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病常用中草药介绍_第1页
皮肤病常用中草药介绍_第2页
皮肤病常用中草药介绍_第3页
皮肤病常用中草药介绍_第4页
皮肤病常用中草药介绍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大飞扬草介绍内外用 【药用部位】 飞扬草的全草或带根全草。 【性味归经】 辛酸,寒。 生草药性备要:“味酸,性烈。”入肺、肝二经。 【功效主治】 清热,解毒,通乳,渗湿,止痒。治急性肠炎,菌痢,淋病,尿血,肺痈,乳痈,疗疮,肿毒,湿疹,脚癣,皮肤瘙痒。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23钱(鲜者12两)。外用:煎水洗或捣敷。 【用药忌宜】 脾胃虚寒者忌用。 【用药配伍】 配金银花,清热解毒;配夏枯草,清热解毒;配苍术,燥脾湿;配当归,清热解毒;配王不留行,行气活血;配木通,宣通血脉。 【相关选方】 治赤白痢疾:大飞扬草五至八钱。赤痢加白糖,白痢加红糖,用开水炖服。 治小便不通,淋血:鲜大飞扬草一至

2、二两。酌加水煎服,日服两次。 治疔疮:大飞扬草鲜叶一握,加食盐、乌糖各少许,捣烂外敷。 治肺痈:鲜大飞扬全草一握,捣烂,绞汁半盏,开水冲服。 治乳痈:大飞扬全草二两和豆腐四两炖服;另取鲜草一握,加食盐少许,捣烂加热水外敷。 治小儿烂头疮,黄水浸淫,染生耳面者:飞插草一握,酌加水煎,洗涤。 治小儿疳积:大飞扬草一两,猪肝四两。炖服。 (方以下出福建民间草药) 治带状疱疹:鲜飞扬全草捣烂取汁,加雄黄末五分调匀,涂抹患处。(福建中草药) 治脚癣:鲜飞扬草三两,加75%酒精500毫升,浸泡三至五天,取浸液外擦。(云南) 千里光的作用内外用 【药用部位】千里光的全草。 【性味归经】 苦,寒。 本草拾遗:

3、“味苦,平,小毒。”本草图经:“味苦甘,寒,无毒。”生草药性备要:“味涩苦,性平,微寒,无毒。”入肝,肾二经。 【功效主治】 清热解毒,清肝明目,祛风燥湿。治各种急性炎症性疾病,风火赤眼,目翳,伤寒,菌痢,大叶肺炎,扁桃体炎,肠炎,黄疸,流行性感冒,毒血症,败血症,痈肿疖毒,干湿癣疮,丹毒,湿疹,烫伤,滴虫性阴道炎。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5钱(鲜者1两)。外用:煎水洗、捣敷或熬膏涂。 【用药忌宜】 饮片新参:“中寒泄泻者勿服。” 【资源分布】 分布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南、四川、贵州、云南、广东、广西等地。产江苏、浙江、广西、四川等地。 【药材鉴定】 干燥全草长60100厘米,或切

4、成23厘米长的小段。茎圆柱状,表面棕黄色;质坚硬,断面髓部发达,白色。叶多皱缩,破碎,呈椭圆状三角形或卵状披针形,基部戟形或截形,边缘有不规则缺刻,暗绿色或灰棕色,质脆。有时枝梢带有枯黄色头状花序。显微鉴定:叶表面观:下表皮细胞形状不规则,壁深波状弯曲;气孔不定式,副卫细胞3-6个;非腺毛多数,尤以叶脉处为多。上表皮细胞壁微波状或波状弯曲,气孔少数,有非腺毛。非腺毛 2-12个细胞,多弯曲,长约至270m,直径12-31m,基部细胞膨大,顶端细胞渐尖或钝圆,有的膨大成椭圆形、半圆形或类圆形,有的中部或顶部细胞缢缩,细胞内常含淡黄色油状物;细胞壁稍增厚,具疣状突起,下部细胞有的具细条状角质纹理。

5、 【古籍考证】 出自本草纲目拾遗,本草图经 植物名实图考长编:“李时珍以千里光、千里急并为一种,极确。惟黄花演花与此草同,而叶异。南安人以其花洗目,呼为黄花母,云有毒,不可入口,非此草也。”滇南本草图谱:“滇本草出自九里光治症略同于本草拾遗之千里及,而图考千里及条云,滇医以洗疮毒,正与滇本草合。与今湘、赣之九里明,滇之九里光,形状治症均同,图考所图尤肖。据此,诸名之为一物,而此物必是本种可无疑义。光'、明'义同,千'、九'音近,而及'、急'、芨',并从一声转讹,以及'为正,喻其恢复目力可及千里也。” 【相关选方】 治烂睑风眼:笋箬

