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考点28盐化学性质及用途_第1页
2019考点28盐化学性质及用途_第2页
2019考点28盐化学性质及用途_第3页
2019考点28盐化学性质及用途_第4页
2019考点28盐化学性质及用途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7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 ( 2019 常州)碳酸氢钠的俗名是A. 烧碱B. 纯碱 C. 小苏打 D. 熟石灰【答案】 C14. (2019 梧州)下列关于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说法错误的是()A. NcbC(O溶液呈碱性B. NaHCQ3固体难溶于水C “纯碱”是碳酸钠的俗名D. NaHCQ 3可用于烘焙糕点【答案】 B【解析】NabCQ溶液呈碱性;NaHCQ固体难溶于水易溶于水;“纯碱”是碳酸钠的俗名;NaHCQ 和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受热膨胀逸出,使糕点疏松多孔。2+ 2+ 2-19. (2019 梧州)为除去粗盐中的泥沙、Ca、Mg、SQ-等杂质,可将粗盐溶于水,再进行下列五步操作:过滤加过量的氢

2、氧化钠溶液加适量盐酸加过量的碳酸钠溶液加过量的氯化钡溶液。正确的操作顺序是()A. B. C. D. 【答案】 C【解析】为除去粗盐中的泥沙、Ca2+、m6+、S4-等杂质,可将粗盐溶于水,先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除去镁离子, 再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除去硫酸根离子, 接着加入过量的碳 酸钠溶液除去钙离子和过量的氯化钡, 此时进行过滤除去不溶性杂质, 最后向滤液中加入适 量的稀盐酸, 盐酸和过量的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 盐酸和过量的碳酸钠反应生成氯 化钠、二氧化碳和水,即可得纯净的氯化钠溶液。6. ( 2019 海南)在“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实验中,不需要进行的操作是()A .溶解

3、B .过滤C.蒸发D .蒸馏【答案】 D【解析】 粗盐中难溶性杂质去除的实验步骤为溶解、过滤、蒸发、计算产率等,去除难溶性 杂质是不需要蒸馏的。10. (2019 株洲)我国海水晒盐具有悠久的历史,所得“盐”的主要成分是()A. Na 2SQ4B.NaCl C.CaCl2 D.Na2CQ3【答案】 B【解析】海水经过晒盐后得到粗盐和苦卤,重结晶后的食盐中还含有硫酸钠、氯化镁、氯化钙等可溶性杂质,他们在溶液中主要以SQ2-、ca2+' Mg+的形式存在,但是主要成分是食盐即 NaCl。1. ( 2019 福建)十一世纪,中国中冈就用“卓筒井”凿井技术获取食盐,食盐的主要成分 是( )A.

4、 NaHCQ3B.Na2CQ3C.NaClD.NaQH【答案】 C【解析】碳酸氢钠俗称小苏打, 碳酸钠俗称纯碱, 食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氢氧化钠俗称 烧碱。4. ( 2019 扬州改编)下列物质的俗名与化学式对应关系正确的是()A.干冰:Q2B. 纯碱:CaCQ C. 食盐的主要成分:NaClD.烧碱:NazSQ【答案】 C【解析】 干冰是固体二氧化碳; 纯碱是碳酸钠; 食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 烧碱是氢氧化钠。15. (2019 郴州)下列关于碳酸钙的说法错误的是()A. 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B. 实验室常用碳酸钙与稀硫酸反应制取CQ2C. 碳酸钙可用作补钙剂D. 石灰浆粉刷墙壁,“出

5、汗”后变成碳酸钙【答案】 B【解析】B.实验室常用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制取CQ其反应方程式为 CaCQ+ 2HCl = CaCl 2+ CQ + H2O,不能用稀硫酸代替稀盐酸,因为稀硫酸和碳酸钙反应生成微溶的硫酸钙, 会覆盖在大理石的表面,阻挡大理石和稀硫酸的反应,会阻碍反应的进行, 故B选项不符合题意;C.碳酸钙会与胃酸的盐酸反应生成可溶性的氯化钙,可用作补钙剂,故C选项不符合题意;D.石灰浆粉刷墙壁后,会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a(OH)2+CO=CaCO J +H2O “出汗”后变成碳酸钙,故D选项不符合题意。13. (2019 重庆)下列试剂分别滴入 Ca(OH)

