郧县甘薯资源利用现状和产业链条延伸思路_第1页
郧县甘薯资源利用现状和产业链条延伸思路_第2页
郧县甘薯资源利用现状和产业链条延伸思路_第3页
郧县甘薯资源利用现状和产业链条延伸思路_第4页
郧县甘薯资源利用现状和产业链条延伸思路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员卩县甘薯资源利用现状和产业链条延伸思路摘要:分析了员卩县甘薯资源利用现状、种植规模、甘 薯营养特征、地方甘薯饮食习惯、甘薯角色转换、栽培品种 及技术应用等方面,提出了员卩县作为绿色转型发展创新区, 应围绕甘薯产业素质提升、产业内部结构调整、开发前景展 望及延伸产业链条等方面,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原生态产品和 多途径提高甘薯附加值。关键词:员卩县;甘薯;利用现状;产业链条延伸中图分类号:s5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3547(2013) 16-0075-031员卩县甘薯资源利用现状员卩县地处湖北省西北部,秦巴山片区贫困地区,是全国 甘薯主产县,为湖北省甘薯生产大县之一,据湖北省员卩县统

2、 计局2012年数据显示,全县甘薯常年种植面积7 640 hm2, 年产鲜薯20.9万t,实际种植面积8 666.7 hm2,实际产量 32.5万1。主要种植区域分布在滔河流域的梅铺、谭山、刘 洞、白浪、南化、白桑以及汉江流域的杨溪、安阳、青山、 青曲、大柳共11个乡镇,主栽品种为徐薯22、徐薯18、豫 薯7号、鄂薯5号、鄂薯6号、红心王等。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质量不断提高,膳食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甘薯在日常生活中的角色也由传统 意义上的口粮作物转化为需求量日益剧增的功能保健食品1,富有地域特色的员卩阳红薯粉、红薯花粉,员卩阳三合汤、员卩阳薯条、员卩阳红薯叶酸菜,员卩阳烤薯、蒸薯,

3、员卩阳薯干 员卩阳薯面馍、面条等传统薯类小吃名扬省内外。进入21世纪,员卩县甘薯主产区的滔河流域涌现一批甘 薯加工企业,以加工红薯花粉、粉丝、员卩阳薯粉为主,包括 传统作坊式的手工员卩阳薯粉和先进的加工薯粉系列。其中鄂 鲁淀粉厂、恋家淀粉厂、员卩府薯业、员卩阳百味佳食品有限公 司及民间手工漏粉共计60余家,年加工鲜薯21万t,为市 场提供成品薯粉15万t,产值3. 6亿元,鲜薯产值2. 52亿元,仅十堰地区甘薯粉条年消费量为1.5万2万t,而地 方名吃员卩阳三合汤年消费量为5 000 to但有关提高甘薯高 附加值的技术仍很少或单一,如甘薯榨汁饮料技术、膨化食 品、面包技术、薯脯、蜜饯2技术和再

4、生生物能源技术等。同时,甘薯在员卩阳山区作为重要蔬菜,仅局限于将薯叶、薯 柄泡制或腌制酸菜,菜用甘薯的芽尖生产深加工,诸如速冻 甘薯茎叶、干制甘薯茎叶、甘薯茎叶保鲜饮料、甘薯茎叶罐 头等还是空白。另外,将薯藤晒干作为畜禽干饲料利用较为 普遍,而特色薯、药用薯、水果薯种植较少。2甘薯营养分析甘薯(ipomoea batatas lam),又名红薯、红苕。可食 部分90%,含大量黏蛋白、维生素c,维生素a也很丰富, 每100 g鲜甘薯中含能量414 kj.水分73.4%、蛋白质1. 1 g. 脂肪0.2 g、膳食纤维1.6 g、碳水化合物23. 1 g、胡萝卜 素750 ng.视黄醇当量125 n

5、g.硫胺素0.04 pg.核黄 素0. 04 mg.尼克酸0.6 mg.维生素c 26 mg.维生素e 0. 26 mg、钾 130 mg、钠 28. 5 mg、钙23 mg、镁 12 mg、铁 0. 5 mg、猛 0. 11 mg、锌 0. 15 mg、 铜 0. 18 mg> 磷 39 mg、硒 0. 48 mgo常吃甘薯能降胆固醇,减少皮下脂肪,补虚乏,益气力, 健脾胃,益肾阳,并有助于护肤美容,和血补中,宽肠通便, 增强人的免疫功能和预防骨质疏松症。甘薯中含有硒,具有 抑制活性氧的生产、防癌抗癌、抑制癌细胞繁殖的作用。同 时防动脉硬化,抗衰老。甘薯中所含黏液蛋白能保持血管壁 的弹

