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园林》教学案例_第1页
《苏州园林》教学案例_第2页
《苏州园林》教学案例_第3页
《苏州园林》教学案例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今泰学院推荐文档苏州园林教学案例Teaching cases of Suzhou garden第1页共10页今泰学院推荐文档苏州园林教学案例前言:小泰温馨提醒,语文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一门重点教学科目,其教学的内容是语言文化,其运行的形式也是语言文化。语文能力是学习其他学科和科学的基础,也是一门重要的人文社会科学,是人们相互交流思想等的工具。本教案根据语文教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智力为根本目的。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一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总说和分说的结构特点。二 揣摩语言的准确性。

2、教学设想:一 通过引导学生抓重点语句,整体感知课文大概内容;通过对文章结构的分析和揣摩语言,深入阅读课文,达到教学目的。二 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要点:一 抓住重点语句,整体感知课文大概内容。二 理清全文结构,理解课文内容。教学步骤:一 感知课文内容,抓住苏州园林的主要特征。第2页共10页今泰学院推荐文档具体方法:学生准备读书。教师提出要求:读完课文后,从课文中找出一句话回答,苏州园林有一百多处,它们的共同特点是什么?明确: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说明 学生不一定很快就能够抓准,如果真是这样,可以先带着他们简单分析一下每一段所写的主要内容,然后

3、再完成开始提出的要求就容易做到了。二 分析苏州园林结构上的特点,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具体方法:1. 学生快读 2 到 7 段,抓住每段的主要内容,看看这六段之间的关系。要求先在笔记本上写出提纲。明确:第 2 段总说苏州园林的共同特征。“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概括下文的分项说明。第3 到 7 段分别对四个讲究做具体说明。说明 引导学生注意文章结构之间的总分关系,写提纲,是为了培养学生学习中动手的习惯。在分析段与段的关系时,第6段与第 7 段之间的关系要引导学生认真看一看:这两段都是从游览者的角度写的。第 6 段的开头写道“必然会注意到 ”

4、,第7第3页共10页今泰学院推荐文档段的开头写“必然也不会忽略 ”,段与段之间联系得紧密,不好分开。2. 读一读 8、9 段的内容,看看重点写了哪些内容。明确:第 8 段介绍苏州园林的门、窗在雕镂琢磨上的特点;第 9 段说明建筑物的颜色,也是构成图画美的一个条件。说明 全面阅读课文,整体把握文章内容。3. 快速流览一遍全文,说一说全文紧紧抓住苏州园林总体特征的哪一点来进行介绍和说明的。明确:图画美。全文从“无论使游览者 ”开始,一直文章末共有 10 次提到“图画”,始终强调苏州园林的“图画”美的特点。说明 这一步工作完成后,学生对全文的内容基本上把握住了。但是,做好这一步,教师要耐心。学生或许

5、不能一下达到教师期待的答案,我们可以引导他们再看一看表述苏州园林总体特征的句子和每段的内容,抓住其中的关键词语去分析思考。第二课时教学要点一 理解课文语言,培养语言感受能力。二 体会本文语言运用准确的特点。第4页共10页今泰学院推荐文档教学步骤:一 理解词语的含义。具体方法;出示下列语句(有条件的可用投影),请学生将画线的语句换一种说法表达,但是不能改变原义。( 1)全在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邱壑,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 2)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决不雷同。明确:( 1)一生中见过许多山水风景,心中早已有山水风景的形象,深知其中的趣

6、味。( 2)决不相同。说明 这是变换一种方法解释词语。理解词语的含义是阅读指导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阅读能力的基础。二 体会词语运用的准确性。具体方法:打开课本,完成课后练习三。可独立做,也可以两个人一组。要求尽可能说出所选答案的理由。明确:第 1 题(鉴赏)。所给的四个词语,除了“玩赏”以外,其它三个词语在语法上都没有问题。但是,根据上一句“苏第5页共10页今泰学院推荐文档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各地园林多少受到苏州园林的影响”的意思,就只能选择“鉴赏”了,因为这个词中还含有鉴别比较的意思。第 2 题先(艺术)后(技术)。这一句强调的是苏州园林假山堆叠的艺术性。“不仅”说明“堆叠”假山还是