6、2、fSQ、N&SQ三种溶液中,会出现三种不同现象的是()A. Na 2C0溶液B. MgCl 2溶液 C. Ba(NO3)2溶液D.酚酞溶液【答案】A【解析】将NaaCO溶液分别滴入 Ca(OH)2、HSQ、NaSO三种溶液中,现象为产生白色沉淀、 冒气泡、无现象;将 MgCb溶液分别滴入 Ca(OH)2、HSC4、NqSQ三种溶液中,现象为产生白 色沉淀、无现象、无现象;将Ba(NQ) 2溶液溶液分别滴入 Ca(OH)2、HSQ、NqSQ三种溶液中,现象为无现象、产生白色沉淀、产生白色沉淀;将酚酞溶液溶液分别滴入Ca(OH)2、"SO、Na>SQ三种溶液中,现象为溶

7、液变红、无现象、无现象。17. (2019 郴州)下列各组物质在溶液中发生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的是()A. NaOH与稀硫酸B. CaCO3与稀盐酸C. CuSO4与 KOHD. AgNO3与 NaCl【答案】D【解析】氢氧化钠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化学方程式为2NaOH H2SQ = NazSQ+2H2O,没有生成白色沉淀, 故A选项不符合题意;B.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 CaCO+ 2HCl = CaCl 2 + CO2 + H 2O,没有生成白色沉淀,故 B选项不 符合题意;C.硫酸铜和氢氧化钾反应生成蓝色沉淀氢氧化铜和硫酸钾,化学方程式为2KOHC

8、USO = CU(OH) 2 J + K2SQ,故C选项不符合题意;D.硝酸银和氯化钠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氯 化银和硝酸钠,化学方程式为AgNO+ NaCl = AgCl J + NaNOs故D选项不符合题意。12. (2019 连云港) 某白色固体 A,含有K2SQ、NaOH CaCQ BaCL中的一种或几种,取 少量A进行如下实验。注BaSQ难溶于盐酸;&SQ、BaCb的水溶液均呈中性。据此实验可知,固体 A中的物质最多有()A. 1种 B . 2种C . 3种 D . 4种【答案】C【解析】从流程图可知,加水过滤后有白色沉淀,可能有两种情况,第一种 A中只有不溶于 水的碳酸钙,碳酸钙

9、跟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沉淀溶解。第二种A中有不溶于水的碳酸钙和氯化钡,碳酸钙跟氯化钡可以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碳酸钡沉淀,碳酸钡跟盐酸反应后, 沉淀溶解。无色溶液遇酚酞变红,说明溶液成碱性,故有氢氧化钠存 在,综上,溶液中最多存在碳酸钙,氯化钡、氢氧化钠三种物质。19. (2019 株洲)造纸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早期的纸张生产中,常常用纸表面涂敷 某种物质的工艺,但存在副作用,该物质易导致纸张发生酸性腐蚀,使纸张变脆易破损,该 物质是()A.烧碱 B. 明矶 C. 草木灰 D. 熟石灰【答案】 B 【解析】早期的纸张生产中,常在纸表面涂敷明矾的工艺,利用的是明矾水解出氢离子,溶 液

10、呈酸性,在酸性环境下,纤维素水解,使高分子链断裂,从而使纸张变脆易破裂。5. ( 2019 吉林)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NaHCO3俗称小苏打B.CaCO3可用作补钙剂C. Na2CO3 俗称火碱D.K 2CO3 属于钾肥【答案】 C【解析】 Na2CO3 俗称纯碱,火碱是氢氧化钠的俗称。9. ( 2019 绥化)下列物质的名称、俗称、化学式和分类对应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氧化钙、熟石灰、CaO氧化物 B.氯化氢、盐酸、Hel、酸C.氢氧化钠、火碱、 NaoH碱 D.碳酸氢钠、苏打、 NaHCO盐【答案】 C【解析】氧化钙是生石灰,化学式为CaO属于氧化物;盐酸是氯化氢气体的水溶液,故氯化氢

