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犀草素的测定与分析_第1页
木犀草素的测定与分析_第2页
木犀草素的测定与分析_第3页
木犀草素的测定与分析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木犀草素的测定与分析    黄酮类化合物在植物界分布很广,是一类重要的天然有机化合物,约20%的植物都含有黄酮类化合物,例如银杏叶中富含芦丁,山楂中槲皮素含量较高,木犀草素是白毛夏枯草或青兰的有效成分。常见的黄酮类物质有芦丁、槲皮素、桑色素,木犀草素等。1、木犀草素的介绍木犀草素为黄色针状结晶,熔点228230,分子式为c15h10o6,分子量为286.24,木犀草素化学名为3,4,5,7-四羟基黄酮。因最初从木犀草科木犀草属草本植物木犀草的叶、茎、枝中分离出而得名,是一种天然色素组分。可溶于甲醇、乙醇、乙醚等有机溶剂及碱性溶液,微溶于热水,溶于

2、浓硫酸生成锌盐,呈暗红黄色。木犀草素分子因存在酚羟基,故其水溶液呈微弱酸性,木犀草素能与铁、镁、钙、铜、铝、锆等金属离子生成带色络合物,是一种重要黄酮化合物,在自然界以糖甙型或游离型存在。木犀草素在自然界分布广泛,目前发现主要存在于金银花、菊花、荆芥、白毛夏枯草、洋蓟、紫苏属、黄芩属等天然药物和芹菜、甜椒、辣椒、落花生等蔬菜果实中,其它如橄榄油和红酒及野凤仙花、百里香草、唇形科植物筋骨草等也含有木犀草素。2、木犀草素生理功能(1)抗氧化:体内存在许多清除自由基和抑制自由基物质,使体内自由基生成和消除维持相对平衡。以木犀草素等为代表黄酮类化合物具有自由基清除剂作用,它主要通过酚羟基与自由基反应生

3、成较稳半醌式自由基,从而终止自由基链式反应。(2)抑菌:一定浓度木犀草素可抑制葡萄球菌、枯草杆菌、啤酒酵母和大肠杆菌生长,对卡他菌、白色念珠菌、变形杆菌也有抑制作用,可用作食品防腐保鲜剂。(3)抗炎:木犀草素具有抗炎症作用,炎症发生与体内t细胞、b细胞、nk细胞、巨噬细胞等密切相关,木犀草素等黄酮类化合物抗炎主要通过影响细胞分泌过程、有丝分裂基细胞间相互作用及减少杀伤性t细胞产生而起效。(4)抗肿瘤:木犀草素诱导肿瘤细胞凋亡作用主要是通过靶向调节细胞生长中信号转递、基因表达、酶活化或抑制而实现,有较广抗癌谱。木犀草索抗肿瘤机制,既可直接作用于肿瘤细胞干扰细胞代谢,抑制细胞生长,诱导或增敏细胞凋

4、亡;还可通过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发挥抗肿瘤作用,是一种非常有前途的潜在抗肿瘤药物,可减少结肠癌和卵巢癌发病率。3、黄酮类化合物的分析方法紫外光谱是分析黄酮化合物的重要手段,该方法样品需要量少,用特殊试剂使黄酮母核上一个或几个官能团发生反应,大大增加了从紫外光谱上得到的结构信息的数量。大多数黄酮类化合物的紫外光谱有两个主要吸收峰组成,其中之一出现在240-280nm范围内(带),另一个在300-400nm范围内(带)。一般来说带是a环苯酰系统引起,而带则是b环肉桂酰系统引起。将果茶样品经由乙醚浸泡除杂,用甲醇索式抽提,并以芦丁为对照品,采用吸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的含量。分光光度法,以芦丁为标准品,通

5、过三氯化铝等衍生体系,分别在412nm和499nm处测定枳具子总黄酮含量。采用光谱法在抗坏血酸存在下直接检测槲皮素,通过优化溶剂、ph 、波长等实验条件,大大提高了槲皮素的检测限。基于naoh 碱性介质中铁氰化钾可以直接氧化芦丁和桑色素产生化学发光,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分离柱,采用化学发光法测定桑叶中芦丁和桑色素含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采用电化学检测毛细管电泳法同时测定了芦丁和槲皮素,研究了缓冲液浓度、注射时间、检测电位对测定的影響,并成功用于中草药中芦丁和槲皮素的测定。采用-环糊精修饰区带毛细管电泳-内标定量法分析槐花和槐米中芦丁和槲皮素。在优化实验条件下,芦丁和槲皮素在7min内得到基线分离

6、。该方法分析实际样品对槐花和槐米的药用开发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各种分析方法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仍然存在一定问题。一般来说,光谱法虽然简单,但灵敏度不够高,容易受到有色物质的干扰;色谱法在多组分分离上具有很大优势,但是色谱柱的制备一般比较麻烦,而且仪器操作复杂,成本较高。鉴于黄酮类化合物的分子结构中具有电活性基团-酚羟基,特别是b环上的酚羟基,易脱氢失去电子被还原,适宜采用电化学方法进行检测。该方法成本低、操作简便、响应迅速、灵敏度高。关于黄酮类的电化学研究正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以滴汞电极为工作电极,应用线性扫描和循环伏安法研究了芦丁的电化学行为,以滴汞线性扫描法测定甘草内黄酮的含量,灵敏度及准确度均明显提高,结果令人满意。当然,电化学法也存在一些不足,最主要的电极的重复性和稳定性有待提高。尤其是汞电极法,其电极毒性已经使该方法应用逐渐减少。尽管如此,通过采用新材料对电极表面进行修饰,改善电极的稳定性、重复性,提高电极的灵敏度、选择性,在现有方法的基础上,化学修饰电极必将发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