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学习必备欢迎下载其次节元素周期律课标三维目标课标解读常见题型真题链接1明白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填空题挑选题、综合题2021天津高考, 分t2, 62数据分析和试验事实熟悉元素周期律;挑选题、推断题2021北京高考,分t9, 63把握原子结构与元素2021江苏高考,t12,4性质的关系;分三层完全解读解题依据1 学问·才能聚焦1. 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1.1 原子的组成原子核( 1)原子质子个 中子个核外电子个的含义:代表一个质量数为、质子数为的原子;如表示一个质量数为 35、质子数为 17 的氯原子;2构成原子或离子的粒子间的数量关系质量数 a= 质子数 z+ 中子数 no原子中:质子数
2、 =核电荷数 =核外电子数;阳离子中:质子数 =核电荷数 =核外电子数 +离子所带电荷数;阴离子中:质子数 =核电荷数 =核外电子数一离子所带电荷数;【例】 2021天津高考考了和的含义;电子层1234567符号离 核 远k由近到远lmnopq近能 量 高由低到高低电子层模型示意图学习必备欢迎下载(2) 核电荷数为 l 20 的元素原子核外电子层排布核电荷数元素名称元素符号各电子层的电子数1氢hklmn2氦he13锂li214铍be225硼b236碳c247氮n258氧269氟f2710氖ne2811钠na28112镁mg28213铝al28314硅si28415磷p28516硫s28617氯
3、cl28718氩ar28819钾k288120钙ca2882【特殊提示】 l 20 号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特点:最外层电子数和次外层电子数相等的原子是be .ar ;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2 倍的原子是 c;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3 倍的原子是 o;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4 倍的原子是 ne;次外层电子数是最外层电子数2 倍的原子是 li, si;内层电子总数是最外层电子数2 倍的原子是 li 、p;电子层数和最外层电子数相等的原子是h .be .al;电子层数是最外层电子数2 倍的原子是 li.ca ;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2 倍的原子是 he, c, s ;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
4、层数3 倍的原子是 o;这里要提示的是, 这些特点不必去死记硬背, 我们可以依据描述的排布特点反推出是何种元素;(3) 核外电子排布的一般规律核外电子总是尽可能排布在能量最低的电子层里,然后再排布在能量较高的电子层里;如电子最先排满k 层,当 k 层排满时再排布在l 层中;核外各电子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目是个(儿为电子层序数) ;最外层电子数目不超过8 个( k 层为最外层时不超过2 个),次外层不超过 18 个,倒数第三层不超过32 个;【特殊提示】以上规律相互联系,不能孤立地懂得;例:氢原子的k 层只有一个电子,就不能排2 个电子;2. 元素周期律学习必备欢迎下载2.1 核外电子排布、化合价
5、规律探究从上表中分析归纳出以下变化规律;(1) 原子结构的变化规律原子序数电子层数最外层电子数达到稳固结构时的最外层电子数1-211-223-1021-8811-1831-88结论: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呈周期性变化(2) 原子半径的变化规律3-9号元 素 原 子 半径 /pm 变 化 趋势11-17号元素libebcnof 152898277757471逐步减小namgalsipscl学习必备欢迎下载原 子 半径 /pm 变 化 趋势18616014311711010299逐步减小结论: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的半径出现周期性的变化【留意】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半径跟邻近
6、的非金属元素相比显得特殊大,这是由于测定稀有气体元素原子半径的方法与其他元素不同,不便与其他元素原子半径作比较;【例】 2021新课标卷考了c、o、ne的半径大小比较;(3) 元素主要化合价的变化规律原子序数主要化合价1-2+1-03-10+1-+5 ; -4-1-011-18+1-+7;-4-1-0结论: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主要化合价呈周期性变化【特殊提示】 o、f 元素没有正化合价;2.2 金属性、非金属性变化规律探究l元素金属性的变化规律钠、镁与水反应的对比试验试验操作1 取一小段镁带,用砂纸除去表面的氧化膜,放人试管中;向试管中加入2ml水,并滴人 2 滴酚酞溶液,观看现象;过一