11、是盐酸溶液中的溶质;烧碱、火碱都是指的是氢氧化钠,属于碱;碳酸氢钠俗称小苏打, 碳酸钠俗称苏打。13. (2019 绥化)对化学反应 A十B=C+D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若 A 是稀硫酸,则生成物质中一定有水B. 若C D是盐和水,则 A、B不一定是酸和碱C. 若 A 是可溶性碱, B 是可溶性盐,则 C、 D 不可能是两种沉淀D. 若 A、 B 、 C、 D 都是化合物,则该反应不一定是复分解反应【答案】 BD【解析】若A是稀硫酸,则生成物质中不一定有水,如硫酸和活泼的金属反应会生成氢气, 而不是水;若 C、D是盐和水,则 A、B不一定是酸和碱正确,如金属氧化物和酸反应,也 能生成盐和水

12、;若 A是可溶性碱,B是可溶性盐,则 CD可能是两种沉淀,如硫酸铜和氢 氧化钡反应,能生成氢氧化铜和硫酸钡两种沉淀;若 AB、C D都是化合物,则该反应不 一定是复分解反应, 因为相互之间不一定交换成分, 如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的反应就不是复 分解反应。15. (2019 绥化)相等质最的氯化钠、氯化钾、氯化钙,分别与质量相等、质量分数也相 等的硝酸银溶液反应, 生成沉淀质量 (用各物质化学式表示 )的大小关系有下列几种猜测, 其 中正确的是A. NaCl= KCl=CaCl 2 B. CaCl2 =NaCl>KClC. CaCl 2>NaC1=KC1D. NaCl>Ca l2

13、>KC1【答案】 AB【解析】(1 )若硝酸银的量不足,氯化钠、氯化钾、氯化钙都有剩余,则生成氯化银的质量 与硝酸银中的银有关, 质量相等、 质量分数也相等的硝酸银溶液中含银相等, 故三者生成的 氯化银质量相等; (2)若硝酸银足量,氯化钠、氯化钾、氯化钙都反应结束,则沉淀的量与 氯离子有关,相等质最的氯化钠、氯化钾、氯化钙,氯化钙中氯元素质量分数最大,生成的 氯化银质量最大,氯化钾中氯元素质量分数最小,生成的最少;(3)若硝酸银和部分物质反应完全,因为硝酸银质量一定,故消耗三种物质的质量 CaC2<NaCI<KCI,故可能氯化钾完全 反应,氯化钠和氯化钙剩余,则生成沉淀质量

14、相等;若氯化钠也完全反应,氯化钙剩余,则 生成沉淀 CaCI2 =NaCI>KCI.10. (2019 广州)下列关于氯化钠的认识,正确的是()A.组成:含有钠和氯两种单质B.性质:与盐酸类似,能与碳酸盐反应C.用途:可用于生产金属钠D.生产:常用钠与氯气通过化合反应获得【答案】C【解析】氯化钠由钠元素、 氯元素组成,由钠离子、氯离子构成;氯化钠属于盐,盐酸为酸, 性质不同,酸与碳酸盐反应,氯化钠与碳酸盐不反应;氯化钠可用于生产金属钠;钠与氯气通过化合反应可生成氯化钠,但获得氯化钠主要通过海水晒盐。& ( 2019 海南)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下列实验:将中溶液滴入中,预测的现象与实

15、际选项中物质中物质预测中的现象A稀盐酸碳酸钙产生气泡B稀硫酸氧化铁产生气泡C氯化钡溶液硫酸钾溶液产生白色沉淀D氢氧化钠溶液硫酸铜溶液产生蓝色沉淀不相符的是()【答案】B【解析】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会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有二氧化碳气体生成;氧化铁和稀硫酸反应会生成硫酸铁和水,无气体生成;硫酸钾和氯化钡反应会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钾,硫酸钡是白色沉淀; 硫酸铜和氢氧化钠反应会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氢氧化铜是蓝色沉淀。10. (2019 鄂尔多斯)从玫瑰花瓣中提取的花青素(紫色)可制成酸碱指示剂,滴入到不 同十几种颜色变化如下表,结合表中信息回答:试剂NaCl溶液盐酸NaHCO3溶液NH4Cl

16、溶液NaOH溶液颜色紫红rm.红TL(1)溶解、过滤、蒸发操作中都要用到的一种玻璃仪器是_。写出一个加入Na2CO3溶液时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上述流程中,若将过滤和加盐酸的操作顺序顺倒,所得精盐产品中含哪些杂质?( BaSO4,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答案】(1)玻璃棒 (2) CaC2+Na2CO3=CaCO3 J +2NaCl(3)氯化镁,氯化钙和氯化钡【解析】(1)在溶解、过滤和蒸发操作中都用到的玻璃仪器是玻璃棒;(2) 氯化钙能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氯化钡与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碳酸钡沉淀;故填:CaC2+Na2CO3=CaCO3 J +2NaCl (或 BaC

