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09 年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 文言文阅读 2(含译文)(天津卷)三、 ( 1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811 题。桓公自莒反于齐,使鲍叔牙为宰,鲍叔辞曰: “臣,君之庸臣也,君有加急于其臣,使 臣不冻饥,则是君之赐也。若必治国家,则非臣之所能也,其唯管夷吾乎!臣之所不如管夷 吾者五:宽惠爱民,臣不如也;治国家不失秉,臣不如也;忠信可结于诸侯,臣不如也;制 礼义可法于四方,臣不如也;介胄执枹,立于军门,使百姓皆加勇,臣不如也。夫管仲,民 之父母也。 将欲治其子, 不可弃其父母。 ”曰:“管夷吾亲射寡人, 中钩,殆于死, 今乃用之, 可乎?”鲍叔曰: “彼为其君动也,君若宥而反之,其为
2、君亦犹是也。 ”公曰:“然则为之奈 何?”鲍叔曰:“君使人请之鲁。 ”公曰:“施伯, 鲁之谋臣也。 彼知吾将用之, 必不吾予也。 鲍叔曰:“君诏使者曰: 寡人有不令之臣,在君之国,愿请之以戮群臣。 ' 鲁君必诺。且施 伯之知夷吾之才,必将致鲁之政。夷吾受之,则鲁能弱齐矣。夷吾不受,彼知其将反于齐, 必杀之。”公曰:“然则夷吾受乎?”鲍叔曰: “不受也,夷吾事君无二心。 ”公曰:“其于寡 人犹如是乎?”对曰: “非为君也,为先君与社稷之故,君若欲定宗庙,则亟请之。不然, 无及也。”公乃使鲍叔行成。曰: “公子纠,亲也,请君讨之。 ”鲁人为杀公子纠。又曰: “管仲, 雠同“仇” 也,请受而
3、甘心焉。 ”鲁君许诺。施伯谓鲁侯曰: “勿予。非戮之也,将用其政 也。管仲者,天下之贤人也,大器也。在楚则楚得意于天下,在晋则晋得意于天下,在狄则 狄得意于天下,今齐求而得之,则必长为鲁国忧。君何不杀而授之其尸?”鲁君曰:“诺。将杀管仲。鲍叔进曰: “杀之齐,是戮齐也;杀之鲁,是戮鲁也。弊邑寡君愿生得之,以徇 于国,为群臣戮。若不生得,是君与寡君之贼比也。非弊邑之君所谓也,使臣不能受命。 ” 于是鲁君乃不杀,遂生東缚而柙凶a木笼以予齐。(节选自管子小匡)注 管夷吾,字仲,初事公子纠。齐国内乱,公子小白(桓公)奔莒,管夷吾随公子纠奔鲁。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君有加.惠于
4、其臣力口:增加B 治国不失秉.秉:同“柄”,权柄C.君若宥而反之宥:宽恕 D 是君与寡君之贼比 也 比:并列9.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 今乃用之,可乎精思傅会,十年乃 成B.其为君亦犹是也 C彼知其将反于.齐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赵尝五战于 秦D.君何不杀而.授之其尸卒廷见相加,毕礼而 归之10.下列各项中每句话都体现管仲是治国之能臣的一组是夫管仲,民之父母也。夷吾受之,则鲁能弱齐矣。 君若欲定宗庙,则亟请之。A. B. 将欲治其子,不可弃其父母。夷吾事君吾二心。在楚则楚得意于天下,在晋则晋得意于天下。C.D.11. 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鲍叔
