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合格品预防与纠正要求措施_第1页
不合格品预防与纠正要求措施_第2页
不合格品预防与纠正要求措施_第3页
不合格品预防与纠正要求措施_第4页
不合格品预防与纠正要求措施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实用文案标准文档第一章编制依据1 主要标准、规范类别名称编号或文号国标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 建筑地基基础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建设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02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119-2003 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7-2002 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9-2002 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j50210-2001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

2、gb50194-93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20325-2001 实用文案标准文档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92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107-87 建设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范gb/t50328 工程建设监理规程gb50319-2000 行标钢筋等强度剥肋滚轧直螺纹连接技术规程q/jy16-1999 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jgj/t10-95 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jgj104-97 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107-2003 框架结构填充小型空心砌块墙体建筑构造02j102-2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

3、j46-2005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程jgj80-91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 第二章 不合格品控制2.1 相关名词2.1.1 不合格品未满足合同、法律法规、验收规范、业主和企业管理要求的采购物资,建筑施实用文案标准文档工中的加工件、预制件、施工运作和交付使用后构成工程实体某一部位。2.1.2 缺陷未满足与预期或规定用途有关的要求。2.1.3 返工为使不合格品符合要求而对其所采取的措施。2.1.4 返修为使不合格品满足预期用途而对其所采取的措施(如补强、加固)。2.1.5 让步对使用或放行不符合规定要求的产品的许可。2.1.6 降级为使不合格品符合不同于原有的要求而对等级

4、的改变。2.2 不合格品分类2.2.1 轻微不合格品(质量问题) :对整个工程功能、寿命、安全性没有影响,采取简单的就能满足要求的不合格品,直接经济损失在1 万元(不含 1 万元)以下的不合格品。2.2.2 一般不合格品(一般质量事故) :凡不符合规定要求,对工程质量有一定的影响,不能通过简单返工、 返修处理或进行让步接收且所造成的经济损失超过1 万元的实用文案标准文档质量问题即构成质量事故 ,如:抹灰大面积空鼓需返工、结构未达到规定强度要求需加固、重要大型设备基础未达到规定强度、承重梁板裂缝超过规范要求时等。2.2.3 严重不合格品(严重质量事故) :1、基础出现超过规范规定的不均匀沉陷,建

5、筑物倾斜、偏移,结构开裂,主体结构强度严重不足;2、 影响结构安全和建筑物使用年限或严重影响设备及相应系统的使用功能(如屋面大面积漏雨,隔热、隔声达不到设计要求)的质量事故;3、质量低劣达不到合格标准,需加固补强 ,且改变了建筑物的外形尺寸, 造成永久性缺陷的质量事故;4、对工程结构、功能造成影响,直接经济损失5 万元至 10 万元的质量事故。3.2.4 重大不合格品(重大质量事故): 造成建筑物或构筑物的主要结构倒塌或报废;或事故的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0 万元。2.3 不合格品处理2.3.1 轻微不合格品的处理项目部在施工过程中检查发现的轻微不合格品,由项目质量检查部下发质量问题通知单,按照项

6、目管理手册有关规定自行控制。2.3.2 一般不合格品的处理实用文案标准文档1、项目出现一般不合格品,由项目施工员组织保护好现场,质检员做好记录、标识。2、项目部生产经理、项目总工组织施工员、技术员、质检员、劳务队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到现场调查。3、调查事故发生过程、影响程度、事故责任、事故性质、事故损失、事故产生原因后,由质检员发出质量事故通知单,发项目生产经理、项目总工各1 份。4、调查后 ,技术部组织提出处置措施,明确返工或返修处置意见、完成时间, 严重缺陷由项目总工审批后执行; 影响到结构或使用功能的由公司技术负责人审批后执行。5、经批准的处置意见由项目生产经理组织实施,质量检查员检验,

7、验证合格后关闭。2.3.3 严重不合格品的处理1、施工过程中出现严重不合格品,由项目总工会同项目质检员进行标识,记录不合格的部位、发生时间、有关责任人员,24 小时内上报公司质量部门。2、公司质量部门接到报告后,当日向公司生产经理汇报,并由公司生产经理组织公司技术负责人、工程技术部、质量保障部、工程部参加调查及提出处理意见。3、公司生产经理在事故发生三日内组织公司技术负责人、工程部门、 技术部门、质量部门负责人和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等有关人员到现场,进行调查。实用文案标准文档4、调查事故发生过程、影响程度、事故责任、事故性质、事故损失、事故产生原因后 ,由公司质量部门提出质量事故通知单。5、

