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痿患者的辩证治疗_第1页
肺痿患者的辩证治疗_第2页
肺痿患者的辩证治疗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肺痿患者的辩证治疗贺淑清(黑龙江省鹤岗市中医院 154100 )【摘要】目的:观察中医治疗方法在治疗肺痿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 院2012年7月2013年7月收治的46例肺痿患者的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中医治疗肺痿患者的临床治愈率高,42例患者己经完全康复出院,4例患者病情 己经好转,继续留院观察。结论:中医治疗肺痿病在临床治疗上得到满意的结果, 值得推广和应用。【关键词】肺痿 治疗【中图分类号】r24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 (2013) 46-0255-02木病的病名,首见于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篇:“寸口脉 数,其人咳,口中反有浊唾涎沫者何?师

2、曰:为肺痿之病。”乂用形象比喻的方法 以释其义:“痿者萎也,如草木之萎而不荣。”此处将肺痿与肺痈、咳嗽上气并列 一篇加以讨论,不仅是为了对照鉴别,还提示肺痈实热证,若误治失治,或溃脓 后正气渐虚,余邪不清,热毒结于上焦,熏灼肺阴,可以转为肺痿的虚热证。根 据金匮要略的旨义,后世医家均认识到肺痿是多种肺系疾病的慢性转归,如 肺痈、肺疥、久嗽、喘、哮等伤肺,均有可能转化成为肺痿。1临床资料1.1-般资料:木院收治肺痿患者46例,年龄2548岁,女性患者31例, 势性患者15例。肺痿是指以咳吐浊唾涎沫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慢性虚损性肺 系病证。1.2方法与结果:中药治疗,滋阴清热,润肺牛津、温肺益气。

3、结果:经过 木院对46例患者的精心治疗,现己有42例患者康复满意出院,其他4例患者病 情出现好转继续留院观察。1.3临床表现:临床以咳吐浊唾涎沫为主要症状。唾呈细沫黏稠,或白如雪, 或带白丝,咳嗽,或不咳,气息短,或动则气喘。面色白光白,形体消瘦,神 疲,头晕,或吋有寒热等全身症状。有多种慢性肺系疾病病史。肺痿有虚热、虚 寒之分。虚热证易火逆上气,常伴有咳逆喘息;虚寒证为上不制下,小便频数或 遗尿。临床以虚热证为多见,如久延伤气,亦可转为虚寒证,但究属少数。虚热:咳吐浊唾涎沫质黏,或咳痰带血,咳声不扬,甚则音哑,气急喘促,口渴 咽燥,午后潮热,形体消瘦,皮毛干枯,舌红而干,脉虚数;虚寒:咯吐涎

4、沫质 稀量多,口不渴,短气不足以息,头眩,神疲乏力,纳少,形寒肢冷,小便数或 遗尿,舌质淡,脉虚弱2。2治疗治疗总以补肺生津为原则。虚热证,治当生津清热,以润其枯;虚寒证,治当温肺益气,而摄涎沫。治疗用药应时刻注意保护津液,重视调理脾肾。虚热证治法:滋阴清热,润肺生津。处方:麦门冬汤(金匮要略)合清燥救肺汤(医门法律)。麦门冬汤润肺生津,降逆下气,用于咳嗽气逆,咽干,咯痰黏浊不爽。清燥 救肺汤养阴润燥,清肺降火,用于阴虚燥火内盛,干咳少痰,咽痒气逆。方中麦 冬滋阴润燥;人参益气生津;甘草、大枣、粳米甘缓补中;伍入半夏降逆化痰 止浊唾;阿胶、胡麻仁以滋肺液;石膏、枇杷叶清肺胃之热。若火盛,出现虚

5、烦、咳呛、呕逆者,则去大枣,加竹茹、竹叶清热和胃降逆; 如咳吐浊黏痰,口干欲饮,则可加天花粉、知母、川贝母清热化痰;津伤甚者加 沙参、玉竹养其肺津;潮热加银柴胡、地骨皮以清虚热退蒸。虚寒证治法:温肺益气。处方:甘草干姜汤(金匮要略)或生姜甘草汤(备急千金要方)加减。甘草干姜汤甘辛合用,甘以滋液,辛以散寒。生姜甘草汤则以补脾助肺、益 气生津为主。方中甘草入脾益肺,取甘守津;干姜温肺脾,使气能化津,水谷归 于正化,则吐沫自止;肺寒不著者亦可改用生姜以辛散宣通,并取人参、大枣甘 温补脾,益气生津;另可加白术、茯苓增强健脾之功。若肺虚失约,涎沫多而尿频者加煨益智;肾虚不能纳气,喘息,短气者可配 钟乳石

6、、五味子,另吞蛤蛤粉。3结论肺痿是肺叶萎弱不用的肺部慢性虚损疾患。临床主要症状为咳吐浊唾涎沫。 本病为多种慢性肺系疾病久延转归而成。其发病机理主要为热在上焦,肺燥津伤, 或肺气虚冷,气不化津,以致津气亏损,肺失濡养,肺叶日渐枯萎而成。辨证分 虚热、虚寒两证,治疗总以补肺生津为原则。虚热证,滋阴清热,润肺生津;虚 寒证,温肺益气。治应吋刻注意保护津液,重视调理脾胃。针刺勿用泻法,要慎 用燥热之药,切勿使用峻剂祛逐痰涎,以免耗伤阴津,损伤正气。肺痿是由多种 疾患,如肺脓肿、肺结核、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癌导致肺不张所致。古代 医家对此病有明确的记载,并有较好的治疗方法。现代学者应用麦门冬汤合泻白

7、 散加减、清燥救肺汤等治疗肺痿以生津润肺、泻火消痰、降逆止唾,收到较好疗 效。应用补中益气汤对小儿右肺中叶不张综合征进行治疗,重在补益脾肺之气, 肺气充则肺叶自张,同吋做深呼吸运动,也取得了满意疗效。本病的病因有两点, 本病病因可分为久病损肺和误治津伤两个方面,而以前者为主。发病机理为肺虚 津气失于濡养,肺叶痿弱不用。久病损肺,肺虏久嗽,虚热内灼,耗伤阴津,或 肺痈余毒未清,灼伤肺阴,或消渴津液耗伤,或热病邪热伤津,以致津液严重耗 伤,肺失于濡养,日渐枯萎;若大病久病之后,耗伤阳气,或内伤久咳,久喘不 愈,肺气日耗,渐而伤阳,或虚热肺痿,久延阴伤及阳,以致肺虚有寒,气不化 津,津液失于温化,反为涎沫,肺失濡养,导致肺叶渐痿不用。此即金匮要略 所谓“肺中冷”之类;误治津伤因医者误治,滥用汗、吐、下等治法,消亡津 液,肺津大亏,肺失濡养,发为肺痿。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 说:“热在上焦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