5、牙深知管仲才能出众,劝说齐桓公予以任用,并设巧计使管仲回到齐国。B. 鲁国的施伯识破了齐国的计谋,劝鲁候杀掉管仲,以绝后患,说明施伯很有远见。C鲍叔牙认为,如果齐桓公不及时迎回管仲,管仲必将为鲁国所重用,会削弱齐国的力量。D.本文表现了鲍叔牙知人能让、举贤荐能的品德,同时也反映了齐桓公重视人才、善于纳谏。四、( 19 分)12.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 分)(1)若必治国家,则非臣之所能也,其唯管夷吾乎!(2)彼知吾将用之,必不吾予也。(3)于是鲁君乃不杀,遂生来缚而柙以予齐。 【答案和解析】 ( 12分,每小题 3 分)8. A 9.D 10.A 11.C12.(
6、8 分)(1)如果一定要使国家治理得好,那不是我所能做到的,大概只有管夷吾才行吧!(2)他知道我们将要任用管仲,一定不会(把管仲)交给我们。(3)在这种情况下鲁国国君就没有杀(管仲) ,于是(把他)活着捆绑起来用木笼装着交给 齐国。(上海卷) (五)阅读下文,完成第 1722题。 (17 分)沈周 沈周,字启南,长洲人。祖澄,永乐间举人材,不就。所居曰西庄,日置酒款宾,人 拟之顾仲瑛。伯父贞吉,父恒吉,并抗隐。构有竹居,兄弟读书其中。工诗善画,臧获亦解 文墨。邑人陈孟贤者,陈五经继之子也。周少从之游,得其指授。年十一,游南都,作百韵 诗,上巡抚侍郎崔恭。面试凤凰台赋 ,援笔立就,恭大嗟异。及长
7、,书无所不览。文摹 左氏,诗拟白居易、苏轼、陆游,字仿黄庭坚,并为世所爱重。尤工于画,评者谓为明世第一。 郡守欲荐周贤良,周筮易,得遁之九五,遂决意隐遁。所居有水竹亭馆之胜, 图书鼎彝充牣错列,四方名士过从无虚日,风流文彩,照映一时。奉亲至孝。父殁,或劝 之仕,对曰:“若不知母氏以我为命耶?奈何离膝下。 ”居恒厌入城市,于郭外置行窝,有事 一造之。晚年,匿迹惟恐不深,先后巡抚王恕、彭礼咸礼敬之,欲留幕下,并以母老辞。 有郡守征画工绘屋壁。里人疾周者,入其姓名,遂被摄。或劝周谒贵游以免,周曰:“往役,义也,谒贵游,不更辱乎!”卒供役而还。已而守入觐,铨曹问曰:“沈先生无恙乎?” 守不知所对,漫应
8、曰: “无恙。”见内阁,李东阳曰: “沈先生有牍乎?”守益愕,复漫应曰: “有而未至。 ”守出,仓皇谒侍郎吴宽,问“沈先生何人?”宽备言其状。询左右,乃画壁 生也。比还,谒周舍,再拜引咎,索饭,饭之而去。周以母故,终身不远游。母年九十九而 终,周亦八十矣。又三年,以正德四年卒。【注】牣:满。铨曹:吏部官员。17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2分)漫应曰 () 宽备言其状 ()18下列句中加点字不属于通假字的一项是(2分)A. 父没,或劝之仕B卒供役而还C. 故患有所不辟.也 D.万钟则下辩.礼义而受之19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2分)A. 周以母故而告以成功B. 饭之而.去涵
9、淡澎湃而.为此也C. 评者谓为.明世第一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D人其姓名今其智乃反不能及20把下列句子解释成现代汉汉语( 6 分)(1)里人疾周者,人其姓名,遂被摄。(2)比还,谒周舍,再拜引咎。21.第段详写了郡守对沈周态度的变化,其主要作用是 。 (2分)22联系全文,简析沈周隐逸的原因。(2 分)【答案和解析】17. (2分)随便详细(各1分)18 (2分)B 19. (2分)C20( 6 分) (1) 有憎恨沈周的乡人,把他的姓名列入(画工的名单) ,于是(他)被传唤(去 画壁)。(得分点:定语后置、疾、摄) (2) 等到回来,(郡守)前往沈周家拜访,叩拜两次, 主动承担过失。
