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种乙肝疫苗和抗病毒治疗对降低乙肝高危人群HBV感染的研究_第1页
接种乙肝疫苗和抗病毒治疗对降低乙肝高危人群HBV感染的研究_第2页
接种乙肝疫苗和抗病毒治疗对降低乙肝高危人群HBV感染的研究_第3页
接种乙肝疫苗和抗病毒治疗对降低乙肝高危人群HBV感染的研究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接种乙肝疫苗和抗病毒治疗对降低乙肝高危人群hbv感染的研究山东省潍坊市临胸县海浮山医院262605摘要:目的探索抗病毒治疗和接种乙肝疫苗对阻断高危人群感染乙肝病毒的影 响,为进一步改进和做好医学防治工作奠定良好基础。方法收集20口年2月至 2016年2月经医学干预(接种乙肝疫苗和抗病毒治疗)和未经医学干预的父母 双方或一方为乙肝病毒携带者的子女共363人和366人,均做了乙肝五项指标定 性检测。结果经医学干预的乙肝病毒携带者子女hbv感染率明显低于未经医学 干预的,过半数经过医学干预的产生了保护性抗体,即乙肝病毒表面抗体检测呈 阳性。结论 乙肝病毒携带者经半年左右抗病毒治疗后,其体内血液屮的h

2、bvdna 含量显著降低,并且绝大多数能转阴(即hbv-dna<1.0&times;102);其子女出 生后12小时内尽快接种乙肝疫苗、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可有效阻止母婴间的 垂直传播,致使正常人群屮的乙肝病毒感染率有越来越低的趋势。关键词:乙肝病毒;大三阳;小三阳;保护性抗体;垂直传播乙肝是由乙型肝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强传染性疾病。其发病率高、 危害大、治疗困难,不仅影响患者的工作与学习,还给患者及其家庭带來严重的 经济负担和沉重的心理压力。笔者做此文的r的是提醒广大乙肝病毒携带者家属 子女等高危人群,要高度重视乙肝病毒感染的严重性和危害性,采取有效措施, 使hbv感染降到最低点

3、,确保下一代的健康成长,使其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 有用人才。一、材料与方法(一)医学防治方法1. 对乙肝病毒携带者进行抗病毒治疗:口服拉米夫定(每口 1次,每 次o.lg)或阿德福韦酯(每日一次,每次10mg)半年到一年,直到hbv-dna转 阴(<1.0&times;102),并确保其肝功能正常,方可受孕。2为了阻断hbv垂直传播,乙肝病毒携带者的孩子出生后12小u寸内尽 快进行疫苗接种,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200iu)和乙肝疫苗(重组人乙肝疫 苗10ug),出生1个月、6个月再各注射1针乙肝疫苗,保证宝宝的健康。(二)检测对象1、父母双方均为hbv携带者之子女 为2011年2

4、月至2016年2月 岀生的经医学防治和未经医学防治的父母为乙肝病毒携带者之子女78人和84 人,二者年龄均为16岁,平均年龄前者3.4岁、后者4.0岁。2、母亲为hbv携带者之子女 为2011年2月至2016年2月出生的 经医学防治和未经医学防治的母亲为乙肝病毒携带者之子女150人和144人,二 者年龄均为16岁,平均年龄前者3.6岁、后者4.1岁。3、父亲为hbv携带者之子女 为2011年2月至2016年2月出生的 经医学防治和未经医学防治的父亲为乙肝病毒携带者之子女135人和138人,前 者年龄为16岁、平均3.7岁,后者年龄岁、平均4.3岁。均给他(或她)们做了乙肝五项指标定性检测,未经