17、2+Na2CO3=BaCO3 J +2NaCl);(3) 上述流程中,过滤前生产的沉淀有硫酸钡,氢氧化镁、碳酸钙、碳酸钡;如果不过滤,先加盐酸,那么氢氧化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碳酸钡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钡,只有硫酸钡不和盐酸反应,所以所得精盐产品含有的杂质有氯化镁,氯化钙和氯化钡。49. (2019 襄阳)某溶液含有HCI、NaaCO、HSO、MgCb中的两种溶质,向该溶液中加入 Ba(OH)2溶液,产生沉淀质量与加入 Ba(OH)2溶液质量的关系如右图所示,则该溶液中的溶质【答案】HCl和MgCb【解析】根据题给物质,其中碳酸钠和盐酸、硫酸、氯化镁都不能共存,分

18、别生成气体和沉淀,故此溶液中一定没有碳酸钠;硫酸钡是不溶于水和不溶于酸的沉淀,故此硫酸和氢氧化钡混合,立即生成白色沉淀,排除硫酸的存在;故此溶液中的溶质是:Hel和MgC12。18. (2019 烟台)烟台有漫长的海岸线,蕴藏着丰富的海洋资源。(1) 海水淡化。可以采用如图所示的膜分离法淡化海水,水分子可以通过淡化膜(海水中体积较大的盐的离子和其他分子不能通过)进入左侧的淡水池,从而得到淡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序号)。A. 膜分离法的原理与滤纸过滤原理类似B. 膜分离法还可以浓缩海水中的盐类物质C. 膜分离法也是一种分离混合物的方法D. 该膜分离法的目的是除去海水中的不溶物(2) 粗盐

19、提纯。除去难溶性杂质后的食盐水中还含有Ca2、Mg2、SC42等杂质离子,为得到较纯的氯化钠,进行如下的实验操作:加入过量的Na2CO3溶液;加入过量的BaCS溶液;加入过量的 NaOH溶液;加入适量的盐酸调节溶液的PH等于7;过滤;蒸发。下列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填字母序号),其中操作加入适量的盐酸调节溶液的PH等于7的目的是。A.B.C.D.(3) 海水资源综合利用的部分途径如下图。f.coa jy-*丘買LF*pH>Jji M* 氨碱工业生产过程中,在加压并不断向饱和的氨盐水中通入二氧化碳的条件下,使碳酸氢钠结晶析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写出步骤I电解饱和 NaCl溶液的化学方

20、程式是 。 海水制镁。实际生产中,步骤川常选用 作为沉淀剂,从海水中提取 MgCI2历经步骤n、川、W三步转换的主要目的是 【答案】(1) ABC(2) D除去过量的碳酸钠和氢氧化钠(3)NaCINH3 H2O CO2NaHCO 3 NH4CI 2NaCI通电2H2O 2NaOHCl2H2石灰乳富集氯化镁【解析】(1)膜分离法是海水淡化的一种,溶质不能透过淡化膜,水分子可以透过半透膜,与滤纸过滤原理类似; 膜分离法,溶质不能透过淡化膜, 质量不变,水分子可以透过半透膜, 故盐类物质的溶质质量分数不断增大,最后使盐类物质结晶析出,故还可以从海水中提取盐类物质;C.膜分离法能将海水淡化,故也是一种

21、分离混合物的方法D.膜分离法中溶质不能透过淡化膜,水分子可以透过半透膜, 该分离方法目的不是除去水中的不溶物,而是得到淡水,故D错误;(2) 镁离子用氢氧根离子沉淀,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可以将镁离子沉淀,硫酸根离子用钡离子沉淀,加入过量的氯化钡可以将硫酸根离子沉淀,至于先除镁离子, 还是先除硫酸根离子都行,钙离子用碳酸根离子沉淀, 除钙离子加入碳酸钠转化为沉淀,但是加入的碳酸钠要放在加入的氯化钡之后, 这样碳酸钠会除去反应剩余的氯化钡,离子都沉淀了,再进行过滤,最后再加入盐酸除去反应剩余的氢氧根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所以正确的顺序为:加过量的 BaC2溶液,加过量的NqCO溶液,加过量的NaoH溶液

