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陈情表若舍郑以为东道主.4.微夫人之力不及此8.可以解燕国之患10.壮士一去.兮不复还12.持千金之资币物14.拔剑,剑长,操其室16毋內诸候19杀人如不能举.21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23所以兴怀,其致.一也25数罟不入湾.池.27非我也,兵也32.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厦长挈大34.六艺经传皆通习之2013级高二下期语文复习 文言部分一、学生须熟读必修 1-5中所有文言文,重点掌握以下篇目:鸿门宴劝学过秦论师说廉颇蔺相如列传二、文言实词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含义。1. 药于楚也2.3.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5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6. 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 也7. 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9.人
2、不敢与忤.视11.秦王复击轲,被.八创13.乃骇而图之15.非有诏不得上17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18.其意常在沛公也。20.沛公不胜杯杓22 列坐其次.24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26涂有饿華 而不知发28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29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30王廖、田忌、廉颇、赵奢之 伦制其兵31 秦孝公据睛函之圉33师道之不传也久矣35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 矣36秦贪,负其强37.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39均之二策,宁许以更秦曲41 秦昭王闻之,使人 選赵王书43.乃使其从者衣褐45弓赵使者蔺相如47相如引车避匿49.而君幸赦臣51 绝不饮食53连辟公府不就.55其牙机工了剣57安帝
3、雅闻衡善术学59引壶觞以自酌61 鑽扶老以流憩63潦水尽而寒潭清38相如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40廉颇闻之,肉袒负荆42其人勇士,有智谋,宜可使44大王乃遣一弁之使46.左右欲弓相如去48.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50而君幸于赵王52.虞常等七十余人欲发54.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56傍行八道,施关发机58.感吾生之行休60聊琴化以归尽62 审容膝之易安64.曲友如云躬逢胜饯65岂效穷途之哭67之二虫又何知雌地不常66去以六月启、者也68莫之夭劇(©者四、文言文词类活用: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并指出其活用情况。夜缱而出 朝济而夕设版焉既东封郑晋军函陵/秦军汜南既不封郑越国以鄙远且君尝为晋君赐.
4、矣若不阙秦若U郑而有益于君烛之武退秦师越国以鄙远.邻之厚,君之薄也共其乏困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进兵北略地函封之发尽上指冠箕踞以骂曰秦兵旦暮渡易水剪为谢曰樊於期乃前曰左右既前皆白衣冠以送之 乃朝服,设九宾其人居远 太子迟之群臣怪之道芷阳间行沛公军霸上沛公欲王关中籍吏民,封府库范增数目.项王若入西为寿素善留侯张良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吾得见事之常以身翼蔽沛公沛公已去,间至军中项伯杀人,臣活.之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群贤毕至,少长咸集。况僭拜随化矛彭荡为妄作固知一死生为虚诞所以游目骋怀犹不能不以之兴.怀足以极视听之娱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顺流而东 侣鱼
5、虾而友麋鹿 舞幽壑之潜蛟 逹孤舟之藤妇 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且夫天下非/、弱也 外连横而斗诸侯 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 焚百家之言,以 圖黔首 序八州而朝同列 吾师道也 吾从而师之 小学而衣遗 吾未见其明也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而相如庭斥之 相如奉璧西入秦 舎相如广成传舍左右欲刃相如乃使从者衣褐,怀其璧臣乃敢上璧归璧于赵宁许以负秦曲毕礼而归之完璧归赵且庸人尚羞之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大王必欲怎臣单于壮其节空以身膏草野反欲斗两主王必欲降武天雨雪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大将军邓鹭奇其才园日涉以成趣笔
