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千秋遗爱在人间基础积累一、字音绍兴(she)遒劲(j手迹(j 1)裴度(p?i)遗骸(hci)糅漆(xi u) 夹峙(zhl)楹联(y严饬(ch 1) 崔嵬(w?i)叱咤风云(zhd)二、字形三、词语1、词语解释笔走龙蛇:形容书法笔势雄健活泼。盘马弯弓:比喻先做出惊人的姿势,不立刻行动。叱咤 风云:形容声势威力很大。糅漆:把漆涂在器物上。齿冷:耻笑。炎汉季世:已有病态的汉代末期。赍志以殁:志未遂而死去。崔嵬:高大。器宇:人的外表,风度。2、近义词辨析四、标点知识一一分号分号的作用是:强调并列关系或标明大层次。使用分号要注意:(1)分句内部已 经用了逗号;如果分句内部没有逗号,不能用分号。(2)
2、并列词语之间不能用分号。分号的用法有两种。 复句内部并列分句之间,用分号。例如:(1)有的人活着,等同死去;有的人长眠九泉,却永远活在我 们心中。(2)左手抚膝,似在深心运筹北伐大计;右手,拈着人们熟悉的那把羽毛扇,又像是置身于东吴万千军 中,从容不迫,舌战群儒, 非并列关系(如转折关系、因果关系等)的多重复句,第一层的前后两部分之间,也用分号。例如:(1)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一一酣眠固不 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2)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 曲。文章导读一、知人论世诸葛亮,字孔明,人称“卧龙”,汉末徐州
3、琅邪郡阳都县(今山东沂南县)人,父诸葛珪曾为泰山郡丞, 叔父诸葛玄为当时名士。诸葛亮早年不得志,不为志向所屈,故结庐于襄阳城西隆中山中隐居待时。公元207年,思贤若渴的 刘备三顾茅庐,请计于诸葛亮,诸葛亮精辟地分析了天下形势,提出了统一天下应走鼎足三分,联吴抗曹的 道路,也称“隆中对策”。这是诸葛亮为刘备提出的一条正确的政治路线和军事路线,也是诸葛亮一生的 行动纲领。从此,刘备的事业才出现了转机。公元208年曹操率三十万大军南下荆州,诸葛亮以其大智勇出使东吴,说服东吴抗击曹操,取得赤壁之战的胜利,为刘备取得立足之地。刘备称帝后,谙葛亮任丞相。公元年蜀后主刘禅继位,起3 葛亮被封为武乡侯,领益州
4、牧。他励精图治,赏罚严明,推行屯田政策,并改善西南各族与蜀汉的关系,有 利于当地经济、文化的发展。他曾六次北伐中原。公元234年,因积劳成疾,病逝于五丈原,葬于定军山(今陕西勉县东南)。诸葛亮的一生共两个二十七年。公元207年以前的二十七年,是他修身养性立志用世的准备阶段。 他学有所成后没有北走曹操,也没有南归孙权,而是辅佐了 “名微众寡”的刘备,这固然有客观原因, 但也并非出于偶然。他之所以要选择兴复汉室的道路,说明他是一个维护封建纲常、崇尚儒家忠义道德的 正统思想家。公元207年到234年的二十七年,是诸葛亮尽忠蜀汉的阶段。无论先主、后主都非常信 任他。他没有恪守儒家教条,他尊王而不攘夷,
5、进兵南中,和抚夷越,在三国中执行了最好的民族政策。 他明法、正身、和吴、治军,以“鞠躬尽瘁,死而后己”的无私奉献精神战斗到生命的最后一息。他的 忠公体国精神,生前就深受蜀人爱戴,死后更长期受到后人的敬仰,己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份遗产。二、思路探究木文是一篇游记散文,作者通过武侯祠的历史变迁、诸葛亮塑像、殿前古柏的描写、记叙,抒 发了作者对诸葛亮留给人间的巨大精神财富的赞美,让人看到了他“跨越时空的美丽”。全文可分成四部 分。(1)第一部分(1一 3自然段)。这一部分由一个“相信它必定是真实的”传说写起,写到抗金名将岳飞 路过诸葛亮故里一一笼中刻下的感人肺腑的诸葛亮留下的出师表的表文,指出了
6、诸葛亮是一位盘马弯弓 的英雄好汉,是一位虽死犹生,值得后世景仰的伟大人物。(2)第二部分(4一11自然段)。这一部分主要是武侯祠的来历和变迁,教人从中获得某种新的精神升 华。首先指出武侯祠是值得常去的地方,要带着几分思古的向慕之心去走一走,能增强对历史的洞察力,获得 某种新的精神升华。第二是介绍武侯祠的位置并点明了武侯祠“不过是帝庙寺的一个配亭”。但是这么一个普通的配亭总能引起 人们的崇拜。第三是介绍祠庙庭院里的褒颂诸葛亮的石碑,从这里也可以看出,诸葛亮历来为人们称颂。第四介绍武侯 祠建立的波折。这里用了比较的方法,昏庸的后汉主刘禅在丞相殉国后竟违背民意不肯为武侯立祠,而李 氏父子、桓温怀有一
