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贷款还款计划模型研究tn_第1页
高校贷款还款计划模型研究tn_第2页
高校贷款还款计划模型研究tn_第3页
高校贷款还款计划模型研究tn_第4页
高校贷款还款计划模型研究tn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高校贷款还款计划模型研究(1)摘要:为扩大招生规模,集屮实施基本建设,不少高校背负着沉重的 债务,血临着严峻的财政危机和财务风险。在国家财政尚无足够的财 力支持学校还贷的情况下,如何加强贷后管理,化解财务风险是教育 主管部门、高校、银行三方面共同关心的课题。本文根据高校特点提 出了 “贷新还旧”的还贷模式,建立了还贷计划模型,为高校制定还 款计划、化解财务风险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关键词:高校贷款、财务风险、还款计划一、问题的提出为进一步加强高校银行贷款行为的规范化管理,控制高校贷款规模, 防范财务风险,2004年教育部和财政部联合颁发了教财2004) 18 号关于进一步完善高等学校经济责任制

2、加强银行贷款管理切实防范 财务风险的意见这一重要文件。该文件的出台对控制高校银行贷款 规模防范财务风险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但由于种种原因高校贷款 规模仍然很大,最近财政部已紧急通知各省市教育厅上报高校贷款情 况,据初步估计2005年年末全国公立高校贷款总额不低于2000亿元(1),不少省份贷款余额突破100亿元,其中部分高校达10多亿元, 风险系数±1的高校不在少数,在全国范围内已有不少高校正面临着 严重的财政危机。面对高校潜在的高财务风险,在财政尚无足够的财 力支持学校还贷的情况下,研究如何加强贷后管理,科学制订还贷计 划,化解财务风险是教育主管部门、高校、银行三方面共同关心的课

3、 题,对保证高校健康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 实意义。笔者根据我国高校的特点,提出以维持高校正常运行为前提,逐年压 缩贷款余额为基础的“贷新还旧”的还贷模式。即当高校在扩建期间 形成的项目贷款到期却一时无足够资金偿还时,不足部分通过流动资 金贷款来偿还到期债务。这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借新债还i口债,也不是 拆东墙补西墙,而建立在借款单位具有长期偿还能力、贷款余额逐年 下降的基础上的以延长还贷期限来化解高校贷款危机的非常举措。构 建了高校贷款还贷计划模型。通过该模型可以方便地制订出贷款高校 每年的借、还款计划,预测清还贷款的期限。这样既可以帮助高校缓 解财务风险,也利于银行有效地防

4、范贷款风险。二、基本思路按照我国大多数商业银行的信贷政策,“贷新还旧”是违规的,其实 这是从企业贷款的角度出发而制定的,并不适合高校贷款。因为企业 贷款的目的主耍是为了扩大再生产,当企业生产的产品变为商品出售 后便可收凹在生产过程中投入的资金,收刨的资金即可用于还贷。如 果企业需“贷新还旧”就可能意味着生产的产品没有能正常出售并收 回投入的资金,从而也就可能导致企业亏损或破产。对银行而言就面 临着无法收回贷款的风险,显然这种“贷新还旧”是不允许的。但 对高校为扩大招生规模,集中实施基本建设所形成的项目贷款给予 “贷新还i口”的特殊政策却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高校不同于企业, 首先高校是为满足社会

5、共同需要而设立的非营利性机构,不具备社会 生产职能,主要从事非营利性业务,高校在从业务活动中的资金消耗 不可能像企业那样通过生产经营成果的销售来实现价值补偿并取得 利润,进而实现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高校的资金一部分形成了 固定资产,另部分则通过高校的业务活动形成非补偿性的业务支 出,并随着支出的核销退出高校的资金运动(2)o高校具有相对稳 定的财政拨款和学费收入,高校的各项支出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和限定 性。要一次性拿出大额资金用于建设或还贷是不可能的。但高校通过 扩大办学规模,降低办学成本,接收社会捐赠,开展产、学、研相结 合的科学研究,科学合理的安排各项支出,每年拿出一定的资金用于 偿还银

6、行贷款是完全可行的,高校有着比企业更顽强的生命力。据2003年提供的数据,我国集团企业的平均寿命是78年小企业的 平均寿命只有2.9年(3),我国高校的平均寿命虽然没有看到权威统 计数据,但美国教育学家加洲人学前校长克拉克教授曾做过统计, 1520年前成立的组织现在仍用同样名字生存的全世界只有85个。其 中70个是学校。这足以说明学校有着比企业长得多的寿命。虽然高 校一次性资还款能力差,但在相当长的期限内具有相对可靠、稳定的 资金来源。因此,对高校这样一个特殊对象因基本建设而形成的贷款, 银行应该允许以流动资金贷款的形式“贷新还门”,通过“贷新还【口” 有计划的做好还贷工作,保证高校资金链的连