6、扶老以流憩乐琴书以消忧或棹孤舟眄庭柯以怡.颜雄州雾列,俊采星驰上出重宵,下临无地目吴会于云间襟三江而带五湖宾主尽东南之美徐孺T陈蕃之榻腌蛟超凤屈贾谊于长沙窜梁鸿于海曲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是以区区不能废远臣具以表闻五、文言固定句式1 无以:没有用来的办法。例句:故不积直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2. “或或”(有的人,有的人)例句: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一一有的人逃跑了一百步然后停下来,有的人逃跑了五十步然后停下来。3. “直耳,是也”(只是罢了,这也是啊)例句: 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一一只是没有跑上一百步罢了,那还是逃跑啊。4. “是何异于”(这跟
7、有什么不同呢)例句: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一一这种状况和拿刀子刺人,把人杀死后,说“杀死人的不是我,是兵器”有什么不同?5庸乎:表反问,难道吗,哪里呢例句: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6. 夫晋,何厌之有(何 之有:表反问的句式,译为:有 的呢)臣乃得有以报太子 (“有以”,意为:有用来的办法)7. 而卒惶急无以击轲 (“无以”,意为:没有用来的办法)&将奈何(表疑问,怎么O下文“为之奈何” “既已无可奈何”意同。9. 荆轲有所待(意为:有的人东西。“所”后常跟动词组成“所”字结构,作“有”的 宾语)10、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 (“无所,无所”,“没有被,没有被”其中“
8、无所”还可以换作“有所”。)11孰与君少长(“孰与”,表选择问的句式,可译作“与比,哪一个”)12、何辞为("何 为”,表反问的句式,可译作"为什么 呢”,"还要 干什么呢”,“为”是语气词。)其孰能讥之乎?(难道吗?)2.何可胜道也哉!(哪里呢!)13.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这就是的缘故。)孰与/与孰:跟相比,哪一个(谁)更例: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其/吾与徐公孰美/孰与君少长14. 独 哉:难道 吗,表反问例:独畏廉将军哉高考48个文言虚词练习集锦1、下列句中加点的 而”字分类正确的一组是 () 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9、赵岂敢留璧而得罪大王乎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A. /B./C./D./2、下列句中加点的 何”字的意义与例句相同是()例句:作计何不量!先嫁得府吏,后嫁得郎君。A. 徐公何能及君也 B.大王来何操 C.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D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E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乎”的用法判定正确的一项是() 生乎吾前其闻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曰:壮士,能复饮乎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A.与相同,与相同B
10、.与相同,与不同4、下列加点的乃”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是()A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B当立者乃公子扶苏C.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D.大王亦宜斋戒五日,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E使杞子、杨孙、逢孙戍之,乃还F.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G侯生视公子色终不变,乃谢客就车H.尔其无忘乃父之志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 其”字意义判定正确的一组是()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则或咎其欲出者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而予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A.相同,相同B.相同,不同C.相同
