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高教育的理念及创新教育教学方法的探讨_第1页
乐高教育的理念及创新教育教学方法的探讨_第2页
乐高教育的理念及创新教育教学方法的探讨_第3页
乐高教育的理念及创新教育教学方法的探讨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乐高教育的理念及创新教育教学方法的探讨    周青正摘 要:科技发展日益迅速,培养具备科技创新思维的人才尤为重要。乐高(lego)教育着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世界各国的教育者在不断的教研中,合作开发研究出一轮又一轮新的教研成果。目前在国内,很多的学校和校外培训机构都将乐高教育纳入本校课程体系之中。本文主要分析目前乐高教育发展状况、理论基础和教学方法,并进而提出可改进的教学及教研的新方法。关键词:乐高教育;mod软件一、乐高教育的发展状况(一)乐高教育的起步乐高教育属于乐高集团,1980年在丹麦成立,旨在为全世界的教师和

2、学生提供内容丰富、具有挑战性和操作性的学习工具和教学解决方案,涵盖了技术、科技、数学等学科,既可以作为课堂教学,又可以作为课外活动和技能培训,帮助孩子学习逻辑关系、空间结构等。(二)乐高教育现状目前乐高教育出了很多课程套装,比如nxt系列、wedo系列、ev3套装等,同时举办了很多机器人比赛。目前比较大的比如世界机器人奥林匹克竞赛和机器人世锦赛,另外由电化教育馆和中国科协等机构举办的比赛也日益增多。二、乐高培训的理论基础(一)建构主义理论乐高培训以建构主义理论为基础,核心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及动手能力,在实践中快乐学习,激发学生对课堂的兴趣和欲望。(二)4c教育理论4c(connect-联系

3、、construct-建构、contemplate-反思、continue-延续)。三、当下乐高教育的主要课堂结构现如今很多的乐高课堂都采用了模块套装进行上课,优点是已开发了多种课程,并且各个项目都具备搭建图纸,并在4c教育理论的基础之上,老师直接进行改编和延伸即可。这样可以大大缩减老师备课所用的时间,也能更关注课堂的其他方面。尤其在幼儿阶段的课程,孩子需要通过乐高认识数量,颜色,小动物或者一些生活中的事物,借助已有的图纸能够快速便捷的确定每节课的内容。但是这样的课程结构也有弊端,尤其到了少儿阶段学习,很多图纸都是很多年前的一些教育者开发的,不仅内容老化,有的孩子甚至已经接触了类似的一些搭建结

4、构,另外也跟不上器材的更新速度,出现了器材短缺或者新器材闲置的情况。此外,乐高器材价格不便宜,很多学生家中不会大量购置,也很难在家中实现课程的“延续”。新兴互联网时代为我们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难题,目前很多的电脑软件或者手机app,功能非常强大,可以提供各种乐高零件或者场景。其中电脑端的模型设计软件非常多,如乐高官方出的lego digital designer,可以很便捷地在三维环境下搭建作品,导出对应的图纸以展示搭建过程,其缺点是缺少一部分的较新零件,目前乐高官方也停止了更新。又比如乐高零件代理商brinklink在2016年推出的studio2.0,可以很好地进行搭建,并渲染自己的作品,图纸

5、导出方面也优化很多。以下将讨论模型搭建软件对教学的帮助。(一)更好更快地帮助教师完成作品设计教师可以通过软件搭建更好的设计新作品,解决了教学零件不够的问题,节约了成本。更快捷更清楚地设计课程项目,也解决了反复拆解器材、寻找零件、更新结构造成的搭建时间长的问题。(二)教师能够对自我专业进行提升由于不受器材限制的软件,教师可以任意构思,把现实生活中的实物抽象化之后,再用乐高零件进行填充。很多情况下,教师在乐高专业上都是停留在使用图纸教学,在图纸之上再去完善课堂的结构。通过这样的教学过程,教师可以熟悉零件使用,但是会比较局限思维,只能停留在已有的项目上,老师会难以提升自我专业素养。在模型搭建软件上,

6、教师可以还原最简单最本质的零件,从最基础的构建起,并多角度完善自我专业素养。达到看到实物即可以构思,构思后即可以在电脑搭建。(三)方便学生在家中没有实物也能进行搭建目前很多孩子家长不会购置大量的乐高零件,导致这部分学生在家中无法实现课程延续,只能在周期较长的乐高课程中接触零件。但是目前绝大部分家庭都是有电脑的,孩子可以在模型搭建软件中,回顾课上知识。也可以把自己的设想做出来,再去找零件搭建。四、对当下乐高教育课堂的启示使用模型搭建软件,乐高培训教学模式的创新体现为:授课形式由指定项目转为参与式;学习方式由个体参与学习转为探究性学习;学习过程由传统课堂学习转为反思式做中学,最终形成 “培训研讨应用创新”的一体化教学模式。同时,课堂评价机制的转变,重视多元评价与过程评价教育评价,在于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对教学质量进行评估。乐高培训多采用作品评价、过程评价,强调合作、共享、互助,强调创新教育,培养创新精神。此外,作为教师,要引导学生敢于想他人之未想,做他人之未做。这样他们的创新欲望就会被激发起来,也就培养了学生创新的兴趣。而兴趣是人的精神對特定对象或某种事物的喜爱和趋向,是人在探索、认识某种对象的活动中产生的一种乐趣。这种乐趣能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