10、(得分点:比、谒、引)21. (2分)从侧面衬托沈周影响之大和为人宽厚(一点 1 分) 22 (2 分 )沈周厌入官场,素爱山林,欲行孝道。(一点 1 分)(六)阅读下文。完成第 2327题。 (12分)南方号桂海,秦取百粤,号曰桂林。桂之所产,古以名地。今桂产於钦、宾二州,於宾 者,行商陆运致之北方;於钦者,舶商海运致之东方。蜀亦有桂,天其以为西方所资欤?桂 之用於药, 尚矣, 枝能发散, 肉能补益, 二用不同。 桂性酷烈, 易以发生, 古圣人其知之矣。 桂枝者,发达之气也,质薄而味稍轻,故伤寒汤饮,必用桂枝发散,救里最良。肉桂者,温 厚之气也,质厚而味沉芳,故补益圆散,多用肉桂。今医家谓桂
11、年深则皮愈薄,必以薄桂为 良,是大不然,桂木年深愈厚耳,未见其薄也。以医家薄桂之谬,考於古方桂枝肉桂之分, 斯大异矣。又有桂心者,峻补药所用也。始剥厚桂,以利竹棬曲,刮取贴木多液之处,状如 絰带,味最沉烈,於补益尤有功。桂开花如海棠,色淡而葩小,结子如小橡子,取未放之蘂 乾之,是为桂花,宛类茱萸,药物之所缓,而食品之所须也。种桂五年乃可剥,春二月、秋 八月,木液所剥之时也。桂叶比木樨叶稍大,背有直脉三道,如古圭制然,因知古人制字为 不苟云。23写出以下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2 分)(1)取未放之蕊干之() (2 )固知古人制字为不苟 云()24与“桂之所产,古以名地”意思最接近的一项是 (2 分
12、)A 因是桂的产地,自古以来就有名了。B .因是桂的产地,古时就把桂作地名。C.桂出产的地方,自古以来就是地名。D .桂出产的地方,古时候就是个名胜。25. 画浪线部分介绍桂叶运用了说明方法,其作用是 。 (2 分)26. 联系全文,概括壮的功用。(不超过 12字)(2分)27. 以画横线的句子为例,简要说明本文科学性和文学性相结合的特点。(4 分)【答案和解析】23 . (2分)(1 )使干燥 草率(各1分)24. (2分)B25 (2 分)先作比较说明桂叶的大小,再用数字介绍叶脉的数量, 准确清晰地说明了桂叶的形状(对一点即得 1 分)26( 2 分)桂能入药,又可食用。(各 1 分)27
13、 (4 分)这两句用近似对称的句式强调了桂枝、肉桂的特性及药用价值的不同, 又用“必”和“多”等词语从程度上准确地说明了二者药用上的差异,既有文学性又有科学性。(一点2 分)(重庆卷)三、 (本大题共 3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9 分)阅读下文,完成 810 题。人有明珠, 莫不贵重,若以弹雀,岂非可惜?况人之性命甚於明珠,见金钱财帛不惧刑 网,径即受纳,乃是不惜性命。明珠是身外之物,尚不可弹雀,何况性命之重,乃以博财物 耶?群臣若能备尽忠直,益国利人,则官爵立至。皆不能以此道求荣,遂妄受财物,赃贿既 露,其身亦殒,实可为笑。贪人不解爱财也, 至如内外官五品以上, 禄秩优厚, 一年所得,
14、其数自多。 若受人财贿, 不过数万,一朝彰露,禄秩削夺,此岂是解爱财物?规小得而大失者也。昔公仪休性嗜鱼, 而不受人鱼,其鱼长存。且为主贪,必丧其国;为臣贪,必亡其身。 诗云:“大风有隧, 贪人败类。”固非谬言也。昔秦惠王欲伐蜀,不知其迳,乃刻五石牛,置金其后。蜀人见之, 以为牛能便金,蜀王使五丁力士拖牛入蜀,道成,秦师随而伐之,蜀国遂亡。汉大司农田延 年赃贿三千万,事觉自死。如此之流,何可胜记!若能小心奉法,常如朕畏天地,非但百姓安宁,自身常得欢乐。古人云: “贤者多财损 其志,愚者多财生其过。 ”此言可为深诫。若徇私贪浊非止坏公法损百姓纵事未发闻中心岂 不常惧?恐惧既多, 亦有因而致死。