11、,相同D.不同,相同6、下列加点的 且”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是()A.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B.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C吾攻赵,旦暮且下 D.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E.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F有怠而欲出者,曰: 不出,火且尽。7、下列句中加点的 若”字意义分类正确的一组是() 小虫伏不动,蠢若木鸡 视之,形若土狗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天若有情天亦老若属皆且为所虏 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君过矣,不若长安君之甚若为佣耕,何富贵也8、下列加点的 所”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是()A成反复自念,得无教我猎虫所耶B.赢闻如姬父为人所杀C.于众人广坐之中,不宜有所过,今公子故过之D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
12、十一9、下列句中加点的 为”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是()A. 然则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B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C.不足为外人道也D.如姬为公子泣,公子使客斩其仇头E.为赋新词强说愁F.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G.不者,若属且皆为所虏10、下列加点的焉”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是 ()A于乱石之间择其一二扣之,碇碇焉B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C.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D.积土成山,风雨兴焉E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F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11下列句中加点的 也”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二项是()例: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A.故遣将守关者,备他
13、盗之出入与非常也。B.廉者,赵之良将也C.师道之不传也久矣D.公子畏死邪,何泣也12、下列加点的 以”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是 ()A赵亦盛设兵以待B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C.夫夷以近,则游者众D.余与四人拥火以人E.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F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G今以钟馨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H以至晋鄙军之日北乡自到 13、下列加点的 因”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是(A.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因谗之B.不如因而厚遇之C左右欲引相如去,秦王因曰D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E.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F.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14、下列加点的手”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是()A
14、.臣恐见欺于王而负赵B冰,水为之,而寒于水C.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D. 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15、下列加点的与'”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是()A.去时里正与裹头。B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C.与赢而不助五国也D.四海之大,有几人与E微斯人,予谁与归F.王之所大欲,可得闻与16、下列句中加点的贝字意义用法相同的两项是()A项王曰: 赐之彘肩。”则与之一生彘肩B.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C.人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D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E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17、下列句子中加点的 者”字与例句意义和用法相同的