22、,过滤,加适量的盐酸调节溶液的 pH, 然后蒸发,所以操作顺序正确的是,其中操作加入适量的盐酸调节溶液的 PH等于7的目的是除去过量的碳酸钠和氢氧化钠;(3) 氨碱工业生产过程中,在加压并不断向饱和的氨盐水中通入二氧化碳的条件下,使 碳酸氢钠结晶析出, 氯化钠、氨气、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氢钠和氯化铵,化学方程式NaCINH3 H2O CO2NaHCO3 NH4CINaCI NH3 H2O CO2 NaHCO3 NH4CI ; 步骤I电解饱和 NaCl溶液,反应物是氯化钠和水,条件是通电,生成物是氢氧化钠、氯通电气和氢气,化学方程式为 2NaCI 2H2O2NaOH CI2 H2 ; 海水制

23、镁,步骤川使母液中镁离子转换为氢氧化镁沉淀,常选用石灰乳作为沉淀剂, 从海 水中提取MgCJ历经步骤n、川、W三步转换的主要目的是富集氯化镁。29. (2019 广州)已知金属钴(Co)的活动性与铁相似,请预测氯化钴 (CoCI 2)的化学性质, 说明预测的依据,并设计实验验证。经查阅资料,钴的化合物相关性质如下:CoOCO(OH)2Coel2CoSO*CO(NO3 )2COCOJ在水中濬唯滴于水3于水易漓于水易滚于水易滚于水难诸于水的滚解的灰绿色的粉红色形成粉红形成粉红的粉红色性固体固体色濬液固体限选试剂:CoC2溶液、(NHo2CO溶液、Na2SQ溶液、AgNG溶液、NaOH溶液、稀硫酸、

24、镁条、 铜片。预测预测的依据殓证预测的实殓操作与预期现象OS囲肖含Ag+K可瀋性盐反至CoCl: S中含 CbAgCl 干水.取少童COCh瀋液于试管中 艮球规祭到J职少董GOev请潘于试管中,J(埴物债类SftSJSij 到御古取少量于试管中,J壇物质类别)反应如果观察到测预贝喊N【答案】加入少量 AgN(Q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 可溶性碱 CoCl 2溶液中含CcT, CO(QH)2难溶于水加入少量NaQH溶液 有粉红色固体生成 含CQ2-的盐(或可溶性碳酸盐)CoCl 2溶液中含Co2+, COCQ难溶于水 加入少量(NH4)2CQ溶液有粉红色固体生成【解析】 要验证氯化钴与含银离子的可溶性

25、盐反应,氯化银不溶于水,如果加入少量AgN(O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可证明;由CO(QH)2难溶于水,可预测氯化钴与可溶性碱反应,如果加入可溶性碱生成了粉红色固体,则可证明;由碳酸钴难溶于水,可预测氯化钴与含 CQ2-的盐(或可溶性碳酸盐) 反应,如果加入少量(NH4)2CQ溶液生成粉红色沉淀,则可证明。9. ( 2019 遂宁)亚硝酸钠(NaNQ)常用作食品的发色剂和防腐剂,超标会危害人体健康, 亚硝酸钠和食盐外观很相似,容易误食导致中毒,已知亚硝酸钠溶液呈碱性。(1) 亚硝酸钠中N元素的化合价是 ;(2) 将酚酞试液分别滴加到亚硝酸钠和食盐溶液中,能使酚酞变红的是溶液。【答案】(1) +3(2

26、)亚硝酸钠【解析】(1)亚硝酸钠(NaNQ)中氧元素化合价为-2 ,钠元素化合价为+1,则设亚硝酸钠 中氮元素化合价为 x;有+1+x+ (-2 )2=0, x=+3;(2)由于亚硝酸钠溶液呈碱性,食盐溶液呈中性,酚酞试液遇碱性溶液变红。18. (2019 盐城)(3)大海资源丰富,引人不断探索。从海水中可以提取粗盐(含少量泥沙和CaCl2、MgSQ等可溶性杂质),小明利用下图流程进行除杂,得到精盐 操作1需在 (填序号)中进行。A.研钵 B.量筒 C.烧杯 D.广口瓶 操作2的步骤为:溶解、过滤、结晶,过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 操作3的步骤为“盐洗”(即用NaCl溶液进行浸洗粗盐,以溶解