15、大丈夫岂得苟贪财物, 以害及身命, 使子孙每怀愧耻耶? 古人云:“鸟栖於林,犹恐其不高,复巢於木末;鱼藏於水,犹恐其不深,复穴於窟下。然 而为人所获者,皆由贪饵故也。 ” 今人臣受任,居高位,食厚禄,当须履忠正,蹈公清,则 无灾害,长守富贵矣。古人云: “祸福无门,惟人所召。 ”然陷其身者,皆为贪冒财利,与夫 鱼鸟何以异哉?(节选自贞观政要 ?贪鄙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乃以博.财物耶博:增加B、禄秩优厚秩:品级C、规小得而大失者也规:谋求 D、事觉自死 觉:败露9. 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属于“贪鄙”的恶果的一组是遂妄受财物,赃贿既露,其身亦殒一朝彰露,
16、禄秩削夺道成,秦师随而伐之,蜀国遂亡愚者多财生其过使子孙每怀愧耻耶祸福无门,惟人所召A、B、C、D、10. 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文章以明珠弹雀为喻,说明人不能“见金钱财帛不惧刑网:,贪图身外之物,而招来杀 身之祸。B、文章用“公仪休不受人鱼”和“秦惠王刻石牛置金伐蜀”正反两方面的事例,说明不可 “规小得而大失” 。C、 为主为臣的,如果能做到“小心奉法,常畏天地”,不仅能使百姓安宁,自身常获欢乐, 还能使子孙后代感到荣耀。D、文章最后以鸟贪高、鱼贪深而被获为警戒,要求“居高位,食厚禄”的官员们做到“履 忠正,蹈公清” ,这样才能避免灾害、长保富贵。四、(本大题共 3
17、 小题,共 22分)11、用斜线( /)给第三大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波浪线的句子断句,并把划横线的句子翻 译成现代汉语。 (10 分)(1)、用斜线( /)断句( 2 分):若 徇 私 贪 浊 非 止 坏 公 法 损 百 姓 纵 事 未 发 闻 中 心 岂 不 常 惧(2)翻译: 且为主贪,必丧其国;为臣贪,必亡其身。(4分) 然陷其身者,皆为贪冒财利,与夫鱼鸟何以异哉?(4分)【答案和解析】 8、 A 9、 B 10、 D 11(1)、用斜线( /)断句( 2分):若徇私贪浊 /非止坏公法 /损百姓/纵事未发闻 /中心岂不常 惧(2)、况且作为国君,如果贪婪,一定会使他的国家灭亡;作为臣子,
18、如果贪婪,一定 会使他自身丧命。 然而使自身陷于灾祸的, 都是为了贪求财利, 和那鱼鸟有什么区别呢?(安徽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游东山记 明 杨士奇洪武乙亥,余客武昌。武昌蒋隐溪先生,年已八十余,好道家书。其子立恭,能诗。皆 意度阔略。然深自晦匿,不妄交游,独与余相得也。是岁三月朔,余三人者,携童子四五人,载酒肴出游。天未明东行,过洪山寺二里许, 折北,穿小径可十里,度松林,涉涧。涧水澄澈,深处可浮小舟。旁有盘石,客坐十数人。 松柏竹树之阴,森布蒙密。时风日和畅,草本之葩烂然,香气拂拂袭衣,禽鸟之声不一类。 遂扫石而坐。坐久,闻鸡犬声。余招立恭起,东行数十步,过小冈,田畴平衍弥望,
19、有茅屋十数家, 遂造焉。一叟可七十余岁,素发如雪,被两肩,容色腴泽,类饮酒者。延余两人坐。牖下有 书数帙,立恭探得列子 ,余得白虎通 ,皆欲取而难于言。叟识其意,曰: “老夫无用 也。”各怀之而出。还坐石上,指顾童子摘芋叶为盘,载肉。立恭举匏壶注酒,传觞数行。立恭赋七言近体 诗一章,余和之。酒半,有骑而过者,余故人武昌左护卫李千户也,骇而笑,不下马,径驰 去。须臾,具盛馔,及一道士偕来,遂共酌。遭士出太乙真人图求诗。余赋五言古体一 章,书之。立恭不作,但酌酒饮道士不已。道士不能胜,降跽谢过,众皆大笑。李出琵琶弹 数曲。立恭折竹,窍而吹之,作洞箫声。隐溪歌费无隐苏武慢 。道士起舞蹁跹,两童子 拍