7、要有技术的,没有技术作保障,艺术效果是难以产生的,只不过苏州园林假山的堆叠,更多的是体现出“艺术性”。作者用词是多么准确。第 3 题先(图案)后(美术)。第 4 题(依傍)。第 5 题(忽略)。说明 课上做这个练习时,不必全做。教师备课时挑选 23 道题就行了,但是尽量能够引导学生简单说一说选词的理由,要知其大概。三 理解修饰限制性词语的作用。具体方法:先比较下面两句话,说说表达效果为何不相同(可利用投影);再从课文中找出三个同样的例子。( 1)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 2)至于池沼,全引用活水。明确:( 1)句用“大多”来说明比较客观,作者是仅在自己了解到的情况内介绍苏州园林的,不排除个别

8、池沼没有引用活水的情况;而( 2)句用“全”就太绝对,如果没有一处一处的考察,不第6页共10页今泰学院推荐文档宜这样说。从这个句子的比较,我们可以看出:正确恰当使用修饰限制性词语,可以更准确的表达所要说明的意思。课文中的例子有: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 苏州园林与北京的园林不同,极少用彩绘。明确:由于对所说明的情况了解掌握得全面、准确,在说明事物的范围、程度等的时候,就不能再用“往往”“大多”一类留有余地的词语了,如:“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苏州园林可决不讲究对称。”这两句里的“都”“可决不”表意肯定,不含糊,同样是准确的表达。说明 正确使用修

9、饰限制性词语,是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一种体现。阅读中,揣摩具有修饰限制性的词语的作用,是教学的重要内容;比较,不失为一种方便的办法。四 落实本课需要掌握的词语。具体方法;用出示下面的词语,要求学生做到会读、会写、会解释,能用划线的词语造句。鉴赏 轩榭 映衬 因地制宜对称 邱壑 嶙峋自出心裁模样 镂空 琢磨 别具匠心斟酌 诸如此类第7页共10页今泰学院推荐文档说明这些词语最好能在教学进程中视具体情况出示,那样效果更好。词语的掌握,不是一下子就能完成的,要不断地练习。布置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一,并在此基础上写出全文的结构提纲。2. 完成课后练习四、五、七。说明 因为有的练习随着教学过程 已经做了,

10、所以作业 重点在对全文内容的进一步把握和理解语言上,最终达到本单元和本课的教学目的。附 课后练习一、四、五、七题及参考答案一 本文的结构有总说,有分说。总说和分说紧密结合,按文章内容填写下表,并举例谈谈总说和分说的一致性。参考答案2. 假山的堆叠,或重峦叠嶂,或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使游览者攀登时,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池沼,大多是活水,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或布置几块石头,或种些花草,目的在使它取得一幅画的效果。3. 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如高低树的配合,常绿树和落叶树的配合,季节不同的花的配合,栽种藤萝,不栽阅兵式似的道旁树,等。第8页共10页今泰学院推荐文档4. 注意

11、花墙和廊子的“隔”和“界”的作用。5. 注意每一个角落的图画美。6. 注意门、窗的雕镂琢磨和图案美。7. 注意园林的色彩美。从 17,每一项分说都紧扣“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这一总说。如“ 2”“取得一幅画的效果”,“3”也着眼在画意,“ 5”注意每一个角落的图画美等等,都是总说和分说一致性的例子。四 课文中有不少概括性的句子,如“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这是一句概括性的语言,它概括了苏州园林的特点,它是全文的中心,是一个对苏州园林的总体认识。“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这句也是概括性的语言,它概括了假山的艺术特点。揣摩这些概括性的句子,并从课文中再找出一两句来。参考答案概括性的句子有:( 1)苏州园林在每一个角落都注意图画美。( 2)苏州园林里的门和窗,图案设计和雕镂琢磨工夫都是工艺美术的上品。 五 “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这句话精练而形象,它写出了俯下的高树枝和仰起的低树枝,交相辉映的情景,第9页共10页今泰学院推荐文档富有动态,给人以层次感。这样富有画意的句子,课文中还有不少,试找出几个例子加以体会。参考答案例一:古老的藤萝,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