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表达与运用解题技巧_第1页
语言表达与运用解题技巧_第2页
语言表达与运用解题技巧_第3页
语言表达与运用解题技巧_第4页
语言表达与运用解题技巧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6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语言表达与运用解题技巧    语言文字应用题一般会设计五种题型:病句的修改,句子的选用、仿写和变换句式,成语的分辨和选用,句子表达的简明、连贯、得体,图文转换等。一、病句修改的解题技巧1.去掉定状补语,抽取主谓宾语,看:(1)主谓是否搭配;(2)谓宾是否搭配;(3)主宾是否搭配。2.一看到关联词语,就应想到:(1)关联词语的位置,在主语之前还是在主语之后;(2)关联词语是否正确配套使用;(3)关联词语的内容和形式是否一致。3.数量短语后接有两个名词,要想到是否存在歧义。4.一看到“将”“了”就要想到前后内容的时态是否一致。5.一看到“是否”“能否

2、”等两面词,就应想到句子是否是一面对两面或两面对一面。6.一看到两个以上的词语并列,就应想到:(1)顺序错没错;(2)有交叉、包容、从属等关系的词语不能并列。7.一看到“对”“对于”就应想到是否是主客颠倒。8.有“切忌”“不要”“禁止”“防止”一类的否定式祈使词,应想到:(1)否定词是否用多了;(2)意思是否搞反了。9.一看到“原因”二字就应想到:(1)是否存在杂糅;(2)是否强加因果。10.一看到“不仅而且”就应想到:字面上递进,内容上递进没有?有没有递减?11.前面出现两个人,后面说“他如何如何”,“他”很可能指代不明。12.前面说了两件事,后面说“这如何如何”,很可能指代不明。13.不可

3、数名词不能用数量短语来修饰。14.多项定语排列的正确顺序是:(1)领属;(2)时间;(3)处所;(4)数量;(5)动词性的;(6)形容词性的;(7)名词性的(带“的”的短语在前,不带“的”的短语在后)。15.表示被动的句子,有时“被”字要补上。16.前后句子的内容分说,相对应位置的词语要前后照应。17.句子内容涉及的范围应由小到大、由远及近、由高到低,或由近及远、由低到高。18.句子内容涉及的范围应由实及虚、由主观到客观、由具体到抽象、由己及人、由单位内到单位外、由点到面、由物质到精神,顺序勿乱。19.句子内容涉及的时间应由古及今,由过去、现在到将来,由早到晚,由小到大,由少年、青年、中年到老

4、年,次序勿乱。20.凡是有判断词“是”的句子,要考虑主语、宾语是否等值。21.凡是并列式的动宾短语,可能其中有一个动词和宾语不能搭配。22.“存在”后须有“问题”;“举办”后须有“活动”;“提出”后须有“建议”;“针对”后须有“情况”;“发出”后须有“倡议”;“化解”后须有“矛盾”。23.如果前后句子的主语不一致,暗换了,应把后面句子的主语补上。24.有“凡是”“统统”“一律”“都”的句子,要想到是否说得太绝对。25.出现了“前去”“新生”“保管”“走”“老了”“跑了”等多义词,要考虑有无歧义。26.概数前不能加“至少”“至多”“最多”“超过”等词。27.降低、减少、下降、缩小不用倍数。28.

5、a和b的+名词,可能存在歧义。29.一看到“使”“根据”“通过”等虚词开头的句子,就应想到是否虚词淹没了主语。二、句子的选用、仿写和变换句式的解题技巧(一)句子的选用所谓“句子的选用”就是选用句式,指的是根据上下文特定的语境,对意义相同或相近而在风格色彩、修辞功能、表达效果等方面存在细微差别的一些句式进行比较,选出其中表达最恰当、最富有表现力的句式。解题技巧:第一,形式上一致。1.话题保持一致。组成段落的句子之间,或是一个复句的各个分句之间,要密切相关,紧紧围绕一个中心,集中表现一个事实,描绘同一个场景,表达相同的思想观点。2.句式结构一致。(1)分析前后短语的类型,如并列短语、主谓短语、动宾

