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物理解题方法(1)一、巧用合成法解题【典例1】一倾角为的斜面放一木块,木块上固定一支架,支架末端用 丝线悬挂一小球,木块在斜面上下滑时,小球与木块相对静止共同运动,如图 221所示,当细线(1)与斜面方向垂直;(2)沿水平方向,求上述两种情况解析:由题意可知小球与木块相对静止共同沿斜面运动,即小球与木块有相 同的加速度,方向必沿斜面方向.可以通过求小球的加速度来达到求解木块加速 度的目的.(1)以小球为研究对象,当细线与斜面方向垂直时,小球受重力加g和细 线的拉力八 由题意可知,这两个力的合力必沿斜面向下,如图2-2-2所示由几 何关系可知f mg sin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mgsin 0 -
2、mai所以 aj=gsin b(2)当细线沿水平方向时,小球受重力加g和细线的拉力八 由题意可知, 这两个力的合力也必沿斜面向下,如图2-2-3所示.由几何关系可知f =mg /sin e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mg /sin e =mci2所以 q2=g /sin【方法链接】在本题中利用合成法的好处是和当于把三个力放在一个直角 三角形中,则利用三角函数可直接把三个力联系在一起,从而很方便地进行力的 定量计算或利用角边关系(大角对大边,直角三角形斜边最长,其代表的力最大) 直接进行力的定性分析.在三力平衡中,尤其是有直角存在时,用力的合成法求 解尤为简单;物体在两力作用下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尤其合成后
3、有直角存在时, 用力的合成更为简单.二. 巧用超、失重解题【典例2】 如图224所示,a为电磁铁,c为胶木秤盘,a和c (包括支 架)的总质量为m, b为铁片,质量为m,整个装置用轻绳悬挂于0点,当电 磁铁通电,铁片被吸引上升的过程中,轻绳上拉力f的大小满足0图 2-2-4a. f=mgb. mg<f< (m+m ) gc. f= (m+m ) gd. f> (m+m) g解析:以系统为研究对象,系统中只有铁片在电磁铁吸引下向上做加速运动, 有向上的加速度(其它部分都无加速度),所以系统有竖直向上的加速度,系统 处于超重状态,所以轻绳对系统的拉力f与系统的重力(m+m) g满
4、足关系式: f> (m+m) g,正确答案为d.【方法链接】对于超、失重现象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情况:(1) 如单个物体或系统中的某个物体具有竖直向上(下)的加速度时,物 体或系统处于超(失)重状态.(2) 如单个物体或系统中的某个物体的加速度不是竖直向上(下),但有 竖直向上(下)的加速度分量,则物体或系统也处于超(失)重状态,与物体水 平方向上的加速度无关.在选择题当中,尤其是在定性判断系统重力与支持面的压力或系统重力与绳 子拉力大小关系时,用超、失重规律可方便快速的求解.三、巧用碰撞规律解题【典例3】在电场强度为e的匀强电场中,有一条与电场线平行的几何线, 如图2-2-5虚线所示.几
5、何线上有两个可视为质点的静止小球a和b.两小球的质 量均为m, a球带电量+q, b球不带电.开始时两球相距l,释放a球,a球在 电场力的作用下沿直线运动,并与b发生正碰,碰撞中a、b两球的总动能无损 失.设在每次碰撞中,a、b两球间无电量转换,口不考虑重力及两球间的万有引 力.求(1) a球经多长吋间与b球发生第一次碰撞.(2) 第二次碰撞前,a、b两球的速率各为多少?(3) 从开始到第三次相碰,电场力对a球所做的功.mm图 2-2-5解析:(1)设a经时间f与b球第一次碰撞,根据运动学规律有厶二6/"/2a球只受电场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qe=ma(2)设第一次碰前a球的速度为耳
