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黛玉悲剧命运之暗示-精选资料_第1页
林黛玉悲剧命运之暗示-精选资料_第2页
林黛玉悲剧命运之暗示-精选资料_第3页
林黛玉悲剧命运之暗示-精选资料_第4页
林黛玉悲剧命运之暗示-精选资料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林黛玉悲剧命运之暗示“木石前盟”中与“美玉无瑕”相对应的“圆苑仙 葩”一一林黛玉的悲性塑造是作者描写的重点,小说中很多设置都暗示了黛玉的悲剧命运,下面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一、前生今世宿命之悲(一)前世姻缘,缘定悲剧黛玉给人的总体印象就是“爱哭”,她总是一副泪流不止的 样子,直至泪尽而逝,她哭着来到这个世界,又哭着离去。曹雪 芹对黛玉的描写是挖空了心思, 从她的前世到今生都做了精心的 安排和构思。首先,曹公赋予了黛玉神异而纯美的前世,小说中 这样写道:“西方灵河绛珠草神瑛侍者仅修成个女 体五衷便郁结着一段缠绵不尽之意。”还说:“他是甘露之惠把我一生所有的眼泪还他,也偿还得过他了。”这还泪之说,可

2、谓奇闻。其实,说是还泪,不就是用一生的眼泪了却一世 的情缘吗?有这前世的纠葛,黛玉和宝玉的初次见面就显得格外与众不 同,首先是两人对彼此都觉得分外眼熟。 第三回黛玉初次见宝玉 时心里想到:“好生奇怪,倒像在那里见过一般,何等眼熟到如 此。”宝玉见黛玉时又说:“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还说:“虽然未曾见过她,然我看着面善,心里就算是旧相识的,今日 只作远别重逢,亦未为不可。”宝玉所谓的“远别重逢”不正是前世相识吗?第三回,宝玉赠黛玉“颦颦”这一别号后, 又因黛玉没有玉, “登时发作起痴狂病来,”而黛玉则因初进贾府就引起如此风 波,内心愧疚难过,也引来了她为宝玉还的第一次泪,自此便开 始了她的“还

3、泪”生涯和被泪水浸泡的短暂人生。郭英德曾在中国四大名著讲演录中说到:“绛珠草之所 以下凡,不是要来过幸福的生活的,而是为了还泪,泪尽而 亡,前世的姻缘就注定了两个人最后分离。”黛玉的命运只能是以泪相伴一一泪尽而逝。(二)意象意蕴,蕴含悲剧林黛玉是曹雪芹最喜爱的人物,曹公不仅为她设计了 “绛珠 还泪”的唯美神话,而且在其人物意象上也做了精心的挑选。用很多意象来衬托黛玉,如人文意象湘妃、西施等,自然意象竹、 芙蓉花等,借此隐喻黛玉的命运、相貌、品格等。曹公为何不遵 循中国古代的审美习惯一一把美女写作是娇花的化身,而是一株瘦弱的“绛珠草”呢?他如此安排的用意可否认为是:林黛玉的人生命运和“草”之间是

4、否存在着某种共同的文化内涵,故而, 他想借此来丰富林黛玉的这一人物形象呢?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常常有以草喻离情和相思的习惯。 蔡 邕饮马长城窟行:“青青河边草,绵绵思远道。远道不可思, 素昔梦见之。梦见在我旁,忽觉在他乡。”唐代吴融赴职酬过 便桥书怀:“乡思旋生芳草见,融愁何限夕阳知。”李煜清平乐?别来春半:“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这几处的草,都蕴含着深深的离愁别绪之情。代表林黛玉的这株仙“草”同样也蕴含着深远的相思离别之情,这源于古代传说的“断肠草”,又名“相思草”。 述异记卷上记载:“今秦赵间有相思草,状如石竹,而节节相续,一名断肠草,又名愁妇草。 ”李白 妾薄命诗: “昔为芙蓉花

5、,今作断肠草。 ”宋代文学史料 冷斋夜话云: “断肠草不可食,其花美好,名芙蓉花。”据此可知,断肠草状如石竹,黛玉可不就是那身处“千百翠竹遮映”之中的愁妇么?而使人相思致断肠的草又称“芙蓉花”, 而黛玉的花名恰是“芙蓉花”。 这恐怕不是简单的巧合吧?将此二者巧妙地联系起来,再细细地想黛玉短暂的一生,可不是为相思而断肠么?黛玉和宝玉可谓青梅竹马,互为知己,是彼此精神上的依赖。虽然二人天天见面,但也要备尝“相思”之苦。 尽管他们心属对方,但由于各种原因,黛玉看到了来自各方的阻力,她小心翼翼地经营着他们的爱情,日夜淌泪只为忠贞地守护爱情。在得知爱情无果时,竟口吐鲜血,肝肠寸断,焚化诗稿,带着对宝玉的