20、手跳跃随其后。已而道士复揖立恭曰: “奈何不与道士诗 ?”立恭援笔书数绝句,语益奇, 遂复酌,余与立恭饮,少皆醉。已而夕阳距西峰仅丈许,隐溪呼余还,曰: “乐其无已乎?”遂与李及道士别。中道隐 溪指道旁冈麓顾余曰: “是吾所营乐丘处也。 ”又指道旁桃花语余曰: “明年看花时索我于 此。”既归,立恭曰: “是游宜有记。 ”属未暇也。是冬,隐溪卒,余哭之。明年寒食,与立恭豫约诣墓下。及期余病,不果行。未几,余 归庐陵,过立恭宿别,始命笔追记之。未毕,立恭取读,恸哭;余亦泣下,遂罢。然念蒋氏 父子交好之厚, 且在武昌山水之游屡矣, 而乐无加乎此, 故勉而终记之。 手录一通, 遗立恭。 既游之明年,八
21、月戊子记。 (选自东里集 ,有删节)注丘:坟墓。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 .延余两人坐延:邀请。 B.降跽谢.过 谢:感谢。C.过立恭宿别过:拜访。D .而乐无加乎此力口:超过。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A 遂扫石而坐弃甲曳兵而走B .有茅屋十数家,遂造焉.积土成山,风雨兴焉.C 乐其无已乎其 孰能讥之乎D 遂与李及道士别今君与廉颇同列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隐溪隐匿避世,在交友方面非常谨慎,乐观旷达,对生死也很淡然;虽然年事已高,还 能怡情山水。B 立恭性情率真,能饮酒,好读书,擅长诗歌写作,与
22、作者有着很深的交往,对已逝的父 亲充满怀念。C.立恭提议出游后应该有游记,可是作者因为事务繁忙,一直未能写作,直到次年八月才 动笔写成。D 文章主要记述了游东山的情况,表现了作者与隐溪父子的深厚友情,流露出对老友逝去 的感伤。7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 10 分)(1)叟识其意,曰: “老夫无用也。 ”各怀之而出。(2)立恭折竹,窍而吹之,作洞箫声。(3)已而道士复揖立恭曰: “奈何不与道士诗?” 【答案和解析】文言文选文变化较大,但也在情理之中,自 2006 年安徽自主命题以来,文 言文选文可以说是“千变万化” ,无规则性可言, 2006年的“序”体文, 2007 年的“说”体
23、 文, 2008 年,人们猜测最热门的“记”体文并没有在人们的期望中出现,而让大家大跌眼 镜的是又回到了传统“纪传”体。正在大家不知今年到底会考什么“体”的时候, “狼” 终于来了“记”体文出现了。命题者可能考虑到人们的“接受度” ,文章阅读的难度不 大,三个选择题的设置也没有像人们预测的那样有所变化, 外甥打灯笼照旧。 但虚词的 考查有一定的难度。 文言翻译把近三年试题中两句话翻译变为三句, 这实际上也就是降低了 难度。【答案】 4 B 5C 6C 【解析】“谢”应该是“认错、道歉”的意思。本题所考查的四个实词中的“谢” 、“过”是 老大纲规定的 120 个词语中的。 ;“是游宜有记”的意思
24、是“这次游览可得写篇游记”,再者一直未能写成,不仅仅是事务繁忙,还因为“未毕,立恭取读,恸哭;余亦泣下,遂罢” 。 【答案】 7( 1)老人知道了我们的心思,说: “我不需要(它们)了。 ”(于是我们)各自揣 着书出来了。(2)立恭折断一根竹子,凿出孔吹奏起来,发出洞箫一样的声音。(3)一会儿道士又向立恭拱手行礼说: “为什么不给我诗呢?” 今年文言翻译选取三个句子,应该说难度更低。第(1)句中的关键字是“识” 、“无用”和“怀”,分别是“知道、懂得、明白” 、“不需要”(本人认为译为“没有用处”也可) ,“怀藏、 怀揣”(如“怀其璧,从径道亡” )。第( 2)句关键词为“窍” 、“作”,分别
