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关注学生“微表情”随机调整教学达“少教多学”现在经常听他人谈起“微表情”, “微表情”可以反映出一个人的心理,课堂上关注学生的“微表情”,看透学生的微表情,反馈教学效果,随时调整教学设计从而提高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效率达到少教多学。古希腊哲学家、教育家苏格拉底他将教学比作“助产术”,学生就是产妇, 学习就好像艰难出生的婴儿, 而教师就是这一生产过程中的助产师。他认为学习和女人“生产”一样,是人的天性。而教师在这一学习过程中的任务就是“助产” ,在恰当的时机,给予适当的引导。 “恰当的时机”很难把握,因人而异,因“物”而异。但教师“助产”早于这一“恰当的时机” ,那是在做无用功,而且还会令“产
2、妇”疲惫不堪;反之,又会“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导致“胎死腹中”。所以对“恰当时机”的把握至关重要。教师把握“恰当的时机”,就要洞悉教学对象年龄特征,认识水平,接受能力,理解能力等,观察学生课堂的不同情绪的反应, 总结经验。当然优秀的助产师, 在把握“恰当的时机”的同时,就是对助产中量的衡量了。有的产妇助产师引导调整呼吸的同时,加以言语上的鼓励,就可顺产;有的产妇就需要助产师下手; 更有产妇需要助产师进行剖腹产手术。每个孩子都有个体特征,能自学的孩子老师就不要“下手”,能点拨的孩子老师最好省去“剖腹”,顺应自然之道,牢记教学中,进行“生产”的学生,学生可以,会,并能学。教师的作用是“助”其学,“
3、导”其学,不是代其“生产”,代其学,也不是对其反应视而不见,无所作为。与苏格拉底不谋而合的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也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我们经常说这句教育名言,告诫自己老师的作用就是“启发”。但对于“愤、悱”这一学生方面的内容却就不如前者那样深入关注了,深思“愤、悱”不就是指学生所要达到的一种心理状态吗?学生对学问已经深思,答案好像要呼之欲出, 却又不得其径这样一种心理状态。在此时老师加以“启发”,学生既可获取丰富的知识,又可让其感受成功的喜悦。“愤、悱”不就是“恰当的时机”, “启发”不就是“助产”吗?并且孔子还说:举一隅,而以三隅反。“隅”即为教师教授的内容。 不过孔子强调内容不能是
4、没有目的的教授,这一“隅”要有辐射作用。教师就是要精心设计“隅”,从而达到牵一发而动全身,学生学习的是一知识“点”,到要达到却是要掌握这一知识面。因此“少教”就是要在利用学生课堂上心理上的“恰当的时机”,运用适合的“启发”教学策略,教授四两拨千斤的“少”的内容。但达到学生“多学”这一目的。不过纵观现在国内外的大部分研究,大都放在教学内容或教学方法上,但对不同年龄段学生在课堂中的心理研究却涉及不多。每个学生在一节的不同时刻, 所表现的的心理是不同的。 他们会有思考沉睡,思考兴奋,思考倦怠等,他们也会因情绪而有不同的心理,这些心理可以外化为他们不同的神态,眼神等,我们如果能细心观察,用心揣摩,善加
5、利用,那课堂上的教学效率将是事半功倍。最近课堂上我有意识的对此进行实践。就以狮子和鹿这节课为例。 狮子和鹿是人教版第七组的最后一篇,是一篇略读课文。我引导学生读懂连接语中的要求: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自己受到了什么启发?将这两个问题作为预习作业。学生运用以前的学习方法可以解决第一个问题, 但从故事中受到的启发确有深有浅。 在课堂上,我先让学生交流预习的结果,并对他们可以独立学习的能力加以肯定。但八九岁的孩子, 极少有认真听取别人意见, 积极思考,从而“查漏补缺”这样的心理意识。因此这开课的三四分钟时间里,学生大部分是处于,无思考意识,而重表现的这一心理状态。接着我让学生说说: “在文中鹿对自
6、己的角和腿前后的态度,你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这一问题对大部分学生可以找到答案,他们会思考。这时部分学生就找到文中前期鹿对角和腿的评价,并说出各自的感受。 在此还有 30学生找到了 “摆、欣赏” “噘、皱”这几个动词, 我追问“从欣赏你体会到什么?具体说一说” 。 这时班里学生 90低下了头,余下的学生用茫然的眼神望着我,好像说:不就是鹿喜欢自己的角,还能怎样具体说?这时我就引导: 当看到有人打架,我们会走上前() ;当舞台上有精彩的表演,我们会认真() 。学生不假思索就答了出来,50注视着我,并说“欣赏”的对象是美好的东西。这时一个学生突然举手问道: “那老师我可以换成 目不转睛 吗?
