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咳专方止嗽散应用心得_第1页
治咳专方止嗽散应用心得_第2页
治咳专方止嗽散应用心得_第3页
治咳专方止嗽散应用心得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治咳专方止嗽散应用心得【摘要】介绍运用止嗽散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体会。 认为慢性支气管炎属中医学“咳嗽”的范畴。咳嗽一证,外 感居多:即肺的卫外功能减退和失调,在气候冷热失常或突 变时,六淫外邪,从口鼻或皮毛而入,使肺气被束,肺失肃 降,肺气上逆,发为咳嗽。河间六书咳嗽论谓:“寒、 暑、燥、湿、风、火六气,皆令人咳嗽。”即是此意。由于 四时主气不同,因而人体所感受的致病外邪亦有区别。风为 六淫之首,其他外邪多随风邪侵袭人体,所以外感咳嗽常以 风为先导,或夹寒,或夹热,或夹燥,其中尤以风邪夹寒者 居多,故张介宾说:“六气皆令人咳,风寒为主。治之之法, 重在理肺止咳,微加疏散之品。【关键词】止嗽散;

2、慢性支气管炎;验案;良效【中图分类号】r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2095-6851 (2014) 2-0330-02慢性支气管炎是现代医学的病名,临床以咳嗽、咳痰或 伴有喘息反复发作的慢性过程为特征。病情若缓慢进展,常 并发阻塞性肺气肿,甚至肺动脉高压、肺源性心脏病。它是 一种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常见病,发病率为3.2%。我国慢性 肺源性心脏病约90%左右继发于慢性支气管炎。由于慢性支气管炎属中医学“咳嗽”范畴。主脏在肺, 有肺脏自病者,也有因脾、肾、肝等脏腑病变而累及于肺者。 病性多为虚实夹杂,发作时以邪实为主,缓解时以正虚为主。 病因有外感诱发及脏腑虚损两大类。此篇论文仅论述的是由

3、 于外感诱发而导致的、经久不愈的咳嗽。止嗽散一方,首见于程国彭所著医学心悟咳嗽门, “治诸般咳嗽”。本方为主治风邪犯肺之证的常用名方,由 白前、百部、紫苑、荆芥、桔梗、陈皮、甘草组成。主要针 对咳嗽、咽痒或微有恶寒发热、舌苔薄白等证而设。次方是 我跟随丁世昌副主任医师,从医几十余年,临床验证了许多 看似平淡无奇,而疗效颇高的专病专方。运用止嗽散治愈不 少经中西药物治疗无效的新久咳嗽,即其中之一。1病案介绍病案一:刘某某,男,56岁,2000年12月初诊,患者体胖,平 素健康。一个月前,偶因感冒,咳嗽迁延,迭经中西医治疗, 反而咳嗽日剧。自诉喉中瘙痒,日夜呛咳不休,影响眠食, 极为痛苦,伴见气短

4、神疲,咳嗽清稀痰沫,舌苔薄白,脉象 浮滑。此因外感咳嗽初治失于表散之咎。遂拟止嗽散加味: 白前15克、百部15克、紫苑15克、荆芥15克、炙甘草15 克、桔梗10克、陈皮15克、川贝母15克、冬花15克,水 煎服,每日一剂,连服五剂后,咳嗽遂愈,至今未作。病案二:张某,女,五岁半。2002年一月初诊。患儿咳嗽气急一 周,经青霉素等治疗无效。其母心急如焚。望诊:咳嗽频频, 气急痰鸣,面目略浮肿,舌苔白厚。予加味止嗽散:白前5 克、百部5克、紫苑5克、荆芥5克、炙甘草3克、桔梗3 克、陈皮5克、僵蚕4克、川贝母5克、冬花5克,水煎服, 每日一剂频服,五剂未尽,咳嗽大减,气息平缓,喉中少许 痰鸣。原

5、方加半夏5克,再进三剂而痰。2讨论咳嗽一证,外感居多,诚如医学心悟所说:“咳嗽 之因,属风寒者,十居其九”。其治若及早辛散,确可药到 病除。然临床常见不少外感咳嗽,由于治不得法,致令缠绵 难愈。程国彭说:"盖肺体属金,畏火者也,过热则咳。金 性刚燥,恶冷者也,过寒亦咳。其肺为娇脏,攻击之剂,既 不仁受,而外主皮毛,最易受邪,不行表散则邪气留连而不 解。经曰:微寒微咳。寒之感也,若小寇然,启门逐之 即去。医者不审,妄用寒凉酸涩之剂,未免闭门留寇,寇欲 出而无门,必至穿逾而走,则咳且见红。肺有二窍,一在鼻, 一在喉。鼻窍贵开而不闭,喉窍宜闭而不开。今鼻窍不通, 则喉窍将启,能无虑乎?本方

6、诸药合用,温润和平,不寒不 热,既无攻击过当之虞,大有启门驱贼之势,是以克邪易散、 肺气安宁,宜其投之有效欤。”张介宾说:“俗云伤风不愈 变成劳,夫伤风岂能成劳?此医之所误尔”。在我们诊治的咳嗽病例中,有因发热迭进清热泻火之剂,或抗菌消炎 药;有因干咳痰少喉痒,屡进养阴润燥者;亦有因咳嗽日久, 而滥用滋补者。然愈治愈重,以致延绵日久。每遇此等证候, 丁老概叹其“失与疏散”所致。我们毅然投以上止嗽散加减 而获速效。止嗽散方中紫苑、百部、白前润肺止咳,降气祛痰,用 于咳嗽迁延不愈或愈而复发,治咳嗽不分久新,皆可生效; 以桔梗、橘红(陈皮去白)宣肺降气、止咳化痰;荆芥祛风 解表,甘草调和诸药,二者与

7、桔梗配合,更能清利咽喉。运 用得宜,可用于诸般咳嗽。医学心悟咳嗽条下云:“风 寒初起,头疼鼻塞发热恶寒而咳嗽者,止嗽散加防风、苏叶、 生姜散邪(疏风解表);既散而咳不止,专用本方调和肺气”。“若表寒未解,里有郁热,热为寒遏,咳嗽音哑,气急似喘, 痰粘稠、口渴、心烦、或有身热,加生石膏、桑白皮、黄苓 等解表清里,或者若是兼暑气伤肺,口渴、心烦、尿赤者, 其症最重,用止嗽散加黄苓、黄连、花粉,以折其火;若夹痰湿,咳而痰黏,胸闷,苔腻者,加半夏、厚朴、茯苓、皮、生姜、大枣以燥湿化痰祛其湿;若燥气焚金,干咳无痰 者,用止嗽散加瓜篓、贝母、知母、柏子仁以润其燥”。咳 血者,止嗽散加荆芥、紫苏、赤芍、丹参;咳而两胁痛,止 嗽散加柴胡、枳壳、赤芍;咳而咽肿喉痛,止嗽散加桔梗、 牛子;咳而右胁痛,隐引肩背,动则咳剧者,止嗽散加葛根、 秦芜、郁金;咳而腰痛,甚则咳涎者,止嗽散加附子;咳而 呕苦水者,止嗽散加黄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