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管理学论文范文-谈普洱少数民族县地区图书馆古籍文献的保护与利用论文_第1页
普洱管理学论文范文-谈普洱少数民族县地区图书馆古籍文献的保护与利用论文_第2页
普洱管理学论文范文-谈普洱少数民族县地区图书馆古籍文献的保护与利用论文_第3页
普洱管理学论文范文-谈普洱少数民族县地区图书馆古籍文献的保护与利用论文_第4页
普洱管理学论文范文-谈普洱少数民族县地区图书馆古籍文献的保护与利用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普洱管理学论文范文:谈普洱少数民族县地区图书馆古籍文献的保护与利用论文普洱少数民族县地区图书馆古籍文献的保护与利用论文导读:本论文 是一篇关于普洱少数民族县地区图书馆古籍文献的保护与利用的优 秀论文范文,对正在写有关于普洱论文的写作者有一定的参考和指导 作用,论文片段:治、经济、文化、教育和历史发展的读者提供第一 手详实的资料。特别是我们这些少数民族地区来说,很多资料是在国 家图书馆均无法查阅的。女th诺叶、洪水连天手抄本,带有较 为浓重的地方色彩,是其它地区无法查到的,它对研究彝族民风民俗 具有较大的参考价值和使用价值。又如光绪年间成书的普洱府志, 思茅厅志等历史目录:1、正文2、相关论文3

2、、相关栏口4、本文下载摘要:本文论述了古籍保护的作用,分析了普洱市普洱市少数民族 地区古籍文献资源目前状况,并对古籍保护的策略和古籍的利用提出 了可行性倡议。关键词:少数民族地区;古籍保护;保护与利用1812-2485 (2014) 03-045-041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图书馆古籍文献保护的作用地方古籍文献是地方图书馆收藏的具有较大参考价值、保存价 值和版本价值的文献,它大都是线装本。有的是古籍善本书,有的 是反映地方历史与发展的文献,有的是拓卬本或有的是手抄本,它的 版本形式多样,内容复杂。因此,认真保护好这些地方古籍文献,一 方面可以充分保护地方文化遗产,另一方面,可以为研究地方政治、 经济

3、、文化、教育和历史发展的读者提供第一手详实的资料。特别是 我们这些少数民族地区来说,很多资料是在国家图书馆均无法查阅 的。如:诺叶、洪水连天手抄本,带有较为浓重的地方色彩, 是其它地区无法查到的,它对研究彝族民风民俗具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和使用价值。又如光绪年间成书的普洱府志,思茅厅志等历史 典籍,详细记载了普洱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历史沿革等等资料 线索,它是研究我市少数民族地区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及其历史沿 革不可缺少的第一手资料。在国家高度重视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今 天,作为文献信息的收藏、管理、开发和利用的图书馆来说,如何采 取有效的措施來加强那些被称为“老古董”的古籍文献,并高度重视

4、和加强其开发和利用的力度,对我们进行文化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现 实作用。2普洱市少数民族地区古籍文献资源目前状况2. 1数量、质量和价值普洱市位于云南西南部,辖九县一市,14个勤劳智慧的世居少 数民族很早就在这块富饶的土地上繁衍生息。各族人民创造了辉煌的 文化,传承下来了许多珍贵的古籍文献,记载了几个世纪,几朝几代 以來普洱府、思茅厅、他郎厅、车里宣慰司、银生城等普洱市古代各 族人民的历史沿革、地理概貌、经济状况,古迹名胜、民族文化、茶 文化。体现了资治、存史、教化的作用和作用,为今天各少数民族建 设妙曼普洱、养生天堂留下了丰富的文献资料和宝贵的借鉴。少数民族文献是民族文化宝库中的重要知识资源。

5、普洱市14个 少数民族中近半数有自己的文字,在各县图书馆都收藏有各个民族的 文献。文种上有拉祜、彝、傣、布朗、苗等。从版本上看,既有贝叶 经写本、草纸毛笔写本、线装本。彝族有传统文字,俗称老彝文,普洱市尚存的彝文古籍手抄本 有诺叶、洪水连天、作泊布、无常、买常、彝族情歌、 择h历书、彝族医药书等70多卷。这些文献,内容涉及天文、 历史、哲学、伦理道德、地理、医药、民族等,是研究彝族历史、文 化艺术的宝贵材料。为了发掘彝族文化遗产,从1982年开始,市、县民委和有关部 门聘请彝族毕摩,对彝族古籍进行编冃,翻译和整理。冃前已翻译整 理出诺叶、洪水连天、彝族医药书、指路经、作泊布、 作斋篇、六祖史等

6、近10部史书,约30万字。彝族医药书 成书吋间为清康熙三年(1664年),全年共9000余字,完全用彝文 写成,经普洱市中草药研究所验证,确认是一部有重要价值的医药书。诺叶一书汉语可译为“教育”主要宣扬彝族的伦理道徳。指路 经是为之者举行蔡祀活动时念诵的经文,内容是为之灵指路,使z 返回祖先居住的地方,和祖先团聚,它从一个侧面概述了彝族先民的 迁徒路线。拉祜族,有语言和文字,影响较深的文学作品有200多篇,代 表作品有:牡帕密帕、扎努扎别、古搓戛搓和古根等, 拉祜文献有拉祜族史诗。価族,有语言和文字,口头文学作品中,尤以'司岗里”、“三 木落1 2 3 4下一页普洱少数民族县地区图书馆