6、包九里光草煨熟,捻入眼中。(经验良方) 治风火眼痛:千里光二两,煎水熏冼。(江西民间草药) 治鸡盲:千里光一两,鸡肝一个。同炖服。(江西民间草药) 治痈疽疮毒:千里光(鲜)一两,水煎服;另用千里光(鲜)适量,水煎外洗;再用千里光(鲜)适量,捣烂外敷。(江西草药) 治干湿癣疮,湿疹日久不愈者:千里光,水煎二次,过滤,再将两次煎成之汁混合,文火浓缩成膏,用时稍加开水或麻油,稀释如稀糊状,搽擦患处,一日二次;婴儿胎癣勿用。江西民间草药) 治脚趾间湿痒,肛门痒,阴道痒:千里光适量,煎水洗患处。江西民间草药) 治鹅掌风,头癣,干湿癣疮:千里光、苍耳草全草等分。煎汁浓缩成膏,搽或擦患处。(江西民间草药)

7、治阴囊皮肤流水奇痒:千里光捣烂,水煎去渣,再用文火煎成稠膏状,调乌桕油,涂患处。(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治疥疮,肿毒:千里光水煎浓外敷,另取千里光一两,水煎服。(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治流感;千里光鲜全草一至二两.水煎服。(江西草药手册) 白花蛇舌草 防风内外用;防风丸(圣济总录):防风、蝉壳、天麻、猪牙皂荚,治疗风疮疥癣,皮肤瘙痒,搔成瘾疹。 蝉衣(蝉蜕)内外用 透骨草内外用、 蛇床子内外用、 白藓皮内外用 黄柏-内服为主 紫草内外用 黄芩-内服用 徐长卿-【异名】石下长卿、逍遥竹、一枝箭、土细辛、竹叶细辛、铃柴胡、蛇草、蛇利草、生竹、天竹、蜈蚣草、铜锣草。治疗皮肤病对湿疹、荨麻疹、接触性皮炎以

8、及顽癣等均有效果。用法:每次用徐长卿24钱,水煎服,亦可外洗。或制成注射剂、酊剂等应用。 紫汤组成土获菩15-30 g,紫草15-30 g,荆芥10 g,防风一0 g,前胡12 g,浮萍一5 g.蝉衣6g,白鲜皮15 g,苦参15 g,当归12 g,川芍9g,甘草10 ge用法水煎内服。 功效清热祛风。燥湿止痒。 主治风隐疹(荨麻疹)、湿疹、痒风(皮肤痰痒症)。 加减上半身疹多而痒者,加羌活;下半身疹多而痒者,加独活;皮疹红润、舌质赤、脉数者,加丹皮、赤芍;湿疹分泌物多,皮肤红肿感染者,加黄柏、银花、连翘。 治疗皮肤划痕症三偏方 很多人在经过长期的皮肤划痕症治疗之后,都觉得有一定的难度,甚至失

9、去信心。在此,特提供一些治疗皮肤划痕症偏方:拔罐:用东西夹好棉花球,然后在95的酒精中蘸一下,挤干净(防止酒精滴落而烫到),点燃,在4号大玻璃罐内闪一下(注意不能烤边,也易烫到),迅速拔于肚脐上(神阙穴),拔510分钟,每日一次(用抽气式拔罐器也可以,但是拔的力量要小一点)。再配合服用防风通圣丸,疗效较好。如果较重可以配合甲氰咪胍、维生素C、扑尔敏(都是每日三次一次一片,如果服用扑尔敏发困可以服用开瑞坦)等抗过敏、提高抵抗力有一定疗效!不过还有复发可能。此方法优点在于自己操作方便易于长时间治疗,可抗过敏、提高免疫力。需要注意的是,尽量少吃海鲜、羊肉、辣椒等辛辣、刺激性食物。外用偏方(洗):地肤