7、颗敬佩之心为诸葛亮建祠、护祠。诸葛亮为一腔忠臣,匡扶两朝,是蜀汉的头号功 臣,他的“鞠躬尽瘁”的精神连一个刘禅也不受感动,实是令人齿冷;而一个农民起义领袖竟为诸葛亮立 祠,可见诸葛亮的影响的巨大。第五介绍了武侯祠的迁址和修葺。引用杜甫的蜀相可让人在清幽肃穆 的氛围中去深深体味当年诸葛亮高瞻远瞩、匡世济民的思想和“鞠躬尽瘁,死而后己”的誓言。(3)第三部分(12 19自然段)。这一部分描写了诸葛亮殿前的清幽环境和塑像的非凡气度,以及由 此产生的联想。面对这些情景作者浮想联翩,提岀了为什么千百年来诸葛亮得到了那样多同情、敬佩与爱戴?作者从三个方 面对这一问题作了评价。 评价他竭尽人谋,提出正确的联
8、吴伐魏的战略,在刘备逝世后,毅然挑起军国重担,坚持北伐,直到 赍志以殁。 评价他平定南中,发展农桑,厉行法制,严饬军纪,廉俭奉公,两袖清风,拒绝厚葬。 评价他严以律己,心存人民,各族人民利用不同的方式为他奋斗、效死,诸葛亮成为一个德范万世的 表率。总之,作者在客观的评价中包含了对诸葛亮高风亮节的高度赞美。(4)第四部分(20自然段一结尾)。这一部分作者通过一位舞剑老人讲述的有关武侯祠前古柏的故事,说明了诸葛亮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是不可磨灭的。三、探幽揽胜1、千秋遗爱在人间是记成都武侯祠的散文,一开始和结尾部分都各写了一个美丽的传说,并且两处作者都信誓旦旦地说是真的,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文章一开始
9、用岳飞在武侯祠抄录出师表的 故事,引出全文,在赞扬岳飞手迹的同时,更主要的目的是赞扬诸葛亮的丰功伟绩,引出作者对武侯诸葛亮 的凭吊。在文章的结尾部分,作者又写了一个关于武侯祠前古柏的传说,不仅回扣了文章的开头,还有更深 一层的意思,说明诸葛亮在人们心中,已经不再是一个普通的人的形象,人们认为他是一个神灵,武侯祠 是一个神圣不可侵犯的地方,是人们的一方精神家园,包扌舌这里的一草一木。作者相信这些都是真的,并 不是出于迷信,而是岀于崇敬。2、这篇凭吊诸葛亮赞扬其丰功伟绩的文章,选材丰富,开合自如,文章是以什么为线索组织材料,连缀成篇 的?文章由传说开始,至传说结束,首尾相合,结构谨严。第一个传说是
10、岳飞在武侯祠抄录出师表,直接引 出武侯祠。然后作者从武侯祠开始,按照行踪将古迹和故事贯串在一起,虚实结合,情随景生,事由情牵地 写了祠堂的来历、诸葛亮殿、诸葛亮的简要生平,最后又回到武侯祠前,写祠前的古柏,引出第二个传说故 事,表达对诸葛亮的由衷景仰之情,并结束模拟试题】1、选出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祭祠(Ci)殉国(x m)执刀勒石(la)B.捋须(1 u)门楣(m?i)扼腕叹息(a)C.记载(z d)巨匾 (bi an)赍志以殁(m?)D.崩殂(cu)遗骸(h?)疑信参半(ccn)2、下列各组词语书写正确的一组是()A.奔弛镌刻B.抚摸器宇轩昂安祥聒噪C.留连景仰运筹帷幄剑鞘厉
11、行法制树阴D.谗言潇洒向慕浮想连篇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砖道左侧一碑立于明朝,碑身拙厚,驮于龟趺之上,碑文详述了祠庙的来历和,错落有致。这样,他竭尽人谋, 站在庭前,举目环顾,但见左钟右鼓,前亭后榭,布局 人们常常扼腕叹息,叹息诸葛亮虽逢明主却未获天时。然而,提出取荆州、定西川、三分天下而后联吴伐魏的正确战略。B.变迁精妙C.变革精妙D.变迁精巧A.变革 精巧尽管/还是尽管/还是即便/还是即便/还是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准确的是()A. 王蒙的新著青狐的确是一本优秀小说,在阅读时,我经常被里面精彩的情节和精到的描写感动,时 不时拍案而起,击节叫好。B.