27、除去其中可溶性杂质),过滤、烘干,则“盐洗”溶液应选用NaCl的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在农业生产上,常用质量分数为16%勺NaCl溶液选种。小明称取实验制得的精盐 16g,加入盛有84mL蒸馏水的烧杯里(实验条件下水的密度为 1gmL1),完全溶解,配制所得的NaCl 溶液的浓度低于 16%原因是。 若利用化学方法除去粗盐中CaCl2、MgS(OW种杂质,可在粗盐中依次加入稍过量的三种溶液:BaCI2、(填化学式)溶液、NqCO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加入过量稀盐酸,搅拌、煮沸。【答案】(3)A蒸发引流饱和精盐不纯有杂质或未完全烘干NaoH【解析】(3)操作1是将大颗粒粗盐变成小颗

28、粒粗盐的研磨操作,研磨所需的仪器有杵和研钵,研磨操作是用杵在研钵中研碎固体颗粒;操作2是将难溶性杂质与溶解分离并能得到可溶性杂质粗盐颗粒的操作,具体过程为溶解粗盐, 然后过滤除去难溶性杂质,对含有可溶性杂质的溶液进行蒸发、结晶得到含可溶性杂质的粗盐;过滤操作中需用玻璃棒引流待滤液倒入漏斗中;“盐洗”的过程是用NaCl溶液进行浸洗粗盐,以溶解除去其中可溶性杂质,但过程中粗盐中的氯化钠质量不能变化,故应该选用的是NaCl的饱和溶液;制得的精盐中如果不纯含有杂质或未完全烘干,溶质质量变小,都会导致所配制成的NaCl溶液的浓度低于16%利用化学方法除去粗盐中CaCl2、MgSO两种杂质,先加入 BaC

29、b能将溶液中的硫酸根离子变成硫酸钡沉淀而除去,然后继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溶液中的镁离子能变成氢氧化镁沉淀而除去, 加入过量NaaCO溶液,使钙离子变成碳酸钙沉淀而除去,加入过量 稀盐酸,除去过量的碳酸钠,搅拌、煮沸除去过量的稀盐酸。12.(2019 济宁)波尔多液广泛应用于蔬菜、果树等的病害防治,是由硫酸铜溶液和石灰乳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一种保护性杀菌剂。请回答:(1) 配制波尔多液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配制过程中不能用铁制容器,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2) 喷洒波尔多液后,不到采摘的蔬果表面有一些蓝色斑点(一种难溶性碱),蓝色斑点的成分是 (填化学式),不易用水清洗,可用厨房中

30、的调味剂 浸泡除去。【答案】(1) CuSO+Ca(OH)2=Cu(OH)2 J + CaS(O Fe+ CUSO= FeSO+Cu (2) CU(OH)2 食 醋【解析】(1)硫酸铜与石灰乳中的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S(4+Ca(OH)2=Cu(OH)2 J + CaSO;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故铁能与硫酸铜溶液反 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 CuSO4= FeSO4 +Cu ; (2)铜的化合物呈蓝色,由于蓝色斑点是一种难溶性碱,故为氢氧化铜:CU(OH)2;厨房中的食醋中含有醋酸,能与碱:氢氧化铜:CU(OH)2发生中和反应,生

31、成可溶性铜盐而除去。(2)在步骤中向废液中加入BaCb溶液无明显现象,说明溶液中一定没有CO2-、SO2-,根据化合物中一定同时存在阴阳两种离子,故溶液中一定含有阴离子Cl-。因此实验可以省略。26. (2019 临沂)盐中含有金属离子(或NH+)和酸根离子,组成相似盐具有一些相似的化 学性质(1) 硫酸铜、硝酸铜两种物质的溶液均显 色.因为它们都具有相同的铜离子向这两种物质的溶液中分别加入NaoH溶液,有相同的实验现象发生,写出其中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 向硫酸铜、硝酸铜两种物质的溶液中分别加入BaCb溶液,能发生反应的物质是(填化学式).另外一种物质不反应(3) 向硫酸铜溶液中,加入