15、一项是()例: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自命 蟹壳青”。A.廉颇者,赵之良将也B.集谢庄少年之精技击者而诏之C今者项庄舞剑,其意常在沛公也D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18、下列加点的 之”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是 ()A.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B.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C佯狂不知所之者,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D.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E.师道之不传也久矣。F.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文言文阅读训练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颜之仪,字子升,琅邪临沂人也,晋侍中含九世孙。祖见远,齐御史治书。正色立朝,有当官 之称。及梁武帝执政,遂以疾辞。寻而齐和帝暴崩,见远
16、恸哭而绝。梁武帝深恨之,谓朝臣曰:“我自应天从人,何预天下人事,而颜见远乃至于此。”当时嘉其忠烈,咸称叹之。父协,以见远蹈义忤时,遂不仕进。梁元帝为湘东王,引协为其府记室参军,协不得已,乃应命。之仪幼颖悟,三岁能读孝经。及长,博涉群书,好为词赋,尝献神州颂 ,辞致雅赡。梁 元帝手敕报曰:“枚乘二叶,俱得游梁;应贞两世,并称文学,我求才子,鲠慰良深。”江陵平,之仪随例迁长安。世宗以为麟趾学士,稍迁司书上士。高祖初建储宫,盛选师傅,以 之仪为侍读。太子后征吐谷浑,在军有过行,郑译等并以不能匡弼坐谴,唯之仪以累谏获赏。即拜 小宫尹,封平阳县男,邑二百户。宣帝即位,迁上仪同大将军、御正中大夫,进爵为公
17、,增邑一千 户。帝后刑政乖僻,昏纵日甚,之仪犯颜骤谏,虽不见纳,终亦不止。深为帝所忌。然以恩旧,每 优容之。及帝杀王轨,之仪固谏。帝怒,欲并致之于法。后以其谅直无私,乃舍之。宣帝崩,刘防、郑译等矫遗诏,以隋文帝为丞相,辅少主。之仪知非帝旨,拒中弗从。防等草 诏署讫,逼之仪连署。之仪厉声谓防等曰:“主上升遐,嗣子冲幼,阿衡之任,宜在宗英。方今贤戚之内,赵玉最长,以亲以德,合膺重寄。公等各受朝恩,当思尽忠报国,奈何一旦欲以神器假人! 之仪有死而已,不能诬罔先帝。”于是防等知不可屈,乃代之仪署而行之。文帝后索符玺,之仪又 正色曰:“此天子之物,自有主者,宰相何故索之? ”于是隋文帝大怒,命引出,将戮
18、之,然以其 民之望也,乃止。出为西疆郡守。隋文帝践极,诏征还京师,进爵新野郡公。开皇五年,拜集州刺史。在州清静,夷夏悦之。十 年正月,之仪随例入朝。隋文帝望而识之,命引至御坐,谓之曰:“见危授命,临大节而不可夺,古人所难,何以加卿。”乃赐钱十万、米一百石。十一年冬,卒,年六十九。有文集十卷行于世。(周书列传第三十二)1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梁武帝深恨之恨:怨恨B. 然以恩旧,每优容之优容:宽容C. 奈何一但欲以神器假人假:授,给予D. 命引出,将戮之弓I:拉2 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能体现颜之仪敢于“直言”的一组是() 当时嘉其忠烈,咸称叹之 之仪犯颜骤谏
19、,虽不见纳,终亦不止 及帝杀王轨,之仪固谏 之仪知非帝旨,拒而弗从 之仪有死而已,不能诬罔先帝 此天子之物,自有主者,宰相何故索之A. B .C . D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颜之仪幼年颖悟,长大后,喜欢写词赋,曾经给梁元帝进献了一篇神州颂,文辞典雅富 丽,梁元帝亲自回书称赞他的才能。B. 颜之仪曾被选为太子侍读,可后来太子征讨吐谷浑时,在军中有不轨行为,其他人都因不 能纠正辅助而受到责罚,只有颜之仪因为屡次劝谏而获赏。C. 宣帝去世后,刘防、郑译等人伪造遗诏,让隋文帝接替宣帝做皇帝,颜之仪知道不是宣帝 的旨意,拒绝相从。D. 隋文帝做了皇帝后,将他征
20、回京师,加封了他爵位,认为颜之仪是一位能“见危授命,临 大节而不可夺”的人。4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帝后刑政乖僻,昏纵日甚,之仪犯颜骤谏,虽不见纳,终亦不止。(5分)译文:(2 )见危授命,临大节而不可夺,古人所难,何以加卿。(5分)译文: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黄庭坚字鲁直,洪州分宁人。幼警悟,读书数过辄诵。舅李常过其家,取架上书问之,无不通, 常惊,以为一日千里。举进士,调叶县尉。熙宁初,举 .四京学官,第文为优,教授北京国子监,留 守文彦博才.之,留再任。苏轼尝见其诗文,以为妙绝当世,独立万物之表,世久无此作,由是声名 始震。知太和
