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电敏感器件生产和操作的管理规定_第1页
静电敏感器件生产和操作的管理规定_第2页
静电敏感器件生产和操作的管理规定_第3页
静电敏感器件生产和操作的管理规定_第4页
静电敏感器件生产和操作的管理规定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WDMRI-QG-04 磁共振事业部 静电敏感器件生产和操作的管理规定2009-12-20发布 2009-12-30实施北京万东医疗装备股份有限公司磁共振事业部 发 布静电敏感器件生产和操作的管理规定1. 目的:静电放电对电子零件破坏很大,为此磁共振事业部制定本规定以作为生产操作的指南。2. 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电子元器件的采购、贮运、检测以及生产、维修中对静电敏感器件的静电防护。3. 防护措施3.1 设立防静电工作区3.1.1地面材料a) 禁止直接使用木质地板或铺设毛、麻、化纤地毯及普通地板革。b) 应该选用由静电导体材料构成的地面,如防静电活动地板或在普通地面上铺设防静电地垫,并有效接地

2、。c) 允许使用经特殊处理过的水磨石地面,如事先铺设地线网、渗碳或在地面喷涂抗静电剂等3.1.2 接地a) 防静电系统必须有独立可靠的接地装置,接地电阻一般应小于10。b) 防静电底线不得接在电源零线上,不得与防雷地线共用。c) 接地主干线截面积不小于100mm2,支干线截面积应不小于6mm2,设备和工作台的接地线应采用截面积不小于1.25mm2的多股敷塑导线,接地线颜色以黄绿色为宜。d) 防静电设备连接端子应确保接触可靠,易装拆。3.1.3 温湿度控制 防静电工作区的环境相对湿度以不低于40%为宜。在不对产品造成有害影响前提下,允许使用增湿设备喷洒制剂或水,以增加环境湿度。3.1.4 区域界

3、限防静电工作区应标明区域界限,并在明显处悬挂警示标志。防静电工作区域标志位黄黑相间或黄白相间的斜条纹,线条宽度为510cm(见图1)。图13.1.5 防静电工作区禁止吸烟与饮食。禁止堆放塑料盒(片)、橡皮、纸板、玻璃等易产生静电的杂物,图纸资料等应装入防静电文件袋内。3.2 防静电设施3.2.1 静电安全工作台防静电工作台是防静电工作区的基本组成部分,它由工作台、防静电桌垫、腕带接头和接大地线等组成。防静电桌垫上应不少于两个腕带接头,一个供操作人员使用,另一个供技术人员,检验人员或其他人员使用。3.2.2 防静电腕带直接接触静电敏感的人员均应戴防静电腕带,腕带应与人体皮肤有良好接触,腕带必须对

4、人体无刺激、无过敏影响,腕带系统对地电阻值应在106108范围内。3.2.3 防静电器在电子设备,研制生产过程中,一切贮存、周转静电敏感器件的容器(元器件袋、转运箱、印制板架、元器件存放盒等)应具备静电防护性能。不允许使用金属和普通塑料容器。必要时,存放部件用的周转箱应接地。3.2.4 工作服进入防静电工作区的人员须穿防静电工作服。穿工作服或戴宽口粗大的手套时,袖口一定要直接与皮肤接触,禁止穿着珠状链袖口衣服。3.3 防静电操作规程3.3.1静电放电敏感零件包括前置放大器,定位电路板,自动调谐电路板。搬运,取扱所有的电子装配品时,须戴防静电手套,除非必要不可接触到其电路。3.3.2传送静电放电

5、敏感零件必须是在适当的容器内,不可接受任何未妥善包装的静电放电敏感零件,而且仅在静电放电保护区内已接地的人员才可打开静电敏感器件的包装。3.3.3 手动焊接时,应采用防静电低压恒温电烙铁。3.3.4 在任何场合下均不允许未采用防静电措施的人员接触静电敏感器件。3.3.5 在接通电源的电子设备上工作时,必须遵守有关安全操作规程。4. 采购、检验、贮存、运输、维修的要求4.1 采购、检验采购、检验人员应具备静电的一般保护常识,遵守静电防护操作规程。4.2 贮存静电敏感器件必须装在防静电包装中。4.3 运输运输静电敏感器件应将其放入防静电包装内进行。4.4 维修外出维修时,应使用防静电维修箱。5. 职责5.1 生产科每日例行检查并记录防静电工作区的湿度,填写防静电工作区湿度记录表。5.2 生产管理员监督生产人员按照本规定的要求进行操作。5.3生产科应备有个人防静电用品(如防静电手套、防静电腕带等),以备外来人员使用。5.4 质量科每月检查腕带的接地电阻,并填写防静电腕带接地电阻检测记录表,发现问题及时纠正。6. 记录6.1 防静电工作区湿度记录表6.2 防静电腕带接地电阻检测记录表(总字第2版)(2009年第1版)起草:质量科批准:王为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