6、,根据运动学规律有va2=2al 碰后b球以速度作匀速运动,而a球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设两 者再次相碰前a球速度为耳/, b球速度为.则满足关系式vb = va/2= va .vs = %= /2qelm mvai=2 va =2 /2qelm m(3) 第二次碰后,a球以初速度巾作匀加速运动,b球以速度必/作匀 速运动,直到两者第三次相碰.设两者第三次相碰前a球速度为-2, b球速度为 内八则满足关系式vbi= val= (vb + va2)/2vbi=2 va; va2=3 va第一次碰前a球走过的距离为厶 根据运动学公式va2=2al 设第二次碰前a球走过的距离为si,根据运动学公
7、式va12=2asjs=4l设第三次碰前a球走过的距离为s2,有关系式va22 vai2=2as2r.s2=8l即从开始到第三次相碰,a球走过的路程为s=13l此过程中电场力对a球所做的功为w=qes=13 qel.【技巧点拨】利用质量相等的两物体碰撞的规律考生可很容易判断岀各球 发生相互作用前后的运动规律,开始时b球静止,a球在电场力作用下向右作匀 加速直线运动,当运动距离厶时与b球发生相碰.两者相碰过程是弹性碰撞,碰 后两球速度互换,b球以某一初速度向右作匀速直线运动,a球向右作初速度为 零的匀加速运动.当a追上b时两者第二次发生碰撞,碰后两者仍交换速度,依此类推.四、巧用阻碍规律解题【典
8、例4】如图2-2-6所示,小灯泡正常发光,现将一与螺线管等长的软铁 棒沿管的轴线迅速插入螺线管内,小灯泡的亮度如何变化ii'©-图 2-2-6a、不变 b、变亮 c、变暗 d、不能确定解析:将软铁棒插入过程中,线圈中的磁通量增大,感应电流的效果要阻碍 磁通量的增大,所以感应电流的方向与线圈中原电流方向相反,以阻碍磁通量的增大,所以小灯泡变暗,c答案正确.【方法链接】楞次定律“效果阻碍原因”的儿种常见形式.(1)就磁通量而言:感应电流的磁场总是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原 磁通量)的变化即当原磁通量增加时,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与原磁场方向相反; 当原磁通量减少时,感应电流的磁场方
9、向与原磁场方向相同,简称口诀“增反减 同”.(2)就相对运动而言:感应电流的效果阻碍所有的相对运动,简称口诀“来 拒去留”,从运动效果上看,也可形象的表述为“敌进我退,敌逃我追”.(3)就闭合电路的面积而言:致使电路的面积有收缩或扩张的趋势.收缩或 扩张是为了阻碍电路磁通量的变化若穿过闭合电路的磁感线都为同一方向,则 磁通量增大时,面积有收缩趋势;磁通量减少时,面积有扩张趋势简称口诀“增 缩减扩”.若穿过回路的磁感线有两个相反的方向,则以上结论不一定成立,应 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应用,总之要阻碍磁通量的变化.(4)就电流而言:感应电流阻碍原电流的变化,即原电流增大时,感应电流与原电流反向;原电流减
10、小时,感应电流与原电流同向,简称口诀“增反减同”.五. 巧用整体法解题【典例5】如图2-2-7所不,光滑水平面上放置质量分别为加和2加的四个木块,其中两个质量为加的木块间用一不可仲长的轻绳相连,木块间的最大静摩擦力是“加g.现用水平拉力f拉其中一个质量为2加的木块,使四个木块以同 一加速度运动,则轻绳对加的最大拉力为3妙ng4c、d、3 /ang解析:以上面2个木块和左边的质量为2加的木块整体为研究对彖,根据牛 顿第二定律有pmg=4ma再以左边两木块整体为研究对彖,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t=3ma.仁3冲g4 答案正确.【技巧点拨】当系统内各物体有相同加速度时(一起处于静止状态或一 起加速)或题
11、意要求计算系统的外力时,巧妙选取整体(或部分整体)为研究对 象可使解题更为简单快捷.技巧六、巧用几何关系解题【典例6】如图228所示,在真空区域内,有宽度为厶的匀强磁场,磁感 应强度为b,磁场方向垂直纸而向里,mn、p0是磁场的边界.质量为加,带电 量为一q的粒子,先后两次沿着与mn夹角为o(ov0v9o。)的方向垂直磁感线射 入匀强磁场b中,第一次,粒子是经电压3加速后射入磁场,粒子刚好没能从 pq边界射出磁场.第二次粒子是经电压5加速后射入磁场,粒子则刚好垂直pq 射出磁场不计重力的影响,粒子加速前速度认为是零,求:(1)为使粒子经电压“2加速射入磁场后沿直线运动,直至射出pq边界, 可在
