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必修二--遗传规律)_第1页
高中生物必修二--遗传规律)_第2页
高中生物必修二--遗传规律)_第3页
高中生物必修二--遗传规律)_第4页
高中生物必修二--遗传规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恰当地选择实验材料、恰当地选择实验材料豌豆豌豆A、严格自花传粉、严格自花传粉、B、花大易去雄和人工授粉、花大易去雄和人工授粉、C、相对性状稳定易区分、相对性状稳定易区分孟德尔遗传实验的方法、巧妙地运用由简到繁的方法、巧妙地运用由简到繁的方法AAaaAa:3 1 :(3 1) :(3 1 )9 3 3 1:AABBaabbAaBb、合理地运用数理统计、合理地运用数理统计、严密地假说演绎、严密地假说演绎试验观察试验观察发现问题发现问题提出假说提出假说验证假说验证假说总结规律总结规律人工异花传粉的方法人工异花传粉的方法 豌豆的花豌豆的花比较大,便比较大,便于人工去雄,于人工去雄,并进行人工并进行人

2、工异花授粉,异花授粉,开展杂交实开展杂交实验。验。基 因 的 分 离 规 律基 因 的 分 离 规 律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亲本(亲本(P)子一代(子一代(F1)子二代(子二代(F2)高茎高茎X矮茎矮茎高茎高茎X高茎高茎高茎高茎 : 矮茎矮茎787 : 2773 : 1(试验观察、发现问题)(试验观察、发现问题)对分离现象的解释对分离现象的解释v孟德尔的假说:孟德尔的假说:1、性状由、性状由遗传因子遗传因子决定决定2、体细胞中遗传因子、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成对存在成对存在3、形成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形成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分离分离4、受精作用时:配子的、受精作用时:配子的随

3、机结合随机结合。 P DD X ddDd受精受精 作用作用Dd配子配子F1DdF2DdDDDddddD (提出假设)(提出假设)一对相对性状的测交实验一对相对性状的测交实验(验证假说)(验证假说)(演绎过程)(演绎过程) 实质:实质: 在生物的体细胞中,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不相融合;成对存在,不相融合;形成配子时形成配子时(减数分(减数分裂)裂) ,成对的遗传因子,成对的遗传因子(随(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分离,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子遗传给后代。分离定律分离定律 自由组合

4、定律的实质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YyRr123 4 位于位于非非同源染色体上的同源染色体上的非非等位基因的分离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或组合是互不干扰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的。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等位基因彼此分离,同时同时非同源非同源染色体上的染色体上的非等位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基因自由组合。这一规律就叫做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这一规律就叫做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 注意掌握以下三点注意掌握以下三点: :1. 各对等位基因独自遗传各对等位基因独自遗传,互不干扰互不干扰2. 每对等位基因遵循分离定律每对等位基因遵循分离定律3.每对等位基

5、因的分离是同时发生的每对等位基因的分离是同时发生的自由组合定律的适用范围:自由组合定律的适用范围:(1 1)只适用于)只适用于有性生殖有性生殖的的真核真核生物生物细胞核细胞核中的遗传因子的传递规律,而不适用于原中的遗传因子的传递规律,而不适用于原核生物、细胞质的遗传因子的遗传核生物、细胞质的遗传因子的遗传. .(2)(2)揭示了控制揭示了控制两对或两对以上两对或两对以上相对性状的相对性状的遗传因子行为。遗传因子行为。例例1 假定某一个体的基因型为假定某一个体的基因型为AaBbCCDd(独立遗传),试求:(独立遗传),试求:(1)此个体能产生几种类型的)此个体能产生几种类型的配子配子(2)产生的

6、配子类型有哪些?)产生的配子类型有哪些? (3)其中基因型为)其中基因型为ABCD的配子所占的的配子所占的概率概率为多少?为多少?二二.学以致用学以致用1.有关配子的计算有关配子的计算类型题:类型题:81/8例例2:某种植物的基因型为:某种植物的基因型为AaBb,这两对等位基因分,这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去雄后授以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去雄后授以aabb的花粉,的花粉,试求:试求:(1)后代个体有多少种)后代个体有多少种基因型基因型?(2)后代的基因型有哪些?)后代的基因型有哪些?(3)其中基因型为)其中基因型为Aabb的后代个体出现的概率为多的后代个体出现的概率为多少?少?