6、性,防止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甘薯中的绿原酸可抑制 黑色素的产生,防止雀斑和老人斑的出现,抑制肌肤老化, 减缓机体的衰老过程3。3甘薯食疗作用甘薯块根味甘,性平,微凉3,入脾、胃、大肠经,可补脾益胃,生津止渴,通利大便,益气生津,润肺滑肠。茎叶味甘、淡,性微凉,入肺、大肠、膀胱经,可润肺和 利小便、排肠脓去腐,应用于肠燥便祕。本草纲目记载 甘薯为补益药。甘薯被国内外专家认为是21世纪最理想的食物之一、 世界上最重要的可再生生物能源作物之一。世界卫生组织 (who)经3a的研究和评选,甘薯在13种蔬菜中位列冠首, 被称为'冠军菜”,而甘薯叶被亚洲蔬菜研究中心称为“蔬 菜皇后”。4甘薯品种引

7、进和技术推广员卩县农业局种植业站的技术人员在近半个世纪的甘薯 生产中相继引进推广胜利百号、徐薯18、豫薯868、豫薯403、 豫薯603、豫薯607、红心王、豫薯6号等品种。进入21世 纪,相继引进鄂薯5号、鄂薯6号、徐薯22、豫薯7号、豫 薯12、豫抗病1号等高淀粉品种。与此同时,根据市场、城 市消费需求,又引进鲜食型的鄂薯7号、浙薯132等品种, 特色型品种鄂薯8号、徐紫1号,济薯18等紫色薯品种及 菜用型品种福7-6、bc03、bc04,烤薯加工兼用型品种西农 431红心系列。员卩县属典型的北亚热带温暖湿润季风气候,年降雨量 860960 mm, 210°c的年有效积温5 19

8、0°c,无霜期246 d, 年日照时数1 900 h,是甘薯生长的最适宜区域,甘薯栽培 面积大、时间长,高产栽培技术和新品种引进、起垄技术、 配方施肥技术、覆膜高产栽培技术、贮藏保鲜技术、有害生 物防治技术应用广泛。员卩县是甘薯一年二熟制区域,春薯占 全年种植面积和产量的70%和80%,夏薯占全年种植面积和 产量的30%和20%,夏薯主要供翌年繁殖、鲜食及蒸、煮、 烤等。2011-2012年,在国家甘薯科学家马德夫先生、湖北 省农业科院粮食油料作物研究所资深甘薯研究专家杨新笋 先生的指导下,员卩县先后引进鄂薯5号、鄂薯6号等高淀粉 薯,在主产区域梅铺镇示范推广面积近2 000 hm2

9、,经测产 验收,鄂薯6号淀粉含量高达28%,鲜薯667 m2产量6 051 kg,引进的菜用甘薯bc03、bc04.福7-6茎尖667 m2产量 达到 3 147. 4、2 289. 7 和 1 726. 6 kg;每 667 m2 产值达到 10 074.70、13 848. 60 元和 7 597. 04 元4。鄂薯 6 号成为 甘薯龙头加工企业员卩府薯业定点定单专用品种,仅鄂薯6号 就为区域农民净增效1 500万元以上。 5员卩县甘薯膳 食习俗5. 1薯蝌蚪将薯干碾成面,取薯干面2. 5 kg,加水45 kg漂4 6 h后,锅中加水57 kg,烧开后,将漂过的薯面糊倒入 烧开过的锅中,反

10、复搅拌,煮熟为止,取一大盆,盛上凉水, 将煮熟的薯面糊陆续加入薯蝌蚪漏瓢(葫芦干后,锯两半, 去掉瓢,凿小圆眼,直径约0.6 cm),用勺子按压,使其均 匀漏入盛水盆中,换水12次,盛入碗中,然后浇上调味 品(蒜汁、花椒、辣椒、酸浆汁、盐、油)即可食用。5.2薯面浒外形近似北方水饺,上捏一小咀状。将碾好的薯干细面, 加水揉成团,分成小面团,捏成片,内包上馅,下锅煮熟, 加入薯叶酸菜,即食,味独特。5.3薯面刀削面将碾好的薯干细面揉成团,按扁后放在木垫板上,切成 薄扁条入沸水锅中,煮熟后,加入适量盐、薯叶酸菜和油, 其味鲜美。5. 4薯面馍将碾好的薯干细面揉团加入发酵粉,揪成小团,做成面 团或包