12、磁场区域加一匀强电场,求该电场的场强大小和方向.(2)加速电压的值.图 2-2-8解析:(1)如图答229所示,经电压 加速后以速度 射入磁场,粒子 刚好垂直pq射岀磁场,根据几何关系可确定粒子在磁场屮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圆 心在pq边界线的o点,半径 与磁场宽l的关系式为【禺=是1所以沪旦匚m cos 6加匀强电场后,粒子在磁场中沿直线运动射岀pq边界的条件为eq=eqp2, 屯场力的方向与磁场力的方向相反.所以昱岂,方向垂直磁场方向斜向右下,与磁场边界夹角为兀 c。=:一&,如图答2-2-10所示图229m p x x图 2-2-10©2-2-11(2)经电压ui加速后粒子射
13、入磁场后刚好不能从pq边界射出磁场,表明 在磁场屮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轨迹与pq边界相切,要确定粒子做匀速圆周运动的 圆心o的位置,如图答2-2-11所示,圆半径ri与l的关系式为:eq根据动能定理有u、q=”,u2qu2 v"(1+cos b【方法链接】解决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匀速圆周运动问题,关键是确 定圆心的位置,正确画出粒子运动的草图,利用几何关系结合运动规律求解.七:巧用可逆原理解题【典例7】某同学在测定玻璃折射率时得到了多组入射角八与折射角并作出了 sini与smr的图象如图2-2-12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 2-2-12a. 实验时,光线是由空气射入玻璃b. 实验时,光
14、线是由玻璃射入空气c. 利用sini可求得玻璃的折射率d. 该玻璃的折射率为15解析:由图象可知入射角的正眩值小于折射角的正眩值.根据折射定律可知 光线是从光密介质射向光疏介质,即由玻璃射向空气,b答案正确;根据折射定 律n二sini /sinr可求得介质的折射率,但一定要注意此公式一定要满足光线从 空气射向介质,而本题中光线是由玻璃射入空气,所以不能直接利用sini /sinr 求介质的折射率,根据光路可逆原理,当光线反转时,其传播路径不变,即光从 空气中以入射角r射到该玻璃界面上时,折射后的折射角一定为i,根据折射定 律可得玻璃的折射率n二sinr/sini二1.5 (这里要注意很容易错选
15、c) , c错误,d 正确.正确答案为b、d.【方法链接】 在光的反射或折射现彖中,光路具有可逆性即当光线的传 播方向反转时,它的传播路径不变在机械运动中,若没有摩擦阻力、流体的粘滞阻力等耗散力做功时,机械运动具有可逆性如物体的匀减速直线运动可看作 反向的加速度不变的匀加速运动.八:巧用等效法解题【典例8】如图2-2-13所示,已知回旋加速器中,d形盒内匀强磁场的磁 感应强度民1.5t,盒的半径r=6q cm,两盒间隙厶1.0 cm,盒间电压t/=2.0x 101 v,今将q粒子从近于间隙屮心某点向d形盒内以近似于零的初速度垂直b的方向射入,求粒子在加速器内运行的总时间.解析:带电粒子在回旋加
16、速器转第一周,经两次加速,2qu= 炖卩“2设运转月周后,速度为v,贝ll: ?2qu=滋v222速度为辺,则根据动能定理得:图 2-2-13粒子在磁场中的总时间:zb =九t-n_ b2q2r2 qb 4qm uqb由牛顿第二定律有冷"粒子在电场中运动就可视作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由公式:妒 4,且沪叶型牛岁am dm得:t萨u故: (一+q=4.5x10 x(0.94+0.01)u 1= 4.3x1 0 5 s.【技巧点拨】粒子在间隙处电场中每次运动时间不相等,且粒子多次经 过间隙处电场,如果分段计算,每一次粒子经过间隙处电场的时间,很显然将十 分繁琐我们注意到粒子离开间隙