7、2.2.有关基因型的计算有关基因型的计算41/4例例3 人类多指基因(人类多指基因(T)对正常)对正常(t)为显性,为显性,白化病基因(白化病基因(a)对正常()对正常(A)为隐性,)为隐性,而且都在常染色体上并独立遗传,已知父而且都在常染色体上并独立遗传,已知父亲的基因型为亲的基因型为AaTt,母亲的基因型为,母亲的基因型为Aatt,试求:试求:(1)他们后代出现几种)他们后代出现几种表现型表现型?(2)其后代表现型类型有哪些?)其后代表现型类型有哪些?(3)其后代患一种病的概率为多少?)其后代患一种病的概率为多少?3.有关表现型的计算有关表现型的计算41/2例例4 番茄的红果(番茄的红果(

8、R)对黄果()对黄果(r)是显性,)是显性,二室(二室(D)对多室()对多室(d)是显性,这两对基因)是显性,这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不同对的染色体上,现用甲乙两种分别位于不同对的染色体上,现用甲乙两种不同的类型的植株杂交,它们的后代中,红不同的类型的植株杂交,它们的后代中,红果二室、红果多室、黄果二室、黄果多室的果二室、红果多室、黄果二室、黄果多室的植株数分别为植株数分别为300、109、305和和104,问甲乙,问甲乙两种杂交植株的两种杂交植株的基因型基因型是怎样的?是怎样的?表现型表现型是是怎样的?怎样的?4.据子代对亲代的推断据子代对亲代的推断RrDd rrDd红果二室红果二室 黄果二室黄果

9、二室1.1.性别决定方式有性别决定方式有XYXY型、型、ZWZW型型伴性遗传在实践中的应用伴性遗传在实践中的应用 芦花鸡的性别决定方式是:芦花鸡的性别决定方式是:ZWZW型型 雄性雄性: : 同型的同型的 ZZ ZZ 性染色体,性染色体, 雌性雌性: : 异型的异型的 ZWZW 性染色体。性染色体。 芦花鸡羽毛由位于芦花鸡羽毛由位于Z Z染色体上的显性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基因(B B)决定,即:)决定,即:Z ZB B 非芦花鸡羽毛非芦花鸡羽毛 则为则为: : Z Zb bZBWZbZbP芦花芦花 雌雌非芦花非芦花 ZBWZbZbWZBZbF1配子配子非芦花非芦花 雌雌芦花芦花 雄雄 白化病是

10、位于常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病,分析一对杂合子父母白化病是位于常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病,分析一对杂合子父母产生白化病子代的情况?产生白化病子代的情况?1 1、父母的基因型是、父母的基因型是,子代白化的几率,子代白化的几率,2 2、男孩白化的几率、男孩白化的几率,女孩白化的几率,女孩白化的几率,3 3、生白化男孩的几率、生白化男孩的几率,生男孩白化的几率,生男孩白化的几率。色盲为色盲为X X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病,母方为色觉正常(属于携带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病,母方为色觉正常(属于携带者),父方为色觉正常,子代患色盲的可能性者),父方为色觉正常,子代患色盲的可能性 ?1 1、父母的基因型是、父母的基因型是,子代色盲的几率,子代色盲的几率,2 2、男孩色盲的几率、男孩色盲的几率,女孩色盲的几率,女孩色盲的几率,3 3、生色盲男孩的几率、生色盲男孩的几率,生男孩色盲的几率,生男孩色盲的几率。1.1.常染色体遗传与伴性遗传比较常染色体遗传与伴性遗传比较比较可知:比较可知:常染色体上遗传病与性别无关,即子常染色体上遗传病与性别无关,即子代无论男女得病的概率或正常的概率相同代无论男女得病的概率或正常的概率相同而性染色体上的遗传病与性别有关,子代男女得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