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地板辐射采暖中保温层厚度的探讨_第1页
低温地板辐射采暖中保温层厚度的探讨_第2页
低温地板辐射采暖中保温层厚度的探讨_第3页
低温地板辐射采暖中保温层厚度的探讨_第4页
低温地板辐射采暖中保温层厚度的探讨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低温地板辐射采暖中保温层厚度的探讨中广国际建筑设计研究院100045【摘 要】低温热水地板辐射采暖系统作为一种既节能乂舒适的新型采 暖方式,正日益广泛的应用于居住建筑工程之中。国内外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们地 对其釆暖机理、节能效果和热舒适性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木文就保温层厚 度对低温地板辐射釆暖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关键词】低温地板辐射采暖;保温层厚度1地板辐射釆暖地板结构层传热模型地板釆暖的实际传热过程是一个复杂的三维导热过程,为了便于分析, 对物理模型进行如下假设:1)无论是初始供暖还是持续供暖时,热源温度恒定, 热水流量为定值;2)传热管与埋管层材料、各覆盖层之间都有良好接触,忽

2、略接 触热阻,各层材料均为恒物性;3)两加热管之间的对称中心线看成绝热边界;4) 沿加热管轴线方向温度变化缓慢,温度梯度很小可以忽略,结构层内没有内热源, 且温度不随时间变化。根据以上假设地板辐射传热模型可简化为一个二维稳态导热过程,得到 如图1所示的传热计算单元(abcoef)o其中,ae为地板表面;of为下层房间顶棚 表面(木文主要研究保温层厚度,此模型中忽略楼板对地板传热的影响);以加热 管中心线和加热管壁面的半圆弧线abco为左边界;右边界为相邻两加热管管间 对称中心线ef; l为两加热管管间距的一半;d为加热管的管径;hl为保温层厚 度,h2为填充层(埋管层和找平层)的厚度;h为整个

3、传热单元即地板结构层的厚 度。式中:k为楼板与下层房间的对流换热系数,w•m2•kj; ta为下层房间的室内空气温度,ko2模型验证为验证模型假设及相关参数设置正确性,将cfd模拟结果与地面辐射 供暖设计规程附录a中给出的散热量进行对比。附录a1.1中加热管间距为 200mm平均水温为40°c的模型。由附录a可知,模型的计算条件为:加热管 公称外径为20mm;填充层厚度为50mm;保温层材料为聚苯乙烯泡沫塑料,绝 热层厚度为20mm,传热系数为0.041w•m-2•k-l;供冋水温差为10°c; 地面层

4、为水泥或陶瓷热阻r=0.02m2•k•w-lo根据规范可知地板辐射采暖的一般工况为:室内设计温度20cc,供回 水平均温度40°c,因此对所建立模型在2种工况下进行模拟计算。工况一:室 内空气温度为定值20°c,改变供冋水平均温度3555°c;工况二:供冋水平均 温度为定值40°c,改变室内空气温度1624cc,得到的在规范附录a1.1条 件下的模拟数据,即有效散热量及热损失,图2中,在050w•m-2范围内 为热损失,大于50w•m-2为有效散热量。以规范给出散热量为横坐标,模 型

5、模拟得到的散热量为纵坐标,得到图2比较结果,图2中3条直线分别为模拟 误差+5%、0、一 5%,由图2可知,所有点几乎都夹在一 5%+5%2条线之间 即模型数据误差小于5%。根据附录a所建立的传热模拟模型计算结果与规范中 提供的参考数据基本一致,因此我们可以运用该模型对所需工况下的低温地板辐 射供暖进行模拟计算。3模拟结果与讨论3.1cfd模拟相关参数通过上述模型数据与地面辐射供暖技术规程数据的对比,验证了模 型的正确性。建立的传热模型相关参数如下:热水流量为0.0986kg•s-l,供 冋水平均温度为313k,埋管间距为200mm、埋管深度为70mm,保温材料导热 系数为0

6、.041w•m-l•k-l,室外设计温度为272.2k,地板综合换热系数为10.1w•m-2•k-l,传热管管壁对流换热系数为 3464w•m-2•k-l,供冋水流速为0.75m•s-l,下层楼板表面综合化 换热系数为1.8w•m-2•k-lo通过改变室内设计温度、下层房间温度以 及保温层厚度,模拟在不同状态下保温层厚度变化对低温地板结构层传热性能的 影响。3.2保温层厚度对地板表面平均温度的影响下层房间为采暖房间与非采暖房间,地板表