17、处电场进入匀强磁场区域到再次进入电场的速 率不变,且粒子每在电场中加速度大小相等,所以可将各段间隙等效“衔接”起 来,把粒子断断续续在电场中的加速运动等效成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九:巧用对称法解题【典例9】 一根自由长度为10 cm的轻弹簧,下端固定,上端连一个质量 为m的物块p,在p上放一个质量也是m的物块q.系统静止后,弹簧长度为6 cm, 如图2-2-14所示如果迅速向上移去q,物块p将在竖直方向做简谐运动,此后 弹簧的最大长度为图 2-2-14a. 8 cm b 9 cm c 10 cm d 11 cm解析:移去q后,p做简谐运动的平衡位置处弹簧长度8 cm,由题意可知刚 移去q
18、时p物体所处的位置为p做简谐运动的最大位移处.即p做简谐运动的振 幅为2 cm.当物体p向上再次运动到速度为零时弹簧有最大长度,此时p所处的 位置为另一最大位移处,根据简谐运动的对称性可知此时弹簧的长度为10cm, c 正确.【方法链接】在高中物理模型中,有很多运动模型有对称性,如(类)竖直 上抛运动的对称性,简谐运动中的对称性,电路中的对称性,带电粒子在匀强磁 场中匀速圆周运动中儿何关系的对称性.十:巧用假设法解题假设法是解决物理问题的一种常见方法,其基本思路为假设结论正确,经过 正确的逻辑推理,看最终的推理结果是否与已知条件相矛盾或是否与物理实际情 境相矛盾来判断假设是否成立.【典例10】
19、如图2-2-15, abc是光滑的轨道,其中ab是水平的,be为与ab 相切的位于竖直平而内的半圆,半径/?=0.3m.质量m=0.2kg的小球a静止在轨道 上,另一质量m=0.6kg,速度vo=5.5m/s的小球b与小球a正碰.已知相碰后小 球a经过半圆的最高点c ,落到轨道上距b为"二° 处,重力加速度 g=10m/s2,试通过分析计算判断小球b是否能沿着半圆轨道到达c点.解析:a、b组成的系统在碰撞前后动量守恒,碰后a、b运动的过程屮只 有重力做功,机械能守恒,设碰后a、b的速度分别为旳、v2,由动量守恒定律 得m vq=m 3+強 vi 盒上升到圆周最高点c做平拋运
20、动,设盒在c点的速度为比,则血的运动满足关系 式2r=gt2/2% t=l盒从b上升到c的过程中,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以"所在的水平面为零势面,以下 同)m vi2/2= m v(s2 +2mgrvi=6 mis, v2= 3.5 m/s 方法h假设b球刚好能上升到c点,则e球在c点的速度 沧 应满足关系式 mg=m vc' 2fr 所以 vc ' =1.73 mis 则e球在水平轨道b点应该有的速度为(设为坷)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 m v/2=m vc ' 2/2+2mgr 则由兀与5的大小关系可确定b能否上升到c点若e鼻忌e能上升到c点-若 <兀,e不
21、能上升到c点代入数据得=3.9m/s>=3.5m/s,所以e不能上升到c点. .【方法链接】 假设法在物理中有着很广泛的应用,凡是利用直接分析法 很难得到结论的问题,用假设法来判断不失为一种较好的方法,如判断摩擦力时 经常用到假设法,确定物体的运动性质时经常用到假设法.十一、巧用图像法解题 【典例11】部队集合后开发沿直线前进,已知部队前进的速度与到出发点 的距离成反比,当部队行进到距岀发点距离为力的a位置时速度为匕,求(1 )部队行进到距出发点距离为d2的b位置时速度为v2是多大?(2)部队从a位置到b位置所用的时间/为多大.解析:(1)已知部队前进的速度与到出发点的距离成反比,即有公
22、式卩= "d (d为部队距岀发点的距离,v为部队在此位置的瞬时速度),根据题意有v=k / di v2=k / d2-:v2=d1 ld2.(2)部队行进的速度v与到岀发点的距离d满足关系式d="v,即d图 象是一条过原点的倾斜直线,如图2-2-16所示,由题意已知,部队从a位置到 b位置所用的时间f即为图中斜线图形(直角梯形)的面积.由数学知识可知/=(必+必)("旳一"乙/2£=(狞一狞/2 di vi【方法链接】1.此题中部队行进时速度的变化即不是匀速运动,也不是匀变 速运动,很难直接用运动学规律进行求解,而应用图彖求解则使问题得到简化.
