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病害的识别与防治技术_第1页
蔬菜病害的识别与防治技术_第2页
蔬菜病害的识别与防治技术_第3页
蔬菜病害的识别与防治技术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蔬菜病害的识别与防治技术    郑帅蔬菜是民众生活中重要食品,同时蔬菜行业对国民经济也有着重要影响,蔬菜数量与质量直接关联着国民生计。优质高产是蔬菜生产活动中最为关注的问题,其中虫害与病害是应该蔬菜质量的两大因素,虫害能够直观观察,菜农对其防治措施也能够接受,但是病害主要是生理失调或是微生物侵染所导致。部分菜农的认识不足,所以防治措施存在不足。一、 病害识别1、病害识别时间若是病害是由细菌与真菌引发,应该在空气湿度比较大的时间段进行识别,比如,大棚与温室种植需要挑选晚间或是放风前时间段,此时段叶片潮湿,便于病害识别。露地种植需要尽量在雨后、早晨结

2、露时段进行识别。可以帮助菜农直观地观察病原菌分泌物与病部酶层。2、形成条件在不同病害中,其发生条件以及所需环境等存在一定差异,基于相同条件,仅会发生一种或是集中类型的病害,可以按照外部条件对存在的病害隐患进行初步判断,比如基于干旱、高温条件,病毒病发生概率较高;基于高湿高温条件,青枯病、疫病、立枯病、枯萎病以及炭疽病等病害发生概率较高;基于高湿低温条件,茄子黄萎病、白菜角与黄瓜猝倒病、白粉病、黑星病等发生概率较高。3、病害发生时间段苗期病害通常是指播种至幼苗定植、移植初期出现的病害,比如,沤根病、猝倒病以及立枯病等。番茄苗期主要存在病毒病与早疫病隐患,黄瓜苗期主要存在霜霉病、炭疽病以及黑星病隐

3、患。成株期的病害主要指定植到收获时期出现的病害,通常蔬菜病害主要集中在该时期。可以结合病害发生,在坐果期与开花期展开深入判断,比如,黄瓜枯萎病和霜霉病基本上发生于开花结果期后;雌花开败之后灰霉病出现概率较高;果实成熟期炭疽病发病概率较高。4、症状分析细菌病害。叶部出现病斑,潮湿条件下无霉状物,然而病部发生腐烂与溃疡现象,存在脓状物,近距离可以闻到臭味,若是黄瓜角斑病,在背面会溢出菌脓。青枯病,用手挤压茎基部(横切开),會溢出米汤状菌脓。部分蔬菜发生软腐病之后,会出现腐烂、臭味现象。病毒病害。病叶为花叶形,黄绿相间,也会出现厥叶形或是条斑形,下部与中部叶片出现内卷,上部叶片变小。真菌病害。病部出

4、现椭圆形、圆形以及多角形病斑。基于潮湿环境,病斑部会出现霉状物,比如,霜霉病会导致叶子背面出现灰色霉层,疫病会出现白霉,炭疽病会出现红褐胶质物。二、防治措施1、农业防治借助科学制定制作方法、方式与制度,实现病害防治目标,例如,选用抗病蔬菜品种栽培,采用套种、间作与轮作方法,进行无病壮苗培育等,经常开展田园清洁,强化田间管理。2、生态防治借助对蔬菜生长过程中湿度、光照与温度等环境进行控制,抑制病害发生。一般湿度与温度指标是:上午湿度65%左右,温度27左右,棚温达到30之后进行放风散湿处理,25之后进行闭棚保温处理。下午湿度在60%左右,温度在23左右。上半夜湿度保持在85%以下,温度在17左右

5、,在20时应该及时保温,进而充分输送养分。下半夜湿度在90%左右,温度13左右。比如,在黄瓜霜霉病较为严重,可以通过高温闷棚方式处理,将棚温升到45,闷棚2h之后防风,连续开展3次闷棚处理,治疗效果显著。3、药物防治(1)对症下药。只有满足该要求,才能够有效提高病害防治效果,所以,菜农应该具备病害识别技能,并了解常用药物使用范围,避免出现乱用现象。比如针对真菌病害,需要通过甲基托布津、速克灵、扑海因、杀毒矾、百菌清、乙磷铝、瑞毒霉以及普力克等药物进行防治。针对细菌病害,需要通过波尔多液、可杀得、醋酸铜、dt等铜剂药物进行防治,还可以选用新植霉素与农用链霉素等。针对病毒病害,需要通过抗病毒一号、

6、病毒a与植病灵等药物进行防治。不同药物的使用范围与对象存在一定差异,需要做到对症下药,以提高防治效果,比如,粉锈宁在锈病与白粉病方面具有显著效果。瑞毒霉可以对多种病害进行防治,然而无法需要防治细菌病害与白粉病。(2)对药物浓度与用药次数进行控制。在使用药物防治方法时,应该防止形成药害以及控制蔬菜农药残留。一些菜农在面对蔬菜病害时存在治疗心切现象,随意用药,不但会增加病害治疗成本,还会产生药害,污染环境。而部分菜农为了减少生产成本,选择减少用药次数与用药量,无法实现预期目标。需要根据使用说明,合理配置浓度与药量,以保证施药效果。(3)适期防治。应该在病害发生初期即及时制定治疗方法,避免病害蔓延。

7、所病害均需要在特定条件下,才能够发生与蔓延,并且同种病害在各个地区中发生时期也会存在一定差异,只有对各个病害以及各个地区病害形成条件与规律等进行有效掌握,才可以进一步保证提前预防,并及时用药。若是在初期阶段,应该对发病中心展开控制,之后全面施药,不仅可以减少药量,还可以提高治理效果。(4)轮换用药。用药过程中需要考虑病原菌抗药性问题,需要采用多种农药进行轮换使用,通常农药在使用3次之后,即需要立刻换药。(5)采用低毒农药。应该尽可能选择低残留与低毒农药,严禁采用高残留、高度农药,以满足无公害蔬菜要求,进而保证蔬菜产业实现健康发展目标。当前,ddt、对硫磷、呋喃丹与甲拌磷等药物已经明确禁止选用。综上所述,相关部门应该积极组织菜农开展培训工作,使其能够掌握各种蔬菜生理特性与自然规律,在防治方面应该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