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论语》中“孝”的十年回顾_第1页
关于《论语》中“孝”的十年回顾_第2页
关于《论语》中“孝”的十年回顾_第3页
关于《论语》中“孝”的十年回顾_第4页
关于《论语》中“孝”的十年回顾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关于论语中“孝”的十年回顾【摘要】百善孝为先,孝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 根。“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尊老爱幼的优良传统本来就是是中华民族的美德。而 孝文化则是中华文化闪耀在世界文化之林中一颗闪耀 的瑰宝。本文主要回顾这十年中有关“孝”的文章, 具体阐述了孝的主要内涵;以及如何行孝,怎样很好 的行孝。最后,让人们深刻理解孝,并从生活中进行 践行。【关键词】孔子论语孝【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 号】2095-3089 (2016) 06-0206-01中华民族关于孝的文化博大精深,它初具雏形成 于西周时期,成熟于孔子所在时期,经过后代人们一 点点的完善、积淀,最终

2、,形成了中华民族独有的文 化精神体系。一、孝的含义据史料记载,我国商代早就出现了 “孝”字,距 离今天已经有了很多年历史。在金文中,“孝”字, 由“老”与“子”组成,结构搭配上,可以看出是一 个孩子背着一位老者。表现出一种侍奉老者的形象。 作为中国有名的儒家经典一一论语,其中,“孝” 出现了 17次。尤其是在前十章,均都涉及到“孝” 的美德。因此,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1. 孝在敬养,孝是有层次性的古语:“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动物都 有一颗感恩父母的心,更何况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 呢!小戴记?祭义有云:孝子之有深爱者,必有和 气;有和气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综上所述,孝

3、表现为:首先,要养亲,敬亲。王 璐的儒家孝思想的主要内涵及当代价值中有有体 现,例如:该文提出论语?为政:子游问孝,子曰: “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 何以别乎? ”其次,孝敬父母时,在敬亲的基础上,要和颜悦 色,善始善终。程艳芝的论语中“孝”的思 想探析中提出:论语?为政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 再次,在悦色的基础上做到无怨。也是在韩高良 的析论语中的“孝”中提出:论语?里仁“事父 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而不违,劳而无怨。”2. 孝在不忧,孝要让父母安心孝经有云: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 孝之始也。作为人女,要爱

4、护自己的身体,拥有健康 就是对父母孝道的开始。孝经:立身行道,扬名于 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孝顺父母就要从爱惜自 己的身体这种小事做起,不要让父母因为自己的身体 健康而担忧。进而自己再努力学习,工作。二、如何行孝1. 要继承父志,父道王璐中的“儒家孝思想的主要内涵及当代价值” 提出子承父志,实现长辈未竟的遗志。例如:论语? 学而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 于父之道,可谓孝矣。”这里的“三年”是虚指,指很 长的时间,有可能是一生。这是一个自觉性很强的过 程,需要很大的毅力。”2. 要以礼祭祖先李振坡论语之孝孔安国传:“以念祖德为孝, 以不骄慢为恭”。中提出孝的使用范畴,是在供奉

5、先祖 时出现的。”还有论语?为政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 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 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可谓孝矣。” 6这里的“无 违”指不要违背礼的规范。父母活着时,要按礼侍奉 他们;父母去世后,要按礼埋葬他们,以后要按礼祭 祀他们。”可见祭祀祖先的重要性。3. 要仁爱他人亲情关系是人伦关系的核心;我们要把这种对亲 子的“孝”扩张为"忠恕之道”,“忠恕之道”是“孝” 的最高体现。“忠”主要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恕”,主要指“己欲利则利人,己欲达则达人。”4. 委婉劝谏孔子在倡导人们要''

6、敬爱”父母的同时,提出了子女可向父母谏铮的意见可作是家庭中民主思想的 一点体现,也可说是时代的进步与升华。论语?里 仁中有: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 劳而不怨。父母有过错的我们要讲究方式方法,不要 任性,语言粗鲁,即使父母做错了,也要平和自己的 心态。曾子事父母所说:“父母之行,若中道则从, 若不中道则谏。”孔子生活的时代,家长的权威和尊 严是占统治地位 的,在 家庭中是没有“民主”可言 的。在这种情况下,孑l子能提出“事父母几谏”的 建议,应 该说是一种历史的进步,也是孔子“孝”论 中的又一闪光点。三、行孝的价值1.孝的社会政治作用论语一学而中有子的话:“其为人也孝弟,而 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对“孝”的社会政治作用的坦率而明确的说。5因此, 忠 君便是孝亲的扩大,可 以移“孝”为“忠”,由“孝亲”而“尊君”。冯友兰说过:“战国诸子,及其成家之时,无不谈政治。”这是从另一种方式阐述了孝 的政治思想渗透在各个思想角落。2.孝是德、仁之本杨振华的阐释孔子的“孝”论,“孝”是“仁”的基础。在孔子看来,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 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