7、续性,在一定期限内清 还贷款,化解业已存在的潜在风险。本还贷计划模型是在以上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所构建的,应用本模型可 以预测出任一贷款高校为保证按期还款,在一定的年限内每年应向银 行借新的贷款的数额以及还清全部贷款的期限。三、基木假设1、学校的大规模基本建设已完成,不再有大的建设投入;2、教育事业稳步发展,规模效益逐步显现;3、不考虑其它不可预测因素;4、银行对高校允许“贷新还旧”,高校具有一定的还款能力;5、尽量提前还款,使得利息最省。四、模型的建立1、已知某高校本年银行贷款余额为a0,最长一笔贷款的期限为口次 年起z后的n年,n年内每年到期的贷款额分别为slo s2, s3o &#8

8、226;•••••sn ,贷款平均年利 率为g,为简化模型,设每笔贷款均为每年的年末到期;2、各年的还款能力参照教财(2004) 18号文件中非限定性收入的计 算方法确定,但本模型中的必要刚性支出中不考虑贷款利息支出;设 每年可用于还本付息的资金分别为r1.r2.r3-rm , ri含新老贷款 的利息;3、设当可用于还本付息的资金不足以偿还当年应付利息和到期本金 时,需新增短期流动资金贷款hl.h2.h3hu ,自u+1年后将不需 要新的贷款便可正常还贷;4、第i年年末贷款余额ai, ai为当年

9、到期老贷款与上年新增贷款之 和。共2页:1下一页高校贷款还款计划模型研究(2)第1年应还本金s1+h0、利息aog ,(h0=0),hl=sl+ho+aog-rla1=ao-s1-ho+h1第2年应还本金s2+h1、利息algh2= s2+hl+algr2a2=a1 -s2-h1+h2第3年应还本金s3+h2、利息a2gh3= s3+h2+a2gr3a3=a2 -s3-h2+h3第u年 应还本金su+hu-l 利息au-lghu= su+hu-1 + au-1 g-ruau=au-l -su-hu-1 +hu设自u+1年起无须贷新还旧,且在偿还当年本息后尚有剩余资金ti用于偿还次年贷款(ti

10、>=o);u+i>n吋su+i=oo贝ij第u+1年 应还本金su+hu,利息=augtu+l=ru+l- su+l-hu- au*gau+1 =au-su+1 -tu+1第u+2年应还本金su+2利息au+lgtu+2=ru+2- su+2 - au+l*gau+2=au+1 su+2tu+2显然u+v年tu+v=ru+v su+v - au+v-l*gau+v=au+v-l su+vtu+v当au+v<=0时表明已还清全部贷款,偿还年限为u+v,为保证学校 的正常运行和资金链的连续性,学校需在u年间每年向银行借一年期 流动资金贷款hi (i=l,2,3.u)。五、示例某高

11、校为满足社会需求扩大招生规模,以项目贷款的形式向银行贷款 3.5亿元用于建设新校区,现建设已基木完成。各年度贷款到期金额 和还款能力如下表:年份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到期贷款额 7000 5000 7000 4000 3000 4000 2000 3000还款能力 3000 3000 3500 4500 4500 5000 5000 5000平均贷款年利率按6%,自2010年后均有5000万元/年的还款能力。应用根据以上模型编制的计算机程序,可以方便地计算出该校在12 年内可还清全部贷款,自2006年起每年分别向银行借一年期流动资 金贷

12、款 6100 10146> 15634、17032、17274、1785k 16222、15375、 11298、6976、2394 万元。通过以上实例可以发现该模型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应用价值:预测 清还贷款的期限;确定每年应借新贷款的金额;为新的“银校合 作”机制的形成提供了理论依据。在1998年高校扩招以后高校利用 收费权质押等方式与银行开展了广泛的合作,高校从银行以信用贷款 的形式得到了急需的建设资金,银行扩大了高校这一块放贷市场,这 是我国高校和银行之间首次大范围的合作。现在为化解贷款风险,高 校和银行应该再度合作,其方式就是银行给高校予“贷新还旧”的特 殊政策,与高校共同制订还贷计划,上级财政部门在部门预算中锁定 每年的还款资金由国库直接支付到银行。只要教育主管部门、高校、 银行共三方面共同努力,在新的“银校合作”机制下,采取“借新还 旧”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