7、会儿加热试管至水沸腾,观看现象2 钠与水反应试验必修l 中已做(略)试验现象l加热之前,镁带的表面上渐渐地势成了少量的无色气泡,无色气泡无明显的逸显现象;溶液未变红色;加热之后,镁带的表面上较快地势成无色气泡并逸出;溶液变为浅红色2 在常温下钠与水快速反应;向反应后的溶液里滴加酚酞后, 溶液变为红色试验结论在相同的条件下,钠比镁更易与水反 应,钠更活泼;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镁和铝与酸反应的对比试验试验操作取大小、厚度和表面积基本相同的镁、 铝各一片,用砂纸磨去表面的氧化膜, 分别放人两支试管中,再各加入2ml 1mol/l 的盐酸,观看发生的现象试验现象镁片和铝片上都产生无色气泡,并且镁学习必
8、备欢迎下载片比铝片产愤怒泡快试验结论在相同的条件下, 镁比铝更易跟盐酸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 金属性与非金属性的比较钠、镁、铝的金属性比较原子序数111213元素符号namgal单质与水(或酸)与冷水反应特别与冷水反应缓慢,与沸水反应很慢;反应猛烈,产生的气体与沸水反应快速,与酸反应较快,放推动钠球运动,放放出氢气;与酸出氢气出大量的热,使钠反应猛烈,放出氢熔化气单质与水(或酸)由易到难置换出氢气难易程度最高价化学式naoh氧化物类别强碱中强碱两性氧化物对应的碱性变逐步减弱水化物化元素金属性逐步减弱 si 、p、s、cl 非金属性的比较原子序数14151617元素符号sipscl单质反应
9、由难到易与氢的准气反易程应的度情形氧化物的hcl化学式氧化逐步增强物的稳固氧化逐步减弱物的仍原条件高温磷蒸气与氢气能反应需加热光照或点燃时发生爆炸最高化学学习必备欢迎下载价的式氧化名称硅酸磷酸硫酸高氯酸物对酸性应的强弱水化物 酸性强弱变化弱酸中强酸强酸比的酸性强,是最强的无机酸由弱到强元素非金属性逐步增强同周期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递变规律总结经上述科学探究可知,第三周期元素的金属性、非金属性的递变规律是:金属性逐步减弱非金属性逐步增强稀有气体【辨析】金属性、金属活动性和仍原性的区分金属性: 指元素原子失去电子才能大小的性质,一般来说, 金属性是金属元素的性质;金属活动性: 指金属原子在水溶液中
10、失去电子才能大小的性质,金属活动性与金属性大致相同,个别金属也有反常态;仍原性: 指含有易失去电子元素的物质的性质;仍原性的实质是元素原子(或离子)的失电子才能,仍原性的特点是元素的化合价上升;2.3 元素周期律(1) 内容:元素的性质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出现周期性的变化,这一规律叫做元素周期律;(2) 实质: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是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的结果,即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打算了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即原子结构打算元素性质;(3) 元素周期表与元素周期律的关系编制元素周期表的理论依据是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是元素周期律的详细表现形式;3. 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
11、律的应用周期 族i a iia nia na va via viiao学习必备欢迎下载1234567【特殊提示】 1 分界线: 以硼、硅、砷、碲、砹和铝、锗、锑、钋之间分界;(2) 分界线左边的是金属元素(h除外),右边的是非金属元素;(3) 周期表左下角是金属性最强的元素(铯),右上角是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氟),分界线邻近的元素既有金属性又有非金属性;(4) 酸性最强的含氧酸是【例】元素周期表位于金属和非金属分界线邻近的元素属于过渡元素( 2021山东高考);3.2 主族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规律内容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原子结构电子层数相同依次增多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增多相