6、无限思念魂归离恨天。这一朵为相思而断肠的芙蓉花,可不就是她前世命运的注定吗?二、命名取义寓意之悲(一)潇湘二字,暗示悲剧林黛玉的寄居之处是潇湘馆。这本是元妃省亲时建的景点,名曰:“有凤来仪。”省亲结束,元妃觉得偌大个园子不住人, 荒了可惜,遂让其他姐妹入住,此景点又被改名“潇湘馆”。潇 湘馆清幽、多竹,有“千百翠竹遮映”。搬进大观园时,宝玉问 黛玉住哪一处好,黛玉说:“我心里想着潇湘馆好,我爱那几竿 竹子遮着一道曲栏,比别的更觉幽静。”于是,林黛玉便成了潇 湘馆的主人。把原名为“有凤来仪”的潇湘馆作为黛玉后半生唯 一的住所,除了赞美黛玉是“人中之凤”, 恐怕也暗示了黛玉善 哭泪多。从文字学分析

7、,“潇湘”均是水字旁,水多泪自然就多, 泪多也就暗示愁也多,此处便对黛玉的命运做了暗示。黛玉有两个别号,和“潇湘妃子”, 前者是宝玉送 的,借西施捧心而,强调黛玉的美态特别是她内心的忧郁。后 者是探春在结海棠诗社时取得,她觉得黛玉身处潇湘馆,又爱哭, 和娥皇女英泪洒斑竹相像,故叫她“潇湘妃子”。娥皇女英的故事,张华博物志云:“尧之二女,舜之妃, 曰湘夫人。舜崩,二妃啼,以涕挥竹,竹尽斑。”这是说二女与 舜帝相爱而不终,此处便暗示了黛玉的爱情命运亦是如此一一相 爱无果。环境是人的延伸,艺术作品中人物的居住环境与人物的形象 及命运是有机整体不可分割的, 其对人物的命运性格都有一定的 暗示作用。曹雪

8、芹不仅有意安排林黛玉住在“潇湘馆”, 而且还 刻意安排探春为她取别号“潇湘妃子”,即借湘夫人的遭遇来暗 示宝黛之间恋爱不果的悲惨结局,并且以泪洒斑竹来喻指黛玉以 泪洗面、泪尽而亡的悲剧命运。因此,这个潇湘馆里的痴情人, 最终等来的绝不会是甜蜜的爱情,美满的婚姻,而是苦苦相思, 独自等待,暗自神伤,泪尽而亡的悲惨结局。(二)紫鹃名字,暗示悲剧红楼梦中的人物命名是非常讲究的,寓意很深刻。黛玉有个贴身丫环名曰“紫鹃”, 这个人物是曹公刻意安排的,她并不是黛玉从苏州老家带来的, 而是以前贾母身边的丫头鹦哥, 赐给黛玉时改名为紫鹃。 曹公在 一个丫环身上大做文章,其中有他自己的深刻寓意。 他没有把黛 玉

9、老家带来的雪雁作为黛玉最贴心的丫头,而将紫鹃作为重要的一个人物来写,恐怕也是想通过紫鹃来暗示黛玉的某种命运吧!紫鹃对黛玉是百般的关心,她忠诚体贴,一心只为黛玉着想。黛玉的生活起居她样样周到, 黛玉去薛姨妈家去玩,紫鹃怕她冻 着就差雪雁送手炉;她对黛玉的感情生活也是尽心尽力, 第五十 七回写“慧紫鹃情辞试忙玉, 慈姨妈爱语慰痴颦”,紫鹃冒着被 贾母等主子责骂严打的危险去试探宝玉对黛玉的感情, 她素日知 道黛玉的心思,也为黛玉的婚事担心不已。同时,在该回中她又“厚着脸皮”对薛姨妈说,让其在老太太跟前提宝玉和黛玉的婚 事,不管薛姨妈有无向贾母提及, 以及宝玉黛玉二人是否走到了 一起,总之,紫鹃一直都

10、在以一个丫环所能及的方式和能力在努 力着。她是黛玉的贴身丫环,黛玉那样一个贵族千金不可能自己 有失身份去提及自己的婚事,所以只能是她身边的贴心人去做, 紫鹃的努力失败了,梦想破灭了,也暗示着黛玉爱情理想的坍塌,婚姻希望的破灭。按古人的谐音习惯来看,紫鹃谐音子鹃,子鹃即杜鹃,而杜 鹃也叫子规,传为望帝杜宇所化,叫声哀切凄恻。“杜鹃(子规) 啼血”典故出自禽经。禽经注云:“子规(杜鹃)夜啼 达旦,血渍草木,啼苦则悬于村。”禽经又引李鹰蜀志 曰:“望帝修道,处西山而隐。化为杜鹃鸟,或化为杜宇鸟,一 曰子规鸟,至春则啼,闻者凄恻。”宋陆佃婢雅卷九释鸟 曰:“杜鹃,一名子规,苦啼,啼血不止。”南朝宋鲍照拟行 路难十八首描写杜鹃鸟“声音哀苦鸣不息”、“中心恻怆不能言”。林方直先生在红楼梦符号解读中曾引证大量资料 说明杜鹃啼血积淀着特定的文化内涵:“在中国文化心理结构 中,子鹃这个艺术符号规约性地积淀着特定的内涵:一是因愁恨冤怨而啼,且啼出血。二是思归。”这里,将紫鹃放在黛玉身边, 两个意思都有。黛玉因和宝玉的爱情受到阻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