12、一名清华大学的在读硕士生竟然放弃马上直读博士的机会,转而参加2003年全国高考,对此,许多人 都觉得不可理喻。C. 今年五一节期间,我市一些商家打着“买一赠一”的旗号,暗地里却欺骗消费者,他们或是将手表带拆 下,或是将原配话筒与音响分开,来作所谓“赠品”,这种挂羊头卖狗肉的做法,使消费者明明吃了亏还以 为讨了便宜。D. 上级两袖清风,下级就会廉洁自律;领导带头苦干,群众自会不甘人后。如此上行下效,社会风气才会 逐渐好转。5、下列各句标点使用正确的是()A. 上下五千年,纵横一万里,在中国这块古老的土地上,奔驰过多少盘马弯弓、叱咤风云的英雄好汉!B. 砖道右侧的唐碑由柳公绰(书法大师柳公权之兄)
13、书丹,工匠鲁建执刀勒石。C. 论才学,他稍逊庞统,比奇谋,他不如法正(这在史书上都有记载);同时更没有关、张之辈值得夸耀 的资历。D.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是孔夫子的一句格言。6、给下面几句话排序,只填序号即可。 经过文臣武将塑像长廊,穿过先主正殿,就来到诸葛殿前。 站在庭前,举目环顾,但见左钟右鼓,前亭后榭,布局精巧,错落有致。 小楼外侧,有亭翼然。 每值四月春深,庭中花香扑鼻,草木蔵蕤,分外怡人。 到了秋天,这里荷叶田田,丹桂飘馨,另有一番幽趣。 走完回廊,跨过石桥,可通向桂荷楼,楼前自然是碧水一潭。 亭中置石琴一架,不免使人联想起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九十五回“马谡拒谏
14、失街亭,武侯弹琴退仲 达”的场面。阅读下文,回答7-9题。他生于群雄并起的炎汉季世,待到刘皇叔三顾频繁之际,曹阿瞒早已横扫诸袁,奄有了北方的大步,碧眼 儿也坐稳了江东,人们常常扼腕叹息,叹息他虽逢明主却未获天时,然而,即便这样,他还是竭尽人谋,提 出定荆州、定西川、三分天下而后联吴伐魏的正确战略。殊不料,彝陵一败,先主崩殂,在极度的艰难困苦 之中,他毅然挑起军国重担,坚持北伐,直到赍志以殁。北伐中原利耶弊耶?那是研究者们的事情。历史最怕的是假设。可是,有一些事实却是无法抹煞的。一一 他平定南中,夷心归化;他发展农桑,境内安康;他厉行法制,贵贱无欺;他严饬军纪,众口皆碑。至于他 本人,则廉洁奉公
15、,惟有一些薄田供子弟读书、生活,而自己则不增一寸生财,“随身衣食,奚仰于 官”,真可谓两袖清风!临终前,他拒绝厚葬,并指定要埋在汉中前线,他要亲眼看见大汉的旌旗插向长 安,插向中原,“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是孔夫子的一句格言。心中有人民,人民才会为他的事 业去奋斗、去效死,这真是一条万古不变的至理!在南中,各族人民怀念他,亲切地唤他“孔明老爹”;鼓 称“诸葛鼓”;他带兵翻过的大山,后人取名“相公岭”。到处都有他的遗迹,在湖北,在陕西,在甘 肃,在四川。剑阁有“武侯坡”,勉县有“读书台”,长江有“水八阵”,据说那里就是诸葛亮步阵吓退 小将陆逊的地点。我为写三国的电影剧本,曾经
16、到过成都的西北郊,那里有一处地名叫“九里堤”,现 在已经寻找不到什么痕迹了,当年却有一条坚实的大堤,挡住府河的激流,保护了大片的良田。而九里堤 人们又称“诸葛堤”。不管这个说法是否有根据,实际上,他已经成为一个德范万世的表率,己经化为一 座雕像,或者,一颗植根于人民心田的枝叶常青的大树。7、划线的语句“历史最怕的是假设”的含义是什么?答:8、文段的结尾一连用两个比喻句来比喻诸葛亮在人们心中的地位,能不能只用一个,这两个比喻分别从什么 角度设喻的?答:9、节选的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请简要概括说明。答:【试题答案】1、A (B.捋须(I U)C.记载(z召)D.遗骸(h d)2、C (A.奔弛一奔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九龙坡区2025重庆市九龙坡区人才引进229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三明市2025福建三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直属事业单位招聘紧缺急需专业工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重庆市铁路(集团)有限公司璧铜线运营公司招聘289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浙江省德清县交通水利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招聘11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江苏苏州日创包装材料有限公司紧急招聘3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广西防城港市港发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上半年公开招聘9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河南空港规划设计有限公司公开招聘专业人员3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度中国水利电力物资集团有限公司高校毕业生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中核集团所属中国核电核电人才联合培养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山东省环保发展集团生态有限公司及权属企业招聘10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漫展嘉宾合同模板
- +初+中数学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教学课件)++七年级数学上册(华东师大版)
- 2024年山东省潍坊市中考历史试卷(含答案逐题解析)
- 厦门事业单位笔试真题及答案2024
- (新平台)国家开放大学《管理会计》形考任务1-10参考答案
- 幼儿园大班五大领域教案
- (正式版)JBT 11270-2024 立体仓库组合式钢结构货架技术规范
-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全册电子教案
- 护理人员对特殊患者的护理
- 拖欠工资催款函
- 新课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位置与方向(二)》教材解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