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精神康复群组管理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日常行为规范和始动性缺乏状态的影响_第1页
观察精神康复群组管理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日常行为规范和始动性缺乏状态的影响_第2页
观察精神康复群组管理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日常行为规范和始动性缺乏状态的影响_第3页
观察精神康复群组管理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日常行为规范和始动性缺乏状态的影响_第4页
观察精神康复群组管理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日常行为规范和始动性缺乏状态的影响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观察精神康复群组管理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日常行为规范和始动性缺乏状态的影响    程秋霞 蔡秀丽【摘 要】 目的:研究精神康复群组管理对住院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日常行为规范和始动性缺乏状态的影响。方法:选择在2018年1月-2019年5月在我院接收治疗的12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将其抽签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60例。对照组在药物治疗基础上进行常规护理以及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则在上述基础上进行精神康复群组管理,比较其康复训练前后的butler评分差异以及日常行为规范评分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在训练前,其butler评分以及日常行为规范评分差异无

2、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后,观察组的butler评分明显比对照组低,同时日常行为规范评分明显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慢性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精神康复群组管理管理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患者的日常行为规范,并且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始动性缺乏状态。【关键词】 精神康复群组管理;慢性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日常行为规范;始动性缺乏状态r749.3【文献标志码】a1005-0019(2020)22-271-02为进一步分析在慢性精神病分裂症患者群体中,精神康复群组管理对其日常行为规范和始动性缺乏状态的影响,本次研究抽取了我院12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观察对象

3、,具体研究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在2018年1月-2019年5月在我院接收治疗的12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将其抽签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60例。对照组男性病患35例,女性病患25例;平均年龄(40.41±5.21)岁;平均病程(7.22±1.57)年。观察组男性病患35例,女性病患25例;平均年龄(40.41±5.21)岁;平均病程(7.22±1.57)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1.2 纳入和排除标准納入标准:1)符合慢性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且住院时间>3个月。2)均具有齐全的临床资料

4、。排除标准:1)有严重其他疾病,2)有酒精依赖者3)严重冲动、兴奋者4)无法进行有效沟通的患者1.3 方法对照组患者在药物治疗基础上安排常规护理,主要对其进行常规生活指导、饮食护理、睡眠干预、用药指导等等,同时安排其进行常规日常行为规范康复训练,组织其进行集体影视欣赏以及开展一些棋牌活动,指导其进行穿衣以及洗漱等日常行为康复训练,训练时间为一个月。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护理基础上,对其进行精神康复群组管理,在该管理模式下进行日常行为规范康复训练。具体管理方法为:建立精神康复管理小组:小组成员包括护士长1名,康复师2名,护士1名,由护士长作为小组组长,负责管理小组活动方案的设计。制定康复群组训练方

5、案:训练方案的制定应该以患者为出发点以及落脚点,在方案确定之后,由护理人员和康复师一起对患者进行培训,培训其如何规范日常行为以及如何正常参与活动等,将患者的角色定义为学生,通过教育、行为矫正来改变患者的错误观念,从而来影响其行为认知。开展训练活动:将患者分为十个小组,每组6名患者,每次训练时间为一小时,每周需要训练三次,两次为技术学习,一次为强化练习,一共需要训练一个月。首先第一步需要进行十分钟左右的热身活动来活跃气氛,之后再进行五十分钟左右的交流互动。第一周训练活动主要进行健康教育,教育结束后再进行提问互动来进一步加深患者对健康教育内容的理解,并对表现积极者物质奖励。第二周训练活动主要安排患

6、者汇报上一周的行为规范标准掌握情况,之后安排患者观看日常行为规范教育视频,注意对视频中的不规范行为进行纠正点评,以进一步强化患者的日常行为规范意识,对表现积极者物质奖励,第三周训练活动主要通过抽签的方式安排患者随机抽取行为规范项目进行表演,针对表现优秀的患者可以给予物质奖励,并且要求其至少教会小组中任意一位患者。第四周训练活动足以安排患者进行演讲,演讲主题以行为规范项目为主,通过抽签依次上台演讲三至五分钟,最后对患者进行物质奖励。1.4 观察指标通过butler量表评估两组患者训练前后的始动性缺乏状态,量表共计13个条目,采用三级评分法,评分和患者的始动性缺乏状态成反比。通过科室自制的日常行为

7、规范评估量表对患者的训练前后的日常行为规范进行评分,量表共计10个条目,采用四级评分法,评分和患者的日常行为规范成正比。1.5 统计学方法研究数据通过spss22.0统计学软件处理,通过t对组间计量资料进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 结果2.1 两组患者训练前后的butler评分以及日常行为规范评分比较见表1。3 讨论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在训练之前,其butler评分以及日常行为规范评分均无明显差异(p>0.05),但是在训练之后,在精神康复群组管理模式下进行日常行为规范康复训练的观察组患者,其butler评分要明显低于对照组,同时日常行为规范评分要明显高于对照

8、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在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管理中,精神康复群组管理模式能够有效改善其始动性缺乏状态,可进一步促进其日常行为的规范,和耿在香等2研究报道一致。综上所述,对于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康复群组管理管理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患者的日常行为规范,并且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始动性缺乏状态。参考文献1 王云仙, 银华, 沈勤, et al. 精神康复群组管理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日常行为规范及始动性缺乏状态的影响j. 护理与康复, 2019, 18(05):61-63.2 耿在香,王艳红,杜爱英, 等.群组管理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自理能力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7,36(8):1109-1111.健康大视野2020年22期健康大视野的其它文章观察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胃癌围手术期应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浅谈新生儿科护理差错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