25、是“凿孔” (本人 以为“挖孔、钻孔”更贴切) 、“发出”。第( 3)句的关键词是“揖” 、“奈何”、“与”,分别 是“拱手行礼” 、“为什么”、“给”。(本人感觉答案的翻译不够贴切,不如译为“先生为什么 不肯送我一首诗呢?”杨士奇(1365 1444 年)名寓,明代泰和 (今属江西) 人。与杨荣、 杨溥并称 “三杨”, 同为朝中重臣,是当时文学流派“台阁体”的代表人物。朝廷诏令、奏议多出其手,文风平 正纡徐,典雅工丽,于“三杨”中最为著称。游东山记名为游记, 却由写人开篇, 以抒情结尾。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并非东山一 带宜人的景色,而是那些各具特色的人物情态:隐溪的持重,立恭的儒雅,千户的豪爽
26、,道 士的憨态, 以及着墨不多的无名老者,无不呼之欲出,如在眼前。 作者看重蒋氏父子的交往 和陶醉于东山之游, 正是因为那种古朴淳厚的人际往来与宁和幽远的田野之趣。 而所有这些 都以一种“极平不费力” 的笔调淡淡写来,却叫人回味无穷, 这正是杨士奇学欧阳修散文风 格的成功之处。 “东山”在湖北武昌东面。参考译文:洪武二十八年,我旅居武昌。武昌有位蒋隐溪先生,祖上也是我们庐陵人, 已经八十多岁, 爱读道家书。 儿子立恭会写诗。 父子二人都是气度旷达的人, 平日深居简出, 隐藏自己的志向和才气,不随便与人来往,只和我情投意合。这年三月初一, 我们三人带着四五个童仆, 携带酒食, 出门远游。 天还没
27、有亮, 朝东走, 走过洪山寺二里左右,向北拐,走小路大约十里,穿松林,趟水过山涧。涧水清澈,深处可 以泛小舟。溪边一块大圆石,能坐十几个人。青松翠竹,绿阴掩映,十分茂密。这时风和日 丽,野草与树木的花朵盛开,香气飘拂沾染衣裳袭人,百鸟争鸣。于是动手清扫石面,坐在 上面。坐了许久,听见鸡叫声和狗吠声。我招呼立恭起身,向东走了几十步,翻过一道山冈, 只见田野平坦广阔, 近处有十几间茅舍。 于是前去拜访。 一位约有七十多岁的老者,长长的 头发像雪一样白, 披落在双肩, 面容红润光泽, 好像是会饮酒的人。 老者邀请我们两人坐下。 窗下有几套书。立恭抽出一册列子 ,我拿起一部白虎通 ,都想把书带走却不便
28、开口索 取。老人看出了我们的心思,说: “这两部书我没有用处。 ”于是,我们两人各自将书揣在怀 里,告辞离开。回到石上坐下, 分派童子摘来芋叶当盘子,把肉放在上面。立恭举起酒葫芦斟酒, 传递 酒杯依次喝了几轮, 立恭乘兴写了一首七言近体诗,我和了一首。 酒喝到一半,有一个骑马 经过的人,竟是我的老朋友武昌左护卫李千户。他先是感到惊讶,相视一笑,却并不停留, 径直驱马离开。 不久,便备办了丰盛的酒菜, 带着一位道士一起来。于是我们和他们一起喝 酒。道士拿出一帧太乙真人图请我们题诗。我题写了一首五言古诗。立恭不写,只一味 地向道士敬酒。道士不能承受,躬身告饶,引得众人捧腹大笑。李千户取出琵琶连弹数
29、曲。 立恭也折断一根竹子,钻了几个孔, 吹奏起来,发出洞箫般悦耳的声音。隐溪老先生也忍不 住唱了一阕费无隐的苏武慢 。道士翩翩起舞,两个童仆也跟在他后面拍着手跳了起来。 之后, 道士再次拱手行礼问立恭: “先生为何不肯为贫道赋诗! ”立恭提笔写了几首绝句, 诗 句更加新奇。于是重新喝酒,我和立恭酒量不大,都有些醉意。不久,太阳西下,距离西边山峰只剩一丈多了,隐溪先生唤回我俩,说: “玩乐难道没 有止境吗!”于是,我们和李千户、道士拱手作别。途中,隐溪先生指着道旁山冈脚下,回 头对我说:“这里就是我修建坟墓的地方。 ”又指着路边的桃树嘱咐我: “明年赏桃花时就到 这里来找我吧。 ”回来之后,立恭
