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多媒体在教学中的运用_第1页
试析多媒体在教学中的运用_第2页
试析多媒体在教学中的运用_第3页
试析多媒体在教学中的运用_第4页
试析多媒体在教学中的运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试析多媒体在教学中的运用论文摘要:本文在对多媒体教学的含义进行分析的基础 上,着重讨论了多媒体教学中存在的缺陷,并提出了使用多媒体教学 的几个基本原则,防止使用过度。论文关键词:多媒体教学;缺限;使用原则一、多媒体含义的讨论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把media解释为: themai nwaysthatlargenumbersofpeoplereceiveinformatiormndente rtainment, thatisthetelevision, radioandnewspapers 意思是大众 传播媒介,大众传播工具。把multimedia定为形容词,意思是(inteaching)usin

2、gsound, pictures ,andfi 1 minadditiontotextonascreen.译为多媒体的。辞海(1999 年版)没收入“媒体”这个词条,只有“媒介”这个词。其第二解释 为指各种信息的传播手段。如新闻广播等。辞海(1999年版)受吋 代局限,把多媒体简单地解释为“多媒体技术”的简称,显然不妥。 但是其解释仍然能给我们启示。(解释为:集数值、文本、颜色、图形、 动态与静态图像、视频、声音、音乐、语言等媒体的处理为一体,研 究其产生、传递和处理的一种技术。)从中能够得出,多媒体是涉及多 种媒体的。那么,究竟是“媒介”还是“媒体”?通常所说的“新闻媒 体”、“第四媒体”、

3、“网络媒体”、“超媒体”,“多媒体”等,这些词汇 中媒体一词的所指是不同的。因此,有人对此多有微词。比如说不应 译作“第四媒体”,而应叫“第四传媒”或者“第四媒介”。到底是媒 体还是媒介?有人认为:“传播媒介有两种含义。(一)它是指传递信息的手段、方式 或载体,如语言、文字、报纸、书刊、广播、电视、电话、电报等;(-)它是从事信息采集、加工、制作和传播的社会组织即传媒机构, 如报社、出版社、电台、电视台等。在传播学中,传播媒介包括以上 两种含义。细分起来,如果是指传播活动的手段、方式或载体,那么 一般就用'媒介这个词;如果是提传播活动的组织、机构或人员, 那么一般就用'媒体&#

4、39;这个词。”照此说法,前述“新闻媒体”中“媒体”指的是组织或机构; 而“多媒体”、“第四媒体”、“网络媒体”、“超媒体”中“媒体”则是 指“传播活动的手段、方式或载体”,应当说是“媒介”。这种解释, 可谓差强人意。但是人们通常把记者说成“媒体从业人员”,说有些案 件受到來自“媒体”的压力,把教学时用的ppt叫做“多媒体”。实际 上,这只是约定俗成罢了。据此,我们可以把多媒体这一概念分成广义和狭义两种含义。 广义指能传播文字、声音、图形、图象、动画和电视等多种类型信息 的手段、方式或载体。包括电影、电视、cd-rom. vcd、dvd、电脑、 网络等。狭义,专指融合两种以上“传播手段、方式或

5、载体”的、人 机交互式信息交流和传播的媒体,或者说是指在计算机控制下把文字、 声音、图形、影象、动画和电视等多种类型的信息,混合在一起交流 传播的手段、方式或载体。如多媒体电脑、因特网等。所以,只有融 合两种以上媒介的传播方法才能叫多媒体,其应用技术叫多媒体技术。二、多媒体教学的优点多媒体教学具体多方面的优点,通过多媒体技术能够打破时 空的界限,教师可以随吋调用、任意切换,以丰富的内容、生动的画 面、巧妙的链接组合、多彩的演示效果,给教学注入活力,使抽象的 概念具体化、枯燥的内容形象化,使教学内容更充实、更形象、更具 吸引力,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为学生营造一个更好 的学习环境,优

6、化教学过程。其次,多媒体进入课堂后,打破了传统 教学模式,实现了师一机一生之间的三者対话,使教学过程从以教师 为中心的“广播式教学”向以学生为中心的“交互式”方向转换。这 种转换还包括从线性的记忆学习转换到非线性的发现、探索和建构; 从通用的标准化“生产”,转换为量身定做的个性化教学;从教师单向 灌输,转换为交互性、协作式学习;从学生被动接受,转换为主动求 知的角色扮演;将痛苦乏味的学习过程转换为愉悦有趣的课堂经历。 从而能有效地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变传统 教学的单调模式。此外,关于多媒体教学的优点,也有人认为它能使 抽象的知识更为直观,此外,多媒体还可以起到传统教学手段

7、所不能 代替的作用。例如,我们在讲授内燃机时,以往必须把内燃机打开展 示给学生,现在就可以用三维动画代替实物展示了。这样更生动、更 节约,效果更好。三、多媒体教学的缺限通过对多媒体特点的研究,我们发现多媒体具有以下具体缺 陷:(一)影响学生的抽象思维的训练和养成抽象是对具象的提炼和概括,是从具体的事物概括岀一般的 规律,是无法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的。具象只是对事物认识的初级阶段。 例如,宇宙的起源是什么?什么事世界观?常有人用语文课举例。例 如讲三峡,就用三峡风光片,“使学生对三峡之美悠然神往,使他 们了解和体悟到作者在课文中描述的意境。”笔者奇怪的是:三峡 问世1500多年来,读者不知道怎么“了

