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问》与《山海经》鲧禹治水之对比研究_第1页
《天问》与《山海经》鲧禹治水之对比研究_第2页
《天问》与《山海经》鲧禹治水之对比研究_第3页
《天问》与《山海经》鲧禹治水之对比研究_第4页
《天问》与《山海经》鲧禹治水之对比研究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天问与山海经鲧禹治水之对比研究    陈祺摘 要:天问与中国神话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其中所提出的问题大都与神话相关,而这些神话大都可以在山海经中找到相关记载。鲧禹治水的神话正是其中之一,两者对于这一神话的记述在内容上基本是相同的,但在表现方式上,屈原着重突出了鲧禹两位神话人物的人性,表现出了屈原对于历史的认识和思考。关键词:鲧禹治水;天问;神话;人性天问是楚辞中最为雄奇壮丽,却又最难懂的一篇。全诗今存373句,共173问。屈原在诗中对天文、地理、自然、社会、历史乃至文化生活进行了深刻质问。天问这一长诗流传至今已两千余年,其中涉及中国上古神话的内容

2、可看作一部神话大纲。众所周知,中国古籍中保存神话最为丰富并且完整的,非山海经莫属,而天问当中的神话大都能在山海经中找到相关记叙,这有利于我们考证和研究天问。本篇主要就天问当中关于上古神话“鲧禹治水”的诗句同山海经原文进行对比研究。一、天问中的鲧禹治水天問文理杂乱,王逸言:“屈原放逐,彷徨山泽,见楚有先王之庙及公卿祠堂,图画天地山川神灵及古贤圣怪物行事,因书其壁,呵而问之。楚人哀惜屈原,因共论述,故其文不次序云尔。”此说是否属实,我们也无从考证,但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认同。也有人主张天问之所以文无次序是因为错简颇多,如能复原,自然会便于理解。目前关于天问的整理版本颇多,今按苏雪林版。天问中鲧禹治水的

3、传说整理共八简,每简四句,如下:不任汩鸿,师何以尚之?佥曰何忧,何不课而行之?鸱龟曳衔,鲧何听焉?顺欲成功,帝何刑焉?永遏在羽山,夫何三年不施?伯禹腹鲧,夫何以变化?阻穷西征,岩何越焉?化为黄熊,巫何活焉?咸播秬黍,雚莆是营,何由并投,而鲧疾修盈?纂就前绪,遂成考功,何续初继业,而厥谋不同?禹之力献功,降省下土方,焉得彼涂山女,而通之于台桑?闵妃匹合,厥身是继,胡维嗜不同味,而快鼌饱?帝尧时,中原洪水泛滥,时间长达二十二年。帝尧召集四岳和在朝诸侯,众人推举鲧治理水患,而尧虽觉得鲧无法胜任,却也没有更合适的人选,便令鲧治水。2这是屈原的第一个疑问:为何用人而疑,而既然只有鲧可用,为何又不让鲧试着

4、去做?鲧用障水法,就是以泥土填塞洪水,但水越涨越高,历时九年未能平息洪灾,于是鲧被困在羽山,三年未施刑罚。鲧的精魂不死,在羽山孕育出他的儿子禹。这就是屈原接下来的疑问:鲧若为恶人,又何德何能感化鸱龟相助?如果他顺从了大家的意志,为何又要被囚羽山多年?禹从鲧的腹中生出后,继任治水之事,治水的方法又有怎样的变化?“阻穷西征,岩何越焉?”一句,游国恩先生主张是在说后羿前往昆仑之墟一事。鲧的尸体化作黄熊,越过穷山的岗岩去到西方。屈原问:西行的路艰难险阻,他是怎样穿过那重重障碍呢?既然鲧已化身黄熊,那么巫师又怎样让他复活呢?之后作者言禹平治水土,万民皆得耕种黑黍于雚莆之地,尽为良田也。既然禹已治水成功,

5、为何还是不能改其父之恶名,鲧仍然归并于四凶当中呢?禹继承父业,终是不负众望,相传禹治水时途经涂山,见九尾白狐,是祥瑞之兆。是以有涂山之女名曰女娇,同禹在台桑一地结合。那么这涂山之女是从何而来呢?最后两句众说纷纭,游国恩先生解“闵妃匹合”为继承者,是说禹忧愁家室未成,后继无人,是以与涂山之女成婚,以繁衍子嗣。那么为什么不长久相处,却新婚作别呢?下两句以饮食为比喻,所说的也是此事。至此,天问中关于鲧禹治水的内容实构成了完整故事:尧命鲧治水,鲧虽获助力而无功,帝杀鲧。鲧腹生禹,禹治水成功,立业成家。二、山海经中的鲧禹治水山海经中关于鲧禹治水的记载甚为完整,基本上包含了整个神话故事的背景和发展。天问中