30、对我说: “这次游览可得写篇游记。 ”可是当时我没有闲暇写作此文。 这年冬天, 隐溪先生竟溘然长逝。我痛哭哀悼。第二年寒食节,与立恭相约去给老人家 扫墓。没想到那时我又闹了一场病,未能如约前往。过了不久,我将要返回庐陵,临行特地 到立恭府上留宿话别,这才动手追记东山之行。没有写完,立恭拿去读,边读边哭,我也忍 不住潸然泪下, 于是再次搁笔。 但是想到自己往日与蒋氏父子交好深厚, 而且在武昌逗留期 给送立恭。东山春游的第二年,八月初三日记。(福建卷)(二)文言文阅读( 15 分) 阅读下面得文言文,完成 2-4 题。张自新传 明 归有光 张自新,初名鸿,字子宾,苏州昆山人。自新少读书,敏慧绝出。
31、古经中疑义,群子弟 屹屹未有所得,自新随口而应,若素了者。性方简,无文饰。见之者莫不讪笑,目为乡里 人。同舍生夜读,倦睡去,自新以灯檠投之,油污满几,正色切责,若老师然。髫龀丧父, 家计不能支。母曰:“吾见人家读书,期望青紫,万不得一。且命已至此,何以为书?” 自新涕泣长跪,曰: “亡父以此命鸿,且死,未闻有他语,鸿何敢忘?且鸿宁以衣食忧吾母 耶?”与其兄耕田度日,带笠荷锄,面色黧黑。夜归,则正襟危坐,啸歌古人,飘飘然若在 世外,不知贫贱之为戚也。兄为里长, 里多逃亡, 输纳无所出。 每岁终, 官府催科, 搒掠无完肤。 自新辄诣县自代, 而匿其兄他所。县吏怪其意气。方授杖,辄止之,曰:“而何人者?”自新曰: “里长,实书生也。”试之文,立就,慰而免之。自新视豪势眇然不为意。吴中子弟多轻儇,冶鲜好衣服,相聚集,以亵语戏笑,自新 一切不省,与之语,不答。议论古今,意气慷慨。酒酣,大声曰:“宰天下竟何如?”目直上视,气勃勃若怒,群儿至欲殴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口腔护理题库及答案
- (正式版)DB65 2961.10-2010 《工业产品单位产量综合能耗计算方法及限额 第10部分:乙烯》
- 八年级生物下册 第七单元 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第三章 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第二节 生物进化的历程说课稿1 (新版)新人教版
- 元宇宙家电销售模式创新-洞察及研究
- 港口风险管理与应对机制-洞察及研究
- 4.2整式的加法与减法第1课时同类项教学设计2024- 2025学年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 自行车智能感知能耗分析-洞察及研究
- 激励机制与社会学习理论结合的培训效果-洞察及研究
- 第四节 海洋动力资源说课稿高中地理湘教版选修Ⅱ海洋地理-湘教版2004
- 2022-2023南京栖霞高三上学期一摸化学试卷及解析
- 电力工程施工进度及安全保障措施
- GB/T 19973.2-2025医疗产品灭菌微生物学方法第2部分:用于灭菌过程的定义、确认和维护的无菌试验
- 装修合同意向协议书
- 鸡蛋分拣培训课件
- 2024年长期照护师职业技能竞赛理论考试题库(含答案)
- 浙江省家庭居室装饰装修施工合同(示范文本)(2021版)
- 安全隐患整改回复单
- 桂林旅游学院新生入馆教育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
- 2025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创议GOLD指南修订解读课件
- 2024年国家宪法日知识竞赛考试题库500题(含答案)
- 小学五年级家长会-主题班会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