5、医学干预的为对 照组。(三)检测方法乙肝五项指标试剂板由艾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严格按照说明书 要求进行操作。二、结果与分析以上经医学防治和未经医学防治的乙肝病毒携带者子女共729人的乙 肝五项指标(l.hbsag 2.hbsab 3.hbeag 4.hbeab 5.hbcab)检测结果有以下几种 情况。1 非感染模式a (1, 2, 3, 4, 5全阴性)2.非感染模式b (2阳性,其余 四项阴性)3感染模式1 (2, 5或2, 4, 5阳性,其余项目阴性)4感染模式2(1, 3, 5或1, 4, 5或1, 5阳性,其余项目阴性,这三种模式分别叫大三阳、 小三阳和小二阳),hbv总感染率为

6、各感染模式感染率之和。其中,父母为hbv 携带者子女的hbv感染状况为:78名经医学防治的子女,非感染模式a有24 人占30.8%,非感染模式b有48人占61.6%,感染模式1有3人占3.8%,感染 模式2有3人占3.8%, 84未名经医学防治的子女,非感染模式a有57人占67.8%, 感染模式1有21人占25.0%,感染模式2有6人占7.2%;母亲为hbv携带者子 女的hbv感染状况为:150名经医学防治的子女,非感染模式a有33人占22.0%, 非感染模式b有105人占70%,感染模式1有6人占6.0%,感染模式2有6人 占2.0%, 144未名经医学防治的子女,非感染模式a有84人占58

7、.2%,感染模 式1有51人占35.5%,感染模式2有9人占6.3%;父亲为hbv携带者子女的hbv 感染状况为:135名经医学防治的子女,非感染模式a有39人占28.9%,非感染 模式b有93人占68.9%,感染模式1有3人占2.2%, 138未名经医学防治的子 女,非感染模式a有129人占93.5%,感染模式1有9人占6.5%。从以上结果可以看岀,父母为hbv携带者子女的hbv总感染率,经医 学防治的为7.6%、未经经医学防治的为32.2%, 61.6%的医学防治子女产生了保 护性抗体;母亲为hbv携带者子女的hbv总感染率,经医学防治的为8.0%、未 经经医学防治的为41.8%, 70.

8、0%的医学防治子女产生了保护性抗体;父亲为hbv 携带者子女的hbv总感染率,经医学防治的为2.2%、未经经医学防治的为6.5%, 68.9%的医学防治子女产生了保护性抗体。三、讨论健康携带者和乙肝病人一样具有传染性,因其未发病而不易被察觉, 大家对其没有堤防心里,故更容易被其感染。hbv的传播途径主要有血液传播、 密切接触传播和垂直传播等,而一般接触传染上hbv的可能性非常小。研究 显示,与hbv携带者接触越密切、越频繁,感染hbv的机率就越大,hbv携带 者与其子女接触密切、频繁,吃、住在一起,大大增加了感染hbv的机会,他 们可以通过密切接触传播、母婴间的垂直传播及孩子出生后的哺乳喂养传

9、播等多 种途径感染了女,再加上小孩的免疫系统未健全、免疫力低,故有极高的感染率。 父母双方和母亲一方为hbv携带者子女的hbv总感染率很接近并且比较高,均 在30%以上,父亲一方为hbv携带者子女的hbv总感染率比较低,在10%以下, 这与母亲较父亲与子女接触更密切、更频繁及母婴垂直传播等因素有关。但是, 经医学防治(抗病毒治疗和接种乙肝疫苗)后的hbv携带者子女的hbv总感染 率均显著下降,都在10%以下,彰显了医学防治的效果,说明了医学防治的必要 性。本研究表明,乙肝病毒携带者经抗病毒治疗后,能显著降低其体内血 液中的hbv-dna含量,并且绝大多数能转阴(即hbv-dna<1.0&times;102);其 子女出生后12小时内尽快接种乙肝疫苗、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可有效阻止母 婴间的hbv感染3。故乙肝病毒携带者怀孕生孩子一定要选择好的时机,即父 母特别是母亲hbv-dna必须转阴口肝功能正常吋受孕及孩子出生后12小时内 尽快接种乙肝疫苗、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才能最大程度的降低hbv感染机率。 参考文献:王东海,胡国良,涂秋凤,等江西省现阶段儿童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状况及影 响因素研究中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