10、子12克、白芷9克、防风9克、川椒9克、透骨草9克、赤芍9克、一支蒿9克、独活9克,荆芥9克。用水3斤、煎沸、洗全身。洗时注意避风保暖!疗效不错。内服偏方(吃):何首乌9克/石菖蒲9克/威灵仙9克/胡麻仁9克/苦参9克/荆芥9克水煎服,出微汗,注意不能受风。效果较好。美国CBH划痕症套装”敏清粉剂2瓶排毒清1瓶疹康清2瓶,该产品本着消炎治其表,排毒除其根,修复调免疫,脱敏抗复发”的原则,运用植物免疫脱敏疗法强力排除毒素,深入细胞,快速有效的清除分布在皮肤、淋巴、血液、大脑神经系统等地方的深层毒素,抑制毒素再生,既高效排除毒素,又补充所缺乏的营养。消除体内自由基,迅速改善过敏体质,改善细胞活力,

11、改善血液质量,有效治疗食物过敏、药物过敏、化学过敏等各种过敏症状,可迅速消除划痕症,恢复身体正常生理功能 荆芥穗的功效与作用: 荆芥辛,微温。归肺、肝经。主治: 解表散风,透疹。用于感冒,头痛,麻疹,风疹,疮疡初起。炒炭治便血,崩漏,产后血晕。 荆芥有发汗解表作用,且有祛风功效。主要治疗感冒风寒,发热恶寒、无汗、头痛、身痛等症,常与防风相需为用。但也可配辛凉解表药或清热解毒药治疗感冒风热、发热恶寒、目赤咽痛等症,如薄荷、菊花、桑叶、银花等。荆芥有辛散作用能助麻疹透发,常与薄荷、蝉衣、牛蒡子等配合应用。荆芥又常用于疮疡初起有表症者,可配伍防风、银花、连翘、赤芍等同用,既退寒热,又消痈肿。荆芥炒炭

12、应用,有入血分而止血的作用,可用于便血、崩漏等症,在临床上常配合其它止血药同用。 荆芥一药,生用有祛风解表的功效,炒炭则用于止血。配防风、羌活,治风寒表症;配银花、连翘、薄荷,治风热表症;配生石膏,治风热头痛;配牛蒡子、桔梗、生甘草,治咽喉肿痛;配槐花炭,治便血;配白茅根,治鼻衄。荆芥与紫苏均能发汗解表,但紫苏散寒力强,偏入气分,又能理气宽中;而荆芥祛风力胜,偏入血分,炒炭又能止血。故在理气方中常用紫苏,而在理血剂当中多用荆芥 荆芥【性味与功效】 味辛,性温。功效:祛风解表,炒炭止血。 【传统应用】 主治感冒发热、恶寒,与辛温解表药或与辛凉解表药配伍,用于风寒感冒或风热感冒;麻疹透发不畅。荆芥

13、炭周于衄血、便血、崩漏等症。 本药常用于以下传统方剂:荆防败毒散(摄生众妙方):荆芥、防风、羌活、独活、柴胡、前胡、桔梗、枳壳、赤苓、川芎、甘草,治疗疮疡寒热;荆芥汤(太 平惠民和剂局方):荆芥、桔梗、甘草,治疗风热,咽喉肿痛;消风散(医宗金鉴):荆芥、防风、生地、苦参、当归、石膏、知母、苍术、蝉衣、牛蒡子、胡麻仁、木通、甘草,治疗湿疹、风疹、瘙瘁 皮肤划痕症民间验方 1、拔罐疗法 处方:凡士林、酒精各适量,火罐一个 用法:先将凡士林一薄层于脐部,再将酒精滴数滴与火罐内,棉球引燃,火旺时将罐扣在脐眼侧位,510分钟拔罐,日拔3次。 疗效:拔罐1天,有效率达96.1% 2、药酒疗法 处方:薄荷、

14、苦参各30克,樟脑10克,白酒600毫升。 用法:药浸酒内7天后,去渣滤酒,加入樟脑粉混匀,用棉签蘸药涂擦患处。日3次 疗效:用药3天,治丘疹样荨麻疹,有效率100%。治愈率92%。 3、中成药疗法 药名:云南白药 云南白药 服法:成人每次服1/8小瓶,第1次加服保险子1粒,日服3次。儿童用量酌减,不服保险子。 疗效:服药14天,有效率90.62% 4、熏洗疗法 处方:鲜红萝卜全株1000克 用法:加水6000毫升,浓煎取液,熏洗上身,出汗为度,洗后避风。日洗1次 疗效、:熏洗36次,有效率100%,治愈率86% 3、银花10克,连翘10克,升麻8克,甲根12克,赤芍8克,甘草5克,蝉衣6克,