21、县,以平易为治。时课颁盐(征收分摊盐筴),诸县争占多数,太和独否,吏不悦,而民安之。哲宗立,召为校书郎、神宗实录检讨官。逾年,迁著作佐郎,加集贤校理。实录成。 擢起居舍人。丁母艰。庭坚性笃孝,母病弥 .年,昼夜视颜色,及不解带,及亡,庐墓下,哀毁得疾 几殆。服除,为秘书丞,提点明道宫,兼国史编修官。绍圣初,出知宣州,改鄂州。章敦、蔡卞与 其党论实录多诬,俾前史官分居畿邑以待问,摘千余条示之,谓为无验证。既而院吏考阅,悉 有据依,所余才三十二事。庭坚书“用铁龙爪治河,有同儿戏”,至是首问焉。对曰:“庭坚时官 北都,尝亲见之,真儿戏耳。”凡有问,皆直辞以对,闻者壮.之。贬涪州别驾、黔州安置,言者犹
22、以处善地为 骫法。以亲嫌,遂移戍州,庭坚泊然,不以迁谪介意。蜀士慕从之游,讲学不倦,凡经 指授,下笔皆可观。徽宗即位,起监鄂州税,签书宁国军判官,知舒州,以吏部员外郎召,皆辞不行。庭坚在河北 与赵挺之有微隙,挺之执政,转运判官陈举承风旨,上其所作荆南承天院记,指为幸灾,复除 名,羁管宜州。三年,徙永州,未闻命而卒,年六一。庭坚学问文章,天成性得,陈师道谓其诗得法杜甫,学甫而不为者。善行、草书,楷法亦自成 一家。与张耒、晁补之、秦观俱游苏轼门下,天下称为苏门四学士,而庭坚于文章尤长于诗,蜀、 江西君子以庭坚配轼,故称“苏黄”。轼为侍从时,举以自代,其词有“瑰伟之文,妙绝当世,孝 友之行,追配古人
23、”之语,其重之也如此。自号山谷道人云。1.下列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熙宁初,举四京学官,第文为优B. 留守文彦博才之,留再任C. 母病弥年,昼夜视颜色,及不解带D. 凡有问,皆直辞以对,闻者壮.之2 .下列六句话分为四组,都能体现黄庭坚的一组是()庭坚书“用铁龙爪治河,有同儿戏”善行、草书,楷法亦自成一家。蜀、江西君子以庭坚配轼,故称“苏黄”A.B . C .3 .下列对文章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芋老人传清周容)举: 才: 弥: 壮:考认为有才干满壮烈“瑰伟之文,妙绝当世”和“孝友之行,追配古人”母病弥年,昼夜视颜色,及不解带庐墓下,哀毁得疾
24、几殆。言者犹以处善地为骫法D .A. 黄庭坚幼年即机警聪明,读书数遍就能背诵。他舅舅李常非常奇怪,以为他是一日千里之 才。后来做了太和县令,征收分摊盐筴时不争多,使得百姓安定,引起县吏的不悦。B. 知宣州,编写神宗实录。后来章敦、蔡卞与其党徒诬陷实录,摘千余条,谓为无 验证。其中有黄庭坚写的“用铁龙爪治河,有同儿戏”,接受质询时,黄庭坚说:“我当时官任北 都,曾亲眼所见,真如儿戏一般。”只要有问,皆实话相答。C. 黄庭坚在河北时与赵挺之有些不和,赵挺之执政,转运判官陈举秉承他的意向,呈上黄庭 坚写的荆南承天院记,指斥他对灾祸庆幸,黄庭坚再一次被除名,送到宣州管制。D. 苏轼做侍从官时,曾举荐黄
25、庭坚代替自己,推荐词中有“瑰伟之文,妙绝当世;孝友之行, 追配古人”的话,他看重黄庭坚竟到了这种地步。黄庭坚自称是山谷道人。4 .将文中划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0分)苏轼尝见其诗文,以为妙绝当世,独立万物之表,世久无此作(译文:4分)芋老人者,慈水祝渡人也。子佣出,独与妪居渡口。一日,有书生避雨檐下,衣湿袖单,影乃 益瘦。老人延入坐,知从郡城就童子试归。老人略知书,与语久,命妪煮芋以进;尽一器,再进, 生为之饱,笑曰:“他日不忘老人芋也。”雨止,别去。十余年,书生用甲第为相国。偶命厨者进芋,辍箸叹曰:“何向者祝渡老人之芋之香而甘也 !”使人访其夫妇,载以来。丞、尉闻之,谓老人与相国有旧,邀见
26、讲钧礼。子不佣矣。至京,相国慰劳曰:“不忘老人芋,今乃烦尔妪一煮芋也。”已而妪煮芋进,相国亦辍箸曰:“何 向者之香而甘也! ”老人前曰:“犹是芋也,而向之香且甘者,非调和之有异,时位之移人也。相国 _ 昔自郡城走数十里,困于雨,不择食矣:今日堂有炼珍,朝分尚食,张筵列鼎,尚何芋是甘乎?老 人犹喜相公之止于芋也。老人老矣,所闻实多:村南有夫妇守贫者,织纺井臼,佐读勤苦,幸获名 成,遂宠妾,弃其妇,致郁郁死,是芋视乃妇也。城东有甲乙同学者,一砚、一灯、一窗、一榻, 晨起不辨衣服,乙先得举,登仕路,闻甲落魄,笑不顾,交以绝,是芋视乃友也。更闻谁氏子,读 书时,愿他日得志,廉干如古人某,忠孝如古人某,
27、及为吏,以污贿不饬罢,是芋视乃学也。是犹 可言也,老人邻有西塾,闻其师为弟子说前代事,有将相,有卿尹,有刺史、守令,或绾黄纡紫, 或揽辔褰帷。一旦事变中起,衅孽外乘,辄屈膝叩首迎款,惟恐或后,竟以宗庙、社稷、身名、君 宠,无不同于芋焉。然则世之以今日而忘其昔日者,岂独一箸间哉! ”老人语未毕,相国遽惊谢曰:“老人知道者! ”厚资而遣之。于是芋老人之名大著。赞曰:老人能于倾盖不意,作缘相国,奇已!不知相国何似,能不愧老人之言否?然就其不忘一芋固已贤夫老人而芋视之者特怪老人虽知书何长于言至是岂果知道者欤或传闻之过实耶?嗟夫!天下有缙绅士大夫所不能言,而野老鄙夫能言者,往往而然。1. 下列各句中加点
28、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老人延入坐B. 书生用甲第为相国C. 佐读勤苦,幸.获名成D. 相国遽惊谢曰2. 下列各项中全都表现了延:邀请用:因为幸:希望谢:歉疚“时位移人”的一项是(以亲嫌,遂移戍州,庭坚泊然,不以迁谪介意( 3分)译文:陈师道谓其诗得法杜甫,学甫而不为者( 3分)译文: 谓老人与相国有旧,邀见讲钧礼 相国亦辍箸曰:“何向者之香而甘也! ” 今日堂有炼珍,朝分尚食,张筵列鼎,尚何芋是甘乎 乙先得举,登仕路,闻甲落魄,笑不顾,交以绝 于是芋老人之名大著文言虚词答案1 . C(转折连词修饰连词顺承连词递进连词2 . D(A怎么B什么,宾语 C什么,定语 D为什么 E多么3 .
