是小学六年级的一节数学课。课堂的新鲜感所带来的兴奋似乎都还残留在学生 的身上。他们一开始就表现了极高的热情和兴趣,积极投入课堂,思考老师的提问和 给出的练习。很快的,我们做到了课堂

2、练习中的这么一道题:找规律,在()内填数:(3) 3, 5, 14, 55, 274, 90, 11500这样的题目对学生而言,有趣,但是却不用费多大功夫。很快地便听到一个接一 个的学生说:“做完了!” (他们似乎有这样近乎炫耀的习惯)。2分钟后,我开始提问第一个同学第ci)题该填什么?你找到了什么规律? ”填15;规律是:第一个数和第二个数相差1,第三个数和第二个数相差2,第四 个数和第三个数相差3,第五个数和第四个数相差4,所以第六个数和第五个数应该相差 5, 10+5=15,所以填 15。”“好i说的非常好。 既找至u 了规律又解释的很清楚不错!”我用满怀赞赏的目光看着他说o学生显得很自

3、豪(赞扬总是令人开怀的o对学生,我从不吝于称赞)o接着另外两个同学分别都正确的回答了(2)、(3)题,我也分别给予了肯定。然后我接着问:“同样的题目是否只有一个答案呢?对于这些题目是否还有别的规律 呢? ”我用询问的眼光扫视着下面的学生。话音刚落,马上有学生回答:有”“好!这位同学一定有了答案,请你把你的另一个规律告诉大家。”我很高兴,这么快就有学生反应出来了。该同学的驢一下子红。他站了 起来,很不好意思的说:“我、我还没有想出来。既然不知道答案,他怎么会那么迅速的回答我的问题呢?而且回答得那么肯定有 力,那么干脆。我觉得困惑。但为了不令他难堪,我没有问他原因,示意他坐。“好,有谁有答案了没有

4、?既然还没有,请接着思考。”3分钟后,我问“有谁有了答案?请举手”没有人回应。5分钟后,还是没有人吭声,于是我在第心的括号旁边写上数:20,然后问:“大家看看这个数是否可以? ”“肯定可以啦! ”马上又有人回答,跟前面那个同学一样迅速、有力、肯定!“为什么呢? ”这次我故意问。“既然老师写出来,那肯定可以的啦!”这个回答令我觉得心里很不舒服。这算什么一个理由?刚才的那个同学也是这样的理由吧?那样的有力,那样的快捷,应该是一粮习惯了的回答方式吧?为什么到现在他们都还把老师说的话当成了理一样呢?我的脑 子里涌出了 一堆疑问。我无奈的笑笑。学生毕竟是聪明,很快便找到了规律:从第五个数开始,每个数是前

5、面的所有的数之和。我不禁又问:“还有没有其他的规律呢? ”突然我想起了这么一道题:船上有 20头牛,50头羊,问船长几岁?这是一道无 解的题,在欧洲很多地方做过试验,但是很多学生都给出了答案。如果把这道题给我的学生做一下,会是怎么样呢?既然他们那么融祈躱 本,让他们见识一下也好。我决定先放下原先准备好的所余的内容,换成这道题,看看学生的应。我把题目抄到黑板上,说:“下面请同学们思考一下这么一道题。很快地,下面流露出一片片疑惑的眼光,有的还带着一丝$“这是什么题目啊?有20头牛,50头羊,求船长的多少岁?这 他们如同'黔蜩”里的老虎第一次见到驴子一样,感到陌生和屹 但他们毕竟是做过很多题

6、的人。笔,一枝枝的举了起来,沙沙”的落在纸上。3分钟后,我问“船长多少岁啊? ”70! ”很多个学生异口同声地说,当中也夹着有 30的。我留意到也有几个同学是 睁着疑惑的眼睛不敢吭声的。“哦!和别的地方一样。哦心想。我找了一个回答是70的学生起来,问他为什么 是这个答案。'首先5 0乘以2 0 是不合理的,5 0 除以2 0也可能50 -2 0 =30 ,30 岁对于一个船长来说太年轻也不行95 0 +2 0 =7 0,70岁对于个船长来说,是很合理的“为什么要加呢?题目哪里有提示要加?“但对这个题目来说,只能这样啊'他说。我微笑,把目光投向另一个学生。我留意到了他充满疑惑的眼

7、神,而且他刚汝 有回答。他应该有想法的吧哦的答案也是70岁。叩艾,我感到很失望。还以为他 但是,这个船长的年龄和牛、羊有多少只有什么关系呢?这个题目,好像他怯生生的说,但“好像"下面是什么,却不敢说出来。“好像有问题,是吧”我微笑着问他。“就是!好像是有问题的。”他舒了 口气,终于把想法说了出来。“既然你觉得有问题,为什么还能做出答案呢?”“一个题目总要有结果的嘛! wo水落石出和别的地方情况明觉得不但是必须有答案定要找出来。这就是他们的辑就如他们送老师说的就是对的一样。我想。我笑了,“牛、羊有多少和船长多少岁原本就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情,怎么做呢? 这个题目明明是没有答案的嘛!哈哈。

8、n“就是咯!我原来就觉得没有答案马上有几个学生离采烈了 起来。下面一下子炸开了,纷纷议论起来,有很多难以置信的眼神!那么,没有答案,这道题还出来做什么?人质问。“有、谁、规、定、一、道、题、目、必、须、要、有、答、案、呢?”我一字一顿地说,“此题有误,没有答案! ”学生们愕然 我不失时机地说?并不是每个题目都要有答案的。假如老师一不小心,出了个错误的题目,你们还死做,不是很吃亏吗?每个人都有犯错误的时候老师说的谄不 一定就对,你们要相信自己的智慧,看出了问题就大胆的说出来。学生们感到很震动!他们以前没有见过这样的题目,很少有疑。他们掩i住兴奋,继续议论着。透过他们的眼神,我看到了他们內的烘下课

9、后,教室里兴奋的气息-【反思】创新思维既来源于扎实的知识基础,更来源于科学的思维方法既体现于对鞫的独到分析和认识,更体现于对问题的正确处理和解决。因此,要培养创新思维,在讲授中只注重传授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因为知识之所以重要和必须,恭在知识本身,而在于蕴含在知识之中的思维方式以及延展到知识之的实廊用。盪 不到这一点,“死传知识,传死知识s最终导致越有知识越没有能力的怪异现兔 就不足为怪了。有鉴于此,传授知识的同吋必须把讲授重点放在教学生思路,儼 生拓展应用,对知识进行再加工、再完善、再创造上。按照这一彌擁授课中 没必要过多的讲授“是什么3而应孩 为什么笃尤其是你“怎么想到了为什么 止下 功夫,亦即从最深层揭示思维的规律性,让学生了解和掌握顺向(求同)思维、逆向(求异)思维,顺向相关思维、逆向相关思维等辩证思维方法,掌握自卷索口 寻找解决问题岀路的真功夫。学生从小学便开始有这么一种心理:老鮒喋本上 的东西都是对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