15、防丰8克,地肤子10克,白鲜皮10克,紫花地丁12克,荆芥6克,牛蒡子(大力子)8克。 4、冬归90克,黄芪30克,荆芥60克,赤芥里6克。一般需两个疗程,每个疗程服用1至2帖 民间治疗荨麻疹的绝招 1:拔罐疗法 处方:凡士林、酒精各适量,火罐一个 用法:先将凡士林一薄层于脐部,再将酒精滴数滴与火罐内,棉球引燃,火旺时将罐扣在脐眼侧位,510分钟拔罐,日拔3次。 疗效:拔罐1天,有效率达96.1% 2:药酒疗法 处方:薄荷、苦参各30克,樟脑10克,白酒600毫升。 用法:药浸酒内7天后,去渣滤酒,加入樟脑粉混匀,用棉签蘸药涂擦患处。日3次 疗效:用药3天,治丘疹样荨麻疹,有效率100%。治愈

16、率92%。 3:熏洗疗法 处方:鲜红萝卜全株1000克 用法:加水6000毫升,浓煎取液,熏洗上身,出汗为度,洗后避风。日洗1次 疗效:熏洗36次,有效率100%,治愈率86% 治疗偏方 1.荨麻疹偏方-芝麻根治荨麻疹 【药方】芝麻根一把 【用法】洗净后加水煎,趁热烫洗 【功效】清热,散风,止痒。 2.荨麻疹偏方-韭菜治荨麻疹 【药方】韭菜一把 【用法】将韭菜放在火上烤热。涂擦患处,每日数次 【功效】清热,散风,止痒。 苍术的功效: 治湿盛困脾,倦怠嗜卧,脘痞腹胀,食欲不振,呕吐,泄泻,痢疾,疟疾,痰饮,水肿,时气感冒,风寒湿痹,足痿,夜盲。 1、燥湿健脾:主治湿浊困脾证。 1)燥湿中焦,纳呆

17、脘痞,呕恶苔腻。 2)脾虚湿盛,湿邪下注,妇女带下过多。 2 、祛风除湿:可治外感风湿症。 1)外感风寒,头痛发热,恶寒无汗。 2)外感湿温,发热胸闷,身痛苔腻。 3)风湿痹证,关节肿痛,痿软无力。 此外,用治夜盲证,有明目之功。 3、祛风除湿。此外,用治夜盲证,有明目之功。 苍术的作用: 1、对血糖影响 早年报道苍术浸膏(生药6gkg) 可降低家兔血糖。 2、其他作用 苍术、艾叶等量烟熏(6立方米各200g)、炯熏2小时,对结核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枯草及绿脓杆菌有显著灭菌效果,其作用与甲醛相似,优于紫外线及乳酸。 3、镇静作用 大剂量时呈中枢抑制作用。 【临床新用途】 1治疗外阴瘙痒

18、 由苍术、白蒺藜、人参、当归、蛤粉、蛇床子、冰片等组成,按一定比例制成霜剂,使用前,先将外阴洗净,将药膏均匀涂抹在瘙痒处的皮肤上,每口14次,痒止后酌情减少用药次数。外阴皮肤破溃者禁用,每疗程7口。 2治疗急性痛风 用苍术、酒黄柏、生薏苡仁、川牛膝、防己、金刚藤、泽泻、忍冬藤、青风藤、海桐皮、川芎、红花、酒地龙、防风、独活、滑石、赤小豆、生甘草等,小煎服,每日1剂,服药期间戒酒,多饮水、少活动,治疗17例,缓解13例,好转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41。 3治疗夜盲症 现代实用中药学载,有人用苍术加味煎剂治疗本病12例。方法:苍术30g,石决明、夜明砂各15g,猪肝(分2次)100g。将前3

19、味药人500m水中煎成药液200ml,分早晚煮肝食用,一般26剂显效。结果:治疗12例,均痊愈。 4治疗原发性高脂血症 有人用降脂通脉汤治疗本病34例,用此法能显著降低Tc,rTG,LDb;并能提高HDI。一C。方法:制首乌、枸杞子、泽泻、荷叶、决明子、生黄芪各15g,苍术、白术各10g,陈皮6g,制大黄5g,甘草3g,便溏者去大黄。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结果:显效18例,有效12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882。 5治膝关节骨关节病 有人用祛痰湿法治本病48例。方法,红花10g,苍术,茯苓、半夏、当归各15g,白芥子、川芎、陈皮、丹参、牛膝、防己、白术各12g。偏肾阴虚者加 熟地、山茱萸各1