8、解和体悟到作者在课文中描述 的意境”的?难道非得到多媒体发明出来后人们多三峡才有真确 的体悟?难道当我们看到鲁迅的肖像时,一定会问:鲁迅头发真的这 么竖着的吗?哪天找他的照片看看!其实,岳阳楼记、醉翁亭记 z所以时代和传、历久不衰,至今仍为人们所传颂,不是因为人们到 过岳阳楼和琅瑯山,而是凭借美文展开丰富的想象,从而打心底里产 牛赏心悦目的感觉而已。(二)不利于学生解题思路和逻辑思维的培养传统的教学方式自有它独到之处。例如数学课上,老师边板 书边讲解,还不时向学生提问。老师还可能把学生的答案随手用粉笔 写下来,让全班同学讨论,有时能一口气写出数个答案,频繁地擦掉 写、写完擦,直到给出正确的答案

9、来。这对于学生的解题思路、逻辑 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多媒体课件所不能代替的。有老师认为,“老师用粉 笔板书是电脑无法代替的,ppt都是预设的,但教师与学生对话互动 的过程中总会有新的发现,新的发现通过板书可以强化学生的记忆。” 我们至今还清晰地记得小学时哪位老师讲课思路清晰、逻辑缜密;还 记得中学时哪位老师肚子里有货倒不出来,讲课乱七八糟,板书不知 所云。(三)不利于学生注意力和学习品质的提高人的成长过程中的许多习惯是靠强制、半强制养成的。一开 始,大家的注意力都不好,集中时间不长。所以,幼儿园老师手里拿 着小铃鼓,每过几分钟就摇几下,让学生注意黑板或老师自己;每节 课的时间也短,才30分钟。到了

10、小学,每节课时间延长了,成了 40 分钟;到了中学,每节课45分钟。到了大学,每节课50分钟,老师 还经常连续上,中途不休息,学生也受得了,注意力能集中,因为学 生受到了多年的训练。如果学生总是要靠色彩、音响的吸引来集中注 意力,一如幼儿园老师手里的小铃鼓,他们哪天能长大?(四)对学生视力也有不利的影响记者对西安部分中小学调查后发现,投影仪在课堂上使用较 为普遍。对此,眼科专家建议避免多节课连续使用,上多媒体课最好 中间能休息5到10分钟。可见,多媒体使用对学生视力的影响已经引 起了人们的重视。(五)多媒体课件教学还可能使课堂效率下降“有了 ppt, 堂课下來,老师处在电脑前都不用挪动/“由

11、于一些老师开始依赖ppt讲课,学生因此觉得上课内容ppt上就懒得 听讲,导致课堂效率降低。”有些学牛:就等着下课吋把ppt考走,留期 末复习,找重点,应付考试。实际上,对于多媒体课件用于教学究竟 提高了多少教学效果,并没有实证研究的结论和具体的量化结果面世。 这恰恰说明了对于多媒体教学的优点或者说长处,只是表象而已,或 者说是人们的一厢情愿。四、多媒体教学过程中应当注意的问题和遵守的原则(一)注意不同学科的区别,还要区别理论课与实践课不同学科涉及的内容不同,有的方便用多媒体,有的不方便, 那就要能用则用,没法用的就别用。例如哲学课,很抽象,需多用抽 象思维,也就是单纯的思考,是不好用多媒体的。

12、如硬要用,就显得 很勉强了。再比如讲诗歌,如果用图片、录像來辅助教学,反而会让 学生的理解局限在一定的范围内,无法发挥自己的想象。正如欣赏一 幅画,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理论课与实践课对多媒体的要求,以及 多媒体所能表达的内容也大不一样。理论课多抽象,难以用多媒体表 达,实践课多具体,好用多媒体教学。我们发现,高校中许多实训课 就是用课件才得以进行的。(二)注意教学的不同阶段,分别新课与复习课一般来说,新课需要层层递进,抽丝剥茧,使用多媒体,能 “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枯燥的内容形象化,使教学内容更充实、更 形象、更具吸引力,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为学生营 造一个更好的学习环境,优化教

13、学过程。”但是,到了复习阶段,吋间 紧,知识点多,就最好别用多媒体了,最多用一下word,展示知识点 的归纳与总结即可。这就正如上英语课,新学课文吋用全英文讲解对 师生来说都容易,轮到语法课时再用全英文讲解对学生就是折磨。所 以一定要根据教学的不同阶段来权衡多媒体的使用与否。(三)注意学生不同的年龄段和不同的就学阶段小学和中学不同,中学和大学不同,盖因为在不同的阶段里, 所学内容不同,注意力和毅力都不同。经过层层分流,越往后一阶段, 学生的学习品质越好,意志力越强,多媒体的使用就要与时俱进,在 使用的频率、使用的范围上都要作出适当的调整。(四)以必要为原则,以效益为中心,谨防使用过度这是衡量多

14、媒体使用是否得当的尺度。我们应勇敢地打破唯 多媒体是从的思维和做法,i如我们当初打破幻灯统治教学一样。多 媒体教学怎么使用,在哪节课使用,使用多少,都耍看教学的效果, 也就是教学效益。“不用ppt就能讲清楚的地方,就不用ppt”。不能 人云亦云,更不能唯书、唯上。教育行政部门在组织课优比赛、检查 教学时万不可把多媒体课件的使用作为一个得分点。正确的态度是, 多媒体使用得当、教学效果好就是一节好课,就该得高分。(五)注意色彩的搭配,保护学生的视力在实用多媒体教学时,一定要主义可见色彩的搭配,色彩对 比不能太强烈,教室背景光线要温和。另外,多媒体课件使用的时间 要尽量短一些。(六)要把多媒体要和自身条件及其他教学手段有机结合起制作多媒体要和自身条件结合起來。手头音像资料多,就可 以多制作;反之,则少制作。年轻老师对电脑精通,可多制作;年龄 大些的老师对多媒体制作掌握不好,可少制作,发挥自己教学经验丰 富的长处。多媒体的使用还要和其他教学手段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