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地方文化资源的产业化运作与经营—以东北二人转为例_第1页
毕业论文地方文化资源的产业化运作与经营—以东北二人转为例_第2页
毕业论文地方文化资源的产业化运作与经营—以东北二人转为例_第3页
毕业论文地方文化资源的产业化运作与经营—以东北二人转为例_第4页
毕业论文地方文化资源的产业化运作与经营—以东北二人转为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地方文化资源的产业化运作与经营以东北二人转为例【摘要】地方文化的发展繁荣是整个民族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前提和基础。地方文 化资源的产业化开发是地方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如何使地方特色文化资源实现产 业化经营,是实现我国各地区文化资源产业化发展的重中之重。二人转作为东北人的 精神家园,在推动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今天,解读二人转的精神价值并进行重新梳理、 定位,对二人转沿着健康的方向发展,特别对重塑东北的黑土地文化形象,有着特殊 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关键词】地方文化资源产业化运作与经营东北二人转the industrialization operation and management of lo

2、calcultural resources(the northeastern song and dance duet as an example)abstract the development and prosperity of local culture is the premise and basis of the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culture and prosperity,industrialization development of local cultural resources is the inevitable choice of local

3、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how to make the local culture resources and realizing industrialization, the cultural resources advantages into economic advantages of local characteristics is the priority among priorities to achieve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resources industry in various regions of china, t

4、herefore the area to select correct development strategy in the process of realizing industrialization, establish the local characteristics and cultural resources /zadva nt age the competition st rategy/z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whole chain driven z/strategyz/to promote the industrialization of

5、 the development of local cultural resources.【keywords local cultural resources industrialization northeast errenzhuan中文摘要1英文摘要2s 录3一、东北二人转形成的历史原因3(一)特殊的地理环境奠定了二人转形成的基础4(二)历史的变迁催牛了二人转的形成4(三)共同的文化基因壮大了二人转的发展队伍4(四)乐观的精神内涵使二人转发展到了顶峰5二、东北二人转的发展现状以及局限性5(-)东北二人转的发展现状5(二)演员基本功太弱、品味低俗6(三)“变形二人转”的误导7(四)地域文化的

6、局限性7(五)过度的市场化、商业化8三、东北二人转的产业化之路8(-)加强对二人转理论的研究与创新8(-)提高审美趣味8(三)加强演出市场的管理与规范9(四)突破地域局限性9(五)正确地利用现代传播媒介10四、结论10致谢12参考文献12一、东北二人转形成的历史原因(一)特殊的地理环境奠定了二人转形成的基础东北地区的辽吉黑三省地脉相通,南部以山海关为界,东部的长白山逶迤横亘三 省、北部的大、小兴安岭如合拢的巨掌形成天然屏障;三条大江一一黑龙江、松花江 和辽河灌溉出这片世界上第三大肥美的平原。这里的东部是无边无际的高山密林,中 部的黑土地尤其肥美、河流纵横交错,西部是天地苍茫的大草原。东北地区一

7、年四季 分明,尤其是冬季滴水成冰,极大地限制了人们的出行和从事生产活动。据三国志 乌丸鲜卑东夷传记载:“挹娄女真处山林之间,常穴居,大家深九梯,以多为好, 土气寒,剧于夫余。其俗好养猪,食其肉,衣其皮,冬以猪膏涂身,厚数分,以御风 寒。”不同的地理环境对一个民族心理素质和价值取向及思维定势有重要影响。法国 思想家孟德斯鸠指出:地理环境对于一个民族的风俗、文化、道德、精神面貌、法律 和政治制度的形成有决定作用。(二)历史的变迁催生了二人转的形成历史上,东北地区曾是满族、蒙古族、高句丽等少数民族生存和繁衍的大舞台, 一幕幕惊心动魄的攻伐杀掠、刀光剑影的战乱在这个大舞台上重复地上演。从古肃慎 到女真