20、2g;偏阳虚者加巴戟天12g,仙灵脾15g,偏气虚者加党参15g,黄芪20g;偏血虚者加枸杞子、白芍各15g;湿热盛者加薏苡仁15g,革薜12g;风寒盛者加威灵仙15g,秦艽12g;膝关节肿胀重者加泽兰15g;疼痛重者加白花蛇9g。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每次服200ml。药渣用布包裹,趁热敷膝部。结果:治疗48例,治愈17例,显效14例,有效13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17。 亚麻籽 【功用主治】治麻风,皮肤痒疹,脱发,大便干燥。 【选方】治大风疾,遍身瘾疹瘙痒:胡麻子、牛蒡子、枸杞子、蔓荆子各半两(一处同炒,令烟出为度),苦参半两,瓜蒌根、防风(去芦)各半两,白蒺藜半两。上八味,同杵为

21、末,每十五钱药末,入轻粉二钱,一处拌匀。每服-钱生末,调茶下,空心、日午、临卧各一服。服药后五、七日间,先于齿牙缝内,出臭黄涎,浑身疼痛,次后,便利下脓血,此是病根。(博济方醉仙散) 除湿止痒洗液成分或处方 蛇床子,黄连,黄柏,苦参,虎杖,紫花地丁,地肤子等 荨麻疹丸成分或处方 三棵针、苦参、白芷、薄荷、赤芍、何首乌、当归、防风、川芎、威灵仙、蒺藜(炒)、白藓皮等19味。 通用名称:荨麻疹丸 汉语拼音:Xunmazhen Wan 【成 份】白芷、防风、白鲜皮、薄荷、川芎、三颗针、赤芍、威灵仙、土茯苓、荆芥、亚麻子、黄芩、升麻、苦参、红花、何首乌、蒺藜(炒)、菊花、当归。辅料为:无。 【性 状】

22、本品为棕褐色的圆形水丸;味苦。 【功能主治】清热祛风,除湿止痒。用于风、湿、热而致的荨麻疹、湿疹、皮肤瘙痒。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0g(1袋),一日2次。 花蛇解痒胶囊成分或处方 漆大姑 乌梢蛇 黄柏 金银花 连翘 全蝎 地肤子 牡丹皮 防风 荆芥 苍术 赤芍 皂角刺 黄芪 蛇床子 甘草 处方介绍 处方:漆大姑 乌梢蛇 黄柏 金银花 连翘 防风 荆芥 牡丹皮 赤芍 地肤子 蛇床子 黄芪等16味 主药(君药):漆大姑、乌梢蛇 漆大姑:有清热解毒、止痒之功效。民间常用于漆树过敏、皮肤瘙痒等症。 乌梢蛇:有祛风、通络、止痒之功,为疥癣、痒疹等症。 二药合用,其祛风清热,止瘙痒之功更著 佐药:防风

23、、荆芥、牡丹皮、赤芍、地肤子、蛇床子、黄芪 防风、荆芥:主要发挥祛风的作用; 牡丹皮、赤芍:主要发挥祛热毒的作用; 地肤子、蛇床子:主要发挥通络解痒的作用; 黄芪:补气,加强卫外功能; 合用可凉血清热,祛风湿止痒 臣药:黄柏、银花、连翘、丹皮、全蝎 黄柏:具清热解毒之功,祛湿热,主要是下焦(滂胱、泌尿系)的湿热。 银花、连翘:有清热解毒、宣散风热之邪之功。 全蝎:动物药,可熄风镇痉,攻毒散结,通络止痛。(主祛肝风,用于加强君药中乌梢蛇的着用); 丹皮:清热凉血、活血祛瘀,清泄血中之热邪。 五药合用,外可祛散可热之邪,内可清泄血中之蕴热,瘙痒可止 湿毒清片成分或处方 地黄、当归、丹参、苦参、蝉蜕、黄芩、白鲜皮、土茯苓、甘草。 复方苦参洗剂成分或处方 苦参、蛇床子、地肤子、百部、白鲜皮、救必应、山苍子油 复方苦参洗剂药理作用 清热解毒,燥湿止痒,杀虫灭菌 【产品名称】消风止痒颗粒 【产品类别】清热/解毒用药,其他 【供 应 商】康健药业有限公司 【成 份】防风、蝉蜕、地骨皮、苍术、亚麻子、当归、地黄、关木通 治慢性湿疹内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