7、古籍文献的保护与利用论文导读:本论 文是一篇关于普洱少数民族县地区图书馆古籍文献的保护与利用的 优秀论文范文,对正在写有关于普洱论文的写作者有一定的参考和指 导作用,论文片段:冃录:1、正文2、相关论文3、相关栏目4、本文下载”等最为流行。“司岗里”所代表的事实已远远超过文学范畴,成 为研究佰族社会历史的验证史料。在脍灸人口的“三木落”长诗屮, 成功地塑造了低族青年英雄“三木落”的形象。2. 2普洱市县图书馆工作者对古籍文献的保护与管理2.2. 1普洱市图书馆。2008年开始,云南省图书馆古籍保护中 心,组织云南省各市州图书馆开展古籍普查登记工作。根据国务院 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古籍保护工作的

8、作用(图办发2007) 6号) 文件要求,依据这些精神,普洱市图书馆领导重视并认真落实。古籍 普查是古籍保护的基础性工作。古籍属于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料,一旦 破坏就不能再现。为抓好这项工作,普洱市图书馆于2008年8月成 立了普洱市图书馆古籍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划拨了必需的经费,加强 制度建设与管理,几年来先后举办多次古籍讲座和培训班,保障古籍 保护工作的正常进行,领导小组成员以“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 利用,加强管理”为总的指导原则,先后对全市进行多次古籍的普查、 收藏、管理工作。2. 2. 1. 1对私家藏书进行普查。2008年11月,先后到景谷,在 景谷县图书馆同仁的带领配合下,到景谷永平

9、镇芒东村谢荣卫家考察 征集古籍。由于主人保管不善,古籍出现了虫蛀、鼠啮、火烟烤过的 味道,古籍受损十分严重,工作人员耐心宣传古籍保护的知识,给他 们送去经济上的补偿,使普洱市图书馆购卖到这批古籍文献,填补了 普洱市图书馆无古籍的空白,这批古书内容为四书五经和教科书。有 55种、205册(其中古籍有100册、民国的书有34册、手抄本75册、 破损书22册.)2. 2. 1. 2对宗教寺庙藏书进行普查。2009年至2012年先后几次 到孟连宣抚司置学习、普查、了解傣族贝叶典籍,中国少数民族文字 古籍是中国古籍的重要组成部分,贝叶典籍是傣族创制,使用时间较 早的文字,它是用特殊的叶子贝叶上刻字制作成

10、一捆捆的。内容为佛 经、民间故事、歌遥、诗歌等描写本乡土的山山水水,使民族文化遗 产自古传承至今,具有极其重要的史料价值。共普查登记贝叶经28 件(册),近代古籍文献385件(册)。2. 2. 1. 3对全县藏有古籍的单位机关进行普查。2012年在思 茅区档案局普查到2种3册,分别是清时期思茅厅志上下册原稿, 清时期思普志稿一册。并做图片拍摄。 2012年在江城县档案馆普查到彝文稿1件,并做图片拍摄。 2012年在孟连县档案馆普查到傣族贝叶经侈啥集卷之五 1件。 2012年在普洱市档案馆普查到3种21册,分别为:光绪十 三年丁西重修普洱府志原稿13册。乾隆元年云南通志二十 八卷、7册。清朝乾隆

11、四十五年钦定历代职官表(文渊阔)四库全 书1册。 2012年在景谷县档案馆普查到景谷傣族贝叶经棉纸稿1册, 景谷县傣文档案1份,并做图片拍摄。 2012年在景东县档案馆普查到彝文档案10册,并做图片拍 摄。2.2.2墨江县图书馆:汉文古籍59种、175册,少数民族古籍 16册。2.2.3江城县图书馆:汉文古籍2种、2册,谣族经书8种、14 册。2.2.4景东县图书馆:汉文古籍3种、4册。截止2012年11月,普洱市图书馆对本辖区内古籍登记联合冃 录总是数为494种,722册。3少数民族古籍要抢救保护与传承3. 1加强领导对保护古籍文献的认识无论什么工作,领导的重视与否,是这项工作能否顺利而有效

12、 地开展的重要条件。因此,我们要借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东风,向当 地政府和主管部门的领导们大力宣传加强古籍保护和弘扬本地地方 古代文化的重要作用,引起他们的高度重视。要让他们在思想上和行 动上真正重视此项工作,才能使这项工作卓有成效3 4下一页普洱少数民族县地区图书馆古籍文献的保护与利用论文导读:本论 文是一篇关于普洱少数民族县地区图书馆古籍文献的保护与利用的 优秀论文范文,对正在写有关于普洱论文的写作者有一定的参考和指 导作用,论文片段:。缺张少页、被虫蛀坏的古籍文献,应采取积极有 效的补救措施,女口:对缺页的古籍,要请教有关专家学者,让他们根 据上下内容将该古籍补充完整,也可以向其他图书馆求