6、短语、动补短语、偏正短语等,确保前后句子短语类型的一致性。(2)分析前后句子的类型,看是判断句、被动句、否定句,还是主谓句、双宾句、独语句,或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确保前后句子句式的一致性。第二,内容上一致。1.情调氛围一致。如果是叙述,注意叙述口吻和人称的一致性;如果是描写,注意意境基调的一致性,如有的清新明丽,有的荒凉衰败,有的雄奇壮丽,有的幽静雅致等;如果是议论,注意褒贬的一致性;如果是抒情,注意喜怒哀乐的一致性。2.符合內在逻辑。判断几个句子都是由分到总或由总到分、由点到面或由面到点、由浅入深或由深到浅、由具体到抽象或由抽象到具体。(二)句子的仿写句子的仿写,分嵌入填空式仿写

7、、话题式仿写、开放式仿写和对联式仿写四种。1.嵌入填空式仿写其实就是填空式补写,把仿写的句子镶嵌在所给语境之中。其解题技巧是:(1)审题干,明确显性要求。使嵌入的句子在句式、修辞手法和内容上与上下文保持一致。(2)审例句,明确隐性要求。使补写的句子在情感的褒贬上、语体风格上与上下文保持一致。(3)审位置,明确行文要求。一般来说,在句首补写,可嵌入设问句,引出对象和话题,或补写主旨句以统领下文。在句中补写,可嵌入过渡句以承上启下。在句尾补写,可补写中心句以统括上文,由事及理,或提出预测、期望,以引导读者深思。2.话题式仿写话题式仿写又叫命题式仿写,即题目给出一个语言材料作为例句,以同一话题或自选

8、其他话题进行仿写。其解题技巧是:(1)仿写的句子要与被仿写的例句句式保持一致。(2)仿写的句子要与被仿写的例句修辞保持一致。(3)仿写的句子要与被仿写的例句在话题是否一致上符合题干要求。3.开放式仿写开放式仿写指的是题目给出一个语言材料作为例句,仿写内容不确定,考生答题时在选材立意上有充分的自由。其解题技巧是:(1)句式和字数与例句一致。(2)修辞手法与例句一致。(3)句子内部的逻辑关系与例句一致。(4)褒贬色彩与例句一致。4.对联式仿写即把题目提供的许多短语按照内容、平仄等重组,分成上下两联。或题干提供一联,考生补写一联。其解题技巧是:(1)注意上下联各自内容的一致性。(2)注意上下联整体句

9、式的一致性。(3)注意上下联对应处局部词性和字数的一致性。(4)注意上下联修辞和表达方式的一致性。(4)注意上联尾字为仄声,下联尾字为平声。(三)变换句式即为了表达效果的优化,有意把长短句、整散句、主动句和被动句、常式句和变式句进行改写、重组,使前后句子的句式更统一,风格更一致,表情达意效果更好。其解题技巧是:1.长短句变换(1)长句变短句,就是把长句中的定语、状语、补语等修饰或限定的成分提取出来,在不改变原意的前提下,分别增加少量的代词和判断词,使一个长句子变成多个短句子,即把众多的定状补语变成众多的谓语。(2)短句变长句,先找一个恰当的短句作基础句,再把其他短句的谓语去掉,使之成为定语、状

10、语或补语,把它们一一加入基础句中,即把众多句子的谓语变成定状补语,只保留基础句中的一个谓语。2.整句散句变换(1)整句改为散句,技巧是将整句重复使用的提示词去掉,使相关内容变为参差不齐的细小部分。(2)散句改为整句,技巧是加上重复使用的词语,使相关内容构成整齐句式,或修整句中不太整齐的并列部分,使之成为句式整齐的对偶句或排比句。(3)注意题干在修辞或内容方面的隐性要求。(4)不改变句子原意,增删词语越少越好。3.常式句和变式句变换(1)常式句变成变式句,技巧是把主谓句中的谓语前置,主语后置,中间用逗句隔开,或把谓语和宾语的位置互换,中间用逗号隔开。(2)变式句变常式句,技巧是把主谓倒装句的主语