8、质量事故通知单由公司质量部门发项目部1 份、公司生产经理、技术负责人、工程部门、技术部门、建设单位或监理各1 份、自存 1 份,并在报公司质量月报中如实上报。6、公司技术负责人针对严重不合格品发生情况组织制定专项处置方案及纠正措施,建设单位或监理及设计确认后,公司技术部门发项目部2 份、公司生产经理、技术负责人各 1 份,自存 1 份。7、审批后的处置方案和纠正措施,由公司工程部门和项目生产经理组织按处置方案和纠正措施返工或返修; 8、返工或返修后 ,公司质量部门组织人员进行跟踪验证,直到关闭为止,验证报告质量部门备案。9、公司质量部门应根据事故原因及责任分析,提出对责任人行政、 经济处罚决定

9、 ,经公司主管领导审核后,由公司生产经理审批后,质量部门下文执行。2.3.4 重大不合格品的处理1、施工过程中出现重大不合格品,由项目经理派人保护好事故现场,作好记录和标识,于 24 小时内上报公司质量保障部。当日由公司质量保障部报告公司总经理、公司生产经理;实用文案标准文档2、事故发生 3 日内由公司生产经理按工程建设重大质量事故报告和调查程序规定组织公司技术负责人、质量保障部、工程技术部、项目管理部等有关人员到现场进行调查;3、调查事故发生过程、影响程度、事故责任、事故性质、事故损失、事故产生原因后,公司质量保障部提出质量事故通知单;4、 质量事故通知单由公司质量保障部发项目部、公司项目管

10、理部、工程技术部各 1 份、自存 1 份,报公司总经理、公司生产经理、局质量安全部各1 份、建设单位或监理 1 份; 并报事故发生所在地政府有关部门,外地直管项目经理部应由项目质检部门先行报当地政府有关部门;有人员伤亡的,按环境、安全事故报告调查处理管理程序执行;5、针对事故情况由公司技术部组织编制纠正措施和处置方案,经公司技术负责人审批,建设单位或监理及设计确认后,由公司工程技术部发直管项目经理部2 份,公司总经理、公司生产经理、技术负责人、工程技术部、质量保障部、项目管理部、地方政府有关部门、建设单位或监理及设计各1 份;6、审批后的处置方案及纠正措施,由公司项目管理部会同项目经理部共同组

11、织实施;7、按处置方案和纠正措施实施后,由公司质量保障部进行跟踪验证,直至关闭为止;实用文案标准文档8、公司质量保障部应根据事故原因及责任分析,提出对责任人行政、经济处罚决定,经公司生产经理审核、总经理批准后下文执行。触犯刑法的,应移交司法部门处理。2.3.5 竣工保修服务过程活动中出现不合格品的处理1、在保修范围和保修期限内出现的不合格品,应履行保修服务;2、由建设单位或小建设单位提出的质量问题,应由公司项目管理部或分公司工程部门组织技术、 质检部门、原施工的项目经理部或维修队到现场进行核查情况,并签发保修记录单交原施工的项目经理部或维修队进行维修,完工后由建设单位或小建设单位验收签字, 将

12、保修记录单交回公司项目经理部或分公司工程部门存档,见工程保修记录单;3、需要编写纠正措施的,由公司或分公司技术部门编写,部门负责人审批后交原施工的项目经理部或维修队实施;4、属建设单位或小建设单位在二次装饰中或使用不当造成的质量问题,公司或分公司工程部门在现场鉴定中应提出,如需要我方施工,应签订协议,合理收费。5、发生涉及结构安全或严重影响使用功能的紧急抢修事故,公司或分公司工程部门接到保修通知后,应当立即组织人员到达现场抢修。实用文案标准文档第三章不合格品纠正与预防3.1 纠正与预防措施3.1.1 数据的收集由项目各部门按各自分工注意收集内部的各种检查记录、测量记录、试验报告,考核结果、目标

13、指标的完成情况、创优信息;质量问题通知单、质量事故通知单;外审不符合项通知单,建设单位投诉与反馈意见,权威检测机构的检测报告, 社会媒体反馈的信息, 供应商、分包方评价、 选择、业绩及反馈意见, 并填写不合格记录台帐。4.1.2 纠正措施1、在质量体系内、外部审核,上级检查考核,建设单位(监理)验收,项目日常检查、检验中、与建设单位的沟通中发现以下情况之一时,应由项目主管相关业务的负责人组织进行不合格 / 不符合评审: 项目目标、指标未达到预定目标; 发生质量事故或工程质量、检验试验验收中发现主控项目不合格或同一分项工程检验批验收中重复发生同类缺陷3 次以上; 建设单位(监理)的投诉和抱怨;