23、2.考生可用类比的方法来确定图象与横轴所围而积的物理意义.v-t图象 中,图线与横轴围成图形的而积表示物体在该段时间内发生的位移(有公式5 = v t, s j v t的单位均为也);fs图象中,图线耳横轴围成图形的而积表示f 在该段位移s对物体所做的功(有公式w=fs , w与fs的单位均为j).而上 述图象中/=dxl/v (t与dxl/v的单位均为$丿,所以可判断出该图线与横轴 围成图形的而积表示部队从出发点到此位置所用的时间.十二、巧用极限法解题【典例12】如图2-2-17所示,轻绳的一端系在质量为m的物体上,另一端 系在一个轻质圆环上,圆环套在粗糙水平杆mn上,现用水平力f拉绳上一点
24、, 使物体处于图中实线位置,然后改变f的大小使其缓慢下降到图中虚线位置,圆 环仍在原来的位置不动,则在这一过程中,水平拉力f、环与杆的摩擦力f原和 环对杆的压力f、的变化情况是a. f逐渐增大,f原保持不变,八逐渐增大b. f逐渐增大,f原逐渐増大,八保持不变c. f逐渐减小,f原逐渐増大,八逐渐减小d. f逐渐减小,f原逐渐减小,保持不变解析:在物体缓慢下降过程中,细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e不断减小,可把 这种减小状态推到无限小,即细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b二0;此时系统仍处于平 衡状态,由平衡条件可知,当。二0时,f二0, f原二0.所以可得出结论:在物体 缓慢下降过程屮,f逐渐减小,f聚也随z减
25、小,d答案正确.【方法链接】极限法就是运用极限思维,把所涉及的变量在不超出变量取值 范围的条件下,使某些量的变化抽彖成无限大或无限小去思考解决实际问题的一 种解题方法,在一些特殊问题当中如能巧妙的应用此方法,可使解题过程变得简 捷.十三、巧用转换思想解题【典例13】 如图2-2-18所示,电池的内阻可以忽略不计,电压表和可变电阻器r串 联接成通路,如果可变电阻器r的值减为原来的1/3时,电压表的读数由u()增加到2u(),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流过可变电阻器r的电流增人为原来的2倍b. 可变电阻器r消耗的电功率增加为原来的4倍c. 可变电阻器两端的电压减小为原来的2/3d. 若可变电阻器
26、r的阻值减小到零,那么电压表的示数变为4u()解析:在做该题时,大多数学生认为研究对象应选可变电阻器,因为四个选 项中都问的是有关r的问题;但r的电阻、电压、电流均变,判断不岀各量的 定量变化,从而走入思维的误区.若灵活地转换研究对象,会出现“柳暗花明” 的意境;分析电压表,其电阻为定值,当它的读数由u。增加到25时,通过它 的电流一定变为原來的2倍 而r与电压表串联,故选项a正确.再利用p=i2r 和u=ir, r消耗的功率p,= (21) 2r/3=4p/3; r后来两端的电压u=2ir/3, 不难看出c对b错.又因电池内阻不计,r与电压表的电压之和为u总,当r 减小到零时,电压表的示数也
27、为总电压口总;很轻松地列出u总=ir + u()=21r/3 + 2u。,解得u总=4u(),故d也对.【方法链接】 常见的转换方法有研究对象的转换、时间角度的转换、空间角 度的转换、物理模型的转换,本例题就是应用研究对象的转换思想巧妙改变问题 的思考角度,从而达到使问题简化的目的.十四.巧用结论解题【典例14】如图2-2-19所示,如图所示,质量为3m的木板静止放在光滑的 水平面上,木板左端固定着一根轻弹簧.质量为m的木块(可视为质点),它从 木板右端以未知速度v。开始沿木板向左滑行,最终回到木板右端刚好未从木板上滑岀.若在小木块压缩弹簧的过程中,弹簧具有的最大弹性势能为ep,小木块与木板间
28、的动摩擦因数大小保持不变,求:(1) 木块的未知速度v。(2) 以木块与木板为系统,上述过程中系统损失的机械能解析:系统在运动过程中受到的合外力为零,所以系统动量定恒,当弹簧压 缩量最大时,系统有相同的速度,设为v,根据动量守恒定律有m vo= (m+3m) v木块向左运动的过程中除了压缩弹簧之外,系统中相互作用的滑动摩擦力对 系统做负功导致系统的内能增大,根据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有m v02/2- (m+3m) v2/2=ep+ u mgl ( u为木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l 为木块相对木板走过的长度)由题意知木块最终回到木板右端时刚好未从木板上滑出,即木块与木板最终 有相同的速度由动量守恒定律可知最终速度也是v.整个过程中只有系统内相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家居控制中心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排球场地材料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医用智能病历车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光伏产品国际销售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制药用混合设备升级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家畜饲料包装设计与品牌塑造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安徽省铜陵一中2026届化学高三上期中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广告宣传合同范本与签订指南
- 2026届云南省玉溪市元江民族中学化学高一上期末达标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现代企业成本控制方案范例
- 联合体招投标协议
- IT企业软件开发项目进度管理标准流程
- 2024-2030年中国电信运营商大数据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
- 浙江省宁波市余姚市六校2024-2025学年上学期七年级期中联考英语试卷
- 电厂钢煤斗制作安装施工方案
- IICL测试考核资料
- 银行保安服务 投标方案(技术标)
- DLT 5285-2018 输变电工程架空导线(800mm以下)及地线液压压接工艺规程
- QCT848-2023拉臂式自装卸装置
- AI智能视频分析平台2021
- 精神科常见病小讲课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