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情境铸就语文航船上的“压舱石”_第1页
优化情境铸就语文航船上的“压舱石”_第2页
优化情境铸就语文航船上的“压舱石”_第3页
优化情境铸就语文航船上的“压舱石”_第4页
优化情境铸就语文航船上的“压舱石”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优化情境铸就语文航船上的“压舱石”语文教学与其他科目相比,肩负的任务要多得 多。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及的语文学科需培养学生的 “基本的语文素养”就多达十多项。诚然,这些素养 都与语文学习密切相关,是语文教学应该关注并着力 培养的。但头绪过多,往往会造成“眉毛胡子一把抓” 的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语文教学的成效。那 么,语文的核心素养究竟是什么?换句话说,什么才 是语文这艘航船上的“压舱石”呢?对于语文核心素养,人们往往从自身学语文的感 受出发来理解,因而强调的侧面不尽相同,有的强调 积累运用,有的强调方法习惯,有的强调语感能力, 有的强调人文修养,有的强调思维品质,有的强调审 美情趣到目前为止

2、,对什么是语文核心素养似乎 尚未有一种权威的令人信服的表述。当然,这是探究 事物过程中的正常现象。那么现阶段我们该怎么做? 我个人觉得,可以从汉语的本质特点出发,抓住语文 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质来培养。而长期的教学实践告 诉我们,汉语的特征、素养的特点和情境的特质,具 有内在的关联性并高度契合,可以说,优化的情境是 语文核心素养的最佳“孵化器”。具体说来,我们的做 法主要有四点:一、以整体和谐的情境彰显汉语的“母性”,奏 响“交响乐”汉语是我们的母语,必然具有“母性”,其中不仅 有语文知识,还有见识与情意、志向与气韵优化 的情境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其中有形象,有知识,有 内涵,有美感情境中的各种元

3、素相互渗透,相互 交融。在情境中学习,学生既可以感受到母语的芬芳, 又能得到情感的熏陶、心灵的净化和人格的塑造。毛泽东主席的七律?长征是一首气势宏伟的诗 篇。诗中“金沙水拍云崖暖”和“大渡桥横铁索寒” 两句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在教学“金沙水拍云崖暖” 一句时,我用简笔画勾勒出“水拍云崖”的画面,让 学生体会到这是一幅险景,继而提出,既然看到的是 一幅险景,那么红军战士心中怎会感到“暖”呢?然 后通过录音故事,引导学生体会红军不费一枪一弹, 巧渡金沙江后的喜悦心情,理解“暖”的含义。在教 学“大渡桥横铁索寒” 一句时,我让学生看着红军飞 夺泸定桥的挂图,听着猛烈的枪炮声,想象红军强攻 泸定桥时激战

4、的场面,再引导学生按桥上、桥头、桥 下的顺序描述想象的情景,学生充分感受到了当时战 斗的惨烈和红军战士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在这样的学 习情境中,学生懂得了 “暖”和“寒”的意思,感受 到了 “暖”和“寒”透出的“暖意”和“寒气”,体会 到了诗人用词的精妙,从而获得了精神上的感召与滋 养。虽说培养语文核心素养,需要我们聚焦于语文的 关键能力,但我们不能将核心素养等同于“双基”,因 为语文核心素养具有原初性、本源性,它并不是由某 种单一元素构成的,而是带有“混沌”的性质。学生 学习母语,不同于学习外语,母语教学除了要提升学 生的语言品质外,必须引导他们体会母语的丰富内涵, 而整体和谐的情境,使语文教

5、学奏响了一曲“交响乐”, 学生沉浸其中,陶醉其间,既感受到了汉语的独特魅 力,又得到了情感上的熏陶与感染,使语文课堂成了 学生美好的心灵家园。二、以丰盈灵动的情境展现汉语的诗性,绘制“彩 云天”汉语具有诗性特点,其根源则在于古人认识世界 的态度。“观象取物” “以象喻义”的认知态度,给语 言留下的印迹必然是隐喻的、具象的,活生生的。而 一直以来象形文字的使用,也在某种程度上促使汉语 表达时呈现出重形象、重神韵的特点。这些特性使得 汉语与人的生命体验紧密相连,更抵近人的心灵,更 崇尚简约雅致,自然也就更具“诗性气质”。而优化的 情境形神兼备、情景交融、充满“诗情画意”,也就成 了展现汉语诗性的绝

6、好途径。世界多美呀是苏教版一年级的一篇童话故事,课文借一只刚出生的小鸡的口吻,叙述了它认识世界 的过程。在教学中,我们从文本特点和儿童心理出发, 让学生担当小鸡的角色,先体验小鸡睁开眼时看到的 黄颜色的世界;接着,让学生将双手的食指靠在一起 做“尖嘴”,一起“啄蛋壳”,并利用多媒体展现蛋壳 上出现不规则小洞眼的过程,且在晃动的小洞眼中呈 现蓝天、碧水、绿树;然后,引导学生凑近小洞眼观 看外面的世界;接下来,让学生像小鸡一样使劲儿“撑 破蛋壳”,并将一个多彩纯美的世界展现在学生眼前, 引导学生用小鸡的视角,说说看到的新奇美好的景 象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角色的担当,多媒体的 运用,使得学生仿佛亲历