11、子上锅蒸,约25 min后起锅即食,色黑而有韧劲, 嚼之有味而特别香甜。5.5涮薯馍鲜薯洗净,取一铁片,用小铁钉钉成小眼,将洗净的甘 薯在铁片上来回刷,漏下的鲜甘薯汁渣加入适量盐、油、葱 花、辣椒面少许,用手拍成小圆饼形,在锅中炕熟,即食, 味可口而鲜美。5.6员卩阳三合汤将传统的手工漏红薯粉浸透后,150 g放入竹漏勺后在 牛骨汤中反复炀熟后,放入碗中,放熟牛肉若干片,然后浇 上麻辣牛骨汤,放香菜、葱花、蒜汁加水饺若干一同食用, 为员卩阳特色风味。除此之外,还有红薯面条、红薯黄酒、红薯条等膳食。处于生活困难时期滔河流域农民为变换甘薯膳食法,别出心裁地变换吃法,将甘薯膳食发挥得淋漓尽致。6存在

12、的问题和开发前景6. 1技术应用推广和产业素质提升以主产区的滔河流域为主,进行科学规划和布局,实施 地域集聚,规模化种植高淀粉型、食用加工型、色素加工型、 饮料型品种,主要为鄂薯5号、鄂薯6号、鄂薯7号系列, 徐薯22、豫薯12、红心系列及特色型的鄂薯8号、渝紫263、徐紫1号等。全面推广配方施肥、覆膜起垄、省力化等技术, 提高单产和产品质量。分村分区域定品种,推广工厂化繁育薯苗。在主产区建35个甘薯标准高产不范机械化作业(起垄、覆膜、有害生物防治、采收、整地、分 级),实施技术集成。6.2食用加工兼用型及特色薯、水果薯、菜用型甘薯布局以汉江河谷和距市场近的周边镇规划一批专业村以生 产食用型甘

13、薯和菜用型甘薯。主要以鄂薯7号、浙薯132、 豫薯12、红心系列、特色薯系列的济薯18、鄂薯8号、徐 紫1号及菜用型的福薯7-6、bc03、bc04o在蔬菜主产区重点推广菜用甘薯和适当扩大菜用甘薯 种植面积,为市民餐桌提供尽可能多的绿色放心菜,近郊发 展特色薯、水果薯生产。6.3出台优惠政策,多措并举甘薯主产区地方政府应为民谋利,大胆探索经营模式和 土地规模经营机制,加强产业的运营指导,突出抓好产销对 接,充分利用社会和民间资本,引进加工企业(包括淀粉制 品、饮料榨汁技术、面包、膨化食品、茎叶速冻蔬菜、茎叶 保鲜饮料、茎叶罐头、色素、饲料、生物能源等),提高附 加值,出台优惠政策,鼓励建立甘薯

14、家庭农场,规模化种植, 产业化经营。6. 4以科技为支撑,加大深加工研发力度县级政府和主产区域地方政府应走出去请进来,以科技 为支撑,与国家食品研究机构、省农科院、华中农业大学等 科研院所联姻,加大甘薯品种选育和食品加工研究的研发力 度,从而促进区域甘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拉长产业链条, 提高附加值。6.5举办甘薯节,利用媒介,促推区域甘薯产业员卩县滔河流域与河南、陕西接壤,素有二月二、三月三 庙会,主产区域应充分利用这一传统习俗,试办甘薯节,推 介甘薯深加工产品、优良品种展示、技术咨询、甘薯传统膳 食文化等,促推甘薯产业。综上所述,甘薯具有可种面积大、增产潜力大、投入少、 产出多、耐瘠耐旱、单位面积可食用的干物质居各作物之首 的特点,可综合利用。正如台湾权威学者陆之琳所说,甘薯 是营养最丰富、平衡的保健食品,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水 资源区应着力发展甘薯产业,充分利用甘薯资源,为人类社 会造福。参考文献1 杨新笋,周开平,程航,等.湖北省甘薯科研生产 的历史现状与对策j.湖北农业科学,2005 (5): 7-10.2 高广金,刘作斌.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