12、同原子半径逐步减小逐步增大元素性质主要化合价最高正价 +1 到+7最低负价 -4 到-1最高正价 =族序数(o.f 除外)、非金属负价 =- ( 8- 族序数)失电子才能逐步减弱逐步增强得电子才能逐步增强逐步减弱金属性逐步减弱逐步增强非属性逐步增强逐步减弱性质应用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碱性碱性减弱,酸性增强碱性增强,酸性减弱非金属元素的气态氢化物的形成、稳固性形成逐步变易,稳固性逐步增强形成逐步变难,稳固性逐步减弱气态氢化物的仍原性仍原性逐步减弱仍原性逐步增强【特殊提示】元素的性质随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的变化,其本质缘由学习必备欢迎下载是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呈周期性的变化;【例】的
13、酸性比强( 201 1 福建高考);3.3 元素周期律的应用l判定金属性与非金属性的强弱同一周期:从左到右,核电荷数依次增多,而电子层数相同,故原子核对最 外层电子的吸引力逐步增强,就失电子才能逐步减弱, 得电子才能逐步增强, 因此元素的金属性逐步减弱,非金属性逐步增强;如第三周期中,na、mg、al的金属性逐步减弱; si p s. cl的非金属性逐步增强;同一主族:从上到下,核电荷数依次增多,电子层数依次增多,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吸引力逐步减弱,就失电子才能逐步增强,得电子才能逐步减弱, 因此金属性逐步增强, 非金属性逐步减弱; 如第 ia 族的碱金属元素, 从上到下,金属性逐步增强;第
14、a 族的卤族元素,从上到下,非金属性逐步减弱;(2) 判定氧化性、仍原性的强弱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单质的氧化性逐步增强,仍原性逐步减弱;例如:氧化性:仍原性:同一主族:从上到下,单质的仍原性逐步增强,氧化性逐步减弱;例如:仍原性:氧化性:(3) 判定酸碱性强弱同周期:从左到右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碱性逐步减弱,酸性逐步增强;例如:碱性:酸性:同主族:从上到下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碱性逐步增强,酸性逐步减弱;例如:碱性:酸性:(4) 判定元素的化合价主族元素中的金属元素最高正化合价等于它所处的族序数,由于族序数与最外层电子(价电子)数相同;主族元素中的非金属元素 (f,o 除外)最高
15、正价等于族序数, 最低负价为 -(8-族序数),其最高正化合价与最低负化合价肯定值之和等于8 ;(5) 查找新物质为发觉新元素及猜测它们的原子结构和性质供应了线索;在周期表中金属与非金属的分界处查找半导体材料;农药中含有的 f .ci.s.p等元素集中在周期表右上角区域;在过渡元素中查找催化剂和耐高温、耐腐蚀的合金材料;在周期表肯定区域内查找元素,发觉物质的新用途;2 方法·技巧平台4.10 电子和 18 电子微粒的组成规律110电子微粒单核原子或离子双核分子或离子、等、学习必备欢迎下载三核分子或离子、四核分子或离子、五核分子或离子、10 电子微粒组成规律:以中性原子ne为起点,分别
16、在前后找阴、阳离子及原子团;c往前推,得非金属元素阴离子起点a先找出含有 10 个电 子 的 中 性原子 lb往后推, 得金属元素阳离子、ne、- -、- 、d阴离子分别加1-4 个氢离子、电子数为零,故与其他离子结合,不论多少,原粒子的电子数不增也不减;218电子微粒单 核原子 或 离子、等双 核分子 或 离子、三核分子多核分子、等18 电子微粒组成规律:以中性原子ar 为起点,分别在前后找阴、阳离子及原子团c往前推,得非金属元素阴离子a先找出含有18 个电子的中性原子l起点b 往后推, 得金属元素阳离子、ar、d阴离子分别加 1-4 个氢离子学习必备欢迎下载此外,估计 18 电子的微粒时,
17、可由9 电子基团两两结合而成;常见的9 电子基团有:、等,由它们两两结合得到的1 8 电子粒子有:5. 原子、离子半径大小比较规律(1) 同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从左向右逐步减小;(2) 同主族元素的原子半径:从上到下逐步增大;(3) 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原子序数不同的微粒,原子序数越大,半径越小;(4) 比较离子半径大小的规律;对同一元素而言, 阴离子半径大于原子半径, 阳离子半径小于原子半径,且价态越高半径越小;如;对带相同电荷的同一主族元素,随核电荷数(原子序数)的增加,离子半径逐渐 增 大 ; 如;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粒子,半径随核电荷数(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减小;如电子 层 结 构为的 粒
18、子 半 径 相 对 大 小:;【特殊提示】短周期元素的离子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微粒,核电荷数越大,微粒半径越小;【例】 2021福建高考题中,比较同周期元素tqw的原子半径:;6. 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强弱的判定规律(1) 元素金属性强弱的判定规律本质:原子越易失电子,就金属性就越强;依据元素周期表进行判定:同一周期:从左到右,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金属性逐步减弱;同一主族:从上到下,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金属性逐步增强;在金属活动性次序中越靠前,金属性越强;如zn 排在 cu 的前面,就金属性:;学习必备欢迎下载依据金属单质与水或者与酸(非氧化性酸如盐酸、稀硫酸等)反应置换出 氢气的难