29、 D(比 助词,表疑问语气 助词,表揣测语气 词尾老人能于倾盖不意,作缘相国A.B.C.D.3 .下列叙述和分析与原文意思不相符合的一项是()A. 十多年后,书生身居相国之位,回想起芋老人的一饭之恩,感恩图报,让芋老人的儿子不 再当佣工了。B. 芋老人认为,相国在十多年前,饥寒交迫,故觉得芋头很香;当上相国之后,美味佳肴享 用不尽,自然就觉得芋头不如十年前那样香了。C. 文章由相国前后食芋而味道不同引发议论,说明了 “时位移人”的道理,并批评了富而弃 其妇,贵而绝其交,为吏而背其所学等社会现象。D. 芋老人虽然只是乡下一个粗陋的老百姓,但深明事理,擅长言辞,将许多达官显贵不能讲 明的道理,用生
30、活中浅显的例子阐述得清清楚楚。4 .翻译。 相国昔自郡城走数十里,困于雨,不择食矣。(4分)译文: 然则世之以今日而忘其昔日者,岂独一箸间哉!(3分)译文: 不知相国何似,能不愧老人之言否?(3分)译文:4. ADG(A才B是C竟然,却 D才E就F这样G才H你的)尝闻放翁志节,毕现示儿5. B(他的 其中的 那 那 其中的 他,他们 我,自己 他,他们)大概6. 9. CEF(A将近。几乎 B暂且,姑且 C将要,马上 D尚且E将要,马上 F将要,马上7. C(如,像如,像假如假如你像,如及,比得上你8. CD(A地方B助词,与“为”合起来表被动 C助词,与后面的动词构成名词性短语D助词,与后面
31、的动词构成名词性短语9. CD(A因为B是C对,向D对,向E为了 F呢G “为所”表被动10 . AF(A词尾,的样子 B之,他 C哪里D兼词,于之 E语气助词 G词尾,的样子11 . A、B(A助词,表判定语气 B助词,表判定语气 C表停顿D助词,表疑问语气12 . BG(A目的连词B把C并列连词D顺承连词E因为F凭借G把H在13 . CE(A于是,就 B趁机C于是。就 D凭借E于是,就F通过14 . AC(A被B比C被D引进对象15 . DF(A替B连词,和C动词,亲附,结交 D语气助词,表疑问 E介词,和,跟 F语气助词,表疑问16 . AE(A就,承接连词 B乃,是就是 C连词,用在对
32、比句中 D转折连词 E就,承接连词17 . B(A判定语气 B的人C附在时间词后面,不译 D判定语气18 . BF(A这B助词,提前宾语 C往,到去D助词,不译 E取独F助词,提前宾语文言文阅读练习答案:1 . A (遗憾)2 . B (是说颜见远,是之仪拒绝相从伪诏,非直言)3. C (“让隋文帝接替宣帝做皇帝”错)4. (1)宣帝其后刑法政治偏邪,昏庸骄纵一天比一天厉害,颜之仪屡次冒犯主上的尊严进谏、虽 然未被采纳,始终未停止上谏言。(2)危难时刻勇于献出白已的生命,面临笠死存亡的紧急关头而不改变节操,古人也难做到,用 什么来嘉奖你。译文:颜之仪字子升,是琅邪临沂人,晋侍中颜含第九代孙。祖
33、父颜见远,任齐御吏治书。在 朝中神情庄重态度严肃,居官称职,为人称扬。到梁武帝执政时,以疾病为由辞官。不久齐和帝突 然而死,见远大哭而致气绝。梁武帝深感遗憾,对朝臣说:“我自从顺应天命和顺从人心临政以来,参与千涉天下人事,而颜见远竟至于如此。”当时称赞他忠烈,都为他感叹。父亲颜协,因为见远蹈义触犯时政权要,因而不任官职。梁元帝做湘东王,推荐颜协任其府记室参军。颜协不得已,只 好赴任。之仪幼年颖悟,三岁时能读孝经。长大后,博览群书,喜好写词赋。曾经进献神州颂,文辞典雅富丽。梁元帝亲手回书说:“枝乘父子都能与梁工游学,应贞两代,都被称赞为有文学才能。我寻求才子,心中的郁塞得到很大宽解。”江陵平定后