13、助,请求他们 帮助补齐、补全,使资料具有较全面的完整性和连贯性;对被虫蛀的 古籍,我们也要进行修复,将被虫蛀掉的字仿照书中字体补齐补全, 将其修复完整齐全。文献能具有冃录:1、正文2、相关论文3、相关栏目4、本文下载地开展起來。3.2加强对工作人员能力和索质的培养和培训工作人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古籍文献和整个图书馆的管 理。因此,首先要加强工作人员文化素质的培训。文化索质的高低, 直接影响到整个工作的开展。其次,提高他们的思想素质。思想素质 的高低在一定程度可以说是做好工作的动力。思想素质高的人,无论 工作难度有多大,总是想方设法的要把自己的工作做好,他们有较强 的工作责任心和使命感,无论

14、什么工作都能认真的做好。再次,努力 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和管理能力。业务索质的高低和管理能力的强 弱,直接影响到业务工作的开展和管理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3.3积极改善环境条件,加强古籍文献的保护与管理环境条件对古籍文献的管理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我们要大力 弘扬我国古代传统的优秀文化。在改善管理条件方面,首先要改善馆 舍,让那些破旧的馆舍和书架告别古籍图书的收藏室;其次古籍图 书长期以来由于管理不善,有的已经发霉、变黄;有的被虫蛀;有的 因纸张变脆,在过去的搬动中出现了严重的破损现象;有的缺张少页; 有的文字模糊不清。发霉、变黄的古籍文献,是由于库房空气潮湿, 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与纸张屮的化学成分

15、发生反应,在温度过高时所 致。因此,在具体工作中,我们一定要按照国家规定的有关古籍管理 和保护的标准,在库房内安装温度计和湿度计和空词,随吋调节室内 的温度和湿度。避开古籍文献的再次发霉、变黄。被虫蛀的古籍文献, 一定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杀虫、防虫措施。纸张变脆的古籍文献,是由 于纸张严重脱水而产生的。因此,我们在具体管理时,一定要经常观 察室内的空气湿度,凡是温度高或低都要尽快调整。缺张少页、被虫 蛀坏的古籍文献,应采取积极有效的补救措施,女口:对缺页的古籍, 要请教有关专家学者,让他们根据上下内容将该古籍补充完整,也可 以向其他图书馆求助,请求他们帮助补齐、补全,使资料具有较全面 的完整性和连

16、贯性;对被虫蛀的古籍,我们也要进行修复,将被虫蛀 掉的字仿照书中字体补齐补全,将其修复完整齐全。文献能具有较强 的完整性和内容上的连贯性。总之,我们只有在当地政府和主管部门 的高度重视下。在图书馆全体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和精心工作下,积 极转变原来的管理策略,才能使我们普洱优秀的古代文献、文化得以 发扬光大。4加强西部地区古籍文献的开发,提高古籍文献利用率4.1古籍文献之所以利用率低,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理由: 宣传力度不够,读者根本不知道图书馆里有哪些古籍图书,于是使 得这些古籍图书长期积压无人问津;由于古籍图书大都用古字体, 大部分读者群对古字体阅读困难,即使是研究历史的读者,也同样存 在这

17、样的困难和理市;开发的力度不够。在这些地方古籍中,可能 有很大一部分是我们撰写地方史志、制定地方发展规划和研究地方政 治、经济、文化教育等等方面最有价值的资料,但由于资料分散,要 花很多吋间和精力才能收集齐全,大部分读者由于缺乏耐心,使得这 些资料也无法用上。4. 2加大对古籍文献的开发,提高其利用率是利用图书馆的墙报和在显要位置对本馆的地方古籍进行宣 传、介绍,让读者进图书馆就看到本馆有那些古籍文献。还可以通 过广播、电视进行宣传,扩大影响和宣传面,让更多人知道、了解、 认识并利用图书馆的古籍文献;二是加大古籍文献开发的力度,具 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人手:编制古籍文献专题索引,将馆藏古籍 中的

18、各种资料按专题进行集中,并利用宣传橱窗向广大读者进行推 荐和介绍。对古籍文献中的生僻字和不常用字用拼音字母进行注 音,方便读者阅读。让更多的读者能够读懂它、理解它,并进一步利 用它;对古籍文献进行全面介绍,主要是对馆藏古籍文献的34下 一页普洱少数民族县地区图书馆古籍文献的保护与利用论文导读:本论 文是一篇关于普洱少数民族县地区图书馆古籍文献的保护与利用的 优秀论文范文,对正在写有关于普洱论文的写作者有一定的参考和指 导作用,论文片段:行全面介绍,让读者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有选 择地利用现有馆藏古籍文献。 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馆藏古籍 文献的功能,为地方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服务,为更广大的读者服务。参考文献1施廷铺箸。中国古籍版本概要。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7。2廖廷唐等编著图书馆古籍整理武汉:湖北省高等学校图书馆工作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