19、易(或反应的猛烈)程度;置换出氢气越简单,就金属性就越强;如 zn 与盐酸反应比 fe 与盐酸反应更易置换出氢气,就金属性:zn>fe;依据金属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碱性的强弱;碱性越强, 就原金属单质的金属性就越强;如碱性就金属性: na>m;g一般情形下, 金属单质的仍原性越强, 就元素的金属性就越强; 对应金属阳离子的氧化性越强, 就元素的金属性就越弱; 如仍原性 na>mg,就金属性:na>mg;氧化性:;置换反应:如,就金属性:;【特殊提示】 a一般来说,在氧化仍原反应中,单质的氧化性越强(或离子的仍原性越弱),就元素的非金属性就越强;单质的仍原性越强(或
20、离子的氧化性越弱),就元素的金属性就越强;故一般来说,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强弱判定方法与单质的氧化性和仍原性的强弱判定方法是相一样的;b金属性强弱的比较, 是比较原子失去电子的难易, 而不是失去电子的多少;如 na 易失去 1 个电子,而 mg易失去 2 个电子,但 na 的金属性更强;【例】2021上海高考题考了比较同周期元素原子半径大小(见右栏例题 13);(2) 元素非金属性强弱的判定规律本质:原子越易得电子,就非金属性就越强;详细表现在:依据元素周期表进行判定:同一周期:从左到右,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步增强;同一主族:从上到下,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步
21、减弱;非金属元素单质与h2 化合的难易程度:化合越简单,非金属性越强;如 与在黑暗中就可反应,和在加热条件下才能反应, 就非金属性:f> br;形成气态氢化物的稳固性:气态氢化物越稳固, 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 如稳固性: hf>hc,i就非金属性: f>cl;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弱:酸性越强, 对应非金属元素的非金属性就越强;如酸性,就非金属性: ci>br;一般情形下,非金属单质的氧化性越强,就元素的非金属性就越强;对应阴离子的仍原性越强,就元素的非金属性就越弱;如氧化性;就非金属性: cl>br ;置换反应:如,就非金属性:;依据与同一种金属反应,
22、生成化合物中金属元素的化合价的高低进行判定;例点燃如:,即得非金属性:;3 创新·思维拓展7. 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关系1 元素性质的内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元素性质的关系微观性质宏观性质原子半径化合价电子得失才能金属性非金属性( 2)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打算归纳出原子结构的周期性变化反映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反映元素周期律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由1 个增加到饱和(2 个或 8 个的稳固结构)原予半径,主要化合 i 价,原予得失电子才能,金属性与非金属性元 素 性 质 随原 子 序 数 的递-而呈周期性变化 i3正确懂得原子结构打算元素的性质电子层数相同时, 核电荷数越大,原子核对外层电子引力越大, 半径越小,失电子才能减弱,金属性减弱,非金属性增强;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时, 电子层数越多, 原子半径越大, 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引力越小,越简单失去电子,元素的金属性越强,非金属性越弱;【摸索】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等的元素其化学性质肯定相像吗?【答案】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等的元素其化学性质不肯定相像;理由是: 原子结构相像的元素化学性质才相像,但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等不肯定原子结构相像;例如 he 和 mg原子的最外电子层上都是2 个电子,但它们的原子结构差别很大, he元素和 mg元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