32、某纯净物的溶液,能同时将铜离子和硫酸根离子转变成沉淀,该纯净物的化学式为【答案】(1)蓝 CuS04+Na0H=Cu(0H)J +NaSO或 CU(NO) 2+2NaoH=CU(OH)J +2NaNO ( 2) CUSO (3) Ba(OH)2【解析】(1)硫酸铜和 硝酸铜的溶液里都含铜离子故为蓝色,硝酸铜和氢氧化钠反应会生成氢氧化铜和硝酸钠, 硫酸铜和氢氧化钠反应会生成氢氧化铜和硫酸钠,据此写出化学方程式为 CuSO+NaOH=Cu(OH)J +NqSQ或 CU(NQ) 2+2NaOH=CU(OH)J +2NaNO ; (2)向硫酸铜、 硝酸铜两种物质的溶液中分别加入BaCb溶液,反应要进行

33、,需要生成气体、沉淀或者水中的一种,硝酸铜和氯化钡混合达不到上述条件,硫酸铜和氯化钡混合, 生成的硫酸钡是沉淀,因此能反应;(3)向硫酸铜溶液中,加入某纯净物的溶液,能同时将铜离子和硫酸根离子转 变成沉淀,能将铜离子转化为沉淀的离子为氢氧根离子,能将硫酸根转化为沉淀的是钡离子,故加入的溶液是氢氧化钡溶液 12. (2019 枣庄)酸、碱、盐在生产生活中具有广泛的用途,化学实验室中失去标签的4瓶无色溶液,稀盐酸、氢氧化钙溶液、碳酸钠溶液、酚酞试液,现将其任意编号为,AB、C、D,然后两两组合进行实验,其中部分现象如下表:A+BA+CB÷C "B+DI产生请回答:(1) 酚酞溶

34、液是 (填序号)。(2) B与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应所属的类型是 。(3) 写出D的一种用途。【答案】(1) A (2) Ca(OH)2+Na2CQ = CaCO3 J +2NaOH复分解反应(3)金属除锈【解析】(1)因为B、C都能与A混合后使溶液变红,所以 A为酚酞试液,B、C溶液都 呈碱性,则D为稀盐酸,因为B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气体,所以 B为碳酸钠,则C为氢氧 化钙;(2)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属于复分解反应;复分 解反应;(3)盐酸能和金属氧化物反应,通常用于金属除锈。(2019 云南)某无色溶液 X是碳酸钠、碳酸氢钠、氢氧化钠溶液中的一种或两种溶液的 混

35、合溶液。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为探究无色溶液X的成分,开展了如下的探究活动,请你一同参与完成:【查阅资料】获得如下信息:1、氯化钙溶液呈中性,与碳酸氢钠溶液混合不发生反应。2、NaHCO3溶液呈碱性,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猜想与假设】针对无色溶液X中的溶质成分:猜想一:含有 Na2CO3 ;猜想二:含有NaHCO3 ;猜想三:含有 ;猜想四:是其中两种成分的混合溶液。【实验方案设计】空的淀液J试禅屮.摘人-JLA(t 迪瀋液变红色遗怛:小F橋.j f I 怛匚门虫沅谗鼻担二 【综合结论】通过以上实验,得出无色溶液X是。【实验反思与拓展】类别资料信息,NaHCo3与NaoH反应生成质量比为

36、53:9的两种化合物,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答案】【猜想与假设】NaOH【实验方案设计】正确无明显现象 酚酞 【综合结论】碳酸钠和氢氧化钠的混合溶液【实验反思与拓展】NaHCO3+NaOH=Na2CO3+H2O【解析】【猜想与假设】由所给溶液的种类及已做的猜想,还可猜想无色溶液X中溶质成分含氢氧化钠;【实验方案设计】碳酸钠溶液与氯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碳酸氢钠、氢氧化钠与 氯化钙不反应,所以滴入过量的氯化钙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可证明溶液中有碳酸钠,猜想一正确;NaHCO3溶液呈碱性,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白色沉淀,取的滤液,滴入适量氢氧化钙溶液,结论是猜想二不正确,证明溶液中没有碳酸氢钠,所以现象是无明显现象;取的滤液于试管中,证明猜想三正确,即有氢氧化钠,现象是溶液变红色,所以滴入的是酚酞溶液;【综合结论】由以上实验可得无色溶液X是碳酸钠和氢氧化钠的混合溶液;【实验反思与拓展】 由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反应生成质量比为53:9的两种化合物,可知生成碳酸钠和水,化学方程式为NaHCO3+NaOH=Na2CO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