7、面平均温度随保温层厚度变 化见图3,非采暖房间空气温度可依据室外温度及实用供热空调设计手册中 的温差修正系数推算得出。图3显示:当地板表面平均温度随着保温层厚度的增 加而增加,下层房间为非采暖较下层房间采暖,随着保温层厚度增加的增长幅度 更大。在0-25mm厚保温层范围内地板表面平均温度随保温层厚度的增加有较 大的增长幅度,保温层厚度平均每增加10mm,地板表面平均温度增加为:下层 房间为非采暖房间约增加0.21k,下层房间为采暖房间约增加0.11k;保温层厚度 在25-40mm范围内,地板平均温度随保温层厚度增加而增长的幅度有所下降, 保温层厚度平均每增加10mm,地板表面平均温度增加为:下

8、层房间为非采暖房 间约增加0.08k,下层房间为采暖房间约增加0.04k:保温层在40mm以后地板 表面平均温度随保温层厚度增长趋势较为平缓,保温层厚度平均每增加10mm, 地板表面设计温度平均温度增加为:下层房间为非采暖房间约增加0.045k,下层 房间为采暖房间约增加0.03ko通过上述分析可知在025mm范围内,地板表 面平均温度增长幅度较大,而在40mm以上地板表面平均温度增长趋势变缓, 因此保温层厚度在2540mm范围内较为合理,结合工程实际,30mm为最佳保 温层厚度。在0-60mm范围内,下层房间为非采暖房间地板表面平均温度约增 加0.72k,下层房间为采暖房间约增加0.41k;

9、由此可以看出对于下层房间为非采 暖房间的用户,对保温层厚度的变化更为敏感。3.3保温层厚度对地板表面有效散热量和热损失的影响在室内设计温度293k的情况下,下层房间为采暖与非采暖房间,散热 量及热损失随保温层厚度的变化情况见图4。2种情况下的有效散热量均随着保 温层厚度的增加呈上升趋势,热损失则都随着保温层厚度的增加呈下降趋势;在 025mm范围内,有效散热量及热损失的变化较为明显,下层为非采暖房间的 有效散热量及热损失平均每增加:lomm的变化量约为2、9w•m-2,下层为 采暖房间的变化量约为1、5w•m-2;在2540mm范围内,有效散热量及 热损失的

10、变化程度有所下降,下层为非采暖房问的有效散热量及热损失平均每增 加10mm的变化量约为0.9、3.7w•m-2,下层房间为采暖房间的变化量约为 0.5、2.1w•m-2, 40mm之后有效散热量及热损失的变化程度很小,趋于平 缓,下层房间为非采暖房间的有效散热量及热损失平均每增加10mm的变化量 约为0.4、2.1w•m-2,下层房间为采暖房间的变化量约为0.28.1.21w•m-2o由上述分析可知,在025mln范围内有效散热量及热损失的 变化较为明显,40mm之后有效散热量及热损失的变化程度很小,因此保温层厚 度在25

11、40mm范围内较为合理,结合工程实际,30mm为保温层最佳厚度。在 0-60mm范围内,下层房间为非采暖房间的有效散热量及热损失变化量分别为 7.2、32.6w•m-2,下层房间为采暖房间的有效散热量及热损失变化量分别为 4.1、18.1w•m-2;下层房间为非采暖房间的散热量及热损失较采暖房问变化 更为明显,即与非采暖房间相邻的采暖用户对保温层厚度的变化更为敏感。由图5所示,随着保温层厚度的增加热损失百分比是下降的,下层房问 为非采暖较采暖房间热损失百分比高且变化更为明显,在060mm范围内,下 层房间为非采暖房间热损失百分比约下降20%,下层房间为采暖房

12、间,约下降13%;保温层在025mm 范围内,热损失量百分比下降较为明显,下层为非采暖房间与采暖房间平均每增 加10mm分别约下降5.2%、3.6%; 2540mm范围内,其下降程度有所减缓, 下层为非采暖房间与采暖房间平均每增加10mm分别约下降2.5%、1.6% ; 40mm 之后热损失百分比的变化趋势变得非常平缓,下层为非采暖房间与采暖房间平均 每增加10mm分别约下降1.5%、1.0%;在025mm范围内热损失量百分比下 降较为明显,40mm之后热损失百分比的变化趋势变得非常平缓,因此保温层厚 度在2540mm范围内较为合理,结合工程实际,30mm为保温层最佳厚度。由 此可以看岀保温层厚度的增加有利于减少热损失,起到节能环保的效果。参考文献宋玉森,李敏,杜子琼,等低温地板辐射采暖的节能效果j低温建筑技术,2009(3): 5455.李冰.低温热水地板辐射采暖系统的特点及应用j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 学报,2013, 28(4): 45-47.3曾玲,吴永明,梁春华太阳能空气能地板供暖系统的设计与仿真卩 建筑节能,2015, 43(9): 3437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