6、所提及的人物或是事件,都能在山海经中窥一斑而知全貌。山海经·海内经:“黄帝生骆明,骆明生白马,白马是为鲧。”鲧便是大禹的父亲。此处的白马,袁珂先生认为便是单纯的动物白马,但山海经·大荒北经有黄帝后裔白犬之谓,故“白马”、“白犬”可能是同一神话的分化。所以在山海经中鲧既是黄帝孙,也是天神。书中又:“洪水滔天。鲧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帝令祝融杀鲧于羽郊。鲧复生禹。帝乃命禹卒布土,以定九州。”“禹、鲧是始布土,均定九州。”郭璞引开筮注:“鲧死三岁而不腐,剖之以吴刀,化为黄龙。”在山海经当中,祝融杀鲧于羽山,而鲧尸体三年不腐,最终禹被剖腹产出。禹和鲧“布土”,最后平定水患。

7、布土又称敷土,意为分布,展开。又山海经·大荒北经:“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先槛大逢之山,河济所入,海北注焉。其西有山,名曰禹所积石。”大禹曾疏通积石山而导引黄河水,故称为禹所积石山。所以大禹采用的治水方法是导流,这终于让中原摆脱了水患。山海经·大荒北经还有“共工之臣名曰相繇,九首蛇身,自环,食于九土。其所歍所尼,即为源泽,不辛乃苦,百兽莫能处。禹湮洪水,杀相繇,其血腥臭,不可生谷;其地多水,不可居也。禹湮之,三仞三沮,乃以为池,群帝因是以为台。在昆仑之北。”禹还杀相繇。禹最后以相繇地为水池,诸帝便以其土筑台,地点在昆仑之北。山海经中关于鲧禹治水的记叙大都属于片段式的,并没有完整

8、的连接起来。原因有二:其一,山海经非一时一人之作,是古时社会生活的集大成者,就如一本词典,你要了解故事的全部内容,只能一个字一个字的查阅;其二,其文涉及历史、地理、民族、宗教诸多内容,并非只是单一的神话记录。我们不妨从上述片段中拼凑该神话情节:皇帝孙鲧窃息壤治水,因为不遵守天帝之令被处死。鲧死而不腐,腹中有禹,剖而出。禹遍治九州,疏导水道,并惩罚不臣,最终成功。三、天问与山海经鲧禹治水之对比(一)两者所出同源在整理完天问与山海经各自关于鲧禹治水神话的记载之后,我们很容易发现两者其实是所出同源的。鲧禹治水乃是中原上古传说,在经过整理之后基本可以勾勒出一个完整的故事。而山海经同天问中的故事情节大体

9、上一致,表明这两本书当是该神话的两个记叙载体,又姜亮夫先生指出:“屈子传夏史最具,亦楚旧史也。”故其源当是楚地。(二)两者本位不同天问中的鲧禹治水是人事,叙述笔调偏向历史故事;山海经中的鲧禹治水接近神话,其笔调天马行空。首先,天问中的鲧是一个不被信任,却又不得不去治水的臣。鲧失败后被囚羽山多年,在其子治水成功之后,仍被归于“四凶”。情节中君臣之道毕现,而屈原对于此事的质问,有意将鲧至于被害者的地位上,所拷问的疑点亦多从人事入手。虽然天问中亦涉神幻情节,但并非其主流,且为屈原所质疑。其次,天问中所问禹事乃是其治水方针和家室,亦为人事。但在山海经中,“鲧”就是一个神,他是黄帝孙。虽然山海经有鲧被杀

10、的详细情节,但无论是“息壤”,还是鲧死而不腐、禹从腹生、相繇形象等,皆极尽想象,当属神话。至于禹,山海经中完全不提其家国人伦,帝和禹、鲧的联系虽有明显世系的描述,但其中夹杂了大量神话内容,显然不可以看作历史记录。天问中关于鲧禹治水的情节,大都与山海经中的记叙相互印证,故事基本一致,两者应该同源:都是一个产生于楚地的,关于鲧禹抗洪的故事。但天问中对于鲧禹治水偏向以歷史的角度来记述,并对旧说和神性发出了质疑。这样的质疑在古时是具有突破性的,这或许出于屈原放逐之际的思想感情,但这样的思考却是天问的闪光点之一。而山海经对鲧禹治水的记叙简明扼要,却又奇幻瑰丽,充满想象。可以说山海经所要说的是神救世人的故事,而天问则是人类英雄同水患作斗争的故事。参考文献:1王逸注.楚辞章句:卷3.天问,四库全书本.2苏雪林.天问正简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