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创通气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重症呼吸衰竭临床护理_第1页
无创通气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重症呼吸衰竭临床护理_第2页
无创通气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重症呼吸衰竭临床护理_第3页
无创通气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重症呼吸衰竭临床护理_第4页
无创通气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重症呼吸衰竭临床护理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无创通气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重症呼吸衰竭临床护理【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无创通气治疗老年慢性阻 塞性肺疾病合并重症呼吸衰竭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选取 我院于2012年6月到2013年5月收治的43例老年慢性阻 塞性肺疾病合并重症呼吸衰竭患者,在专科护理人员的精心 护理下,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无创通气治疗,观察患 者病情变化。结果 所选取的43例患者中,25例患儿临床症 状明显改善,paco2降至80mmhg,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5& 1%。 结论在采用无创通气对患者实施治疗后,由专业有经验的 护理人员对患者实施严密护理措施,并观察患者病情,便于 及时采取有效护理措施,可有效提高临床

2、治疗效果,值得推 广应用。【关键词】无创通气;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症 呼吸衰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为慢性呼吸系统出现阻塞性通气功 能障碍,严重影响正常的呼吸功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 呼吸衰竭,发展到终末期会出现较高的致死率,为临床一种 常见的危急重症。笔者选取我院于2012年6月到2013年5 月收治的43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重症呼吸衰竭患 者,现将其治疗效果以及护理效果分析如下。1资料与方法1. 1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2年6月到2013年5月 收治的43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重症呼吸衰竭患者, 男23例,女20例,年龄为72-86岁,平均年龄为79±1.3 岁,

3、重症呼吸衰竭标准:pac02升高(80mmhg , lmmhg=0. 1333kpa)伴严重的酸中毒(pii值w7.20)。患者均 出现昏迷、昏睡以及嗜睡等不同程度意识障碍,可自主进行 呼吸,痰液较少,无休克与气胸等并发症。所选取的患者均 拒绝接受气管插管有创正压机械通气(ippv)治疗。1.2方法 给予患者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辅助进行通气 治疗,ipap 治疗水平为 16-24cmh20 (lcmh20=0. 098kpa), epat范围为3-5cmh20,氧流量控制在每分钟3-8lo所选取 的患者均接受营养支持、化痰、平喘以及抗干扰等综合性治 疗。在机械通气前、通气后分别于l-2h、4-6

4、h、12-24h对 患者进行血气分析。在机械通气治疗过程中,对患者的意识、 血氧饱和度、血压、心率、气道分泌物变化进行观察。2临床治疗效果给予患者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辅助通气治疗 4-6h,其中20例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pac02降至低于 80mmhg, ph值超过7. 25,患者意识障碍明显好转;5例患者 意识以及血气明显改善,但对患者的大便血氧饱和度、以及 患者生命体征进行监测,可见在其稳定状态下,需继续对患者实施通气12-24h,可见pac02降至低于80ininhg,患者临 床症状明显改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58.1%; 18例患者在 实施bipap辅助通气4-6h之内,

5、患者的ph值、pac02、心 率、血氧饱和度、呼吸困难以及意识等状态进一步恶化而放 弃bipap实施辅助通气治疗。3护理3.1治疗环境所选取的患者均在护理监护条件下(最 少包括监测脉搏血氧饱和度、血气、生命体征,吸引设备), 给予患者实施bipap辅助通气治疗,医护人员首先应认识以 及了解无创机械通气nppv,引导患者如何应用nppv治疗, 协助患者进行正常的咳嗽排痰工作,监测漏气、人机协调性, 同时医护人员应具备处理以及诊断nppv的能力,由经验的 专业医护人员对呼吸机工作情况进行监护同时对患者的身 体症状等情况观察1。3.2呼吸机准备以及安装面罩在治疗前,对呼吸机功 能以及电源进行正常检查

6、,确认呼吸回路管理以及呼吸机清洁,保证其处于正常使用的备用状态;将床头抬高30。卧位,头部略向后仰,对患者的口鼻腔部位进行清洁,选择合适的面罩,固定好面罩位置,以无明显漏气的最小张力为最适宜 的松紧程度,同时必须保证面罩舒适度以及密封性,防止面 部皮肤以及鼻梁受到压伤。将输氧管从面罩盖输氧孔介入, 氧流量控制在每分钟3-8l2 o3.3监护呼吸机工作以及患者病情变化 选择bipap s/t 模式对患者实施同期治疗,对于有过呼吸机治疗历史患者, 可将ipap水平直接调整到患者可耐受的最高通气支持水平 即治疗水平(16-24cmh20), epap为4-5cmh20;第1次接受 呼吸机治疗的患者,

7、可先采用适应性调节方式:ipap水平从 4-8cmh20开始,待患者对药物具有耐受性后上调剂量到治疗 水平,约每10-20分钟可将剂量逐步上调2cmh20; epap水 平控制在4-5cmh20水平,尽量保护患者的正常呼气运动功 能,有利于呼吸机送气治疗。一般医生口头直接下达医嘱之 后,医护人员口头进行复述,无误后调整参数,并详细记录 参数,将这些具体内容告知每班值班人员。如呼吸机报警, 可对气道分泌物、呼吸机管理脱落以及扭曲情况、面罩松弛 漏气等方面进行检查3。3.4并发症护理实施bi paps呼吸机对患者治疗后主要 并发症为面部皮肤坏死溃疡、胃胀气、呼吸道分泌物潴留等。 导致bi paps

8、治疗失败的关键为呼吸道痰液潴留4。本组2 例患者实滋负压充分吸痰后患者临床症状明显好转,18例治 疗无效的患者可考虑与呼吸道痰液尿潴留有直接关系。在临 床治疗期间,气道出现湿化,应给与患者定期拍背翻身护理, 引导患者进行间歇性咳嗽,可显著提高无创同期治疗的成功 率。本组患者中6例患者出现胃胀气,取半卧体位,ipap压 力控制在低于24cmh20,其中3例严重患者在接受胃肠减压 治疗后,胃胀气明显缓解。所选取的患者中出现2例面部疼 痛、红肿,主要原因为面罩固定过紧,可适当放松固定带, 患者应保持正确睡姿,避免面罩受到压迫,红肿可自行消退 5。参考文献1 吴文娅无创通气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 重症呼吸衰竭的护理分析j.吉林医学,2012, 33 (32): 7127-7128.2 薛峰,李锋,沈大跃.bipap联合尼可刹米针治疗老 年重症aec0pd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j.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2, 64 (10): 745-746.3 梁智雄,胡松,罗琳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临床研究j.内科急 危重症杂志,2010, 63 (6): 5423-5424.4 冯学威,高欢,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