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青年理想信念教育再思索_第1页
新时期青年理想信念教育再思索_第2页
新时期青年理想信念教育再思索_第3页
新时期青年理想信念教育再思索_第4页
新时期青年理想信念教育再思索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新时期青年理想信念教育再思索摘要理想信念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是 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基础。大 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重视和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 育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本文就新时期大学生理想信念教 育的内涵、现状及其成因做了进一步阐述,并对加强大学生 理想信念教育的具体实施途径和方法进行了探讨。关键词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问题;对策理想信念教育,是邓小平同志思想政治工作理论中反复 阐述的突出重点。当代大学生是祖国和民族的希望,他们的 理想信念如何,直接关系着党的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兴衰 成败。目前,大学生的理想信念状况主流是积极的、健康的; 但是,伴随着当代大

2、学生在理想信念方面日益多元化的倾 向,部分大学生对社会主义信心不够坚定,对社会主义前途 存在模糊认识,某些消极、落后的政治观点、价值观念和各 种错误思潮在大学生中还有相当的影响力。因此,加强大学 生理想信念教育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构建社会主义和 谐社会的迫切要求。一、正确认识和把握新时期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内涵1、“理想信念”是一个综合性的新概念。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 见(以下简称意见)中确认并突出强调理想信念教育是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这里所指的“理想信念”实际 上是一个综合性的、在进行理想信念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 具有中国特色的新概念。首先

3、,"理想"和"信念”属于同 一类精神现象,密不可分。理想的确立是信念形成的基础, 信念是对理想的支持,没有信念,理想就可能发生动摇;其 次,由于我国特定的语言语意习惯,在使用这两个概念时往 往不特意加以区分。2、对新时期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层次区分的理解。意 见将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区别为两个层次:一是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信念,二是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信念。 大学生今天为实现共同理想而勤奋学习和工作,就是在为实 现远大理想创造条件;决心为实现远大理想而奋斗,就必须 脚踏实地地为实现共同理想而努力奉献。二、新时期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面临的挑战1、中国社会发展变革给大

4、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带来的挑 战我国正处在改革的攻坚阶段和发展的关键时期,伴随着 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多样化、社会生活方式多样化、社会组 织形式多样化,青年大学生的思想观念、社会构成、行为 方式的多样化也日趋明显,青年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着大量的 新情况、新问题。同时我国社会存在的一些现实问题,包括 一些深层次的理论问题(如腐败问题、贫富差距问题等)。2、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挑战,给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增 加了难度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深刻影响着 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促进人们思想观念的巨大转变。由于政 治、经济、文化相互依存,互为载体,西方资产阶级的世界 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政治观、人权观、金钱

5、观等将不可 避免地"侵袭”、”毒化”和影响人们的思想,使部分人理 想淡化、信念动摇、价值观扭曲,也给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 增加了难度。三、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方略1、大力倡导艰苦奋斗的精神'为什么我们过去能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奋斗出来,战 胜千难万险使革命胜利呢?就是因为我们有理想,有马克思 主义的信念,有共产主义信念。”在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现 代化建设的今天,缺少政治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青年大学 生,面对社会现实中的困难、矛盾或者个人抱负的波折,往 往对理想信念产生困惑,失望甚至抛弃理想信念而随波逐 流。这充分说明理想信念教育必须与艰苦奋斗教育结合进 行。2、转变

6、教育观念,构建多渠道、多层次、全方位的教育体系(1) 从教育观念和体制上看第一,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与实践,增强理想 信念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紧密结合时代发展要求和大 学生思想实际,逐步实现教学方式方法多样化、实践教学规 范化和教学手段的现代化。第二,加强队伍建设,完善寓教于学的理想信念教育体 系。构建高素质的理想信念教育工作者队伍,完善大学生理 想信念教育工作队伍的选拔、培养和管理机制,为加强和改 进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2)从教育 内容上看一是突出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的“三观”教育,用马 克思主义理论构筑青年学生强大的精神支柱;二是广泛进行 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的民族精神教育,在青年学生中弘扬 爱国、爱党的主流精神;三是加强以公民基本道德教育为基 础的道德教育,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强化青年学子的道德 意识;四是明确以青年责任为根本出发点的大学生主体意识 教育,增强青年学子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参考文献:1 刘建军,曹一建思想理论教育原理新探m.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2 戴胜利.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比较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3王荣发党旗下的追求m. ±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 社,200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