14、供应物资批量不合格或供货不及时影响施工时或发生材质证明不清楚3 次以上时; 实用文案标准文档 内外审核时发现的不符合项及项目自查发现的不能采取纠正的不符合项(如采购合同、租赁合同等方面的不符合项) 。2、确定不合格产生的原因由项目主管相关业务的负责人组织不合格/ 不符合评审,分析其产生的原因,由主持人指定人员作好不合格评审记录或形成会议纪要。3、评价确保不合格不再发生的措施的需求原因分析后,由主管相关业务的负责人组织评价确保不合格/ 不符合项不再发生或减轻发生程度的措施 (人员、设备、资金、方法、环境、原材料等投入) 的需求后,并决定是否要采取纠正措施; 4、纠正措施的编制与实施 经评价,需制

15、定纠正措施时, 主管相关业务的负责人指定人员编制纠正措施,经公司技术负责人 / 项目经理或技术负责人审批后、责任方负责组织实施, 公司质量保障部 /项目质量检查员负责验证,并填写相应记录 ; 纠正措施的实施涉及相关方时,项目经理部应将纠正措施发给相关方,并对其进行控制或施加影响 ,填写保留相关记录。5、评审采取纠正措施的效果纠正措施完成后, 由验证人员评审纠正措施的有效性,未达到预定效果时, 还应评价另采取措施的有效性,评审后,由评审人填写评审记录, 并上报公司技术部门1实用文案标准文档份。3.1.3 预防措施1、潜在不合格 / 不符合项包括:在对质量目标考核分析时 ,在已达到目标的有关过程中

16、找出的对目标完成有不利影响的主要事项、 事件,如在质量创目标实现后找出对相对的薄弱的分部、分项或环节,在合格的物资或分项检验批中找出接近不合格或有向不合格发展趋势的部分、工序、环节 , 供应商提供材质证明单连续三次模糊但尚可辨识的事项;审核发现的未构成不符合项,但不能可靠保持或有向不符合发展趋势的事项、事件; 通过对建设单位和相关方反馈意见、社会媒体反馈意见的分析中确定虽满足规范要求但顾客或相关方不满意的方面、环节; 其它类似工程中容易出现的质量问题或管理问题; 评审分析时 ,可采用调查表或排列图或分层法或因果图或关联图或系统图进行评审或专题分析 ,并做好分析记录。2、分析确定潜在不合格 /

17、不符合项原因通过分析,确定潜在不合格、不符合项产生的原因, 主管相关业务的负责人指定专人填写评审记录。3、评价防止不合格 /不符合项发生的措施的需求实用文案标准文档原因分析后,主管相关业务的负责人组织评价确保防止不合格/不符合项发生的措施(人员、设备、资金、方法、环境、原材料等投入)的需求后,决定是否需要采取预防措施;4、预防措施的编制与实施经评价,需制定预防措施时,主管相关业务的负责人指定人员编制预防措施,经公司或项目领导审批后、责任方负责组织实施,质量部门/项目质量检查员负责验证,并填写相应记录;预防措施的实施涉及相关方时,应将预防措施发给相关方, 并对其进行控制或施加影响 ,并填写保留相

18、关记录。5、评审采取预防措施的效果预防措施完成后,由验证人员评审预防措施的有效性,未达到预定效果时,还应评价另采取措施的有效性, 评审后由评审人填写评审记录, 并上报公司技术部门 1 份。6、执行措施引起文件更改由执行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所引起的有关质量文件的更改,由责任部门按本手册文档管理规定更改, 涉及管理体系文件更改, 由分公司质量部门书面上报公司质量保障部,由公司质量保障部负责管理体系文件的更改。4、模板工程质量通病的防治1、现象实用文案标准文档支撑不牢固、 未按规定安设抱箍及对拉螺杆、墙柱模板垂直度超出偏差、 板模板平整度差、模板变形、模板拼缝不密实、模板表面未清理干净、漏刷隔离肌剂、

19、过早拆模等。2、预防为防止浇注时漏浆,模板拼缝必须严密,锯模板时,必须弹线;为防止胀模,加固必须到位;模板支架必须稳定牢固,梁柱接头是模板施工的难点,在其配置中,应充分考虑接头处模板的配置,混凝土浇注前,必须符合轴线、标高、截面尺寸、平整度和垂直度。 侧模板在拆除过程中, 不得对模板进行重击; 底模及支架拆除时其混凝土强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5、钢筋工程质量通病的防治1、现象钢筋绑扎错误、搭接及锚固长度不足、钢筋严重锈蚀但未经除锈、钢筋偏位、下料尺寸不准、已加工成形的钢筋变形、骨架尺寸不准及变形、保护层尺寸不准、钢筋位移及错误、同一截面接头过多、箍筋接头位置同向、箍筋间距过大且不一致、遗漏钢筋、

