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设计葬礼乃素质教育有益尝试_第1页
自我设计葬礼乃素质教育有益尝试_第2页
自我设计葬礼乃素质教育有益尝试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自我设计葬礼乃素质教育有益尝试    堂吉伟德孔子曰:未知生焉知死。在对孩子的教育中,也往往回避“死亡”这个话题,但广州华师附中的学生们却提前为自己“策划”了一个葬礼。该校老师给学生们留下一道作业题:试想,如果有一天你离开了人世,在你的葬礼上,你的家人或朋友会如何回忆你?学生们交来的作业让老师感到惊讶。死亡教育,从本质上讲也是生命教育。一个人只有对死亡有了认识而非恐惧,他才会对生命充满尊重与珍惜,也才不会做有损于生命与健康的事。教育的最大责任,就在于要通过常识的传授,进行人格的塑造,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做大写的人。一个人若是没有健全的人格,即便拥有再

2、多的知识,也都会难有作为。不回避死亡教育,并让孩子自己设计葬礼,让每个孩子在感性的认识中去提升理性的素养,这样的尝试确实值得称道。另类作业的结果“震惊了老师”,出题老师感慨:“尤其是初中孩子的思考,是那么豁达那么真诚,很难相信,十二三岁的少年对于要留给世间一个怎样的自己,已经做了这么充分的思考,甚至在某些方面超过了大人。”孩子们的想象力超乎预期,普遍的理性认识也让人感到意外,以至于让人不得不重新发现和审视他们。其实,孩子的能力一直存在,他们对世界也有自己独到的认识,只是在传统教育的模式下,他们的这种潜力未被挖掘,他们的实际需求也未能获得尊重。连最基本的常识教育和实际体验都没有,这才是应试教育下

3、的最大悲哀。应试教育的最大恶果在于,孩子有了考试的能力却失去了其他最基本的素质,除了独立而健全的人格,还有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对世界的理性认识与合理判断。相反,他们不但自私而充满无知,还无法从心底构筑起真善美的价值秉赋。在国外的死亡教育已然常态化和成熟化的情况下,通过选修的方式让孩子们了解死亡,思考死亡并模拟死亡的场景,不失为素质教育的有效尝试。近年来,很多学校和老师对素质教育进行了很多探索,出了一些“奇葩题目”。 吐槽“神题”似乎是一种时尚,也成为对现行教育方式批判的标配。虽然不可否认,被吐槽的神题之中,确实有一些违背了常识并显得有些荒诞,然而以这种方式进行素质教育探索,却应当肯定。所谓的奇葩,其实就是超越了传统,颠覆了既有,破坏了习惯。而现行教育改革的最大难题,恰在于尽管每个人都深知教育改革的重要性,但谁都不愿做那个尝试者。现行教育的问题究竟是什么,家长、家庭和个体在其间扮演什么角色,这些都需要基于理性的反思。如何创造教育改革的条件和基础,也是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