8、再到后金,从东胡到高丽到大辽,这儿个中国北方的少数民族竟先后上演了六 次入主中原的历史大戏,改变了中国历史格局。中原的流民与土著民族大融合后,在 这块黑土地的大舞台上,上演着一幕幕悲壮的创业史。他们从事种植、采集、放牧、 伐木、淘金、挖煤等繁重的劳作。历史地看,由于地理的原因,地处关外的这片被称 为“流放的黑土地”并没有得到中原文化的有效浸润和覆盖。而这2000万的闯关东 的大军又不是中原的精英,文化价层的人士也不可能成为其中的一员。著名学者吉林 大学文学院院长张福贵说:他们身上带着更多的乡野气,而少了书香气。二人转就是 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衍生、发展而成的。(三)共同的文化基因壮大了二人转的发

9、展队伍二人转是黑土地上的一朵奇葩,扎根在东北人的心灵深处。居住在平原上的东北 人,家家户户离不了火盆。窗外北风呼号,劳作了一天的人们,晚饭后,左邻右舍的 大人小孩围坐在温暖的火盆周围是一种极大的乐趣:男人们说笑话、唱小曲、编瞎话; 女人们纳鞋底、剪窗花、玩游戏。如果肚子饿了,还可以在火盆里烤土豆、地瓜、黄 豆、苞米,边说着笑话边吃。东北人的火盆情结培育了他们的生活情趣,更为重要的 是为日后二人转和小品艺术发展积淀了文化基因。热情、乐观的东北人决不会仅仅以“火盆情结”作为他们的情感方式,他们要找到更为直接的精神家园。从屮原出关的 人群,自觉不自觉地带来了关内的秧歌,再配上锁呐和锣鼓,这种火爆热烈

10、的表演形 式特别适合在正月里烘托过年喜庆的气氛。秧歌走门串户拜年、打场子聚会唱春歌, 成为东北黑土地上最为流行的过年风俗。二人转在秧歌的基础上,融合了民间小曲莲 花落、东北大鼓、满族的神调、皮影戏等民间艺术,逐步成长起来,形成东北民间共 同的文化符号。东北人对二人转的痴情程度是难以想象的,东北文化史专家王兆一说:“二人转是个筐,里面啥都装”(美在关东)。二人转里装满了东北人的喜怒哀乐 和苦辣酸甜。所谓大秧歌一扭,二人转一颤,顿时会把东北人的魂儿勾走,因为在二 人转这片精神家园中最能抒发他们的情感。(四)乐观的精神内涵使二人转发展到了顶峰由于东北地区的资源丰富,饱受饥馒之苦的中原流民在这里找到了

11、一方乐土,他 们的“两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的生活理想得以实现。每年的秋收之后,他 们会无忧无虑猫冬,不用担心第二年收不到粮食,所以,东北人从来不必有忧患意识。 在长期的劳作和生活当中,东北人找到了自我娱乐的最佳方式一一二人转。二人转从 里到外透着一个乐字,可以这样说乐是二人转的魂儿即东北人的乐观精神。面对艰苦 繁重的野外劳作,东北人采用一种调侃的方式消解,民间称为哨。当年,比着插队干 农活,虽然hh苦役,但善于调侃的农民们常常笑声不断,精彩的小品段子是消弥痛 苦的一剂良药。最近几年二人转在国内刮起了一股强劲的东北风,产生了一批影视明 星。二人转之所以受到观众的欢迎,就是因为其乐观精神赢

12、得了亿万观众的喝彩。二、东北二人转的发展现状以及局限性(-)东北二人转的发展现状在东北,二人转遍布黑土地的每个角落。从哈尔滨、长春、沈阳、大连到其它中 小城市,直至广大的村镇,是二人转在主导着当地的演艺市场。二人转视听产品市场 热销,二人转培训学校星罗棋布,二人转演出团队如雨后春笋,二人转演艺明星层出 不穷,二人转经纪人队伍及相关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在域外,二人转时常登陆央视和 全国各地电视频道,刘老根大舞台、东北风大剧场等领军企业已在京津扎下营盘,并 向国内各地乃至台湾、海外华人聚集地扩展,二人转演出团队畅行大江南北。二人转 由于包容性强,占尽东北地区的语言优势,加上其幽默风趣、生活气息浓厚、