34、,颜之仪按照规定迁到长安。世宗任其为麟趾学士,不久迁升为司书上士。高祖刚设 立太子,认真替他选择师傅,选之仪为侍读。太子后来征讨吐谷浑,在军中有不轨行为,郑译等人 都因不能纠正辅助而受到责罚,只有颜之仪因为屡次劝谏而获赏。因而授任小宫尹,封平阳县男, 食邑二百户。宣帝即位、晋位上仪同大将军、御正中大夫,进爵为公,增加食邑一千户。宣帝其后 刑法政治乖僻,越来越昏纵,颜之仪屡次冒犯主上的尊严进谏,虽然未被采纳,始终未停止上谏言。宣帝十分忌恨他。但由于有旧恩,也一直加以优容。当宣帝杀王轨,颜之仪坚持进谏。宣帝大怒, 想将他也处死。后来以他诚实正直而无私心,没有执行。宣帝去世,刘防、郑译等伪造遗诏,以
35、隋文帝为丞相,辅助少主。颜之仪知道不是宣帝的旨意, 拒绝相从。刘防等人草诏而署名之后,逼迫之仪接着署名。颜之仪厉声对刘防等人说:“主上去世,继嗣之子年幼,朝廷大权应该由才能杰出的宗族掌握。现在皇亲之中,赵玉年龄最大,以亲以德来 说,都应该寄以重任。你们备受朝恩,应一心尽忠报国,怎么能一下子就将朝庭大权交给别人!之 仪只是一死罢了,不能欺骗先帝。 ”因此刘防等人知道他不可屈服,于是代替之仪署名而公布。隋 文帝后来又索要符玺,颜之仪又正色说:“这是天子的信物,自有主人,做宰相的为什么要? ”隋文帝因此大怒,下令带出去,想杀掉他,但是因为他在民众中声望很高,才放掉他。出朝做西疆郡 守。隋文帝做了皇帝
36、,下诏将他征回京师,进爵为新野郡公。开皇五年,任为集州刺史。在任期间州 内清平安宁,各民族百姓都很喜欢。十年正月,之仪按例上朝廷去进见。隋文帝见到后就认出了他, 命带他到御座前,对他说:“危难时刻勇于献出自己的生命,面临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而不改变节操,古人也难做到,用什么来嘉奖你。”于是赐钱十万、米一百石 十一年冬,去世,终年六十九岁: 有文集十卷行于世。1 > D 2、B 3、B (“知宣州,编写神宗实录”错)4> (1)苏轼有一次看到他的诗文,以为他的诗文超凡绝尘,屹然独立于千万诗文之中,世上好久已没有这样的佳作。(2)后以亲属之嫌,于是移至戍州,黄庭坚对此像没事一样, 毫不以
37、贬谪介意。 译文:黄庭坚字鲁直,洪州分宁人。幼年即机警聪明,读书数遍就能背诵。 他舅舅李常到他家, 取架上的书问他,他没有不知道的。 李常非常奇怪,以为他是一日千里之才。 后黄庭坚考中了进士, 任叶县县尉。熙宁初参加四京学官的考试。由于应试的文章最优秀,担任了北京国子监教授,留守 文彦博看中了他的诗文。留他再任教。苏轼有一次看到他的诗文,以为他的诗文超凡绝尘,屹然独 立于千万诗文之中,世上好久已没有这样的佳作。由此他的名声开始震动四方。黄庭坚担任太和县 知县,以平易治理该县。当时课颁盐 莢,其他县都争着占多数,太和县独不这样,县吏们不高兴, 可是该县的老百姓都喜欢。哲宗即位后,召黄庭坚为校书郎
38、、神宗实录检讨官。过了一年,迁著作佐郎,加集贤校理。实录修成后,提拔为起居舍人。遭母丧。黄庭坚性情至孝,母亲病了一年,他日夜察看颜色, 衣不解带,及死,筑室于墓旁守孝,哀伤成疾几乎丧命。丧服解除后,任秘书丞,提点明道宫,兼 国史编修官。绍圣初,黄庭坚出任宣州知州,改知鄂州。章敦、蔡卞与其党羽认为实灵多诬陷 不实之辞,使前修史官都分别居于京城附近各处以备盘问,摘录了千余条内容宣示他们,说这些没 有验证。不久,经院吏考察审阅,却都有事实根据,所剩下的只有三十二件事。黄庭坚在实灵 中写有“用铁龙爪治河,有同儿戏”的话,于是首先盘问他。黄庭坚回答道:“庭坚当时在北都做官,曾亲眼看到这件事,当时的确如同