7、” ,还没等我回答,另一个学生就反驳了: “不行,因为目不转睛的对象可以是好的也可以是坏的?”我带头给他们鼓掌,这时90的学生的关注我了。我就总结说:“ 目不转睛比看接近欣赏 ,它们都有被对象吸引的含义。”学生这一类比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又一位疑问道“那老师观赏可以吗?” ,全班同学用崇拜的目光看着他,并且进行积极的思考。 不行吧!但究竟为什么不行。 学生好像无从下口了,不过又不忍放弃,察此时学生的神态,有的敏思,有的苦想,有的抓耳,有的挠腮,眼睛紧紧的粘着我的身影。我只在黑板写出“观赏、欣赏” ,用三角在“观、欣”下画出着重号,问道: “可以到你梦寐以求的地方旅游,你们会非常()喜。 ”学
8、生马上知道欣有喜欢之意。接下来不用我多做解释,学生也都知道“欣赏”是小鹿带着喜欢的感情长久的看自己美丽的角。并且学生在此还学会了换词,类比这种理解词意的方法。在接下来的学习中, 95的学生都兴趣十足的运用这些方法。自主积极的学习,探究并深刻理解了文章4、5“狮口逃生”这一部分。他们找到“支”,和“立,竖”对比理解,得出“支”准确地写出鹿十分的警惕、紧张。从“撒、甩、扯、挣”等词,可以体会到鹿的长腿使其速度特别的快,但角的“精致”却导致惊心动魄,经历跌宕起伏。学生更把“灰心丧气”和“垂头丧气”对比理解,加深了对词以及文章的理解。 最后在学生与犹未尽时我加以总结:作者如何把狮口逃生描写的如此精彩,
9、险象迭生,扣人心弦?我们平时在写作文时,两三句话可能就写完了啊。 这个问题如果放在平时作文课,老师只是干讲,我想学生早就毫无兴趣了。但此时他们却仍兴趣很高。“用恰当的动词”“用一些心理描写的词”等,此时这些已经足够了,从学生嘴里出一遍,比老师教的十几遍都有效,那是他们自己的东西。在这节课结束的时候,我再次提起:这篇课文给了你们什么启示?学生有了更加深刻认识理解,这是水到渠成的, 不用老师早去掰开嘴巴往里填了。课堂上,老师花一点精力关注一下学生的心理,考虑一点学生的情绪,及时恰当的调整教学流程和教学方法,“磨刀不误砍柴工”。只依据自己教学设计, 注重自己教学流程能不能完成,教学目标能不能完成,而忽视学习对象主观能动性,无视他们心理、情绪,这样的教学往往会适得其反, “外因靠内因起作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地摊铺货合同协议书
- 卷帘设备转让协议书
- 古树公园管护协议书
- 土地承包增收协议书
- 判决执行和解协议书
- 大型商铺认购协议书
- 会计实务考试关键要点与试题试题及答案
- 2025年食品冷链物流温控技术升级与食品安全保障策略分析报告
- 2025年农村消费金融市场规模及增长前景分析报告
- 2025年儿童饮料市场新型甜味剂应用安全研究报告
- 护士助教面试题及答案
- 《分布式存储技术》课件
- 智能化施工流程改进技术措施
- 食品安全管理制度12项餐饮类
- talentq逻辑测试题及答案
- 员工职业道德与法律意识培训
- 顶名注册公司协议书
- 脑病个案护理完整方案
- 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日益重要的国际组织》
- 泥水平衡顶管施工工艺详解
- 医学知识进小学生讲座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