13、富有地 方特色,深受全国各地观众和海外华人的喜爱。长春是目前东北地区二人转演艺业最 为发达的城市。经过十余年的产业发展,长春已经成为东北二人转演艺业中心,二人 转人才高地,二人转产业要素的聚集地。在长春,东北风剧场声名鹊起,和平大戏院、 刘老根大舞台竞相发展,三家二人转产业的领军企业在春城舞台上各显身手。全市有 近十个演出剧场经营二人转演出,周边各县(市)二人转演艺活动更是独领风骚。市 区七个二人转剧场(东北风剧场三个、和平大戏院三个,刘老根大舞台一个)每天上 座率都在80%以上,日观看演岀的观众近8000人次。其中,以长春为基地的东北风 演出公司除在长春市拥有三家各可容纳千人的大型演出剧场外

14、,还在吉林市和北京、 上海、西安等地拥有固定或流动演出场所30多家。公司下设东北风二人转艺术团、 东北风歌舞团、东北风演出公司以及面向全国的门户网站一一中华二人转网站,拥有 阵容强大的演职队伍,其中国家一级编剧、编舞、导演、作曲、演员10余人。东北 风二人转多次应邀进京演出,还为来访外国首脑进行过表演。到东北必看二人转,到 长春要看东北风已经成为一种文化消费时尚。二人转已经成为东北文化的显著标识、 强势代表。因此,实现东北二人转的产业化经营是现实的需要,是时代的要求,更是 人们大众的需求。(二)演员基本功太弱、品味低俗在一些地方,有些新二人转的表演内容和表演形式显得肤浅和低俗。例如对于传 统唱

15、段十八摸的表演中,他们不是努力提高唱功来吸引观众,而是通过低俗的语 言和下流的动作来取悦部分观众,这就证明了他们对传统的二人转经典唱段不够重 视。而且,有些传承人不注意其本身的基本功练习,本末倒置。新的二人转演员并没 有对传统二人转的经典唱段进行深入研究,因此他们在说功、唱功、舞功等方面没有 显著地提高,就不能把经典的传统二人转唱段中的精髓融到新的表演形式和作品创作 当中。二人转是土生土长在东北农村的一种传统的艺术形式,本身就流传有许多经典 的唱段,较好的传统节目有几百段,代表剧fi有包公赔情红月娥做梦杨八姐 游春大西厢王二姐思夫梁祝下山冯奎卖妻梁赛金擀面回杯记 丁郎寻父水漫蓝桥马前泼水等等。

16、这些剧fi堪称是二人转节fi的经典z作, 它们唱腔、唱词均比较高雅。其表演的小曲小调的曲目有五更调十八摸十朵 花送情郎等,也能称z为传统唱段。比z新二人转,传统的二人转艺术表现形 式精致,有许多经典曲目,演员的功底相对扎实,均以唱为主,他们大都能够演唱长 篇的全本的剧目。反之,新二人转很大程度上背离了二人转艺术的本体特征,在一 定程度上使得表演失去了深层次的艺术感染力。近年来,对于二人转争论的焦点无非是所谓的“雅”与“俗”风格的界定,或 者“收”与“放”的分寸把握。首先说明,二人转不能够太雅,二人转本质上是一种 农业文化的产物,体现的是东北农民的智慧。这种“出身”与“本性”决定了二人转 的品格

17、与品性,是属于“土野”。即便进入都市,也不会因为“土野”的出身减轻自 身的价值,反而可能由于审美的距离,增添更大的魅力。但是二人转又不能太“俗”, 二人转的俗是指通俗,并不指庸俗其至低俗。但是,现在有些新二人转节目之中还包 含有“脏口”和“粉词”,有些二人转演员还把“脏口”当做吸引观众的最大亮点, 这是由于大多数新二人转的传承人文化素质较低。他们没有受过正规的教育,一部分 传承人文化素养底下,而且多数仍然采用师傅带徒弟这种单一的传承方式。许多新二 人转没有专业编剧为之编写剧本,缺少必要地艺术指导,完全跟随市场和时尚的脚步, 没有自己的辨别能力。“脏口” “粉词”屡禁不止,打情骂俏的“黃段子”成

