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组歌》分析报告_第1页
《长征组歌》分析报告_第2页
《长征组歌》分析报告_第3页
《长征组歌》分析报告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长征组歌分析报告    崔志+陈晨【摘 要】2016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5周年。本文是继2011年作者发表的长征组歌中国红歌系列研究之一后,对长征组歌进行再次较为系统、全面地分析,从其创作的民族性特点、音乐本体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整理。此为中国红歌系列研究之二,谨以本文为中国共产党建党95周年献礼。【关键词】长征组歌;民族性;本体:j604 文献标志码:a :1007-0125(2016)11-0088-01一、浓厚的民族性音乐作品(中西合璧的乐队编配)长征组歌中的编配使用的是以管弦乐为主的中西合璧的乐队。在配器上,曲作者在一些富于风土民情的音乐段

2、落中,乐队编制混合使用了中国民族乐器来丰富表现的色彩,使用了锣鼓、唢呐、竹笛、横箫、板胡、二胡、琵琶、三弦等民族乐器音色。如:在第一段的中断过门用二胡和琵琶演奏,形象地表达了群众对工农兵的依依惜别之情。在第二曲中,用土棒子急促地敲,表现出乐曲的紧张感。第五曲中的川剧音乐,用铙和马锣敲击强化节奏,用来渲染气氛。在其他曲中,运用了各种民族打击乐器,如:芒锣(云南傣族)以及陕西秦腔用的低音板鼓、五音鼓、中堂鼓、板,等等。在配器形式上,在民族乐器突出的地方,管乐器避让。这样更能显示出中国民族的风格,而且管乐器音质不适合表现抒情、优美的旋律,二胡等民族乐器与弦乐器合作,不仅音色上融合,而且抒情性很强。值

3、得一提的是,乐曲将唢呐和竹笛作为旋律声部,管乐器作为伴奏乐器,这样突出了民族乐器的特点,也避免了民族乐器与管乐器的冲突。二、音乐本体结构(一)速度变化速度是展现一首乐曲情绪变化的手段,不同的速度对比是体现乐曲特征的主要方面。在长征组歌中采用了不同的速度对比,列表如下:从整体来看,首先,长征组歌每段的速度都遵循着长征这一史实,每段都有联系,都是由慢速迂回向快速进行。这首作品的速度布局,满足了长征发展的需要,淋漓尽致地表现出长征进程的每个阶段,符合了事物螺旋式发展的逻辑。其次,“从速度的快慢先后上看,全曲是由慢逐渐曲折向快速进行;内部有两个板块,每一个都是由慢速逐渐向快速进行。这种由慢渐快的速度布

4、局与我国套曲中散-慢-中-快-散速度布局一脉相承。”因此,速度上不仅表现长征的整个过程,也体现了民族性特点,具有传承的意义。(二)演唱形式长征组歌每个乐章的演唱形式都不同,用不同的演唱形式形象地塑造长征过程,每个乐章的安排都具合理性和严谨性。列表如下:如:在文章的第一曲中,作者并没有将乐曲写成英勇抗战的画面,而是描写“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工农红军被迫告别乡亲父老,放弃根据地,战略转移。第一乐曲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由混声四部合唱,以舒缓深情的方式来表现别离故乡的恋恋不舍之情;第二部分以女声二部深情柔和合唱来表现恋恋不舍的情绪,用革命根据地采茶戏的音调和模仿复调的手法烘托出惜别之情;第三部分回

5、到混声四部合唱,演唱形式坚毅、自信,由前两部分的惜别和无奈的心情转变为自信、悲愤的情绪,这样的演唱形式变化表现出人们对革命胜利的坚定信念。第二曲由混声合唱与轮唱形式呈现工农红军冲破重重险关,“围追堵截奈我何,数十万敌军空惆怅”的战略英姿。歌曲刚进唱,用二部合唱来完成,到第二句转为齐唱,一种节奏的形式,一种速度并且一气呵成,充分表现出红军在面临数十万敌军围堵时展现的拼搏精神。第三曲遵义会议方光辉用模仿复调的手法,在女声二重唱领唱的时候,把苗族和侗族的特色运用其中,展现出“苗岭秀,旭日升,百鸟啼,报新春”的景象。第九曲报喜先用女高音领唱,唱出对红军的怀念,接着是女声合唱与领唱进行轮唱,进一步加深了怀念之情。然后又用不同的演唱形式,讴歌了红军的英勇气概。长征组歌虽然形式多变,但层次清晰,衔接自然,更形象、充分、具体地表现出长征的过程。参考文献:1何丙瑞.不朽的历史诗篇论长征组歌的艺术创造d.河南大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