39、儿戏。”凡是有所查问,他都照实回答,毫无顾忌,听到的人都称赞他胆气豪壮。黄庭坚因此被贬为涪州别驾、黔州安置,攻击他的人还认为他去的是好地方, 诬他枉法。后以亲属之嫌,于是移至戍州,黄庭坚对此像没事一样,毫不以贬谪介意。四川的士子 都仰幕他,乐意和他亲近。他向他们讲学不倦,凡经他指点的文章都有可观之处。徽宗即位,起任黄庭坚为监鄂州税,签书宁国军判官、舒州知州,又以吏部员外郎召用,他都 推辞不就,请求为郡官,得任太平州知州,上任九天就被罢免,主管玉龙观。黄庭坚在河北时与赵 挺之有些不和,赵挺之执政,转运判官陈举秉承他的意向,呈上黄庭坚写的荆南承天院记,指斥他对灾祸庆幸,黄庭坚再一次被除名,送到宣州
40、管制。三年后转到永州,黄庭坚未听到宣布命令 就死了,终年六十岁。黄庭坚的学问文章,是天性生成的,陈师道说他的诗得法于杜甫,学杜甫而 又不模仿杜甫的诗。他擅长行书、草书,楷书也自成一家。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 下,天下称为四学士。而黄庭坚对于文章尤长于诗,四川和江西的有德君子都以黄庭坚配享苏轼, 并称“苏黄”。苏轼做侍从官时,曾举荐黄庭坚代替自己,推荐词中有“瑰伟之文,妙绝当世;孝 友之行,追配古人”的话,他看重黄庭坚竟到了这种地步。起初,黄庭坚游 灣皖的山谷诗、石牛洞,喜欢该地方林泉优美,因而自号为山谷道人。1> D 2、C 3、A (暗换主语。是丞、尉让芋老人的儿子不再做佣工。)4>. (1)相国(您)以前从郡城跑了几十里路(到这里) ,被大雨困住,(所以)不挑食。(2)这么说来(或者译成“既然这样,那么” )世人由于眼前(的遭遇)而忘掉了昨天,哪里只是 在一双筷子之间呢! (3)不知道相国是怎样的人,他能不能无愧于芋老人的话呢?译文;芋老人,他是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人工智能教学的系统化构建
- 对口支援产品店营销方案
- 咨询电话接待方案
- 居家养老站点营销方案
- 家政行业矩阵咨询方案
- 太仓网站建设方案咨询
- 离婚协议中关于房产过户及租金补偿协议示范文本
- 智能设备购置借款合同附共同担保人条款
- 离婚案件调解协议履行及子女抚养费调整合同
- 新型城镇化建设项目土地出让及使用权转让合同
- 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第四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课件
- FLUENT 15 0流场分析实战指南
- 弱电维护保养合同
- GB/T 41972-2022铸铁件铸造缺陷分类及命名
- YY/T 0471.3-2004接触性创面敷料试验方法 第3部分:阻水性
- GB/T 3871.9-2006农业拖拉机试验规程第9部分:牵引功率试验
- PEP小学英语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全国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复习课的应用》精品课件
- 新闻传播中的媒介素养课件
- 超疏水材料课件
- 中医刮痧法诊疗操作评分标准
- 腧穴定位法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