18、为吸引观 众的最佳手段。其实,吸引观众并让观众真正喜爱的还是健康幽默的表演。(三)“变形二人转”的误导“变形二人转”使人们扭曲了对新二人转的认识。这就对二人转进一步发展造成 了困难。“变形二人转”就是那些远离传统、胡编乱凑的二人转演出。“变形二人转” 不再创造完整、正宗的二人转节目,而是将原来用于招揽观众或服务“正曲”的诸般 技巧与手段,包括绢功杂技、动作舞蹈、发托卖相及其他绝活等等单展独卖,鸡零狗 碎地加以经营,表面上是在展演和展示二人转的“绝活”,实际上已经蜕化变质为挂 着二人转幌子的什样杂耍。久而久之,必定破坏二人传艺术传统的完整性,失去二人 转艺术思想内容表达的深刻性。想以技示艺,却以

19、技代艺、以技掩艺、因技废艺,最 终势必会使原本表里如一的二人转技艺彻底解构而分化游离。由口头“说唱”统领的 综合性表演艺术的优势,因此面临丧失殆尽的危险。这种问题的产生,无疑是市场经 济条件下,二人转艺术市场发育不健全,艺术的创演和经营理念不成熟,缺乏审美的 自觉意识和缺乏演出收益的长远眼光,只顾眼前,单一追求娱乐效果和经济收益造成 的恶果。如果这种趋势不能得到及时有效地控制,新二人转很难得到长远的发展。(四)地域文化的局限性二人转形成这种独特的艺术魅力艺术风格,与东北地区悠久的历史、多元的俗文 化密不可分,不能割裂开來看。东北人个性豪爽,这种性格决定了他们独特的审美取 向。东北地区各民族歌舞

20、以及来自关外的歌舞咅乐、说唱、戏曲艺术都给予了二人转 富足的养分,二人转兼收并蒂,在逐步融合中渐渐发展成为今天我们所熟知和喜爱的 艺术形式。由此可见,由于其产生、发展环境的独特性,二人转自产生以来就具有非 常鲜明的东北地区的特点。正是由于二人转东北地区的特性鲜明,所以在东北地区非 常普及,在当今普遍沉寂的传统民间曲艺中独树一帜。近年在东北地区盛演不衰,以 至于有“宁舍一顿饭,不舍二人转”的说法。但是,但凡是有特色的艺术,通常都 有非常大的空间、地域局限性,这种局限性是任何特性鲜明的艺术都不能避免的。所 以北方的屮西部地区的有些观众根本不能够接受这种艺术表演形式。在南方,一些连 普通话都听不懂的

21、地区,要他们接受带有浓郁东北方言特性的二人转显然困难垂垂。 这是一门艺术形式在争取特定受众的同时必然要产生的现象。(五)过度的市场化、商业化目前,二人转主要侧重于商业演出。剧场和演员追求最大程度的经济利益,很少 有时间和精力来提高自身的艺术素养,很少对二人转进行研究和创作。所以,目前 的二人转演出还是只有几个固定的节目被重复演出。在2010年春晚小品捐款中 大量插入商业广告,严重破坏了小品的艺术魅力,造成观众的反感心理。这样,使二 人转多样化的发展受到阻碍,也使得二人转演出失去了趣味,造成了观众的审美疲劳。 如果继续这样发展下去,二人转将会面临失去观众,退出历史舞台的危险。三、东北二人转的产业

22、化之路(-)加强对二人转理论的研究与创新改革开放以后,二人转适应市场经济以及大众的审美需求,在表演形式和内容上 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和创新,成为全国人民喜爱的民间曲艺,并在2006年6月2日 成功入选了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二人转的影响力大大提高。所以,一些 二人转剧场和演员在这种背景下盲目追求经济利益,不断地进行商业演出,忽视了对 二人转的研究与创新。“说唱音乐必须不断革新和广采博收,才能发展自己“。要想 使二人转更加健康长远的发展,就要对二人转进行深入的研究,例如:从传统经典的 二人转唱段屮提炼出精华的东西,并根据现实的背景和观众的需求来创作新的作品, 使二人转的本质得以传承,二人转

23、的品味得以提高,同时也提高了二人转演员自身的 素质。要不断地创作新的节目,使二人转永远保持着活力,才能长远的发展。(二)提高审美趣味审美趣味亟待提高,转变观众和少数二人转演员对于二人转本质理解的错误观 念。现在有些人认为二人转是低俗的艺术形式,就是由于少数的二人转演员对于二人 转本质一一“俗”的错误理解造成的。他们认为,二人转的“俗”难免会有低俗表演 和污秽语言,否则,就没有二人转的特色了。事实并不是这样,所谓特色,就是自己 所独有的特点。假设将低俗表演和说“脏口”作为二人转的独有的特点,那么其他表 演艺术形式也能轻易地做到这一点,那也就不只是二人转才有的“特色” 了。二人转 是一种地域特色浓

