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透室医院感染安全隐患与护理干预措施孙俊荣_第1页
血透室医院感染安全隐患与护理干预措施孙俊荣_第2页
血透室医院感染安全隐患与护理干预措施孙俊荣_第3页
血透室医院感染安全隐患与护理干预措施孙俊荣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血透室医院感染安全隐患与护理干预措施孙俊荣(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 江苏泰州225536)【摘要】目的:对血透室医院感染的安全隐患进行探讨,并采取护理措施进 行干预。方法:选取我院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7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 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血液室的护理管理,观察组给 予全面性的加强管理,对比两组患者的医院感染率。结果:观察组中,出现1 例血透室医院感染,感染率为2.86%;对照组出现3例血透室医院感染,感染率 为8.57%;对于木次护理,观察组的总满意度为97.45%,对照组总满意度为78.65%, 观察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lt;0.05)o结论: 血透室医院感染的发牛,其安全隐患主要是环境污染、血透机消毒不彻底、防范 意识不强等,经过实施针对性措施对血透室环境加强管理,可以提高防范意识, 改善病房环境,明显降低血透室医院感染率。【关键词】血透室;医院感染;安全隐患;护理干预【中图分类号】r4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231 (2016) 12-0205-02近年来,血透室医院感染安全隐患与护理干预问题得到了业内的广泛关注, 研究其相关课题有着重要意义。该项课题的研究,将会更好地提升对血透室医院 感染安全隐患的分析与掌控力度,从而通过合理化的护理干预措施,进一步优化 该项工作的最终整体效果。1.

3、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5月于我院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70例患者,随 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所有患者对木次治疗均知情并自愿签署知 情同意书。观察组另20例,女15例,年龄4068岁,平均年龄(50.53±3.47) 岁,文化程度:小学5例,初中7例,高中10例,大专以上13例。对照组男18例,女17例,年龄3969岁,平均年龄(50.88±3.15)岁, 文化程度:小学6例,初中5例,高中12例,大专以上12例。两组患者临床资 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lo1.2方法对照组给予本院过去采

4、用的血透室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分析 医院感染发生的主要安全隐患,提岀针对性措施,对病房环境、血透仪消毒以及 医患双方防范意识进行加强管理。1.3评定方式干预后,对比两组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情况,同时调查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 意情况,采用100分满分制,对基础护理、病房消毒、防护意识等项目进行评分。1.4统计分析以spss 21.0软件为检验平台,若得到p<0.05的结果,可判定结果具备研 究意义。2. 结果2.1两组患者存在医院感染情况的比较经过对观察组进行加强管理,35例患者中,出现1例血透室医院感染,感 染率为2.86%;对照组出现3例血透室医院感染,感染率为8.57%,观察

5、组的发 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v0.05)。2.2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对比针对两组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其中观察组的总满意度为97.45%,调查项目中患者对基础护理、病房消毒、防护意识的评分为(96.13&plusmn;3.25)分、 (93.05&plusmn;3.16)分、(92.42&plusmn;3.62)分;对照组中,总满意度为 78.65%,评分为(82.77&plusmn;3.04)分、(84.12&plusmn;3.53)分、(81.49&plusmn;3.41) 分,两组比较观察组的护理效果明显比对照组好

6、(pv0.05)。3. 讨论3.1分析血透室出现医院感染的主要安全隐患3.1.1血透室环境管理不善血透室的布局特点本身不够合理,床与床之间 距离较小,同吋,血透室病人流动性较大,造成空气不流通,使病房的消毒难度 增大,ii血透患者病情较复杂,免疫力低下,细菌犬量滋生则容易导致感染。3.1.2血透机未达到彻底消毒的效果有研究结果显示,在血透治疗中,治 疗时间越长则血透仪表面附着的细菌越多。且患者进行治疗以及护理人员操作过 程中均可能导致细菌附在透析机表面。若护理人员无菌观念不强,血透仪若未彻 底消毒即进行下一位患者的治疗,则容易出现交叉感染。3.1.3护理人员未提高防范意识在血透治疗和管理中,部

7、分护理人员不遵 循无菌原则,存在不彻底消毒、不规范操作的不良现象。同吋,部分患者的防范 意识不强,也是造成交叉感染的因素3。3.2护理措施3.2.1对血透室环境加强管理保持血透室环境干净、舒适,可以减少透析 患者感染的几率。护理人员应全面了解患者的病情,将患血液性疾病的患者进行 分组管理。保持病室通风,运用消毒水、紫外线照射对病室定期进行消毒,监测 空气质量,控制陪护人员的数量,改善人员流动性4。3.2.2对血透机的消毒加强管理医护人员在使用血透机完成治疗后,严格 根据不同机型规定的消毒时间进行消毒,将血透机上附着的细菌数量减少到最低。 每结束一个患者的治疗后,对血透机进行内部和表面的全面消毒

8、,消毒顺序由内 到外,由上到下。针对传染病患者,安置于隔离病室实施专人专机进行治疗,此 类患者使用的物品也应专人专用并及时消毒。定吋检修血透仪,定吋做细菌培养, 菌株数量超过规定数b吋及吋对血透机进行消毒。在本次研究中,对观察组进行加强管理,取得显著的护理效果,观察组发生 医院感染的患者为1例,感染率为2.86%;而对照组中存在3例医院感染,感染 率为8.57%,可见观察组的效果优于对照组(pv0.05)。同时,观察组的护理满 意度为97.45%,也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65%o由此可见,针对血透室医院感染 的主要安全隐患,提出管理措施,对减少医院感染发生率具有显著作用。妥善管 理病房环境、严

9、格遵循无菌操作、规范血透仪的消毒等,能够减少患者感染、提 高治疗效果、减少医患纠纷。4. 结束语综上所述,加强对血透室医院感染安全隐患与护理干预措施的研究分析,对 于其良好实践效果的取得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在今后的临床实践中,应该 加强对血透室医院感染问题的重视程度,并注重其具体护理干预措施的科学性。【参考文献】1王伟铭,章慧娣,朱萍等慢性肾衰竭透析住院患者合并感染的临床分析 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15 (10): 6062韩宝玲,韩静,张方等.2型糖尿病合并泌尿系感染的临床特点及防治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5 (02): 115-116.3 郝清洁,杨君,温曼麓外科监护室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及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