7、了小鸡出蛋壳观世界的过程, 并在这一过程中不断获得惊讶、有趣、美好的情感体 验。这样化“文脉”为“境脉”,充分展现了文本的多 彩世界,催开了学生心田的满园花朵。我们都知道,语文课在中小学课程中占的课时是 最多的,但在上了那么多的语文课后,真正喜欢语文 这门学科的学生却不多。这对我们广大的中小学语文 教师来讲,不能不说是一件悲哀的事。无论对语文核 心素养怎样聚焦和筛选,爱母语的情感则一定是语文 核心素养的元素之一。缺少对母语的基本情感这一元 素的核心素养一定是残缺的、不完整的。诗性是汉语 的基因,也是汉语之所以能成为世界上最美语言的关 键。学生普遍不爱语文,其原因并不是汉语没有可爱 之处,而是我

8、们教师在教学中没有能将汉语的“万千 气象”展现出来。相反,枯燥乏味的、机械的、应试 性训练,不但让汉语的诗性品质荡然无存,反而令语 文变得“面目可憎”。而丰盈灵动的情境循着文本中的 线索、事件、人物、景色,将优美的文字化作绚烂的 “彩云天”,学生在情境中可以充分感受汉语的内涵与 活力、文采与气韵,以及飘逸、跃动的色彩我想, 渐渐地,学生一定会成为语言上的“美食家”。三、以言意融通的情境回归汉语的根性,锻造“主 心骨”“根”即“本”,“根性”即“本性”。汉语历史性 地保存着民族文化的踪迹,承载着我们民族独特的思 维方式,成为延续历史与未来的血脉。汉语以意会而 相连,以事理而相合,凸显出意合性。根

9、据文本内容 创设的言意融通的情境,可以在言与意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帮助学生体会作者的情感,理解文本的主旨, 并进一步引导学生探寻作者是用什么样的语言形式来 表达情意的,增强言语学习的“通透感”。老舍先生所写的我们家的猫是一篇充满情趣,充分 体现作者对家中的猫深深爱意的短文。第一自然段通 过写猫既老实又贪玩,虽贪玩却尽职,突出了猫的古 怪。为了让学生充分体会猫古怪的特点,我先引导学 生根据课文中的描写展开想象,并根据学生的回答用 简笔画勾勒出了猫的三种情态,然后抓住文中的相关 词语,采用不同的方法引导学生深入感受。比如,在 学习“尽职”这一部分时,先引导学生找出文中最能 体现猫工作尽职的“屏息凝视

10、” 一词;接着,让学生 对照着简笔画,抓住猫的眼睛、耳朵、爪子、尾巴等 描述猫“屏息凝视”守在洞口的样子;然后,让学生 亲身体验“屏息凝视”一分钟的感受,再与课文中“一 连几个钟头”进行对比,体会猫对工作的尽心、认真; 最后,启发学生读出自己的理解,这样作者笔下的猫 便活灵活现地展现在了学生眼前。在古代语文教育理论中,有一个字受到了人们普 遍的重视,那就是一一“悟”。古人所说的“悟”,通 常是指凭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对语文材料的感知、 体验,直接获得整体性认知理解的心理过程。“悟”是 一种独特的认知方式和审美体验。言与意之间的关系 十分微妙,它们既合又离,既实又虚,既理性又感性, 既浅显又深邃

11、,既隐蔽又敞亮要厘清这样的言意 关系,不用心去“悟”是难于达成的。因而对于汉语 学习来说,领悟力、悟性是十分重要的语文素养。在 教者有意识地创设的言意融通的情境中,学生更容易 发现言意之间的交汇点,从而领悟到它们之间相互依 存、相互消长、相互生发的关系。在“悟”的过程中, 学生的语感能力渐渐“生长”起来,“聚合”成语文的 “主心骨”。四、以延伸拓展的情境张扬汉语的灵性,培育“活 性肽”汉语是一种奇妙的精神造物,她从来都不是“死 的符号”而是“活的精灵”。汉语词序灵活,组合丰富, 富有弹性,变化无穷。汉语的语言之流与思维之流高 度凝合。要熟练地运用汉语,必须在语文教学中强化 表达训练。情境是专为

12、儿童学习而创设的,可以根据 教学需要灵活穿插、适当延伸,为学生的言语实践提供适宜的场景和特定的内容。而只有在 相应的场景中能恰到好处地加以运用的语言,才可能 在今后真实的生活情景中被激活并恰当运用。苏教版小语五下望月一文,语言隽永、意境 优美,饱含文化内涵。在教学作者与小外甥赛诗一段 时,我们首先引导学生反复朗读、理解课文中写月亮 的诗句,然后创设在江轮的甲板上观月的情境,通过 角色的扮演,让学生诵读、掌握文中的诗句,接着, 启发学生调动过去的阅读积累,补充学过、见过的其 他描写月亮的诗句。在对课内外咏月诗句熟读成诵的 基础上,利用投影并配以教师的语言描绘,将学生带 入不同意境的月夜场景,让他

13、们尝试着选用这些诗句 描绘眼前的景象。通过这一环节,学生不但巩固了本 课所学的描写月亮的诗句,而且使课内外两部分诗句 实现了融合,并以新的“图式”贮存于脑海之中。一个人语文素养的高低 主要看什么?当然是看 其呈现出来的语言面貌。那么一个人的语言面貌表现 在什么地方呢?我想应该看其是否张口能说、提笔能 写,出口成章、下笔成文。由此可见,语文能力一定 是语文核心素养中最重要的部分。情境的创设为语文 能力的训练提供了适宜的“土壤”和“环境”,学生在 情境中掌握的东西不再是僵死的、孤立的,而是伴随 形象、鲜活灵动的,是一种富有生长力的“活性肽”。汉语母性、诗性、根性、灵性的特点,与语文核 心素养的本源性、多维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