24、郁的民间艺术,是东北的俗文化。这种“俗”是指通俗和民俗,不 是庸俗和低俗。二人转的魅力在于通过直白而智慧的语言表达东北人的心声,通俗的 语言中包含着东北人真挚的情感。所以,二人转的文学特色和艺术特色主要通过二人 转的通俗性和乡土性来体现。这就要求二人转演员要发掘、整理二人转的乡土性和通 俗性。在题材上,应该主要反映现实生活,把对现实生活的情感融入二人转作品创作 中;在内容上,应该提高思想文化内涵,讴歌吋代的主旋律;在形式上,应保留和突 出二人转的木土特色和美感享受,俗中见雅、精益求精。并通过培训、轮训的方式, 帮助他们迅速提高自己的思想水平和业务能力。总之,只要保持和发展浓烈的地方乡 土特色,

25、在其优秀的传统艺术上进行创新和发展,就可以使二人转永葆其艺术生命力, 使它以自己鲜明的风格独立于全国的民间艺术之林。(三)加强演出市场的管理与规范加强二人转演岀市场的管理与规范,全面提高二人转艺术从业者的思想道德水 平,提升其业务素质。东北人熟悉并喜爱二人转这种民间艺术,很多人对它耳熟能详, 所以有一些人,通过录音带、光盘等影音制品,凭借他们自身的天赋,能够演唱一些 二人转唱段,便算是“无师自通”地学会了二人转,成为了二人转“演员”。然后, 随便找上几个人凑在一起,就组成了一个草台班子,领取了演出执照之后,就可以开 始演出了,这样的队伍其艺术质量可想而知。这就是造成二人转表演中,存在的大量 不

26、规范性和随意性的主要原因。文化市场管理部门耍加强对二人转演员的管理,对他 们实行职业资格准入制度,对未经过艺术教育培训机构培训和业务水平认证的人员, 不予发放演出许可证。对演出剧场加强监管,对其表演的剧目进行登记备查,使二人 转艺术演出市场得到净化。(四)突破地域局限性二人转是土生土长的东北地方曲艺,带有浓厚的东北地域特色。东北以外地区的 观众在接受二人转的过程屮会因为地域和文化的差异而产生排斥的心理,要想这些观 众真正的接受二人转,就要想办法消除这种差异。这就需要二人转根据这种情况作出 适当的调整。二人转在保证自身的本质不变的情况下,可以在表演的形式和内容上有 所改变。有些观众因为对于二人转

27、节目的内容及节目背景不熟悉,所以对二人转很难 从心底里接受。二人转就需要创作一些新的作品来满足这部分观众的审美需求。我们 可以选择当地人们熟悉、喜爱的题材,并以这些题材为创作素材,主要以二人转的形 式来表演,并恰当的引用当地流行的表演形式。这样,二人转就能够有效地打破地域 的局限,拉近与这些观众的距离,使二人转能够更加受全国人民的喜爱。(五)正确地利用现代传播媒介二人转之所以能够在全国推广,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就是因为合理的借助新型 的传媒工具也就是电视、互联网等众多媒体来传播二人转。但是现在的二人转凭借这 些成就,通过媒体來过度的谋取商业利益,大量的融入广告。这种行为破坏了二人转 的艺术完整性,长期这样发展下去,二人转将会逐渐消失。所以,二人转还是应该继 续正确的、恰当的利用现代的传播媒介。通过传播媒介来发扬二人转这门民间艺术, 展现东北地域的独特风情和东北人的文化品格。二人转只有继续恰当的融进影视剧 中,运用影视文化手段,通过影视媒体进行传播,才会使二人转艺术经久不衰,为中 华民族留下宝贵的东北地域文化财富。以电视剧刘老根为例,这便是二人转艺术 与电视艺术的完美结合的典型代表。二人转的演出是以发扬艺术为主,谋取商业利 益为辅,我们一定要认识到这一点,不能本末倒置。四、结论二人转在当今社会中呈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