11、放在前,谓语放在后。宾语前置句则是把谓语提到宾语的前面,使之成为正常的动宾语序。定语后置句,把定语提到中心语的前面就行了。状语后置句,把状语嵌入主语和谓语中间。(3)把问号、感叹号放在句尾,句中只用逗号。三、成语的辨析和选用解题技巧:1.词义的侧重点不同。如“骇人听闻”和“耸人听闻”,“骇人听闻”是事实,只是此事发生得太令人吃惊了。“耸人听闻”不是实际发生的事实,而是人为地别有用心地夸大和渲染。2.词义的范围不同。如“巧夺天工”和“鬼斧神工”,“巧夺天工”指人造美,“鬼斧神工”指自然美。3.望文生义。如“文不加点”,不是指写文章不用标点,而是指写文章速度极快,一挥而就。4.只能用于否定句中。如

12、“望其项背”“同日而语”。5.适用对象不同。如“相濡以沫”“举案齐眉”只能用于夫妻,不能用于一般人。6.词义轻重不同。如“咎由自取”语义较轻,错误较轻,“罪有应得”语义较重,错误极重。7.褒贬色彩不同。如“孤注一掷”含贬义,“破釜沉舟”含褒义,都有下定决心最后一搏之意。8.语体色彩不同。如“得寸进尺”口语色彩较浓,“得陇望蜀”书面语色彩较浓。四、句子表达的简明、连贯、得体的解题技巧1.语言简明的解题技巧:(1)去次留主。保留语段的中心句、核心句、关键句,删去可有可无的句子。(2)删繁就简。把可有可无的定语、状语、补语删去,只留主语、谓语和宾语。(3)把重复的同义词删去。(4)把无用的虚词删去。

13、(5)巧用人称代词和指示代词替代较长的语言成分,使前后语句通顺流畅。2.语言连贯的解题技巧:(1)句子的排序a.抓句子排序的标准。一般以时间先后、空间先后(由上到下,从左到右,从外到内,由近及远,由点到面)、人们认识规律(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现象到本质,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主次轻重和总分关系排序。b.抓中心话题或中心对象。c.抓标志性词句。如“首先”“其次”“最后”之类。d.抓连贯词。如“顶针”,前一个句子的宾语兼作后一个句子的主语,其连贯性最紧密。(2)语句复位a.看事理是否相承;b.看话题是否统一;c.看前后是否勾连;d.看意境是否协调;e.看句式是否一致;f.看音节是否和谐。3.语

14、言得体的解题技巧:(1)分清对象。如对专家、领导的讲话,不能用“抛砖引玉”。对晚辈的到来,不能说“他们莅临”。(2)注意场合。庄重场合,应多用书面语和长句,不用口语,以示郑重。在促膝谈心时,宜用口语、短句和省略句,以示亲切。(3)注意变化。在转述他人话语的时候,应注意时间、人物关系、身份、地点、称呼、指代等说法的变异和正确,不歪曲信息。(4)注意谦词和敬词运用得体。如称自家人,前面可加“舍”,如“舍弟”“舍侄”。称他人,前面可加“令”,如“令尊”“令愛”。五、图文转换的解题技巧1.表文转换的解题技巧:(1)读懂图表的主题和整体信息。(2)重视数据的变化,领悟有关事项的特点、变化规律和发展趋势。(3)注意图表下面的“注解”,懂得图表的来源。2.图文转换的解题技巧:(1)阅读题干,了解图文徽标的主题。(2)抓住画面特征,通过联想和想象,悟其寓意。(3)按照一定的时间顺序、空间顺序或逻辑顺序,组织平实的语言进行表述。(4)不遗漏画面要素。3.漫画转换成文字的解题技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