20、连接接头不良、 绑扎接点松扣、 钢筋漏绑超过规范允许值、 二排筋位置不当等。2、预防钢筋工程大部分质量通病是由于施工过程控制不严格造成的,所以预防钢筋工程质量通病的最好办法就是加强施工过程的控制。实用文案标准文档钢筋工程的质量控制包括: 钢筋原材料质量控制; 钢筋加工质量控制; 钢筋安装质量控制;钢筋安装质量控制;钢筋成品保护。(1)钢筋进场时抽取试件作力学性能检验,其质量必须符合相关标准规定;(2)钢筋保护层偏差过大。钢筋保护层厚度必须满足设计要求,否则,会影响结构的安全性能或者说是构件的整体性受到破坏,因此,垫块和马凳数量必须足够,尤其要以后浇带、临水面、柱和梁为重点控制部位。(3)钢筋焊

21、接质量控制。钢筋焊接前,先进行试焊并确定焊接工艺,合格后在全面施工;正式焊接前,对电源电压进行检查,钢筋上的铁锈油污必须清除,其接头必须自然冷却,施工完成后,先进行外观检查,合格后抽样进行力学性能检验。(4)钢筋在同一截面范围内接头必须满足设计或者规范要求;(5)钢筋间距、数量、型号规格必须符合设计要求,绑扎必须满足规范要求,搭接及锚固长度必须满足规范要求,定位必须准确。二排钢筋位置恰当。(6)必须严格按照料单进行下料制作。(7)作好成品保护工作。6、混凝土工程质量通病的防治由于本工程采用的是商品混凝土,故从混凝土进入施工现场时开始控制。1、现象混凝土外观蜂窝、 麻面、孔洞、缝隙和夹渣、 裂缝

22、、烂根等,坍落度不满足要求、实用文案标准文档厚度不符合设计要求、振捣不密实、浇注顺序不当,养护时间不足或者方法不当、拆模时间过早、几何尺寸不准及外部观感差等。2 预防(1) 、供料期间必须安排专人对混凝土进行检查,其重点是:原材料质量、计量控制、坍落度控制、设备检查、目测搅拌是否均匀。(2) 、混凝土进场时应按要求做好试件取样取样工作。(3) 、浇注混凝土时,必须进行有效的组织,避免冷缝的出现。(4)混凝土的外观质量缺陷的原因及补救方法:一次下料过多、或者是高度过大;模板质量差,严重漏浆;振捣不密实;钢筋间距小且石子粒径过大等。补救方法:表面抹浆修补:对数量不多的小蜂窝、麻面、露筋、露石的混凝

23、土表面,为保护钢筋和混凝土表面不受侵蚀,用1:2-2.5 的水泥砂浆修补;细石混凝土填补:严重的蜂窝或露筋较深或存在孔洞时、必须凿除松散的石子,冲水洗净并充分湿润后, 支设模板,再用比原强度高一等级的细石混凝土填补并仔细捣实。(5)加强对模板质量的控制,避免出现烂根、几何尺寸不准等缺陷(6)养护时间必须充足。实用文案标准文档(7)清理混凝土面时必须做好成品保护工作。7、砌体工程质量通病的防治1、现象未按配合比进行砂浆配料、 墙面平整度及垂直度差、 砖不按规定湿水、 拉结筋不按规定放置或长度不足或锈蚀、砂浆饱满度未达标准要求、 砂浆与砖接触不良、 留槎不良、严重通缝投亮、轴线偏移、组砌混乱、墙体

24、温度裂缝等。2、预防(1)必须使用合格材料。对厂家的相关证件进行检查。(2)放线尺寸、标高必须精确无误。(3)临时洞口、沟槽、脚手眼等的设置和楼面堆载必须符合设计及规范规定,脚手眼补砌时,灰缝应用砂浆填满。(4)拉结筋放置必须满足设计要求,砂浆强度必须达标,灰缝必须饱满(重点控制窗边),平整度、垂直度的允许偏差必须满足规范要求,外表必须美观。(5)构造柱、过梁等的设置必须满足设计要求(含钢筋配置)。(6)组砌方式必须合理,以底砖和顶砖最为重要。(7)墙体留槎方式必须正确,应严格按交底留设。(8)砌筑前应按要求对砖进行湿水等处理,避免因砌体收缩而产生墙体裂缝。(9)砂浆必须按要求制作试块送检。实用文案标准文档8、抹灰工程1、现象砂浆配合比不当、基层未清理干净、空鼓、开裂、一次抹灰超厚、水平度、垂直度及阴阳角不满足规范要求、各洞口尺寸偏差过大等。2、预防必须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配合比的配置,抹灰前应将基层清理干净, 不同材料交接处应挂网进行补强以防止开裂,打灰饼以保证其平整度和垂直度,对于超厚位置应分层抹灰, 必要时加钢丝网进行补强防止开裂。不得有空鼓现象出现, 各门洞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